公鹿生茸期的饲养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鹿生茸期的饲养管理
茸鹿养殖是项高效益的产业,其主要效益来自公鹿的生产性能,养鹿的目的在于收获高效优质高产茸鹿。

公鹿生茸期饲养水平高低、管理措施是否得当,精粗饲料调配是否正确,直接影响茸鹿产量与质量。

一、生茸期的饲养管理。

公鹿脱角后,鹿茸新生组织开始生长,此时正处于早春季节,气温低,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变化大,风天、雨天、雪天、暖天、冷天时常变化,鹿茸生长缓慢。

此时生理特点发生明显变化,代谢功能明显改善,消化功能显著增强。

1、饲养技术。

饲喂时间要定,不能赶前错后;饲喂次数、顺序应严格遵守;饲喂量要准,防止饱饥不均。

2、饲喂方法。

⑴精饲料饲喂方法。

根据生产周期需要,合理搭配精饲料数量及各类饲料比例,正常条件下,蛋白质饲料不得低于35%,矿物质饲料不能低于30克。

⑵粗饲料喂法。

看上顿鹿采食粗料情况,定下顿喂量,让鹿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始终保持旺盛的食欲,严防堆草、堆料或拒食厌食。

二、公鹿生茸期精粗饲料利用。

饲喂精粗饲料要求品种、数量要搭配合理,严禁精粗饲料单一或偏食,造成比例失调,影响生茸。

1、精饲料搭配比例。

玉米50-55%;豆粕35-50%;麦麸15%、食盐、骨粉1%、大豆8%。

生茸前期到收茸期结束,分生茸前期、初期、中期、后期,分期调配。

2、精料量。

马成公千克;花成公千克;马育公千克;花育公千克(马成公即马鹿成年公鹿,花成公即梅花鹿成年公鹿)。

生茸前期至收茸结束,
要遵循起点基数和终点生茸基数。

生茸公鹿精饲日喂量的增加,应参考精料品种、质量和调制方法等因素,灵活掌握。

3、粗料日喂量。

⑴早饲:马育公2-3千克;花成公1-2千克;马头二锯1-2千克;花头二锯千克。

⑵午饲:马成公4-5千克;花成公2-3千克;马头二锯2-3千克;花头二锯千克。

⑶晚饲:马成公5-6千克;花成公3-4千克;马头二锯3-4千克;花头二锯1-2千克(马育公即马鹿育成公鹿,马成公即马鹿成年公鹿,马头二锯即马鹿头二锯公鹿即三周公鹿;花鹿即梅花鹿)。

粗料分种类,整喂、粉碎喂、混合精料喂或单喂,尽量以提高适口性,提高利用率为原则。

粗、精饲料的喂给应保持相对平衡,严防精饲料过多或蛋白质饲料不足,或过高和混有沙石泥土的精料喂鹿。

收完头茬鹿茸可减掉精饲料三分之二,幼鹿不减,青年鹿减掉三分之一。

生茸公鹿与锯完茸的鹿分开饲养。

三、生茸期的管理措施。

按年龄分群饲养,便于掌握日粮标准的增减;根据鹿茸生长阶段和规律,调配组合各种饲料。

公鹿一经脱角应注意舍内安静,形成有规律的饲喂、清扫时间,给生茸公鹿创造良好的食息环境。

生茸开始,应做好预防工作,畜舍内外、饲槽用具要消毒。

对生鹿茸驯化,促增产、增收,对各舍公鹿上午10点,下午4点,是最佳驯化时间,出入畜舍,经常调叫,给予信号,以免发生炸群,造成伤茸减产、减值。

注意观察鹿群;观察精神状态;观察采食精粗饲料的亲近程度;观察行走步样及姿势;观察反刍情况;观察排泄及呼吸是否正常。

对年龄较大、体弱鹿、病残鹿应在脱角后,单独组群,增加营养。

来源:《安徽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