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阳中学九年级上册检测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阳中学九年级上册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与其说是考试,不如说是展示自我、发挥特长的舞台。

相信你能独立、自主、自信地完成这份答卷,不但考得一个好成绩,也拥有一份好心情!
一、语言积累与应用(33分)
1.根据拼音提示将下列文字用楷书完整地抄写在格子里。

(2分)
chángyáng美文花园,chàngyóu思维天地,zhuīqiú完美答卷,tĭyàn成功快感。

( ) ( ) ( ) ( )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2分)
A.为民请命怀古伤今开卷有益怒不可揭
B.狂妄自大因小失大轻而易举持之以桓
C.袖手旁观格物致知十拿九稳无与伦比
D.不求甚解揭斯底里大惊小怪气冲斗牛
3.请将下列词语的序号准确地填在横线上。

(5分)
①踏踏实实②清清楚楚③认认真真④规规矩矩⑤仔仔细细
学习语文,字要地写,话要地说,课文要地读,练习要地做,作文要地完成。

4.根据下列谜联分别猜一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名。

(2分)
①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
②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

()
③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使千秋仰义名。

()
④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5.三峡中学本学期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读名著,学做人”的读书活动,活动结束时举行了一次课外阅读知识大竞赛。

下面是一道竞赛题,请你也来做做看。

阅读下面几则古诗文,然后答题(11分)
[材料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清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材料2]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无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材料3]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材料4]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

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钧。

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乱春秋。

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

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

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变桑田古路。

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

不如且复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1)材料2和材料3分别是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红楼梦》的开篇
词。

材料1和材料4分别是哪两部古典名著的开篇词?作者分别是谁?(2分)
(2)材料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
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

由这一句你可联想到苏轼的哪一句古诗词?(1分)
(3)材料1中的有一句诗在景语中饱含哲理,意境深邃,表达了人生易逝,尽管历代兴亡盛衰,循环往复,但自然却不会随之改变。

请写出这句诗。

(1分)
(4)材料3述说了作者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红楼梦》这一旷世千古的奇书,可谓“看来字字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作者所谓的“荒唐言”实际上并不荒唐,你能简要说说“其中味”吗?(1分)
(5)材料4中的“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变桑田古路”比喻世事变化之大之快。

请写出表示此义意的一个四字成语。

(1分)
(6)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

到了初三,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

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卡片。

(5分)
书名作者主要人物大致内容给你的人生启示
6.当今社会,商品信息高度发达,各商家不惜耗费巨资掀起广告大战。

有些商家故意篡改成语,制作广告语。

对此,有人认为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污染;有人却认为能产生一种诙谐幽默的效果,无可厚非。

总之,成语广告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影响很大。

这不,有人竟然用篡改的成语广告词写起信来了!请读下面的“两封信”,然后回答问题。

(11分)
A.有一位“别字大王”遇到一位冷艳女郎,一见钟情,一厢情愿地给对
方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求爱信”——
亲爱的:
我必须“咳不容缓”地见到你!对此,我“痔在必得”!
为什么?因为我觉得,只有你嫁给了我,我们的爱才能“天尝地酒”;只有我得到了你,我们才能“随心所浴”。

也许,我的确还算不上“一明惊人”,但我对你的爱的确“有口皆杯”!
激情男孩
x年x月x日
B.女方很看不起“别字大王”的水平,当然不会答应嫁给他,于是写了这样一封回信——
不亲爱的:
“鳖来无恙”!看了你“领鲜一招”的信,我吃了一惊!
为什么?因为我觉得:
“痔在必得”——说明你最迷恋的是生痔疮!
“咳不容缓”——说明你病得挺厉害,很可能是在“随心所浴”时冻的!
因此,建议你首先看看病,然后再考虑其它!
无“读”不丈夫!这是我最后的忠告!
冰山来客
x年x月x日
(1)“别字大王”的求爱信中用到的六个成语分别可用作什么商品的广告语?
(3分)
(2)据你的想象,女方的回信中的三个成语分别可用作什么商品的广告语?
(1分)
(3)改正这两封信中误用的成语。

(3分)
(4)写出你辑录或创作的3——5条校园广告语(至少3条)。

(1分)
(5)“爱使万家乐”这句“万家乐”产品的广告词曾在全国首届广告擂台赛
上功擂夺冠,获奖金五万元。

请你对这句广告词作一点简要的赏析。

(1分)
(6)现在,有不少广告使用谐音来造成一种表达效果。

你认为这样做好不好?
请简要谈谈你的理由。

(2分)
二、阅读(47分)
㈠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10分)
孔子闲居,喟然而叹曰:“铜鞮伯华而无死,天下其有定矣!”子路曰:“愿闻其为人也何若?”孔子曰:“其幼也,敏而好学;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其老也,有道而能以下人。

”子路曰:“其幼也敏而好学则可,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则可,夫有道又谁下哉?”孔子曰:“由不知也!吾闻之:以众攻寡,而无不消也;以贵下贱,无不得也。

昔者周公旦制天下之政,而下士七十人,岂无道哉?欲得士之故也。

夫有道而能下于天下之士,君子乎哉!”
(选自《古文短章粹编》)
7.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

(2分)
①昔者周公旦制天下之政()②而下士七十人()
③岂无道哉()④欲得士之故也()
8.指出下列文言虚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2分)
①而:铜鞮伯华而无死()有道而能以下人()
②其:天下其有定矣()愿闻其为人也何若()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①以众攻寡,而无不消也;以贵下贱,无不得也。

②夫有道而能下于天下之士,君子乎哉!
10.根据本文内容可以概括出一个什么成语?你从文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2分)
11.孔子是用什么方法来阐明道理的?孔子的话反映了他的什么心态?(2分)
㈡《雨中》一诗,完成12——15题。

(8分)
雨中
李瑛
一朵云,/拧下一阵雨/匆匆地掠过车篷;
汽车兵/从窗口伸出一只手/想接一把雨擦擦眼睛。

雨呢?雨呢?好像顽皮的云朵/在逗引我们的汽车兵;
亮晶晶的雨没落就干了/大戈壁呀仍如炉火熊熊/汽车兵一笑,又睁大了眼睛。

“干”,焦烈的唇边迸出一个字/车队切开大戈壁/碾出一道七彩的虹……
12.“一朵云,拧下一阵雨”中的“拧”字在诗中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2分)
13.请对“车队切开大戈壁,碾出一道七彩的虹……”一句进行点评。

(2分)
14.在《雨说》一诗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了“雨”人的思维和行为,使诗洋溢着活泼的生命力。

《雨中》一诗也使用了这种手法。

请找出相关的词语,并加以赏析。

(2分)15.本诗仅用了短短十五行,便出色地描绘出茫茫无际的大戈壁里下雨时的奇幻景象,诗人通过下雨的情景描写衬托出,从而赞颂了汽车兵的性格特征。

(2分)
㈢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1题(10分)
致网虫儿子
赵芹
亲爱的儿子:
刚刚打开你的爱机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你设置的开机问候真是吓了我一大跳,那低沉的一声“哈罗”让我忽然意识到,你已经是个大男孩了。

真的,转眼间你已经16岁了,不再是那个像“附件”一样跟着我的小男孩,已经到了具有逆反心理的年龄,这就使得我们之间越来越无法“兼容”,冲突也越来越多。

记得对我以前给你下达的命令,你的运行速度不亚于当今的P4处理器,可现在哪怕是让你倒个垃圾这样的小事,你都不大情愿,有时候我还得敲几次“①”你才执行,遇到你不高兴的时候,就干脆“死机”——根本不理我。

有时逼你吃饭,我是怕你“系统”资源不足,“主板”受损。

尽管你已经瘦得像一根“内存条”,你却毫不领情。

看着你漫不经心地吃着饭菜,我恨不得在碗里“剪切”了,直接往你嘴里“②”!
自从买了电脑回来,你的眼里就只有它,只要在家,你都是坐在电脑前。

我担心你在电脑前坐久了会过早地“安装”上“视保屏”,担心影响你的学习,更担心你被网上的“病毒”传染,为此,我限制了你的上网时间。

你却对我说,我对你的这一套“操作系统”版本太旧,需要“升级”。

前天的家长会上,你们班主任说你的成绩明显下降,还说了你在学校的种种“非法操作”。

比如作业没做好就顺手将同学的作业“复制”一份,上课时用小纸条给MM“发送”讯息(还画个小企鹅)……
我承认你在电脑方面有天赋,小小年纪就通过了省计算机中级考试。

可是现在你不打好文化基础,将来还是会被社会“删除”的。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之间有些陌生,因为我越来越看不懂你了。

在我眼里,你有时像加了密的文件,而我忘记了密码;有时像幅不知什么格式的图片,没有合适的看图工具打开它;更多的时候,你像一堆乱码,我看不懂,解不开。

说实话,我并不想改变你原有的“界面”,也不愿每天挂着个“黑屏”的脸面对你,更不愿“压缩”你的个性,只想用我的爱为你筑起一堵抵御侵袭的“防火墙”。

亲爱的儿子,你能理解做母亲的这颗心吗?因为从你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天起,我就中了“I love you”病毒,无药可救了。

好了,今天就聊这么多。

我不想做你威严的母亲,就当我是你的一个无话不谈的朋友。

希望这封信对你有所帮助,还请你用“磁盘扫瞄”程序检查一下“系统”中的错误,用“杀毒软件”杀一下毒。

或者干脆重装一下“系统”,那样运行起来会更快,更好!
祝你
重装成功!
爱你的母亲
X年X月X日
(选自《党员文摘》2005年第九期)
16.根据语境,在文中的①②处横线上分别填上两字电脑名词。

它们分别是
①②(1分)
17.你能用同义词语更换下列句中引用的电脑名词吗?(2分)
①这就使得我们之间越来越无法“兼容”()
②更担心你被网上的“病毒”传染()
③作业没做好就顺手将同学的作业“复制”一份()
④将来还是会被社会“删除”的()
18.根据语境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2分)
①我是怕你“系统”资源不足,“主板”受损。

②我并不想改变你原有的“界面”,也不愿每天挂着个“黑屏”的脸面对你。

19.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请作简要评析。

(2分)
20.如果这是你的母亲写给你的一封信,请你用同样风格的语言作简单回复。

(100字以内)(3分)
㈣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7题(19分)
读书三境界
易明
①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

②“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感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标志。

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肿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

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

“吞”虽为知识积累的必经之旅,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

③“啃”乃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昏脑胀、寝食不安的砥砺智慧的道路。

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受——但却是峥嵘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

“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学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免的里程。

“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这是僵死的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

④“品”乃焚香沐浴,如饮醍醐——是成熟聪颖的心灵和星空的娓娓絮语。

月下折枝,花前怜玉,豁然贯通的人生不胜惋惜地告别了青春光阴——庄严地踏上了奉献岁月。

浮躁尽除,功利淡化,读书成了颐养灵性的乐事——“蓦然回首”,天机消融于慧心。

“品”是在“啃”之基础上的悟性升华——这是进入人生创造之园的门票。

⑤读书人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都停留在第一境界,仅少数不甘人生庸碌者可进入第二境界。

进入第三境界,非志强智能者不能。

但能进入第三境界者,必是成功地穿越了第一与第二境界的人。

“吞”至其博,“啃”至其深,“品”至其灵性——若无博与深,则灵性无其根本。

⑥举凡大家鸿儒,书读到“品”至灵性后,往往将“吞”“啃”“品”三字当成进一步治学的相济并用的三种方法:“吞”文字,“啃”新意,“品”韵致。

或者是:泛读的“吞”之,精读的“啃”之,须细细体悟的则“品”之。

⑦对一般的读书人而言,不谈三境界,如能将“吞”“啃”“品”三字当作对不同读物的不同阅读方法:无用的书“吞”,有用的书“啃”,启心益智的书不妨“品”——那么人生同样会受益无穷。

2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分)
①反刍()②蠲免()③咀嚼()④醍醐()
22.根据句意写出文中的成语,并从文中找出一个与之同义的成语。

(2分)
①生硬地搬用别人的言论或文辞,比喻不联系实际,生硬地接受或模仿。

()
②比喻人很有学问和才能。

()
2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引用下列古人词句来谈读书的三境界。

结合文意,将它们的序号分别填入适当位置。

(3分)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B.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①第一境界(吞)②第二境界(啃)③第三境界(品)
24.用文中原句回答读书三境界各自的作用。

(3分)
①“吞”的作用是;②“啃”的作用
是;③“品”的作用是
25.细读文章第②③④段,回答下列问题。

(4分)
⑴第②③④段都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说说有何作用。

(2分)
⑵在结构上第①段与第②③④段是什么关系?第②③④段之间又是什么关系?(2分)26.第⑥⑦段既讲了三境界往往是“大家鸿儒”的治学方法,又讲一般人如何运用这三个字来读书,这样论述的好处是(2分)
27.联系你的读书经历,结合第⑥⑦段中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50字以内)。

(3分)
三、写作(任选一题作文)(40分)
28.有人说,阅读并不局限于书本。

有时也应该阅读山、阅读河、阅读花、阅读树、阅读清晨、阅读黄昏……有时也应该阅读文化、阅读亲情、阅读友情、甚至阅读一只鸟,阅读一个人……请以“阅读自然、阅读人生、阅读社会”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提示:“阅读”可以理解为观察自然、社会和人生时的感受和体验,可任选一角度写作,只是在写作时要找准落脚点,写出自己对某一点的独特感受,当然构思、选材、立意、语言表达均是作文时应注意的。

29.阅读下面的“名人自喻”,领会其精神实质,然后任选一名人自喻的对象为话题作文。

要求:所写内容一定要在某个“自喻事物”的话题范围之内;文体不限,题目自拟;文章字数在600个左右,写诗不得少于20行。

鲁迅:牛——“我好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和血。


泰戈尔:绿叶——“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


朱伯儒:小草——“我是一棵长在山头上的小草。

而且,不是我高,而是山高。


陆游:梅花——“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龚自珍:落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九年级上册检测题
[参考答案]
一、1.徜徉;畅游;追求;体验2.C3.④②⑤①③4.①孙悟空②鲁智深③关云长④王熙凤5.(1)《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清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4)“其中味”一是指作者创作此书的艰辛;二是指宝黛爱情的悲剧。

(5)沧海桑田(6)略。

6.(1)①止咳药②痔特灵③酒④热水器⑤灯具⑥饮具(或饮用品:饮料、酒)(2)①饮料(中华鳖精)②调味品、饮食品或冰箱③书籍(3)①咳不容缓——刻②痔在必得——志③天尝地酒——长;久④随心所浴——欲⑤一明惊人——鸣⑥有口皆杯——碑⑦鳖来无恙——别⑧领鲜一招——先⑨无读不丈夫——毒(4)①该出手时莫出脚(教室门)②不要对我动手动脚(花草树木)③小草正在睡觉,请别打扰她(草坪)④知天下事,做有为人(读报栏)⑤珍惜一粒饭,父母少流汗(食堂)(5)这一广告词不仅非常简约,煽情,而且一语三关:一曰“爱的天使万家乐”;二曰“喜爱使用万家乐”;三曰“万家乐献出的爱使万家快乐”。

真是绝妙好辞!(6)略。

二、㈠7.①掌握②对……谦下③德才④缘故8.①如果,表假设的连词;而且,表递进的连词②大概表揣度的语气副词;他的,第三人称代词9.①用众多的军队攻打数量少的部队,没有不能消灭的;用尊贵的身份对待卑贱的人没有得不到的。

②有德才而能对天下的士人谦下,该是君子啊!10.礼贤下士;谦卑待人才会有贤才来投靠,所以敬重有见识、有能力的贤人,有礼貌地对待地位低的人,不恃才自傲,才是为人最重要的品格。

11.举事例,列举了铜鞮伯华和周公旦“礼贤下士”的例子;孔子的话反映了他希望统治者能提高自己地位的士人心态。

㈡12.上阕描写所见的景色;下阕回忆年轻时期的理想抱负。

13.看;恰1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5.祖逖击楫中流的故事,他立志报国,在乘船渡江时击楫明志。

16.提示:可以从人的胸襟抱负方面说,一个人的文章中流露的感情就是人的思想。

㈢17.①回车②粘贴18.①包容,相处②不健康的信息资源③抄袭④淘汰19.①我担心你营养不良,导致身体不健康。

②我不想改变你的生活方式,也不愿每天扳着个面孔对待你。

20.本文以书信的形式与儿子交心谈心,亲切诚恳,可谓披肝沥胆,感人肺腑;尤其是文中应用了许多电脑名词,全文基本上是用电脑术语连缀起来的,语言诙谐幽默,谐中寓庄。

这样的文字,那个沉迷网络的儿子读起来一定兴味盎然,易于接受。

在调侃中规劝儿子,可见这位母亲的良苦用心。

21.略。

㈣22.①chú②juān③jǔjué④tíhú 23.①生吞活剥——囫囵吞枣②满腹经纶24.①A②C③B25.①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

②将死的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

③进入人生创造之园的门票。

26.⑴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作用:语言生动形象,道理明白透彻,引发读者兴趣,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⑵总分关系;并列关系27.使本文的论题更有普遍意义和现实意义;论证更深入,更全面。

28.略。

三、29.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