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淮北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下列对本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作者对中举前后的范进饱含同情,但又看不起他的卑微懦弱、逆来顺受,嘲笑他热衷功名利禄以至麻木不仁。

B . 作者刻画的胡屠户是一个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不堪的市侩形象。

C . 文章揭露了当时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世态的炎凉和政治的黑暗,更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

D . 从“张乡绅拜会范进”可以看出张乡绅为人热诚、友好、大方的特点。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2. (10分) (2017七上·乌鲁木齐期中) 默写
(1)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2) 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水何澹澹,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4)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生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句是: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3分)
3. (3分)(2018·烟台)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霍金21岁罹患根肌肉要缩性侧索硬化症,不久使被禁锢在轮椅上,有医生预言他顶多只能活两年。

霍金却以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顽强毅力,在他的轮椅上开启了人类认知宇宙的大门。

他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2018年3月14日,巨星陨落。

霍金的一生,诠释了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即使身体受限,思想却不会。

他曾经说过:“记住要仰望星空,不要只低头看脚下。

a生活如何艰难,b请保持一颗好奇心。

”霍金的mèi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人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1)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mèi
陨落________力
(2)在文段空白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a________;b________
(3)提取下面句子的主干。

霍金却以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顽强毅力,在他的轮椅上开启了人类认知宇宙的大门。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4. (7分) (2017九上·濮阳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破阵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_。

(2)这首词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凝聚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请简要赏析。

五、对比阅读 (共1题;共13分)
5. (13分) (2016九上·扬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汤敦甫在京师,乘车过宣武门大街,有卖菜翁弛担坐,御者误触之,菜倾于地。

翁捽①(zuó)其御者,詈②且殴,索偿菜值。

公启帘问曰:“值几何?我偿汝。

”翁言钱一贯,公揣囊中已空,命同来家中取钱。

翁不肯曰:“偿则此地偿耳。

”公为之窘。

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起居③已,曰:“此小人,由某携回重惩可也。

”翁始惶恐,叩首乞哀。

公谓指挥曰:“无庸,假贯钱足矣。

”指挥如数与之。

翁叩谢去。

公仍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叱驭去。

【注释】①捽(zuó):揪。

②詈(lì):骂。

③起居:问安。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

①有卖菜翁弛担坐________
②公为之窘________
③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________
④假贯钱足矣________
(2)
下列加横线“之”的意义、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御者误触之
A . 辍耕之垄上
B . 公为之窘
C . 马之千里者
D . 指挥如数与之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翁捽其御者,詈且殴,索偿菜值。

(4)
作为封建士大夫的杰出代表,汤敦甫和柳宗元都有人性的闪光点。

请结合本文和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对汤敦甫和柳宗元分别作出简要评价。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6分)
6. (22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

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

作比赛竞争。

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分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

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

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党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

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1)
选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
下列句中画线的动词能否换成括号里的词?为什么?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撑)
(3)
体会文中画线的三个“莫不”一词的作用。

7. (12分)阅读,回答文后题。

①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

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②“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

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③“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

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抵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

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

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
④“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⑤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________。

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⑥多年之后,我长大了。

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⑦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

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

这些刀在梨树干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

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致,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

他们________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

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创门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⑧“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

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⑨“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

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

”老人笑道。

⑩“那有什么不好呢?”
⑪“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

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⑫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⑬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

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

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

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⑭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⑮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

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

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
硕果和甜美的微笑。

(1)
根据文意,在文中⑤⑦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

⑤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________。

⑦他们________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

(2)
第⑦段中作者用“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的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3)
第⑧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谜”指的是什么?“底”指的是什么?(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
(4)
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

(5)
根据语境,解释第⑬段中划线词“芬芳”的意思。

芬芳:________
(6)
根据文意理解“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一句,并将你的理解写在下面。

(7)
从文中找出一个能体现中心的词语,作为本文的标题,将它写在横线上。

8. (12分) (2017七下·姜堰期末) 阅读蒲末释的《那一路,我们沉默不语》(有删改),完成小题。

①我十三岁那年,跟人打架,被学校劝退。

班主任叫来了我爸,让我爸带我回去反省几天,我爸就真的把我领了回去。

②第二天,我爸就带着我跟他去工地,搬砖。

他说,搬一天,算一天的工钱。

我听说有钱拿,答应了。

③在搬到二十多块砖时,就彻底搬不动了,只觉得后背冒虚汗,整个身子都飘飘然的。

我只得找了一棵樟树靠着枝干坐下,微风吹拂着脸,凉快了许多,我眯着眼,不知不觉中竟然睡着了。

④回去的路上,我都没说话,我爸问我几句,我也都是嗯嗯啊啊。

一直到晚上我爸跟我结工钱时,我才缓过神来。

我爸问我明天还去吗,我想都没想就说:“去!”
⑤第二天上午,搬到一半,肚子咕噜叫,趁我爸不注意我又溜到了樟树底下,那天上午风很大,太阳却比前一天烈许多,工地外围的沙地泛着刺眼的光,我在树阴下坐了半个钟头,还是汗如雨下。

⑥下午搬了一会儿,浑身又没了力气,汗珠从额头流了下来,遮着睫毛,眼睛睁都睁不开。

从来没有晒过这么
大的太阳,我觉得大地在旋转,紧接着整个人朝前倒去。

模糊中,听到我爸喊我的名字,我想应一声,却开不了口。

⑦我爸把我抱到樟树下,使劲地给我扇风,喝了几口水,我再睁开眼睛,他又不知道从哪拿来一个面包,塞到我嘴里,我们在樟树下坐着,我爸问我:“明天,你还要来吗?”我想了一会儿,还是点头说:“来,有吃有喝,为什么不来。

”我爸笑着不说话。

⑧不知过了多久,从工地旁的马路上开来了一辆小车,扬起一阵灰,从车上下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包工头,挺着个大肚子,昨天中午来过一次,还大声嚷着:“工程要加紧!”当时没多少人听他说话,有的还撇着嘴骂他压工钱。

他身边那人穿着一双擦得发亮的皮鞋,带着墨镜,手里拿着皮包,一下车就使劲咳嗽,包工头对他毕恭毕敬的,想必是老板。

⑨我跟着我爸,准备过去继续搬砖。

戴墨镜的,把我爸喊住了,他大步走了过来,摘了墨镜,有些不屑地问道:“你不干活,坐在那干嘛?”那语气像极了让我退学的那个校领导,我爸不自在地笑了一下,有些支吾地说着:“太热了……”没等我爸说完,那人就扇了我爸一巴掌,我只觉得周边都沉寂了下来,那一巴掌声音清脆,我想不了太多,往前冲了过去,却被我爸拦在身后,他低声跟那人说着:“对不起。


⑩我有些失望,我不明白,我爸为什么要跟那人说对不起,从我爸身后挣脱开来,拿起手边的砖头朝戴墨镜的砸了过去,没有砸中,被他给躲开了。

他有些暴跳如雷,用手指着我爸的鼻子大声吼着:“滚,你明天不用来了,都给我滚蛋。

”说完啐了一口痰。

没等我再捡起砖头时,我爸就把我拉开了。

回去的一路上,我爸都没说话,我侧着身子,看到他的右脸,黝黑中透着消散不去的红,那团红色,比头顶的太阳还要毒辣,我第一次体会到心脏的部位抽痛着。

回到家后,我妈问起我们怎么回来得比昨天要早,我没说话,独自回了房间,晚饭也没吃,我爸喊了我好几声,我都没应。

他跟没事人似的,和我妈说着些家常。

那一晚上,我都没睡着,凌晨的时候,我爸来我房间一次,捏了捏我的胳膊,出去的时候,轻轻地把门给带上了。

第二天,我起得很早,收拾了课本,跟我爸说:“我回学校了。


他就骑着摩托车带着我,奔往学校的方向,那一路上我们都没说话。

清晨的风特别凉快。

(1)
从“我”的角度,概括文章的主要故事情节,完成下列填空。

劝退回家→________→________→痛苦反思→重返学校
(2)
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赏析第③段划线词“飘飘然”的妙处。

②分析第⑧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 . 第①段运用倒叙的方式来写,能够起到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的效果。

B . 第⑤段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突出天气的炎热,烘托出“我”劳动的艰辛,也表现了父亲打工的不易。

C . 第⑨段写父亲被打却忍气吞声,写出了父亲的软弱、无能,我从内心鄙视他。

D . 第段的“凉快”和第③段的“凉快”结构上相照应,内容上都仅指风带给我的凉爽。

E . 本文通过“我”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犯错并不可怕,但一定要迷途知返。

(4)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我是一个植物学家。

(选自《三颗枸杞豆》开头文段)
它是生命告终的句号!是三个遗憾的“0”!但“0”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于是,我从这三个“0”出发,勤奋地去追寻一,二,三……以至更复杂、更艰深的学问。

当我成为植物学家后,爸爸以为这是他拳头惩罚的功劳。

其实真正征服我的,是那三颗启示生命意义的枸杞豆。

(选自《三颗枸杞豆》结尾文段)
试比较链接材料结尾文段与本文最后三段在结构上的相同之处以及内容上的不同之处。

七、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
9. (7分)名著阅读。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这段文字出自鲁迅《朝花夕拾》中的文章《________》,所写内容是:________。

八、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6九上·金华期末) 阅读下面表格和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某场中外“厨王争霸”赛,结果如下:
前菜得分主菜得分甜点得分厨艺总监扣分最后得分
中方厨师16155-432
外方厨师151626-255
第三轮甜点得分公布前,双方厨师互相品尝对方甜点。

品尝后,记者先请中方厨师说说对方甜点味道,中方厨师说,一般。

又请外方厨师评中方甜点,外方厨师说,很美。

外方厨师夺冠后,记者又请外方厨师谈谈感想。

外方厨师说了两句话:我做菜时没想过结果,这个结果我也没想到。

请结合表格有关数据,重点品读画线语句,从获得的联想和感触中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2-1、
2-2、
2-3、
2-4、
2-5、
三、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3分)
3-1、
3-2、
3-3、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4-1、
4-2、
五、对比阅读 (共1题;共13分)
5-1、
5-2、
5-3、
5-4、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6分)
6-1、
6-2、
6-3、
7-1、
7-2、
7-3、
7-4、
7-5、
7-6、
7-7、
8-1、
8-2、
8-3、
8-4、
七、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
9-1、
八、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