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学生作业由家长批改引发的思考
会宁县河畔镇教育管理中心张国斌
千百年来,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这些都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然而,现实不尽如此。

不知从何时起,有的教师要求家长批改孩子的作业,而且这种做法正呈蔓延之势。

如今,教师让家长批改学生的家庭作业是司空见惯的事,许多教师把家长检查、批阅孩子的家庭作业作为一件约定俗成的事。

对此,有人赞成,有人不以为然,有人则反对。

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
一、让教师和家长回归本位
不少人看问题习惯于就事论事。

其实,学生作业是一个系统问题,不单单是作业由谁批改而已,需要把它放到教育大环境中辩证地看待。

在当前加强家校合作的大背景下,教育不再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让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已是社会共识和发展趋势。

让家长批改家庭作业,大体有三种原因:一是教师倦怠,想省心省事;二是教师工作太忙,希望让家长分担批改作业的负担;三是借此让家长及时、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家校共同努力,培养好孩子。

对于家长批改作业一事,批评反对也好,支持赞成也罢,问题的根本在于看待此问题的角度不同,得看是站在教师还是家长的立场。

我觉得,应正本清源,让教师和家长回归本位,理清各自的职责和义务。

批改作业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不论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教师都必须尽仔细批改的义务。

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且独具家庭和血缘亲情的天然优势,尤其是在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培养方面,对孩子的成长
至关重要。

因此,家长绝不能抱着把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的想法,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只流于形式,甚至不闻不问。

总之,教师应做好教学的相关工作,家长则要督促好孩子的学习,两者相互配合,桥路相连,相辅相成。

二、不查作业滋生的问题
批改作业的过程,是老师发现教学漏洞的过程,通过一些共性的错误可以总结出授课过程中的遗漏点,在作业讲解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亡羊补牢。

而缺少了批改作业这个环节,老师就如同被蒙上了眼睛,家长的代劳掩盖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解从何而谈?长此以往,教学质量必定打了折扣。

作为家长,每天的作业先检查一遍,有错的改正,不懂的讲解,然后签字;要背诵的段落,先在家长这儿背,然后签字;要预习的课文先在家长这儿过一遍,然后签字……如果父母很忙,或者出差了,那该怎么办?让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检查作业?
其实对大多数家长来说,批改孩子的作业是一种负担。

批改之前,总得把孩子的作业看一遍,然后再给孩子讲解,这等于无形中顶替了老师的职责。

文化水平高的家长还好说,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怎么办?
事实上,让家长批改作业,会让老师产生惰性。

作业家长都检查过了,老师做什么?家长在检查时没有发现的错误,到了老师那儿也往往发现不了。

在一些老师看来,只要家长签了字,基本就是正确的,草草看一下就行了,用不着仔细批改,因为现在任何一个家长都不会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掉以轻心。

三、家长批改作业有负面作用
老师让家长批改作业,在如今的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已不是个例。

笔者认为,对孩子进行教育,既是老师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老师与家长共同努力更有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
提升。

但老师不能据此把责任转嫁,硬性规定家长必须先批改作业。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即便老师不要求家长批改孩子的作业,负责任的家长也会主动查看、批改,毕竟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在孩子作业问题上多费点心思没什么不好。

但如果作硬性规定,则会出现一些负面效应。

一是增加家长的负担。

家长的责任主要是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培养孩子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家长未必人人都懂学生所学的知识,即便懂得相关知识,也不一定熟悉教材、课程标准和教材编排体系,更不用说掌握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因此,即使他们能够检查、批改作业,也未必是正确的。

此外,很多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未必天天有时间批改孩子的作业。

二是不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

如果长期让家长批改作业,很不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家长辅导、检查、批改后,学生的作业如果完全正确或基本正确了,教师很难从中发现问题,怎么去查漏补缺,反思和改进教学呢?作业、分数失去了真实性,就难以监测教学效果。

我个人觉得,学生作业由家长批改,此风当刹。

在小学中、高年级段,学生的所有作业并不要“全批全改”,可以分层要求,区别对待。

在教师指导下,逐步让学生自改、互批一些简单作业,不失为一种师生双赢的好办法。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知识,批改作业是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反馈教学。

若教师引导运用得当,学生自改互批作业的过程,也是学习巩固知识的好机会。

四、素质教育才是良药
我们绝不能忽视作业背后的问题。

让家长批改作业,此做法若是单纯源于个别教师的工作倦怠,那毕竟是个体行为,倘
若普遍如此,则需探究其更深层次原因。

教师为何要布置那么多作业,是自我加压对学生加码,还是大势所趋迫于无奈?
这些年,天天在喊“减负”,把压在孩子头上的过重课业负担减下来,各地也出了不少先进典型和经验,但现行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下,中小学生的课业状况有目共睹,并无多少实质性转变。

可以说,家长批改作业,只是当今学生课业现状的一种微观的显性反映。

对此,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又该有什么作为呢?
当然,教师和家长,包括孩子,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三者之中,又有谁不希望能轻松些?若对学习成绩淡然些,这方面的矛盾会相应淡化一点。

只是身处教育的“旋涡”之中,一般的人也只有随波逐流的份儿了。

让家长批改作业的初衷,可能是为了加强家长对学生的监督,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在校表现。

但是,经常运用这种做法已经引起不少家长的反感,教师是不是可以用别的方法来加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何况现在家长与教师沟通的渠道已越来越多,比如:家访、打电话、QQ聊天、发电子邮件,还有开家长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