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处理冒顶事故方法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采工作面处理冒顶事故方法探索
作者:张军亮
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18期
荣华一矿是一个刚刚投产一年的新矿,建井期间就以地质构造复杂,软岩结构,水大而著称。

现有一个综采队,九个掘进队。

现回采煤层为城子河组7#、8# 层煤。

2011 年末,1333
综采队投产,2012 年荣华一矿年产量50.4 万吨。

共是试采了8# 层煤2 个片盘,7# 层一个
片盘。

在回采7# 层煤时,工作面出现了比较大的冒顶事故,在如何通过采面的冒落带,经过
集思广议,采取了沿工作面冒落带送剔巷、打钻、布钻杆、做假顶的方法,安全有效地通过了
冒落带。

一、工作面的基本情况
工作面设计面长148m,平均倾角17°,可采走向340m,可采储量19.8 万吨,煤层厚度
2.5~
3.5 之间,设计采高3.1m。

7#层煤顶板组成为:0.2m 左右炭质页岩伪顶,直接顶为3.0m 粉砂岩,裂隙较发育,老顶为7.9m 的中粗砂岩,裂隙较发育。

采面支架为ZY4600~1.6/3.6, 采煤机MG300/730-WD,工作面溜子SGZ-764/630,下巷配
备SZZ-764/160 与转载机,及两台SDJ150 皮带,采取长臂后退全陷式采煤方法。

采面于2012 年10 月6 日进行试采,回采过程中,时常伴有支架前端漏顶及煤壁片帮等
现象,造成工作面中漏顶的主要原因除了直接顶裂隙比较发育外,是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始
终伴有斜交断层,断层落差在0.5~1.4m,该断层由工作面上部向下部随工作面推进逐渐跟随。

为了防止工作面漏顶,回采过程中采取了跟机超前拉架等措施,但是,当采机通过断层附
近时,采机割煤后顶板就会立即冒落,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时常伴有漏顶现象。

当工作面自开切眼推进70m 时,11 月3 日四点班,当采机推至75# 支架上下时,从68# 支架开始冒落,冒落的岩石迅速冲到支架空间,触动支架操作阀手柄,造成68# 支架卸载,进
而造成采面大冒顶,冒顶范围从68~79# 支架,长18m,冒落宽度(前梁至煤壁距离)1.5~2.5m,冒落高度(架子以上)约4.5~7.0m。

冒落的货物量在30 吨左右,造成工作面支架、采机无法
正常通过,如果在冒顶区域动采机,支架的化有可能造成更大范围的冒顶,会给人员安全造成
很大威胁。

二、根据此种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
1.沿冒区范围送剔巷。

工作面推进,经研究决定,沿冒落区预留5.0 米的煤柱送一剔巷;
绕过冒落区,在冒落区前方剃巷内打钻,布钻杆做人工假顶,阻止架子上方岩层继续冒落,进
而达到能正常移架目的。

三、打钻
使用ZLJ-640 型(原TXU-150 型)钻机两台,沿冒落区范围打钻,两台钻机布置在冒落区两头,同时向中间方向施工,钻头¢113mm,钻杆为¢89mm,长1.5m,开孔位置一般距煤层顶板0.5m 左右,钻杆的方向垂直于采面布置(剃巷平行于采面施工,垂直巷道即可),钻杆仰、俯角根穿据采面实际情况,以钻杆正好搭在支架上为准,施工时钻杆仰角为+5°,钻孔的间距为0.3m 左右。

四、穿钻杆
钻孔施工完以后,使用钻机向钻孔穿¢89mm 的钻杆,采面冒落区与剔巷之间留有5.0m 的
煤柱,向钻孔内穿钻杆的长度一般为6.5~7.0m,以钻杆一头在支架上(或支架上方小于1.0m)1.5~2.0m,搭在支架上方的密集钻杆起到人工假顶的作用,支架前移时,阻止了支架上方岩石冒落冲击工作面,从而保证了采机能够正常地通过冒落区。

五、注马丽散
为了使采面前方及冒落区上覆的岩层形成一整体,从而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在工作面推进,支架前移时,不致于大面积跨落,在剃巷内向冒落区上覆岩层注入一种普通型煤岩体加固
材料—马丽散,该材料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双液型(A/B 组份)注浆材料,施工时按1:1 的体积
比混合,浆液流动性好,能渗透至岩层深部微细裂隙内,可有效地对破碎围岩及煤层进行加固。

注马丽散的孔长为5.0m,孔间距3.0m。

孔倾角37°左右。

这些参数的确定主要是依据马丽
散的扩散半径(1.5m 左右),及现场所需控制的范围确定。

对采面冒落区采取如上措施以后,11月20 日零点班采机开始动刀,只用了一个小班工作
面便顺利地通过了冒落区,采面基本上趋于正常。

通过上述方法处理综采工作面大冒顶,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为我们处理综采工作面的冒
顶事故提供了一个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简介:张军亮(1978—),男,中共党员,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采矿工程专业,采
矿中级工程师,黑龙江龙煤鸡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荣华一矿总工程师、党委委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