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R t为金属热电阻,R1为光敏电阻,R2、R3均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V为理想电压表。

现发现电压表示数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A. 金属热电阻温度降低,其他条件不变
B. 光照增强,其他条件不变
C. 金属热电阻温度升高,光照增强,其他条件不变
D. 金属热电阻温度降低,光照减弱,其他条件不变
2.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金属的遏止电压U c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描绘出图乙中的图像,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h.电子电荷量用e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入射光的频率增大,为了测遏止电压,则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M端移动
B.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
C. 由U c-ν图像可知,这种金属的截止频率为νc
D. 由U c-ν图像可求普朗克常量表达式为
3.如图所示,虚线OO′的右侧分布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一个面积为S的矩形线框绕轴OO′以恒定的
角速度ω旋转.以图示位置为t=0时刻,此时线框仅有的面积在磁场中,线框电阻为R,在转过180°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图示位置电流大小为0
B. 电流的最大值为
C. 线框产生的热量为
D. 外力做的功为
4.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 eV,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A. 用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射的光照射锌板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B. 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8.75 eV
C. 用能量为10.3 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氧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D. 用能量为14.0 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
5.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方向相反的两球发生碰撞。

以球1的运动方向为正,碰前球1、球2的动量分别是p1=6 kg·m/s,p2=-8 kg·m/s。

若两球所在的水平面是光滑的,碰后各自的动量可能是()
A. p1′=4 kg·m/s,p2′=-6 kg·m/s
B. p1′=-4 kg·m/s,p2′=2 kg·m/s
C. p1′=-8 kg·m/s,p2′=6 kg·m/s
D. p1′=-12 kg·m/s,p2′=9 kg·m/s
6.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框架ABCD固定在水平面内,AB与CD平行且足够长, BC与CD夹角为θ(θ<90°),光滑导体棒EF(垂直于CD)在外力作用下以垂直于自身的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框架中的BC部分与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R,AB与CD的电阻不计,导体棒在滑动过程中始终
保持与导轨良好接触,经过C 点瞬间作为计时起点,下列关于电路中电流大小I 与时间t 、消耗的电功率P 与导体棒水平移动的距离x 变化规律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普朗克说过:“科学的历史不仅是一连串事实、规则和随之而来的数学描述,它也是一部概念的历史”.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表明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的
B. 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个数增加
C. 光电效应表明了光具有粒子性,而康普顿效应则表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D.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当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当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具有波动性 8.2017年11月17日,“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获评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习总书记为他“让座”的场景感人肺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目前核潜艇是利用重核裂变提供动力, 重核裂变反应前后一定有质量亏损
B. 14
7N+4
2He→17
8O+1
1H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C.
2351140941
92
054380U n Xe Sr x n +→++ 式中x=3 D. 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悬浮在液体中足够小的微粒,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使微粒的运动无规则
B. 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能估算出气体分子的直径
C. 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越打越费劲,说明此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D. 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布朗运动是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10.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绕核旋转半径减小
B. 电子的动能减小
C. 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D. 氢原子的能级值减小
1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方,有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的水平匀强磁场,如图.PQ为两个磁场的边界,磁场范围足够大.一个边长为a、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正方形线框,以速度v垂直磁场方向从如图实线(Ⅰ)位置开始向右运动,当线框运动到分别有一半面积在两个磁场中的如图(Ⅱ)位置时,线框的速度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Ⅱ)时线框中的电功率为
B. 此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电能为 mv2
C. 图(Ⅱ)时线框的加速度为
D. 此过程中通过线框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12.一列简谐横波,在t=0.6 s时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 这列波的波速是m/s
C. 从t=0.6 s开始,质点P比质点Q 晚0.4 s回到平衡位置
D. 从t=0.6 s开始,紧接着的Δt=0.6 s时间内,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4 m
1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等温或等压过程ab、bc、cd、da回到原状态,其p-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对角线ac的延长线过原点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气体在a、c两状态的体积相等
B. 气体在状态a时的内能大于它在状态c时的内能
C. 在过程cd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大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D. 在过程da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小于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14.A、B两束不同频率的光波均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如果产生光电流的最大值分别为I A、I B,且I A<I 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照射光的波长λA>λB
B. 照射光的光子能量E A<E B
C. 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板的光子数N A<N B
D. 照射光的频率νA<νB
15.如图所示的理想变压器,两个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和n2,当把电热器接在ab,使cd空载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当把同一电热器接在cd,而使ab空载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I1:I2等于()
A. n1:n2
B. n12:n22
C. n2:n1
D. n22:n12
16.关于系统动量守恒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只要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就守恒
②只要系统内有摩擦力,动量就不可能守恒
③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其动量一定不守恒,但有可能在某一方向上守恒
④系统如果合外力的冲量远小于内力的冲量时,系统可近似认为动量守恒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是5kg·m/s,B球的动量是7kg·m/s,两球碰后B球动量变为10kg·m/s,则两球质量关系可能是( )
A. m A=m B
B. m A=2m B
C. m B=4m A
D. m B=6m A
18.火星探测项目是我国一个重大太空探索项目。

已知地球公转周期为T,与太阳的距离为,运行速率为,火星到太阳的距离为,运行速率为,太阳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

一个质量为m的探测器被发射到一条围绕太阳的椭圆轨道上,以地球轨道上的A点为近日点,以火星轨道上的B点为远日点,如图所示,不计火星、地球对探测器的影响,则()
A. 探测器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
B. 探测器在B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C. 探测器在B点的动能为
D. 探测器沿椭圆轨道从A点到B点的飞行时间为
19.如图所示,AOB是截面为扇形的玻璃砖的横截面图,其顶角θ=75°,今有一束单色光线在横截面内从OA 的中点E沿垂直OA的方向射入玻璃砖,一部分光线经AB面反射后恰好未从OB面射出,不考虑多次反射作用,则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
A.
B.
C.
D.
20.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大的情形
B. 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
C. 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
D. 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
二、实验题
21.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被广泛应用到显示器、照明等各领域的非纯电阻元器件,它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工作电压是“1.4~4 V”、最大正向直流电流是“5~20 mA”的LED管的I-U曲线,并依此实验计算发光二极管效率达最大时其电阻和辐射的光功率,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
甲乙丙
实验室备有以下器材
电流表A1:量程0~25 mA,内阻约为50 Ω;
电流表A2:量程0~200 mA,内阻约为10 Ω;
电压表V:量程0~5 V,内阻约为102 k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 Ω,最大电流1 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1 kΩ,最大电流100 mA;
直流电源E:输出电压6 V,内阻不计;
开关S、导线若干.
(1)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电流表应选择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以上填器材代号)
(2)实验小组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描点绘出了如图乙所示的I-U图象,而发光二极管(LED)的效率η与通过二极管的电流I的关系曲线如图丙所示.其中发光二极管的效率η是指辐射的全部光功率P与供给发光二极管的电功率的比值.则发光二极管效率达最大时其电阻R L=______Ω,辐射的光功率P=____W.
三、解答题
22.为确定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的正确性,设计了如下实验:用动能为的质子轰击静止的锂核,生成两个粒子,测得两个粒子的动能之和为,已知质子、粒子、锂粒子的质量分别取、、,求:
(1)写出该反应方程。

(2)试通过计算分析说明正确(1u相当于931MeV)
参考答案
1.AD
2.CD
3.ABD
4.BD
5.BC
6.AD
7.AB
8.AB
9.BCD
10.ACD
11.AB
12.ABD
13.AB
14.C
15.B
CCDBB
21. A1R1106.7 5.76×10-3
【解析】(1)由于发光二极管中电流为5~20 mA,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电流表应该选择量程为0~25 mA 的A1.由于实验电路采用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阻值范围小的R1.
(2)根据题图丙,发光二极管效率达到最大时对应的电流为6 mA,根据题图乙电流为6 mA对应的电压为1.6 V,发光二极管输入功率P=UI=9.6×10-3W,由,解得.由于发光二极
管是非纯电阻元件,故不能用求解二极管的电阻,发光二极管效率最大时,由,解得
故本题答案是:. (1). A1 (2). R1(3). 106.7 (4). 5.76×10-3
22.(1)(2)
书写核反应方程注意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依据,可以求得释放的核能,依据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即可。

(1)核反应方程为:
(2)核反应的质量亏损:
由质能方程可得与质量亏损相当的能量:
而系统增加的能量:
这些能量来自核反应中,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认为相等,所以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