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新侨中学、西滨中学、高登中学、民族中学、紫峰中学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晋江市新侨中学、西滨中学、高登中学、民族中学、紫峰中学2020
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满分60分)
1.581年他建立隋朝,589年他统一了全国。

请问“他”是( )
A.隋文帝B.隋炀帝C.宋太祖D.唐太宗
2.隋朝时期,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不会经过( )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3.古人评论说“隋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


隋炀帝“此举”(开凿运河)之“功”是( )
A.大运河大大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B.大运河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
C.大运河巩固了隋朝的统一 D.大运河方便了帝王的游玩
4.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被誉为“贞观之治”。

下列举措有助于形成这一局面的有( )
①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把封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弟②完善科举制,让出身低微但有才
能的人有做官的机会③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减轻农民负担④改变“贵中华、贱夷狄”观念;
A.①②③B.②③
④C.①③④D.①
②④
5.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惟一女皇帝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6.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7.“朝我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隋文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创立;②唐太宗增加了科举考试的科目;
③武则天增设殿试和武举,殿试第一名为状元;④宋太祖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⑤宋朝大幅度增加科举录取名额;
A.①②④B.②③
⑤C.③④⑤D.①
②③
8.“和同为一家”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
A.回纥B.南诏C.吐蕃D.靺鞨
9.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可见,唐朝实行怎样的政策?( ) A.开放的对外政策B.开明的民族政策
C.封闭的对外政策D.敌对的民族政策
10.唐朝对外交往十分活跃和繁荣,其特点是( )
A.源远流长泽被东西B.高度繁荣共享太平C.世界领先无私奉献D.对外开放双向交流11.某班同学准备办一期主题为“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图片展板,你认为下列哪些图片可以入选( )
A.①②③B.②
③C.①
④D.②③④
12.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齐民要术》 D.《伤寒杂病论》
13.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朝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14.小明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隋唐时期的相关资料,可得出的主题是( ) 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D.中华文明的起源
15.“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中的“李杜”指( )
A.李杜是唐朝的一个著名诗人B.李龟年和杜牧
C.李白和杜牧
D.李白和杜甫
16.使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安史之乱B.玄武门之变C.天宝危机D.黄巢起义
17.“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

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

”所描述的古代
帝王是( )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
18.“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③派遣文官担任地方长官④提高士人的地位。

A.①②B.①
③C.②
④D.③④
19.宋朝为了牵制知州,在地方设置的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 )
A.御史大夫B.刺史C.通判D.转运使
20.“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

”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 )
A.统一文字B.独尊儒术C.创立科举D.重文轻武
21.以盟约的方式达成和解是解决纷争的方式之一。

结束宋辽之间战争状态的盟约是( ) A.绍兴和议B.澶渊之盟C.宋辽协议D.雁门关协议
22.宋辽、宋夏和议的共同点是( )
A.辽夏向宋称臣B.北宋割地求和
C.北宋给辽夏“岁币”D.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23.下列四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24.烧饼油条是我国的传统食物,其中油条俗称“油炸桧”,意思是油炸秦桧。

这样的名称,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一个历史人物的同情和肯定,这个历史人物是( )
A.寇准B.文天祥C.玄奘D.岳飞
25.法国史学家丹纳说:“要理解一件艺术品或一个艺术家,必须要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

”右图反映的社会风貌主要是( )
A.民族政权并立B.商业繁
荣C.经济重心南移D.科技发达
26.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哪个朝代( )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27.宋朝政府在泉州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蕃市B.蕃学C.市舶司D.蕃坊
28.《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表明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 ) A.黄河流域B.淮河流域C.珠江流域D.长江流域
29.从东汉末年到南宋,促进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并最终超过北方的原因有( )
①北人南迁②南方自然环境优越③南方相对稳定④南方生产技术历来比北方先进
A.①②③B.②③
④C.①②④D.①
③④
30.公元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如果将年份换算成世纪,即为( ) A.10世纪20年代B.11世纪20年代
C .11世纪30年代D.12世纪20年代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1题,满分6分)
31.小明同学在收集唐朝时期的史料时,看到一段材料写到:唐太宗时期,金城公主入藏与松赞干
布和亲。

你认为这个材料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三、材料解析与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2题12分,第33题14分,第34题8分,满分34分) 32.民族关系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二:唐朝在对待少数民族的问题上,采取了多样化的方式。

唐太宗采用恩威并施的手段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关系。

唐玄宗又多次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加强了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密切联系。

民族友好成为了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主题词。

材料三: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

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进程。

(1)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对待民族关系的两种方式。

(4分)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唐宋时期民族交融的积极影响。

(3分)
(4)联系现实,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3分)
3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对很多国家都产生了吸引力。

唐王朝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比较开放的政策,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再加上对外交通发达,周边各国的使臣和商人,纷纷前来中国,与中国通商往来的国家发展到七十多个,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材料二:宋朝时期,封建国家对外实行比较开放的政策,使泉州港的海上贸易得以迅速发展,而泉州港这一天然良港,为海外贸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和进步,为从事海外贸易提供了保证。

材料三:
泉州后渚港出土的宋代古船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唐宋时期对外交往活跃的共同因素。

(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时期,泉州地区海上贸易繁荣的原因。

(6分)
(3)请你为泉州重振古港雄风,提2点建议。

(4分)
34.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唐朝时期的中国,同亚非地区许多国家有广泛而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这不仅扩大了中国人民的视野,而且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唐朝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发达的国家,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被称为什么?(2分)
(2)解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6分)
新侨中学西滨中学高登中学民族中学紫峰中学
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联考
历史考试评分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A
B D
C B C B
D A B B C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D D C D
B
C
D D B B C D A D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1题,满分6分)
31、
(1)不正确;(2分)
(2)理由:①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和亲;(2分)
②金城公主是在唐中宗时期入藏与尺带朱丹和亲。

(2分)
三、材料解析和论述题:( 本大题共3小题,第32题12分,第33题14分,第34题8分,满分34分)
32、
(1)“天可汗”;(2分)
(2)战争、和亲、册封;(4分,答对2个即满分)
(3)唐宋时期的民族交融促进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

(3分)(4)民族友好和团结能促进祖国的发展;民族交融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3分,言之有理即可)
33、
(1)①国家都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2分)②对外交通发达;(2分)
(2)①封建国家对外实行比较开放的政策;(2分)
②泉州港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2分)
③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和进步;(2分)
(3)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重视环境保护;创设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4分,言之有理即可)34、
(1)遣唐使;(2分)
(2)观点1:唐朝的对外交往具有双向交流的特点。

(2分)
论述:玄奘西行带回大量经书,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并编写《大唐西域记》,增加了唐朝对中亚和印度半岛的了解;日本遣唐使及鉴真东渡将唐朝的先进文化传播到日本,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3分)
结论:综上所述,唐朝的对外交往,即吸收外国优秀文化,也传播唐朝的先进文化。

(1分)
观点2:唐朝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观点3:对外开放交流促进社会进步和繁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