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的基本属性优秀课件旧人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页,共31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一讲 商品。能同别的产品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 马克思。(3)商品经济是一种 经济形态,它是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相对应的。(2)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
No 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资本论》。指人的脑力和体
力(tǐlì)的付出。(1)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所以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2)商品的价值是 在交换中实现的。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温 馨提示:
第十七页,共31页。
(4)商品(shāngpǐn)的使用价值是商品 (shāngpǐn)的自然属性,它反映的是人和物的关 系,而不反映社会的生产关系。
(5)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的特有(tè yǒu)属性。
第十八页,共31页。
2.商品的价值
人们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wè i le)获得这个商品的使用 价值。那么,不同的商品之间为什么能够互相交换呢?
[知识(zhī shi)归纳]
商品的使用价值(jiàzhí)、价值 (jiàzhí)、交换价值(jiàzhí)、价格的 内在联系
第二十九页,共31页。
• 温馨提示: • 凡属涉及(shèjí)商品质量问题的,应联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 承担者进行思考;凡属涉及(shèjí)商品价 格问题的可联系商品的价值、价值量、社 会劳动生产率等思考。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第三页,共31页。
(2)只要(zhǐyào)是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 动产品,即使还没有交换,也是商品,不能说 只有开始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第四页,共31页。
(3)商品和非商品的身份(shēn fen)是可以转 化的,商品一旦离开了流通领域,成了消费品也 就不是商品了。
第二十三页,共31页。
辨一辨
商品是使用价值(jià zhí)和价值(jià zhí)的统一体,因 此,商品的使用价值(jià zhí)和价值(jià zhí)总是不可 分割地属于商品所有者。
生产者
消费者
让渡
支付
使用价值
才能实现 才能获得
价值
第二十四页,共31页。
• 【例题1】 • 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都是非使用价值,

第二十页,共31页。
(2)商品(shāngpǐn)的价值是在交换中实现 的。
价值
交换价值
两种商品单位价值量不等(ji,āo但hu价àn值jià总zh量í)相等
(3)商品的价值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
(4)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共有属性和本 质
属性
第二十一页,共31页。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两shāngpǐnjīngjì)的含义
1.准确(zhǔnquè)理解商品的概 2.商品经济及其产生
第二页,共31页。
(1) 把握两个(liǎnɡ ɡè)条件:
能同别的产品交换 的产品就是商品。
—— 马克思
1>商品首先必须(bìxū)是劳动产品。
2>商品必须(bìxū)是用来交换的。
第二十五页,共31页。
[课堂 (kètáng)演 练]
• ▲辨析:商品生产者只关心商品的价值,而消费者只关 心商品的使用价值。
•▲ • (1)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但无论是商品
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能同时获得使用价值与价值。 • (2)商品生产者关心商品的价值,因为只有(zhǐyǒu)
商品的价值实现了,生产者才能顺利进行再生产;商品 生产者也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 物质承担者,只有(zhǐyǒu)关心使用价值,才能提高商 品的质量,从而顺利实现价值,提高效益。 • (3)商品消费者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为了更好地 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也关心商品的价值,因为价值决 定价格,消费者总是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性。
(2)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 不能相互(xiānghù)比较。
第十六页,共31页。
(3)使用价值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商品(shāngpǐn)的有用性; 一是指商品(shāngpǐn)本身;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shǐyòng)价值。但这种 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 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因此,商品体本身,例如 铁、小麦、金钢石等等,就是使用(shǐyòng)价值, 或财物。 ——《资本论》
第五页,共31页。
(4)商品从现象上看是物,实质上体 现的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交换劳动 的关系(guān xì),即体现的是生产关系
(guān xì)。
第六页,共31页。
(5)从形态上看,商品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 (wúxíng)商品两大类。商品交换并非一定表现 为物与物的交换。
第七页,共31页。
(6)废品是不是商品(shāngpǐn)? (讨论)
第一,废品相对于原有性能,以不再是具 有使用价值。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废品不 是商品。
第二,许多废品可以(kěyǐ)卖给收购站,仍 可用于交换,这是因为废品还具有其他方 面的使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看,废品还 是商品,但已不是原有性能的商品。
第八页,共31页。
对它们的非所有者都是使用价值。”这表明 • A、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 B、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 C、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对立统一的 • D、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不可能同时具有 • 【解析】这是一道引文型选择题,马克思这段话主要说
明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且强调的是其 对立的一面,应选(yīnɡ xuǎn)C。A、B强调了商品使 用价值和价值并列存在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故不选。 D错误,也不能选。
(1)商品经济: 就是(jiùsh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
和。
第十页,共31页。
第十一页,共31页。
(2)商品经济产生(chǎnshēng)的 根本原因是: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次社会(shèhuì)大 分工
第二次社会(shèhuì)大 分工
商品交换 商品生产
第十二页,共31页。
商品经济(shāngpǐnjīngjì)产生的两个条件: 社会分工、私有制
1把斧子=15kg大米
都是劳动产品
都耗费了人的脑力(nǎolì)和体力
凝结(níngjié)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
第十九页,共31页。
如何(rúhé)理解商品生
产过程中“人类无差别”
生 的劳动?

商 品
铁匠打铁
(s
h
裁缝做衣
ā
n
g
p(ǐ 1)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所以在量上可以相
n互)比较。价值是商品交换的根据和基础。
第二十七页,共31页。
[知识(zhī shi)归纳]
如何判定(pàndìng)物品是否是商品?
• (1)从概念上判断: • 必须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 (2)从商品的两个属性上判断: • 必须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 (3)从所在(suǒzài)的领域判断: • 必须处在流通领域中。
第二十八页,共31页。
第十三页,共31页。
(3)商品经济(jīngjì)是一种经济(jīngjì) 形态,它是与自然经济(jīngjì)、产品经 济(jīngjì)相对应的。
第十四页,共31页。
★★
考点二 商品(shāngpǐn)的
基本属性
第十五页,共31页。
1.商品(shāngpǐn)的使用价值
(1)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rén men)某种需要的属
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
使用(shǐyòng)价值
让渡
生产者
使用价值
物质
承担者
交换(jiāoh统uàn)商 对 基础 一 品 立
获得 实现
价值
(s
消费者
价值
h
付出
ā
联系
统一体 n
g
区别
含义、决定p因ǐ素、表现形式、属性 n)
第二十二页,共31页。
多项选择题:
下列说法(shuōfǎ)正确( 的A是B: )
第二十六页,共31页。
[理解(lǐjiě) 运用]
•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对我们的现实指导意 义在于:
• (1)在购买商品时,要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来考察, 要追求“物美价廉”。
• (2)作为商品生产者,要想顺利地将商品销售出去(chū qù) 实现其价值,就必须树立提高产品质量,多生产“物美价 廉的产品”,真正树立质量观念和效益观念。
Image
第三十一页,共31页。
考题回放(2004年全国(quán ɡuó)高考,文综)
郑板桥《渔家(yú jiā)》诗中曰:“卖得鲜鱼百二 钱,籴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杨 古岸边。”
例题1 “拔来湿苇难烧着”中的“芦苇”


A.商品
B.不是商品
C.不是劳动产品
D.特殊商品
第九页,共31页。
2.商品经济(shāngpǐnjīngjì)及其 产生
A、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yīdìng)是商
品B、有价值的东西(dōngxī)一定是商品 C、物品一定有价值 D、价值就是指物品有用 E、劳动产品一定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F、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G、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有形的、价值是无形的 H、从实质上看,价值等于交换价值 I、商品的基本属性是对商品全部特点的概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