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届高三理科综合第四次同步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
细胞分裂时期 图1
每条染色体DNA
含量
09届高三理科综合第四次同步考试试卷
命题:高祥贵、罗贵兴、朱学明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Cl ―35.5
K ―39 Mn ―55
选择题 (共21小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6分共
78分)
1.甲、乙两图是某植物的两种不同细胞(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甲,图中结构1起重要作用
B .甲、乙两细胞产生ATP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且ATP 都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C .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分子
D .甲细胞一般不再增殖,核中DNA 只转录不复制;而乙细胞则正好相反,能继续增殖,核中DNA 复制但不转录
2.下图是表示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遗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 .框图②内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C .框图③内的生物都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基因上都有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D .框图内④内的生物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分裂生殖,都能够进行固氮
3.右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处于图1 A
B 段的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 点染色体数目是
C 点的二倍
B .图
2中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DNA 分子数=1:1 C .图2中乙、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 段,甲细胞处于DE 段
D .图2中乙细胞发生基因重组,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4.甲、乙、丙中的曲线分别表示一种生命现象,坐标a 、b 、c 表示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变量。

生命现象:①生长素的浓度对根和茎生长速率的影响 ②恒温动物、变温动物体温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③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变量:Ⅰ.CO 2的吸收量(释放量);Ⅱ.温度;Ⅲ.生长速度,下列关于甲、乙、丙所表示的生命现象及a 、b 、c 所表示的变量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 .甲为①;a 为Ⅲ 乙为③;b 为Ⅱ 丙为②;c 为Ⅰ B .甲为②;a 为Ⅱ 乙为③;b 为Ⅲ 丙为①;c 为Ⅰ C .甲为③;a 为Ⅰ 乙为①;b 为Ⅲ 丙为②;c 为Ⅱ D .甲为①;a 为Ⅲ 乙为③;b 为Ⅰ 丙为②;c 为Ⅱ
5.根据右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 、b 、c 、d 表示四种溶液,M 为萝卜块浸入 溶液后增加的重量,则a 溶液浓度最低
B .若M 表示细胞中的有机物含量,则a 、b 、c 、d 中表示 蛋白质的是d
C .若M 表示遗传多样性,a 、b 、c 、d 表示四种不同的植 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b
D .若M 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某条捕食链a 、b 、c 、d 四个营养级的能量比例,则c 为初级消费者
6.考古学家可以通过测定古生物化石中14C 的含量确定古生物生活的年代。

下列关于14C 的说法
正确的是
( )
A .与12
C 化学性质不同 B .与C 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 .与12C 互为同位素
D .与14
N 含有的中子数相同
7.25℃时,在pH=13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 .K +
、Na +
、HCO 3
—、NO 3—
B .Na +
、K +
、SO 42—
、Cl —
C .H +、Mg 2+、SO 42—、NO 3—
D .Ag +、K +、NO 3—、Na +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
的是
( )
A .硫酸铜水解:Cu 2+
+2H 2
O
Cu(OH)2+2H
+
B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 2+
+2OH —
+2HCO 3—
=CaCO 3↓+CO 32—
+2H 2O C .氯化铝溶液加入过量的氨水:Al 3+
+3NH 3·H 2O=Al(OH)3↓+3NH 4+
D .NaHSO 4溶液中滴加NaHCO 3溶液:H +
+HCO 3—
=H 2O+CO 2↑
9.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同种类型的是
( )
A .金属钠与固态水分别受热熔化
B .氯化铵与苯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C .氯化钠与氯化氢分别溶解在水中
D .碘与干冰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10.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常温常压下,7.1g Cl 2含有的Cl 2分子数为0.2N A
B .0.1mol 羟基(-OH )含有的电子数为N A
C .1.7g NH 3含有的电子数为N A
D .标准状况下,11.2L SO 3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5 N A
11. (NH 4)2PtCl 6晶体受热分解,生成氮气、氯化氢、氯化铵和金属铂,在此分解反应中,氧化
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 .2:3 B .3:2
C .4:3
D .1:3
12.甲、乙、丙、丁分别是Na 2CO 3、AgNO 3、BaCl 2、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两反应
后的现象如下:甲+乙→沉淀;甲+丙→沉淀;乙+丙→沉淀;丙+丁→沉淀;乙+丁→无色无味气体。

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依次是 ( ) A .BaCl 2 Na 2CO 3 AgNO 3 盐酸 B .BaCl 2 Na 2CO 3 盐酸 AgNO 3
C .Na 2CO 3 盐酸 AgNO 3 BaCl 2
D .AgNO 3 盐酸 BaCl 2 Na 2CO 3
13. 将等物质的量的SO 2和H 2S 于常温下在定容的密闭容器内反应,待充分反应 后恢复至常温,容
器内的压强是原压强的
( )
A .
2
1
B .
41 C .略小于
4
1 D .略大于
4
1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
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1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固定在长为L 的细轻杆的一端,绕细杆的另一
端O 在竖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球转到最高点A 时,线速度的大小为2
gL
, 此时( )
A .杆受到mg /2的拉力
B .杆受到mg /2的压力
C .杆受到3mg /2的拉力
D .杆受到3mg /2的压力
15.如图2所示,物体A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方向相反的水平拉力F a 、F b 分别作用于物体A 、
B 上,使A 、B 一起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A 、B 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且F b =2F a ,以f A 表示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以f B 表示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则
( )
A .f A =0,f
B =F a
B .f A =0,f B =2F a
C .f A =F a ,f B =F a
D .f A =F a ,f B =2F a
16.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周。

由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可求得
( ) A .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
B .火星和太阳的质量之比
C .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
D .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
17.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速度大小v ,现将一小工件轻轻放在传送带上,它将在传送带上滑动
一小段距离后,速度才达到v ,而与传送带相对静止,设小工件质量为m ,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在m 与皮带相对运动的过程中( )
A .工件是变加速运动
B .滑动摩擦力对工件做功
22
1mv C .工件相对传送带的位移大小为g
v 22
D .工件与传送带因摩擦产生的内能为221mv
图1
图2
18.一物体获得一竖直向上的初速度从某点开始向上运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始终竖直向下为
4m/s 2
,则正确的说法是( )
A .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不断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B .下降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不断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C .整个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D .物体下落回抛出点的机械能和抛出时的机械能相等
19.一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一颗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v 0沿
水平方向击中木块,并留在其中与木块共同运动,则子弹对木块的冲量大小是:( )
A .mv 0
B .m M m Mv +0
C .mv 0-m M m v +0
D .mv 0-m
M v m +0
2
20. 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人泥潭中。

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
进人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过程Ⅱ, 则 ( )
A .过程I 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B .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I 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
C .I 、Ⅱ两个过程中合外力的总冲量等于零
D .过程Ⅱ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零
21.如右图3所示,一轻弹簧与质量为m 的物体组成弹簧振子,物体在同
一条竖直线上的A 、B 间作简谐运动,O 为平衡位置,C 为A 、B 的中点, 已知OC =h ,振子的周期为T ,某时刻物体恰好经过C 点并向上运动, 则从此时刻开始的半个周期时间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重力做功mgh 2
B .重力的冲量大小为2
mgT
C .合外力的冲量为零
D .合外力做功为零
非选择题 十大题 共174分
22.(18分)(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
画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①已备有如下器材:A .白纸 B .图钉
C .方木板
D .斜槽轨道
E .小球
F .天平
G .铁架台
H .重垂线
I .秒表 J .刻度尺。

上述器材中,不需 要的器材有: 。

(填器材名称前的字母)
②为了得到较准确的运动轨迹,在下面的操作要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通过调节使斜槽轨道的末端切线水平
B .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轨道上不同位置滚下,最后取平均值
C .为消除轨道摩擦力的影响,应使斜槽轨道的末端倾斜,直到小球能在轨道的末 端匀速滚动以平衡摩擦力
D .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③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A 、B 、C 三个点,其坐标如图4所示,坐标原点为抛出点,其中 点的位置或坐标的测量有明显的错误。

由你认为正确的数据计算出小球平
抛的初速度为 m/s 。

(g 取10m/s 2
) (2)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 的数值。

如图甲所示。

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 、
B 、
C 、
D 、
E ,测出A 点距起始点O 的距离为0s ,点A 、C 间的
距离为s 1,点C 、E 间的距离为s 2,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 ,则根据这些条件计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 的表达式为:
a=_________________。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动能的增加,
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的作用,可以通过该实验装置测定该阻力的大小。

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公认的较准确的值为g ,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___________。

试用这些物理量和纸带上的测量数据表示出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F = 。

23.宇航员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

经过时间t ,小球落到星球表面,
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 。

若抛出时初速度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3L 。

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数为G 。

求该星球的质量M 。

24. 一个质量=m 60kg 的滑雪运动员从高 =h 20 m 的高台上水平滑出,落在水平地面上的B
点,由于落地时有机械能损失,落地后只有大小为10 m/s 的水平速度,滑行到C
点后静止,如
图 3

4

图所示。

已知A 与B 、B 与C 之间的水平距离=1s 30 m ,=2s 40m ,g =10m/s 2
,不计空气阻力。

求:
(1)滑雪运动员在水平面BC 上受到的阻力大小f 。

(2)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3)落地时损失的机械能E ∆。

25.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有质量均为m 的木板AB 和滑
块CD ,木板AB 上表面粗糙,与滑块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CD 上表面是光滑的4
1
圆弧,它们紧靠在一起,如图所示。

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P ,质量也为m ,它从木板AB 的右端以初速度v 0滑入,过
B 点时速度为
2
v ,然后又滑上滑块CD ,最终恰好能滑到滑块CD 圆弧的最高点C 处。

求: (1)物块滑到B 处时的木板的速度v AB (2)木板的长度L ;
(3)滑块CD 圆弧的半径R 。

26.(18分)A 、B 、C 、X 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
(1)若X 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 不可能是 。

a .S
b .N 2
c .Na
d .Mg
e .Al
(2)若X 是金属单质,向C 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 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 3的白色沉淀,则
B 的化学式为 ;
C 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 ,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检验此C 溶液中金属元素价态的操作方法是 。

(3)若A 、B 、C 为含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 为强电解质,A 溶液与C 溶液反应生成B ,
则B 的化学式为 X 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不同类物质)
或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或 。

27.(15分)碱式碳酸镁和无水氯化镁具有广泛的用途。

●用白云石(CaCO 3·MgCO 3)为主要原料生产碱式碳酸镁和无水氯化镁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灰浆”中除水和MgO 外,主要成分还有: (2)从MgCl 2晶体得到无水MgCl 2的操作为:
●为探究所制得的水合碱式碳酸镁(m MgCO 3·n M g (O H )2·x H 2O )的组成。

某同学组装仪
器如图所示:
(3)实验测得:硬质玻璃管中剩余的固体质量为1.60g ,C 处浓H 2SO 4增重0.72g ,D 处碱石灰增
重1.32g ,此水合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
(4)A 框中装置的作用是 ;在装好试剂后,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5)若将E 框中的装置去掉,对实验结果m 的值影响是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28.(15分)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其某些化合价见下表:
.素符号...
表示。

(1)E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A、H、J对应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离子符号);
(3)A与J所形成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该物质溶于水呈碱性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B与H所形成的化合物与J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与B形成的某种化合物Y不仅能与X反应,还能与I的单质反应。

则Y与I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9 .(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化学实验后,发现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含锰元素的化
合物都能和浓盐酸反应制得氯气,锰化合物的还原产物都是MnCl2(如:K2MnO4+8HCl= MnCl2+2Cl2↑+2KCl+4H2O)。

他们又进行了以下一些有关定量的实验,按要求填空(气体体积都折合成标准状况):
(1)称取了31.6gKMnO4粉末,放在试管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是;另取31.6gKMnO4粉末和足量盐酸反应,收集到气体体积是。

(2)将31.6gKMnO4粉末加热一段时间,收集到1.12L气体后停止加热,冷却后放入足量的浓盐酸再加热,又收集到气体体积是。

(3)将a molKMnO4粉末加热一段时间,收集到V1L气体后停止加热,冷却后放入足量的浓盐酸再加热反应充分后,又收集到气体体积V2L。

则V2=(用a、V1表达)。

30.(共20分)I(10分):下图表示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

据图回答:
(1)从图中看出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可以转化,氨基酸必须通过______________作用才能转化成糖类和脂肪。

(2)人体中主要的能源物质是______________。

人在饥饿初期,血糖含量会暂时降低,这时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分解成葡萄糖并进入血液,使血糖含量恢复正常。

(3)血红蛋白是由574个氨基酸经过图中⑦过程形成的一种具有四条肽链的蛋白质,在这些氨基酸形成1个血红蛋白分子的过程中,共脱去_______个水分子。

(4)标号④得到的氨基酸称之为。

II(10分):下图表示C3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室温、一定的光照强度(N点后停止光照)条件下,O 点开始提供14C标记的0.03%的CO2,叶肉细胞内C3和C5中14C含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曲线。

分析
回答:
①图中(字母)曲线表
示C3的14C含量相对值变化。

②N点后,b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③在此过程中,叶肉细胞内糖类中14C含量
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是。

④如果用C4植物的叶肉细胞进行该实验,那么,
叶肉细胞中能否检测到含14C的糖类
(不考虑有机物运输)?。

原因是。

31.(共22分)Ⅰ(8分)菜豆种皮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

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显性基因—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
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
度(B—显性基因—修饰效应出现,既有BB和
Bb的效应不同)。

现有亲代种子P1(纯种,白色)
和P2(纯种、黑色),杂交实验如下:
(1)F2种皮颜色发生性状分离(能/不能)
在同一豆荚体现。

(2)①P1的基因型是;
②F2中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种,
其纯种个体大约占。

II(14分)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用喷壶分别将和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

(2)预测实验结果:。

(3)上述试验中,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为什么?。

(4)为了确定赤霉素对该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的最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分别处理大豆幼苗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大豆幼苗无差异。

请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
第四次同步考理综 物理 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8-11-15
22.(2)4
)(212f s s a -= (3)重锤质量m ,4)(2
12f s s m mg F --=
23.分析与解:设抛出点的高度为h,第一次平抛的水平射程为x,则有 x 2
+h 2
=L 2
由平抛运动规律得知,当初速度增大到2倍时,其水平射程也增大到2x,可得(2x )2
+h 2
=(3L)2
设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 ,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得: h=2
1gt 2
由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G 2R Mm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M=2
2
332Gt LR 。

24.解析:(1)对BC 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2221mv fs -=-,N 7522
2
==s mv f ;
(2)在平抛运动过程中因2
21gt h =
,有s g
h
t 22==,
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m/s 1510==t s v ; (3)由能量守恒知,落地时损失的机械能为J 157502
12122
0=-+=
∆mv mgh mv E 。

25. 解析:(1)物块P 在AB 上滑动时,三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即 AB mv v m mv 2200+⋅
=,有4
0v
v AB =; (2)由能量守恒可得2
220)4(221)2(2121v m v m mv mgL ⋅⋅-⋅-=μ所以g
v L μ1652
0=;
(3)在物块P 与CD 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故m v m v v m AB 220=+⋅,mgR mv mv v m AB +=+⎪⎭⎫ ⎝⎛2
22
02
121221,解得:g v R 642
0=。

理综 化学 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8-11-15
26.(18分,每空2分)
(1)d e (2)FeC13; 2Fe 3+
+Fe=3Fe 2-
用试管取少量C 溶液,滴加KSCN 溶液,无颜色变化,再滴加氯水(或硝酸),溶液呈血
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 2+
存在。

(答出要点可得分,其他正确答案参照本标准给分)
(3)A1(OH )3;NaOH (或KOH );HC1(或其他强酸);
A13++3OH -=A1(OH )3↓;A1O 2-+H+H 2O=A1(OH )3↓(其他正确答案可参照本标准给分)
27.(15分)(1)Ca (OH )2(2分) (2)将晶体在干燥的HCl 气流中加热(2分) (3)3MgCO 3·Mg (OH )2·3H 2O (3分)
(4)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 2等酸性气体,以减少误差;(3分)
关闭K2,打开K1,通入足量空气后,再打开K2,关闭K1 (3分) (5)偏大。

(2分)
28.(15分)
(1)第3周期第 VIA (关于族的其他表示方式不得分)(2分)
(2)F -、Na +、Al 3+
(若有“>”也得分)(2分) (3)离子晶体(只写“离子”不得分)(2分) NaF+H 2 O (3分)
(4)Al 2O 3+2OH -====2AlO 2-+H 2O (3分) 2Mg+CO 2 2MgO+C
(3分) 29.(12 分)(1)2.24L (3分);11.2 L (3分) (2)8.96L (3分)(3)V 2=56a —2V 1(3分)
点燃
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8-11-15
1A 2C 3D 4D 5C
30.(20分)I(10分)(1)脱氨基(2)糖类肝糖元(3)570 (4)非必需氨基酸
II(10分)①a(2分)②黑暗条件下,ATP和NADPH不能合成、三碳化合物不能被还原形成五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和二氧化碳还能形成三碳化合物。

(2分)③逐渐增加,N点后逐渐下降(2分)④不能(2分);C4植物的糖类是在维管束鞘细胞内合成的,叶肉细胞不合成糖类(2分)31.(22分)I.(8分)(1)不能(2分)(2)①aaBB (2分)②5(2分) 3/7(2分)II.(14分)(1)蒸馏水(2分)赤霉素溶液(2分)高度(2分)
(2)A组(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小于B组(实验组)植株的平均高度(2分)
(3)有影响(2分)因为每组实验材料的数量过少(或样本数量过少),代表性差(2分)(4)在该同学使用的两种浓度赤霉素溶液的基础上,分别在低于低浓度和高于高浓度的范围内增加一系列的浓度梯度以及在两浓度之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