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过程中抚育间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培育过程中抚育间伐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
摘要: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日益严重,由此引起的生态链效应也愈演愈烈。
在绿化工作中,抚育与间伐则是其中一种很好的措施,它的实施主要是在林地的某一特定区域,进行分次的采伐,如此一来,树木上的害虫和害虫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植物也能生长得很好。
因此,在当前的研究中,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森林培育;抚育间伐;意义;问题;对策;
引言
由于中国具有较大的人口基础和不同于世界各国的林地空间格局,目前的林地资源尚不能满足国内木材的需求。
为此,必须加强造林工作,采取适当的抚育疏伐措施,以提高林木的生存质量。
提高林分结构的科学性;它不仅可以为森林的开发和利用,还可以为森林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更多的森林资源。
1、森林培育过程中抚育间伐的意义
1.1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
由于森林是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利条件,因此,在维持生物多样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此,有关部门要提高对林地的重视程度,在做好林地绿化工作的基础上,加大林地绿化力度,促进林业向多元化发展。
1.2有利于改善植被生长环境
在造林工作中,由于林内的光照、降水和密度等因素,对林木生长有较大的影响。
从实践角度来说,在较为荒芜的森林中,由于林木密度太大,反而会阻碍林木的向上生长。
由于森林中的树木太过茂密,会造成对养分、光照和水分等的强烈争夺,从而造成一些树木无法获得养分而无法正常成长。
1.3有利于优化林分结构
在目前的林业生产中,存在着一类具有较低的栽培价值和较低的生长品质的
树木。
通过对这些树种的抚育与疏伐,可以达到对这些树种进行疏除的目的,同
时也可以保存那些具有较高栽培价值和较好木材品质的树种,从而提高了整个林
分质量。
2、森林培育过程中抚育间伐存在的问题
2.1认识不到位
在造林工作中,有的护林员没有正确地理解和理解“松树间伐法”,把松树
间伐法看成是一种随意砍伐的行为;因此这项工作的实施程度也是相当的低。
一
些育林人员会按照相关的规定,对树木进行砍伐,但他们没有做好后续的保护工作,从而使得森林抚育间伐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还会对森林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森林中许多植物的生长速率都相对较慢,如果不按有关规定的要求对树木进行抚
育间伐,就会造成生态失衡,环境破坏,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2.2理论体系不够完善
开展林木培育工作,必须要有健全的理论基础做支持,然而,由于我国林木
抚育间伐工作开展得比较晚,起步也比较晚,所以有关的理论体系还不够健全,
而且许多育林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急需提高。
目前,我国林业部门对林木抚育间
伐的重视程度比较少,而且实践中的实践也不够充分,这就造成了在实践中实施
的一些盲目性,很难起到有效的效果。
2.3缺少资金投入
实施造林工程对经费的需求很大,但有的林业部门只注重经济效益,忽略了
抚育间伐,对造林工程投资较少。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护林人员的工作
热情,使其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下降。
2.4人才队伍不够专业
在造林工作中,人才的培养是关键,有一支专门的人才团队,可以为造林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由于我国森林科学事业起步晚,对森林资源管理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森林资源管理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林木培育周期长,见效慢,培训专门的人才也相对较长,加之林木培育工作相对繁重,且有少量的从业人员。
因此,在林业发展过程中,缺乏优秀的人才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3、森林培育过程中抚育间伐对策
3.1及时转变传统培育观念
森林造林是保证林木生长质量,扩大森林覆盖率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林业从业人员的造林理念尚不够完善,严重制约着我国林业行业的发展。
为了改善松材线材林的造林效益,必须适时地改变传统的造林理念。
在林业生产中,对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林业从业人员应建立科学的造林观念,熟练掌握造林技术。
护林员是进行森林区抚育间伐的主要力量,但由于这种观念的深入人心,给森林区的造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必须适时地改变这种观念,建立造林的新观念。
因此,要提高护林员的素质。
在实践中,林木抚育间伐是一种对林地的理性规划,从实质上讲,它是一种针对性强、科学性强的林地介入方式,而高效的间伐则可以确保林地的合理分布。
为此,必须加强对疏伐工作的关注,加强对疏伐工作的投入,加强对疏伐工作的支持,以确保疏伐工作的成功。
3.2完善森林培育理论体系
当前,由于缺少一套较为完善的造林理论,不能很好地引导造林人员进行造林工作,致使造林成效达不到预期目标。
目前,在我国的造林工作中,造林工作更倾向于一种比较传统的造林方式,而且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难以转变。
没有这方面的专门知识,难以保证林分作业的科学性与完整性,也不能有效地改善林分作业的效益。
在林业发展过程中,由于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在提高林业发展水平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进行。
要想彻底扭转目前我国林木的经营状况,取得较好的经营效益,必须要有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
林
业科研人员要负起自己的职责,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森林培养方案,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对试验结论进行总结,从而制定出适合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让砍伐工作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
3.3加大林业投资力度
林木的培养是关系到国家环境保护和林业发展的一项重大项目,林业部门应当加强对林木培养的关注,并增加相关投资。
有关单位在进行造林工作时,应注重对新树种进行高效的造林,这一进程中所需经费较多。
此外,如果有足够的经费,还可以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例如利用智能化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全方位的监测。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究,为森林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进行抚育间伐,不仅要使用专门的装备,还要配备大批的专门的人员,因此,有关方面要按照造林工作的要求,进行适当的投资。
对于抚育间伐资金,森林部门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管,保证资金的流向、使用效果等都符合规定,保证资金的使用情况公开透明。
此外,森林部门还可以利用设立资金台账来强化对资金的管理,从而达到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督的目的,防止资金使用不当。
3.4组建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抚育间伐工作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可以将专业知识运用起来,并对其展开处理,从而确保森林抚育间伐工作能够成功地进行下去。
有关的森林部门,可以请来一些专业的专业人士,进行一些特别的培训和讲座,向育林员传授一些专业知识,以及一些先进的森林培养观念和一些间伐措施,以此来提升育林员的专业素质。
为确保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对其进行评估,并对其进行评估。
此外,森林部门还要对奖励和惩罚制度进行持续改进,以此来激发植林员的工作热情。
结语
在造林中,采用抚育间伐措施,可以为林地提供一个适合的成长环境,从而使林地可以健康地成长,提升林地的品质。
在具体的抚育间伐工作中,造林人员
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对抚育间伐的强度和时间进行科学的界定,使抚育间伐更加科学,从而使造林效益得到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谢振明,张银龙.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J].农家参谋,2021(11):145-146.
[2]牛志武.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J].南方农业,2021,15(17):71-72.
[3]牛运芳.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抚育间伐措施[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4):19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