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a o e》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汉语拼音a o e》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拼音1
《ɑ o e》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ɑ、o、e的音,认清形。
2.认识四线格,学会在四线格里书写ɑ、o、e。
教学重点:
ɑ、o、e的发音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e的发音是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出示PPT:一座童话式城堡,上面写着:汉语拼音王国。
)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观一个神秘又有趣的地方──汉语拼音王国。
为什么要去汉语拼音王国呢?因为那里有一把金钥匙,只要我们拿到了它,就能自己读书,看报,长见识了。
这把金钥匙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汉语拼音。
(指板书的“汉语拼音”四个字)跟老师读两次。
老师相信,每个小朋友都是又聪明又勇敢的,一定能拿到那把金钥匙!现在让我们一起鼓鼓劲儿,来,让我们一起读儿歌:(出示PPT)
汉语拼音用处大,读书识字需要它。
帮助学习普通话,我们一定学会它!学会它!
2、好!现在我们就向拼音王国出发了!拼音王国可大了,里面有许多的拼音宝宝,有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还有许许多多由声母和韵
母组成的音节呢!今天我们先到单韵母乐园看一看。
二、看图听故事,认读ɑ、o、e
故事内容:天亮了,大公鸡来到小河边,“喔喔喔”地叫起来(出示o),小姑娘听到了大公鸡的叫声,也来到了小河边,“啊啊啊”地唱起歌来(出示ɑ)。
一只大白鹅(出示e)和一群小鸭子听到河边这么热闹,也游了过来,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
(一)学习单韵母ɑ
教师示范发ɑ的音,学生观察、模仿。
出示儿歌:张大嘴巴ɑɑɑ。
2、指名读,正音。
(二)学习单韵母o
1、教师示范发ɑ的音,学生观察、模仿。
出示儿歌:拢圆嘴巴ɑɑɑ。
2、开火车读,正音。
(三)学习单韵母e,方法同上。
(儿歌:嘴巴扁扁eee)
(四)指导书写。
1、出示四线格,认识并分清上格、中格和下格。
2、指导写ɑ。
(1)引导学生看看图和“ɑ”,你发现了什么。
(小女孩子扎着小辫子的头部和ɑ的形状相似。
)
(2)范写ɑ:讲清ɑ、的笔画笔顺及占格位置。
(3)学生在书上描红。
3、指导写o、e。
方法同上。
教学后记:
这是孩子们入学后正式上的第一堂语文课,所以我在备课时力求体现童趣。
首先,为了激发他们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我设计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城堡引出“汉语拼音”这个词语,并且用金钥匙来做比喻,鼓励他们要掌握好汉语拼音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接着我用故事的形式引出三个单韵母并且展开了教学。
而且编了朗朗上口的儿歌教会孩子发音的要领,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学得兴味盎然。
另外,由于有幼儿园教学的基础,他们对ɑ、o、e这三个单韵母并不陌生,很快就会读了。
但在指导书写时,很多孩子没有空间观念,在四线格里写时会找不准上格还是中格,本应写在中格的,有的写出了格外。
再则,许多孩子第一次正式写字,连握笔姿势都不熟悉,写起字来比较困难,更不说写得好看了。
但因为是刚入学的孩子,只要抱着一颗静待花开的心,我想一定会看到灿烂的春天。
《ɑ o e》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ɑ、o、e的四声读法。
2.学会在四线格里书写ɑ、o、e的四声。
教学重点:
ɑ、o、e的带调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ɑ、o、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ɑ、o、e。
1、顺序读ɑ、o、e。
2、随机变序出示读。
二、故事导入新课。
(一)学习ɑ的四声。
1、讲故事:ɑ妈妈生了四个漂亮的女儿,可是四个女儿长得太像了,她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她给四个女儿戴上了不同的帽子,哟,可漂亮了!瞧!她们来到我们教室了!(出示āáǎà)
2、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四个声调符号。
3、认读āáǎà:(1)范读。
出示儿歌:“ˉ”一声平,“'”二声扬,“ˇ”三声拐弯,“`”四声降。
(2)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做手势读等。
(3)变序出示ɑ、o、e的四声,认读。
(二)学习o、e的四声。
方法基本同上。
四、指导书写。
在汉语拼音格上写āáǎà各一个,组成一行。
教学后记:
给单韵母加上声调的故事很吸引孩子们,有的孩子听着故事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我觉得一年级孩子在学习拼音这个比较枯燥的阶段,就应该多
一点故事,多一点游戏,这样,孩子们的注意力才能被吸引到上面来,才不会有畏难的情绪。
出现的问题:1、按顺序读四声,由于有点顺口溜的感觉,孩子们很快会读,但一变顺序就很难读出来。
2、第三声许多孩子没有读到位,也就是该拐的“弯”没拐够,只拐到一半,这可能跟平时说话的习惯有关,也有可能跟以往在幼儿园的学习不够强调有关。
这两个问题都需要今后继续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