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赫鲁晓夫 下台后郁郁寡欢的苏联前领导人赫鲁晓夫在沉寂中 病逝,当时的俄罗斯各大报纸在报道中甚至没有明显突 出他的名字。有人说他是“鲁莽的改革家”。
尼基塔· 谢尔盖耶维奇· 赫鲁 晓夫(1894—1971),原苏联领 导人。1953—1964任苏共中央 第一书记,美苏核对抗,冷战 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人;第二次 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 件的主要策划者。在苏共二十 大上,赫鲁晓夫通过秘密报告的 方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 的行为,引起震惊。
戈尔巴乔夫
米哈伊尔· 谢尔盖耶维 奇· 戈尔巴乔夫出生于俄罗 斯南部斯塔夫罗波尔附近, 1985年至1991年,任苏联 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 冷战的结束,为此他于 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 联解体。
《时代》对戈尔巴乔夫的介绍是“莫斯科新老 板戈尔巴乔夫——年轻、温和且令人敬畏”。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1.背景: (政治、经济、外交)
政治: 体制僵化、官僚主义、民族矛盾尖锐
经济: 行政管理、经济停滞、生活水平下降
外交: 美苏争霸、对外扩张、国际形象受损
2.开始: 1985年
3.内容和问题:经济和政治领域
内容 问 题
重点:用经济管理方 1.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 经 法代替行政命令(实质: 的配套措施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 2.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济 作用) 改革的重点:以人道的、 政 民主的社会主义为指导, 治 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实行多党制、多元化。 激化矛盾 局势失控 苏联解体
4.结果:1991年12月21日 苏联解体
材料1、1913~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12倍,农业只提 高40%,1953年全苏联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 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材料2、(苏联)农、轻工业的发展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 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 均增长速度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
日莫 用斯 品科 市 民 排 队 购 买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尤其 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 (2)赫鲁晓夫上台并巩固了自己在苏联 的最高领导地位。
2. 改革的主要措施
农业:①废除谷物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收
购价格; ②允许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的 自主权; ③大规模垦荒,扩种玉米。
工业: 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
予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 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种植玉米的面积从1954 年的430万顷扩大到1962年 的3700万顷。扩种玉米对畜 牧业有促进作用。但是,由 于许多地方的气候不宜种玉 米,产量很低。也有些地区因日照量不够, 玉米结不了穗。还有些地区因扩种玉米影响 了小麦生产。扩种玉米的计划最终失败了。
3.评价 ⑴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重点是农业, 收效甚微,但取得一定成就。 ⑵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 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有利推动社会主义 国家改革。 ⑶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缺乏科学认识, 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 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列昂尼德· 伊里奇· 勃列日涅 夫(1906-1982),1931年加入 苏联共产党,1944年升为少将。 1964年参与推翻赫鲁晓夫的政 变,自任苏共第一书记。在他统 治下,苏联的军事、经济大大增 强。苏联在他统治下成为与美国 不相上下的超级大国。1968年 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 1977 年至 1982 年他去世前,任 勃列日涅夫 最高苏维埃主席。 1977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联的政策,他 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他曾经被中国毛泽东政府斥 责为“苏联修正主义叛徒集团”的首脑。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1.改革内容
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②坚持集中计划管理,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④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苏联为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 地位,加大军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 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 国民生产的40% 。——《世界现代史》
工 业 总 产 值: 2294 亿 卢 布
1966年
5112
农 业 总 产 值: 亿 卢 布
1128
883
1975年
1966年
1975年
2.结果
(1)执政前期,经济增长加快,政局稳定,军备力量 大为增长,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有 所改善; (2)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停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