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
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8分)
1.在饮料瓶、小鱼、水草、沙和水构成的生态瓶中,如果水量减少到1/4,容易观察的现象有( )
A.小鱼伏在沙层附近不动
B.小鱼浮到水面附近的次数变多
C.水草死去并腐烂
2.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的水。
这个实验设计()。
A.是科学的
B.是不科学的
C.我不知道
3.奇奇制作生态瓶时,下面做法合适的是()。
A.把生态瓶放置避光处
B.植物可以供氧气,所以瓶子里的植物越多越好
C.瓶子内的水用消毒过的自来水
D.瓶子内的生物数量和种类要平衡
4.制作生态瓶的正确顺序是()
①在瓶中种上水草,在水面放上浮萍
②植物存活后,放入小鱼、小虾等小动物
③找一个透明的大塑料瓶,洗干净后减去上半部分
④在瓶的底部铺上一层干净的沙子,再装入大半瓶水。
A.④②①③
B.③④②①
C.③④①②
5.( )会把卵生在其他鸟巢中,靠其他鸟来孵化喂养。
A.杜鹃
B.喜鹊
C.麻雀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B.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阳光
C.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
7.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在夏天的早晨,我们感觉到比较凉爽,而到了中午,直接站在太阳的照射中,我们又感受到了炎热,同样在中午,在树荫下比在阳光下也要凉爽。
请你根据这些生活现象选择一个合适的科学问题,并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1)我研究的问题是:
①光的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有关系吗?
②光的直射、斜射与温度的高低有关系吗?
③物体表面的颜色与温度的高低有关系吗?
(2)我的假
设:。
(3)为了验证我们的假设,可以采用实验的方法,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
(4)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
(5)根据上面现象的描述,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
8.如果在实验中观察到( )现象,能说明绿豆种子发芽与水无关。
A.水浸泡过的绿豆种子大多数发芽了,没被浸泡过的种子没有发芽
B.不管是否被水浸泡过,温暖地方的绿豆种子绝大多数发芽了
C.水浸泡过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没被水浸泡过的种子绝大多数发芽了
9.在生态瓶中放置动物和植物时,应先放()。
A.植物
B.动物
C.动物植物一起放
10.下列生物属于消费者的是( )。
A.茉莉花
B.杨树
C.狼
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
1.下列动物中,由雄性怀孕“生产”后代的是()
A.猫
B.海马
C.青蛙
2.动物冬眠时、体温( ) ,呼吸次数( ),营养能量的消耗也会大大地( )。
3.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 )。
它们也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主人,它们的生存也需要我们人类的( )。
4.利用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使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A.提供氧气
B.保持水分
C.提高温度
5.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
( )。
6.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通常从( )开始,到()终止。
7.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
比如绿豆种子发芽需要( )、水、空气等必须的条件。
8.我们在课堂上,在蚯蚓与环境的实验中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
( ) 、 ( )的环境里。
9.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
( )。
10.做对比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雨后的种子比雨前的种子更容易萌发。
()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只有一个条件相同,其他条件都要不同。
()
3.世界上的动物千奇百怪,但它们的繁殖方式都是一样的。
()
4.当一个问题与很多因素有关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
()
5.人可以生产制造自己所需要的、所喜欢的食物,人在食物链中是生产者。
()
6.在探究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对动物的影响时,除了减少水量,生物也可以更换。
()
7.在蚯蚓对环境的选择实验中,选择长条形盒子比方形盒子更合适。
()
8.只要种子完整,就可以发芽。
()
9.交流重在发表自己意见,不必听取别人意见。
()
10.蚱蜢被小鸟吃是一条食物链。
()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1.
五.简答题(共5题,共20分)
1.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动物和光的特性的?
2.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滋泥”(滋泥,污浊的烂泥,其中含有浮游生物),生动而形象地比喻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吃和被吃的行为在生物之间是互相紧密联系的,这就促成了食物链的形成。
生活中,类似的俗语还有很多,试着写出“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和“偷鸡不成蚀(shi,损失)把米”两句俗语中所描述的食物链。
3.蒙古草原上牧民的马、羊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狼常会捕食这些马、羊,使牧民利益受损。
牧民虽然打狼,却又不愿意把狼赶尽杀绝,甚至有时还保护狼崽儿。
这是为什么?
4.你制作的生态瓶中有哪些动物和植物?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5.小林为了探究“种子发芽是否一定需要光照”,他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把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放在阳光下,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放在黑纸盒里,不加水。
你认为他的实验设计科学、严谨吗?如果不严谨,需要怎样改进?
六.综合题(共3题,共14分)
1.连线题。
燕子深山老林里
鲸鱼喜欢生活在温暖的环境里
雪狼大海里
老虎温度很低的南极
企鹅冰天雪地
2.连线题。
叶刺芭蕉降水相对较多的山地阔叶松树降水丰富的热带雨林针叶仙人掌干旱的沙漠地区
3.将下列实验项目与改变的条件连接起来。
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空气
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温度
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空气的关系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D
4.C
5.A
6.A
7.(1)②
(2)光的直射比光的斜射温度高
(3)对比
(4)光线角度
(5)光的直射比光的斜射温度高
8.B
9.A
10.C
二.填空题
1.B
2.降低(变低);减少(变少);减少(变少)
3.生活环境;关爱
4.C
5.生态系统
6.食物链;绿色植物;凶猛的食肉动物
7.温度
8.阴暗;潮湿
9.平衡
10.√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
五.简答题
1.利用光对动物的影响,可以捕捉诱杀害虫,捕捉对人们有益的动物,可以灯光诱虫养鱼,灯光照明可增加鸡的产蛋量等。
2.水稻→鸡→黄鼠狼
3.将狼赶尽杀绝以后会破坏食物链从而打破了生态平衡。
4.生态瓶中应该有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而且各种生物的比例应该适合。
消费者的个体不宜太大。
水的量也不应太多,一般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
如果水量太少,会造成生物的死亡。
5.严谨。
两组应该加相同量的水
六.综合题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