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最新版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
一、引入课文
1、师:十九世纪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写过许多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其中最感人的作品。
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卖了一整天火柴,最后冻死街头,这情景化为永恒的痛,打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每读一次,心就痛一次。
读完这个故事,你觉得用哪个词来形容这个小女孩,最合适?板书:可怜
二、讲读课文,感受小女孩的可怜
(一)师:小女孩有多可怜?让我们走进小女孩的现实生活。
(板书:现实)
1、出示: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1)师:再读。
哪些地方打动了你?
(打动我的是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今天是大年夜,可是她光着头,赤着脚在街上走,是非常难受的。
)
(2)师:一个词打动你!当时的天气呢?再读第一句。
(她一定非常冷,冷极了。
)板书:寒冷
(打动我的是大年夜。
因为每当过年,家里都是欢声笑语,可是这个小女孩,却独自一人在街上走。
)
(3)师:她发现很重要的一点:故事发生的时间。
一起来看: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特别强调:最后一天——大年夜,今天是平安夜啊!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啊!这一天,别人家全家团聚、高高兴兴装饰圣诞树、舒舒服服地烤着火,准备平安夜精美食物,多快乐哪!可这个小女孩却一个人在街上走着。
还得不停地叫卖“卖火柴哟卖火柴”!这是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我们读着读着觉得她(4)生齐说____很孤独!很可怜!
(5)学生深情地再读这两个句子。
(二)、师:安徒生是用生命来写作的作家,他的童话内涵十分深刻。
下面我们继续往下读课文的1-4自然段,交流使你读后感到小女孩可怜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继出现
1、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学生说感受。
师板书:饥饿
2、“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她穿着一双很大的拖鞋。
(说明她家里很穷,连双鞋都没有。
)
3、出示: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
她觉得更冷了。
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她觉得更冷了”,说明她身上冷,心里更冷。
)
(1)师:这时候小女孩已经冷得蜷缩在别人家的墙角里了。
别卖火柴了,小女孩,天已经黑了,街上只剩下你一个人,快回家去吧。
(生:她不敢回去,因为没有挣到一个钱。
生:她没有妈妈和奶奶了,爸爸会打她!)
(2)师:肯定?
生:肯定!
(3)师:通过读句子表示肯定。
生再读,突出“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一定”等词语。
语气更加坚定。
(4)师:小女孩身上冷,心里更冷。
可怜的小女孩啊,爸爸再凶,家总是家呀,别卖火柴了,快回去吧!
(生:不能回家!她的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他们头顶上只有个房顶。
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5)师:家里有多冷?
生:很冷,“风还是可以灌进来的”,风很大。
生:“灌”说明风很强烈,家里很冷。
生再一次读句子。
(语感较好)
(6)师:小女孩多冷哪,宁愿蜷缩在别人家的墙角里了,也不敢回家,有家不敢回,这叫———
生发自内心地言语:无家可归。
(7)师:心里凉啊,凄凉!她没有欢乐,没有爱。
板书:没欢乐没有爱
(8)师:小女该快冻死了也不敢回家!她痛苦地知道家里等着她的不是温暖的怀抱,而是爸爸的毒打!痛苦像一张无边的网,到哪里都一样,看不到尽头!
学生深情朗读这段话。
4、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注意的是烤鹅的香味,她一定非常饿,想吃又吃不到,非常可怜。
)
师:对一个在大年夜走了一天,饿了整整一天了的小女孩来说,美丽和烤鹅,谁更有吸引力?街上飘着的烤鹅的香味,她一定会贪婪地闻着,吸着,一丝丝的香味都不放过。
要是能吃上一口烤鹅,哪怕是一小口,她多么渴望啊。
师:烤鹅吸引了她所有的注意力,周围的一切,包括美丽,都仿佛消失,一个人到了这种程度,她真的是——
(生:她一定是饿极了,真可怜!
生:她那么漂亮,我觉得心酸。
她长得越美,就觉得越心酸)
6、师:课文1-4自然段,写出了小女孩苦难的现实生活,这个小女孩,在寒冷的大年夜,还不得在街上卖火柴,这叫可怜;走了一整天,没卖掉一根火柴,没得到一个钱,这叫可怜;后来快饿死了冻死了也不敢回家,这叫可怜。
师:1、可怜的小女孩,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全身都快冻僵了,她只有手中的一把火柴,她终于鼓足勇气,擦亮了火柴,她一共擦亮了几次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师板书: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幻想)
2、对比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三、感受美好的幻象
师:我们先来看看她第一次擦燃火柴的情景。
出示句子: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1、指名读
2、用一个词概括小女孩此时的感受。
(板书:幸福)
师:面前出现了暖烘烘的火炉,终于可以暖暖冰冷的小手了,多幸福啊,谁来幸福的读读。
3、把这种感受到的美好的幻象放回到现实中去,请大家完整的默读,此时再看这美好的幻象,你有什么更深入的思考?
出示句子: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
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她坐在那里,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4、合作读:女生读幻象,男生读现实
师:她赶紧又擦燃了火柴,地2次第3次。
在火光中走来了烤鹅,美丽的圣诞树。
伴随着火柴熄灭了,一切都没有了,所以当奶奶出现时,她会怎么说?
出示句子:“奶奶!”“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得,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得的!”
(1)请关注这段中的标点符号,发现了什么?
(2)奶奶是唯一疼爱她的亲人,看到奶奶,小女孩看到了摆脱苦难生活的一线希望,多么想留住奶奶,于是,她情不自禁的叫起来——齐读。
5、师:随着火柴的熄灭,一切都消失了。
幻象和现实强烈对比,幻象越幸福,反过来说明现实越悲惨!等待她的结局只有一个。
出示句子,师读: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
她俩再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1)这句话什么意思?
(2)一个人死了应该很悲痛的,从这句话读出来了吗?读出了什么?师:她去了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她解脱了,人只有在生不如死的时候,死才是一种解脱。
小女孩可不想死,可现
实充满苦难,看不到尽头。
6、师伴乐读;课文最后两段。
出示句子: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这里面有一个令我们思考的词反复出现了两次,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幸福的?
(2)安徒生说过拥有生命才是最幸福的,小女孩的生命被夺去了,她还能得到自己渴望的幸福吗?安徒生创作的这个童话的结尾,当他提笔写下这两个幸福的时候,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悲伤,惋惜,怜悯。
)
(3)安徒生怀着心酸泪写下这两个幸福,看是喜,实则更悲,在这文字的背后,留给我们读者思考的空间,小女孩死在了美好的幻象中,这更让我们感受到小女孩的命运石怎样的?
四、读读张晓丰的一首诗
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
师:可见,我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阅读安徒生的作品,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再读一读安徒生的其他作品,愿同学们的一生都能有安徒生的作品相伴。
板书可怜现实寒冷饥饿没欢乐没有爱
幸福幻象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