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36
➢ 药理作用: 1、止血,抗血栓,促进造血。 2、扩张血管,降血压,抗心肌、脑缺血,抗
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
3、抗炎,保肝。 4、镇静,镇痛,抗肿瘤。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37
➢ 现代应用: 1、上消化道出血。 2、眼前房出血。 3、脑血栓。 4、高胆固醇血症。 5、肝炎。
29
➢ 现代应用: 1、冠心病。 2、糖尿病。 3、肿瘤。 4、慢性疲劳综合征(气阴两虚型)。 5、失眠症。 6、病毒性心肌炎。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30
➢ 毒副作用:主要为心情兴奋、烦躁、激动、 忧虑、头痛、 眩晕、失眠,出现人格丧失
或精神错乱等类似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 刺激症状。有些人会出现畏寒、体温下降、 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有的会发生 过敏反应,上下肢呈现散在性大小不等的 水泡,瘙痒异常等症状。还有的会发生痛 经和经期延迟等等。
2/22/20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18
➢ 野山参——野生者。 ➢ 园参——人工栽培者。 ➢ 生晒参——洗净晒干。 ➢ 红参——蒸熟晒干或烘干。 ➢ 糖参——经沸水浸烫后,浸糖汁中,取出
晒干。
➢ 吉林参——产于吉林抚松,道地药材,质 量较好,产量最大。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2
中药不良反应的概念
➢ 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时出现与用药 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中成 药和中药饮片引起的不良反应。
➢ 不良反应的类型包括药物的副作用、毒性 反应、依赖性、成瘾性、特异质反应、三 致作用等。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3
中药药源性疾病的概念
22
➢ 现代应用: 1、休克。 2、冠心病。 3、慢性阻塞性肺病。 4、高脂血症。 5、肿瘤。 6、白细胞减少症。 7、延缓衰老。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23
➢ 毒副作用:连续使用或超剂量使用也会有 很多毒副作用,称为“人参滥用综合征”, 可出现心情兴奋、烦躁、激动、咽喉刺激 感、失眠、神经衰弱、高血压、欣快感等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激动症状。可引起性 早熟或雌激素样作用。有些人则表现为食 欲减退、低血钾、皮疹、瘙痒等类似于皮 质类固醇中毒症状。出血是人参急性中毒 的特征。
➢ 因药物不良反应致使机体某几个器官或局 部组织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的 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
➢ 包括药物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所产生的不 良反应,也包括因超量、超时、误服、错 用以及不正常使用药物所引起的疾病。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4
虽然中药大部分是天然药物,但有效成 分比较复杂,如生物碱、皂苷、鞣质,挥 发油等。既然是药,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毒 副作用。轻者出现发热,药物局部刺激, 重者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导 致死亡。其毒性快者可于用药后立即发生, 慢者则于用药后数日或更长时间出现,有 些中药还有三致、成瘾和特殊毒性。
2、煎煮不当。乌头类药物宜久煎,因其具有 水解性,在水中加热,双酯型乌头碱水解 为单酯型乌头次碱,再水解为无酯键的乌 头原碱,毒性为乌头碱的1/2000—— 1/4000,而强心作用增强。
3、配伍或制剂不当。如乌头类药物泡酒服用 易导致中毒。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9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 使用注意:低血压者忌服 。
➢ 主要有效成分:天麻素、天麻苷元、天麻 多糖等 。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42
➢ 药理作用:
1、镇静,抗惊厥,抗眩晕,降压,保护脑神 经细胞。
2、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改善微循环。 3、抗炎,镇痛。 4、抗心肌缺血,改善记忆,延缓衰老,增强
免疫功能。
2/22/2021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16
➢ 毒副作用:冬虫夏草的毒性极低,但它却 可以引起过敏,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 其致敏机制可能与冬虫夏草所含的蛋白有 关。还可出现月经紊乱或闭经等,这可能 与冬虫夏草的性激素样作用有关。还可导 致慢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头痛、烦躁、 四肢红肿加重等。
➢ 解救方法:停药,给予抗过敏治疗及对症 治疗。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21
➢ 药理作用:
1、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造血功能,改善 物质代谢,增强内分泌功能,抗应激。
2、调节中枢神经功能,益智,抗惊厥。 3、强心,扩张血管,双向调节血压,抗休克,
抗心肌缺血。
4、延缓衰老,抗肿瘤,保肝,抗溃疡,抗炎。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合理用药的概念
➢ 运用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用 药,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安 全、有效、简便、经济的使用药物,达到 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 益的目的。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1
临床上不合理用药的表现
➢ 用药指征不明确。 ➢ 违反禁忌症。 ➢ 给药剂量过大或过小。 ➢ 疗程过长或过短。 ➢ 给药途径不适宜。 ➢ 合并用药过多。 ➢ 盲目选用贵重药。
➢ 应用: 1、用于阴虚火旺,喘咳痰血。 2、用于热病气阴两伤,烦倦口渴。 3、用于津液不足,口干舌燥。 4、用于肠热便血。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27
➢ 用量用法:3-6克。另煎和服。或制成西洋 参片泡水服。
➢ 使用注意:西洋参性寒,能伤阳助湿,故 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忌服。反藜芦,畏 五灵脂,恶莱菔子。
3、平喘。能扩张支气管,与氨茶碱有协同作 用。
4、保护肾脏功能。对肾炎、肾衰、药物和缺 血造成的肾损害均有防治作用。
5、增强造血功能。
6、延缓衰老,抗氧自由基。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15
➢ 现代应用: 1、肺结核。 2、肾功能衰竭。 3、心律失常。 4、慢性肝炎。 5、肿瘤辅助治疗。
应用 人参提气助火,西洋参滋阴降火。西洋参补气的
药力不及人参,如低血压、休克、病久体虚的治
疗,以人参为佳。而高血压、眩晕、咽痛口干、
糖尿病发病之初“三多一少”者,则用西洋参为
宜。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33
三七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34
➢ 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
13
➢ 用量用法:5-10克,煎汤服。或与鸡、鸭、 猪肉等炖服。也可打粉冲服。
➢ 使用注意:有表邪者忌服。
➢ 主要有效成分:粗蛋白、粗纤维素、脂肪、 碳水化合物、多种氨基酸等 。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14
➢ 药理作用:
1、具有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样作用,能增强 肾上腺皮质功能。
2、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38
➢ 毒副作用:口服临床治疗量三七粉每次11.5克,一般无明显毒副作用,少数病人出 现胃肠道不适及出血倾向,如痰中带血, 齿龈出血,月经增多等。如剂量较大,一 次口服生三七粉10克以上,可引起房室传 导阻滞。个别患者可引起过敏性药疹。
➢ 解救方法:停药,可口服葡萄糖,及对症 治疗。
1、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 2、用药不当。 3、药材品种混乱,炮制质量欠佳。 4、组方不合理。 5、个体差异。 6、管理不完善。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10
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
1、提高对中医药的正确认识。 2、运用中医药理论,辨证施治。 3、保证药品的质量。 4、合理配伍药物。 5、注意药物的合理给药途径及给药加工方法。 6、合理慎重应用中药注射剂。 7、加强中医药市场管理。
不良反应表现 中毒 中毒,大泡性表皮药疹 中毒 局部接触性皮炎
黄芪 马勃 苍术 木通 鸦胆子仁
2/22/2021
猩红热样药疹
变态反应
阿托品中毒样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休克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7
川乌、附片
➢ 化学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如乌头碱、次乌头碱、 美沙乌头碱等。具有麻辣味,毒性极强。
➢ 中毒机制:乌头碱对中枢神经有强烈兴奋作用, 先兴奋后抑制,还具有箭毒样作用,能阻止神经 肌肉传导。对心脏毒性极大,用量稍大即可致心 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
➢ 主要有效成分:西洋参皂苷、人参皂苷、 挥发油、多种氨基酸 等。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28
➢ 药理作用:
1、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增强记忆力,镇 静。
2、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增强心肌收缩 力 ,降血压。
3、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 4、降血糖。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 解救方法:停药,给予甘草水、葡萄糖水 口服以缓解毒性,并对症治疗。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31
人参
西洋参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32
人参
西洋参
别名 山参、园参
花旗参、广东人参
性味 甘、微苦,微温 归经 脾、肺经
苦、微甘,寒 心、肺、肾经
功效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津止渴,安神增智 。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11
冬虫夏草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12
➢ 功效 :益肾补肺,止血化痰 。
➢ 应用: 1、用于阳痿遗精、腰膝酸痛。 2、用于久咳虚喘、劳嗽痰血。 3、用于病后体虚不复或自汗畏寒,可用本品
与鸡、鸭、猪肉等炖食,有补虚作用。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 高丽参——产于韩国或朝鲜者。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19
➢ 功效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 智。
➢ 应用: 1、用于气虚欲脱。 2、用于脾气不足。 3、用于肺气亏虚。 4、用于津伤口渴、消渴。 5、用于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 6、用于血虚、阳痿。
2/22/2021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5
中药所致不良反应表现类型及构成比
表现类型
构成比(%)
变态反应
43
发热
12
过敏性休克
12
胃肠道反应
3
中毒反应或死亡
3
心律失常
3
心痛
2
血小板减少
2
呼吸困难
2
肝损害 2/22/2021
2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6
出现不良反应最多的中药及表现
——摘自《实用中药毒理学》
药名 川乌、附片 斑蝥 制马钱子粉 芦荟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39
天麻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40
➢ 功效:息风止痉,平肝潜阳 。
➢ 应用: 1、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等证。 2、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等证。 3、用于风湿痹痛及肢体麻木、手足不遂等证。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41
➢ 用量用法:3-10克。天麻不宜久煎,主要 成分为天麻素,遇热极易挥发。可研末吞 服,每次1-1.5克。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20
➢ 用量用法:5-10克。宜文火另煎,将参汁兑入其 他药汤内饮服。或研末吞服,每次1-2克,日服23次。如挽救虚脱,可用15-30克煎汁分数次灌服。
➢ 使用注意: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 。反藜 芦,畏五灵脂,恶莱菔子,均忌同用。服人参不 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力。
➢ 主要有效成分:人参皂苷 等。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24
➢ 解救方法:停药,给予甘草水、蔗糖水口 服以缓解毒性,严重者可以静脉注射或口 服葡萄糖。“人参恶莱菔子” 、“人参恶
萝卜”,用生萝卜汁口服亦可对抗人参的 毒性。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25
西洋参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26
➢ 功效: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
➢ 应用: 1、用于人体内外各种出血之证。 2、用于跌打损伤,瘀滞肿痛。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35
➢ 用量用法:3-10克。研粉吞服,每次1-1.5 克。外用适量。
➢ 使用注意:性温,出血见阴虚口干者忌用 。
➢ 主要有效成分:三七皂苷、黄酮苷、三七 素、三七多糖等 。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43
➢ 现代应用: 1、神经衰弱。 2、眩晕。 3、癫痫、惊厥。 4、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
痛。 5、老年痴呆。 6、高血压。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44
➢ 毒副作用:天麻中毒剂量是40克以上,中 毒潜伏期是1~6小时。可出现头晕、面热、 恶心、呕吐、胸闷、心跳及呼吸加快、皮 肤瘙痒、紫癜、腰痛、尿少、尿蛋白等, 可引起急性肾衰竭。因天麻的某些成分能 阻断外周神经-肌肉的接头,减少了运动神 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量而导致中毒。
➢ 临床中毒表现:口腔、四肢及全身麻木感,烦躁, 流涎,恶心呕吐,腹泻,肌肉强直,呼吸困难, 早期瞳孔缩小然后放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 滞等。中毒严重者,可死于严重心律紊乱及循环、 呼吸衰竭。
2/22/2021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
8
川乌、附片
➢ 中毒原因:
1、用量过大。川乌常用量3-9克,附片常用 量3-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