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0题;共80分)
1. (2分)《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

”这说明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
A . 血缘
B . 地域
C . 信仰
D . 出身
2. (2分) (2017高一上·包头期中) 下列制度与成语“数典忘祖”“不肖子孙”相关联的是()
A . 禅让制
B . 宗法制
C . 分封制
D . 世袭制
3. (2分) (2015高一上·龙湾期中)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 .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 . “大小之官,悉由吏部”
C .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 . “家族为经,家族为纬”
4. (2分) (2017高三上·上高月考) “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

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A . 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
B . 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C . 分散的自然经济
D . 王室日益腐败
5. (2分)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住《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袋”的制度是
A . 皇帝制
B . 军功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6. (2分) (2018高二上·南宁期中) 自秦始皇泰山封禅以来,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帝王均到泰山举行封禅活动,“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五经通义》)。

这说明
()
A . 君权神授观念不断深化
B . 君主治国理政思想的宗教化
C . 君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D . 儒学思想成为主流
7. (2分) (2019高一上·屯溪期中)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该诗直接说明了()
A . 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 . 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 . 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 .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强化
8. (2分) (2016高一上·辽宁月考) 明代为皇帝掌管“诏狱”(由皇帝亲自断案的重大刑狱)的锦衣卫,设在洪武门的内右侧,而国家正式司法机构三法司设在较远的皇城西北。

这实质上表明()
A . 司法审判权力的提升
B . 中央集权的加强
C . 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D . 行政效率的提高
9. (2分) (2015高一上·攀枝花期中) 《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 . 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 . 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 . 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 . 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10. (2分)(2019·余杭模拟) 雅典民主政治在专制盛行的时代独树一帜。

以下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说法正确的是()
A . 希波战争是雅典下层公民政治地位提高,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B . 伯利克里执政时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最高权力机构,居民都可以在其中发挥作用
C . 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三者实现完全的分权制衡,影响到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D . 陪审法庭是最高的司法机构,负责审理全国的所有案件
11. (2分) (2018高一上·湛江月考) 对于雅典人进行的民主政治试验,西方人的意见从来就不一致。

在古典世界,它就有理想政体和民众暴政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

这表明()
A . 民主范围有限引发社会分裂
B . 民主力量和贵族斗争激烈
C . 奴隶制下民主缺乏社会基础
D . 直接民主存在着制度缺陷
12. (2分)(2016·东北三省模拟) 钱乘旦在《英国王权的发展及文化与社会内涵》一文中说:“革命(光荣革命)是以维护议会的权力为出发点的,由此才引申出‘议会主权’与‘人民主权’的思想;但是当革命最终以‘人民’的名义把权力放回到一个人手中时,那么革命又如何解释它的合理性呢?于是,王权在英国重建,而且恢复王权的人正是那些多多少少都曾投身革命的人……这样,一方面是专制王权重现的危险,另一方面是对革命深刻的疑惧。

英国人不得不试图找寻解决的方法……”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光荣革命”()
A . 以避免军事独裁为主要目标
B . 只是反对专制并不反对王权
C . 是看似合理实际并不合理的
D . 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权所在
13. (2分)把萨拉托加大捷作为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在这场战役之后
①大陆军扭转了在战场上的劣势②美国赢得了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的援助
③英国完全陷于孤立④美国独立战争赢得世界人民广泛同情和支持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4. (2分) (2017高一下·武汉期中) 晚清时期,美国政体中的“state”被译为“州”,借用了中国传统的地方行政体制。

当时的著名翻译家林纾著文《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对此进行批评,其主要依据是()
A . 按惯例应以蛮、夷等蔑称翻译
B . 混淆中美不同政体造成误解
C . 按音译的原则应直接创造新词
D . 用中国制度优越性加以否定
15. (2分)(2016·长沙模拟) 在近代城市化进程中,北京与上海的近代化各具特色,也各有困境。

整体而言,与上海比较,北京()
A . 失业与贫穷问题较为突出
B . 缺乏统一市政设计与管理
C . 受海派文化冲击文化没落
D . 成为“冒险家的乐园”
16. (2分)有一位学生对近代中国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作了以下一些连线,其中正确的是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割占台湾
C .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17. (2分) (2018高一上·福州期中) 鸦片战争前,在广州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战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生计维艰,不得不加入流浪者的行列。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广州()
A . 遭到战争破坏严重
B . 对外贸易受到限制
C . 受新通商口岸冲击
D . 抵制洋货运动兴起
18. (2分)(2017·秦安模拟) 洋务运动期间,张之洞办厂时委托薛福成在英国购买设备,英方提出要化验煤焦及铁砂样品,再决定设计设备,张之洞认为:“中国之大,何处无佳煤佳铁?但照英国所有者购买一份可也。

”结果所用铁矿石正好是含磷质较多的,而设备却是针对含磷较少的,造就的钢铁因含磷较多容易脆裂折断。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 长官意志左右经济决策,容易造成失误
B . 移植西方资本主义套路,缺乏科学认识
C . 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生产方式改变
D . 没有社会政治变革前提,注定最终失败
19. (2分)仔细观察该图,图中被撕扯的布上的英文字母为“CHINA”,判断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那一次战争之后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 (2分) (2019高一上·浙江月考) 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中描述:“下午五时三十分,战斗结束,
中国失去四舰,死伤一千余人;日舰三艘被创,死伤五百余人。

此为中、日海军的主力战。

”此次战役的直接影响是()
A . 日本控制了黄海海域制海权
B . 京津地区被列强武装控制
C . 激发了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 .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21. (2分) (2019高一下·赣州期中) 学者评论近代中国某一报刊:“倡言变法,抨击顽固守旧势力,因此颇受读者欢迎。

数月间行销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

”该报刊应是()
A . 《昭文新报》
B . 《时务报》
C . 《民报》
D . 《新青年》
22. (2分) (2018高一下·陆川期中) 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表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A . 支付高额赔款
B . 划定使馆区
C . 外务部列六部之首
D . 承诺禁止中国人民反帝
23. (2分)(2017·四川模拟)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实业部电令各省从速设立实业司,以为各省实业管理机关。

并指出,实业为将来民国生存命脉,“已成者当竭力保护,未成者当事先筹划”。

这反映出()
A . “实业救国”思潮深入人心
B . 实业有利近代经济转型
C . 民族工业将成为主流经济
D . 当时政府积极发展实业
24. (2分)中国古代儒家有“庶人议政”的传统,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传统的是()
A . 黄宗羲主张建立“学校”
B . 康有为主张设立“议郎”
C . 清末设立“皇族内阁”
D . 民国初年设立参众两院
25. (2分) 1911年春,毛泽东阅读《新民丛报》时写下了这样一段批语:今日之中国,应像英日等国一样,“宪法为人民所制订,君主为人民所推戴”,“而不应像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一样,“法令由君主制订,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

这表明,毛泽东当时主张在中国实行()
A .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
B . 人民民主专政
C .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D . 封建君主专制
26. (2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首先爆发于()
A . 彼得格勒
B . 莫斯科
C . 巴黎
D . 伦敦
27. (2分) (2017高三上·上高月考) “‘人民委员’(部长)命令将土地划分给农民,不给原主人任何赔偿;对银行国有化,在此过程中没收私人账户的存款;将工厂的控制权交给工人;并开始与德国谈判有关结束战争的条约问题。

”上述举措实施的背景是: ()
A . 巴黎进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
B . 二战中法国即将战败
C . 俄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8. (2分) 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主要内容是
①推翻帝国主义压迫②打倒军阀③统一中国④平均地权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29. (2分)(2020·番禺模拟) 明清之际,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19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茶叶对英出口则随着印度等国茶叶出口的不断增加而持续下降,以至到1893年,华茶在英国市场上已经被称为“充数之物”。

这反映了()
A . 中国的茶叶生产日趋萎缩
B . 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 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 列强放缓了对华经济侵略步伐
30. (2分) (2017高二下·灵山期末)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

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
发展。

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有()
①中国的丞相制度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③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④雅典的公民大会制度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31. (2分) (2017高二上·双流开学考) 有学者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特殊的环境中经受着考验,经历过曲折,但它仍然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面旗帜。

据此,可以理解为它()
A . 奠定了民族独立发展的基础
B . 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C . 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
D .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2. (2分)中国近代史学家陈衡哲在《西洋史》中用"英国革命中的冲突势力"图9来说明英国革命兼有宗教、政治和社会三个性质。

作者在此()
A . 否认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
B . 用唯物史观解释英国革命性质
C . 认为英国革命是多元发展的结果
D . 解释方法深受社会史观影响
33. (2分) (2017高三上·大丰开学考) 2015年10月以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多次率团访问祖国大陆。

2013年2月,连战率团访问大陆,被定调为“走春访老友”,这表明海峡两岸()
A . 长期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B . 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共识
C . 实现政府间人员的直接交往
D . 合作与交流不断的加强
34. (2分) (2019高二下·菏泽期中) 1947年苏联向中共提供了价值1.51亿卢布的各种武器、设备和战略材料:1948年苏援增至3.35亿卢布,1949年进一步增至4.206亿卢布。

与此同时,美国也向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援助。

这反映了()
A . 中苏两国关系走向破裂
B . 冷战从欧洲蔓延至中国
C . 世界局势影响解放战争
D . 美苏两国主导国共内战
35. (2分)“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最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显著特征是
A . 多边外交
B . 不结盟
C . 反对霸权
D . 睦邻友好
36. (2分) 1970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对其助手基辛格说:“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

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 社会主义阵营坚决支持中国
B . 西欧国家日益走向联合
C . 美国丧失了世界霸权地位
D . 第三世界国家蓬勃兴起
37. (2分)下列有关周恩来的外交活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迎接尼克松②走出日内瓦会场
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会见田中角荣
A . ②③①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③②①④
D . ②①③④
38. (2分) (2019高一下·丽水期中) 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

……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这一条约的签订()
A . 推动美国提出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B . 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C . 推动欧共体的成立
D . 标志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39. (2分) (2019高二下·安庆期中) 王国维先生曾提出过商代没有宗法制的论断,谓“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

理解上述论断的关键在于()
A . “封邦建国”制度肇始于西周
B . 宗法制存废关乎政治的稳定
C .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D . 商代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40. (2分)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A . 万隆会议
B . 第26届联大
C . 巴黎和会
D . 日内瓦会议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5分)
41. (15分) (2018高一下·新疆期末) 从古至今,法律制度的发展完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缩影。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我认为法源于自然,而“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所以也赋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一些普遍的法则,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这些原则永恒不变,这些原则也必须体现在法律中。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
材料三: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为执行法律或基于法律之委任,得发布命令,并得使发布之。

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马法的思想,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称为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42. (15分) (2018高三下·河北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
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四,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
七,人民有信教之自由。

……
材料二:《中华民国约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
三,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四,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
七,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信教之自由。

……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在人民自由权的规定方面有什么变化?这反映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在人民自由权方面有哪些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3)从近代以来中国法制的发展历程中你获得哪些认识?
43. (15分) (2019高一下·镇赉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及战后形势的发展,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两种根本相反的政治路线形成了:一方面是苏联和其他民主国家的政策,目的在于摧毁帝国主义和巩固民主;另一方面是美国和英国的政策,目的在于加强帝国主义和绞杀民主。

它们鉴于苏联及新民主主义国家已成为一种障碍……同时也就用新战争的威胁来支持这一运动。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
材料二: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

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
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内采取了怎样的方针?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美关系发生了变化,请举例说明。

(3)材料三中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什么?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外交目标是什么?试举一例史实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40题;共8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
考点:
解析:
答案:25-1、考点:
解析:
答案:26-1、考点:
解析:
答案:27-1、考点:
解析:
答案:28-1、
考点:
解析:
答案:29-1、考点:
解析:
答案:30-1、考点:
解析:
答案:31-1、考点:
解析:
答案:32-1、考点:
解析:
答案:33-1、考点:
解析:
答案:34-1、考点:
解析:
答案:35-1、考点:
解析:
答案:3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