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2018-2019学度度高二上10月阶段性检测-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2018-2019学度度高二上10月阶段性检测-
历史
历史试题2018.10
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那么不侮,宽那么得众,信那么人任焉,敏那么有功,惠那么足以使人。

”〔《论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B.主张统治者要有五种道德规范,得到百姓信任,实行仁政
C.主张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主张教育“有教无类”
2、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动身,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

对此的正确理解是〔〕
①“无为而治”的思想根源于“道”的哲学概念
②“无为而治”表达出反对苛政和严刑峻法的主张
③“无为”确实是无所作为
④“无为而治”只是一种难以付诸实践的哲学境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3、《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其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操纵
C.统治者应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要同意被统治者的监督
4、老子与孔子思想观点的相似之处是()
A.都主张体谅百姓,不要过分压迫
B.都主张恢复周礼
C.都否认天命论
D.都强调贵贱有序
5、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司马迁也说其:“使天下法假设此,那么尊卑无别也。

”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
C.道家的“无为而治”
D.荀子“性恶论”思想
6、先秦某思想家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韩非
D.荀子
7、“国家不幸诗家兴”,春秋战国时期狼烟四起,诸侯争霸。

但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缘故有()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特别活跃
②各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③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进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③④不正确
D.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8、以下属于庄子的差不多主张的有〔〕
①任何事物在本质上基本上相同的
②对待事物的变化应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③天与人“不相胜”
④主张各国和平相处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
9、16世纪欧洲的宗教领域天主教会主张“因行称义”;马丁·路德提出了“因信称义”;加尔文那么提出了“先定论”。

这反映了()
①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
②人文主义宗教观盛行
③宗教改革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重要形式
④宗教改革结束了天主教会在西欧的统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进展的突出妨碍是()
A.确立了新教在欧洲的思想统治地位
B.促使天主教在欧洲各国的思想操纵瓦解
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D.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人们的思想操纵,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11、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要紧是指〔〕
A.世界万物的本原
B.社会进展的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人的情感、感受
12、以下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B、二者的要紧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
C、二者都利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性
D、二者重气节、品质、责任、使命,对塑造民族性格有积极作用
13、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
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
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
C.宗教信仰
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
14、明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

此举()
A.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
B.履行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
C.表达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D.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之争
15、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缘故包括()
①商品经济的进一步进展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②欧美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
③封建专制统治极端腐败
④社会阶级矛盾特别尖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古代四大发明中妨碍最为久远,对文明进展和社会进步作用最为显著的是()
17、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要紧字体之一,它〔〕
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18、中国古代的一位书法大伙曾对一种书法形式作出如下的描述:“含毫势假设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

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

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

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

”与这位书法家的描述相符的书法形式是()
19、以下关于汉字的进展历程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与后来成熟文字有一定渊源关系的刻画符号
B.夏朝时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
C.文字的改革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进展产生了深远的妨碍
D.春秋战国时期汉字出现了一字多形的混乱状况
20、观看下面的“文征明印”,其字体是()
A.楷书
B.隶书
C.小篆
D.草书
21、以下有关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绘画艺术能够从新石器时代找到源头
B.战国时期,已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
C.自然、生动、质朴、粗犷是新石器时代绘画的特点
D.汉代的绘画艺术中,浪漫幻想主题已不复存在
22、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亮的时代特征。

其中〔〕
①《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②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进展的鼎盛时期
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
23、“京杭大运河文化之旅”沿着大运河数千年的印迹,途经天津、山东、江苏,到达杭州。

专家对沿途传统文化进行了搜集。

以下属于大运河沿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
①天津杨柳青年画②昆曲
③越剧④元杂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24、哲学起源于古希腊词语“philo”〔“热爱”〕和“sophia”〔“智慧”〕,关于其诞生,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神学,归纳为以宙斯为首的神灵家族
B.自然哲学,即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
C.社会哲学,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
D.逻辑学,倡导理性推理
25、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依据有()
①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②把希腊哲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进展到顶峰
③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
④首先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27分,27题12分,28题11分,共5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26、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共门。

”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那么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那么令不行。

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臣共。

”又曰“法政独出于主,那么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那么民不听。

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


材料二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

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请回答:
〔1〕扼要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核心思想。

〔3分〕
〔2〕从时代背景和客观作用方面简要评述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

〔10分〕
〔3〕董仲舒所在朝代的皇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其本质有何共同点?〔4分〕
〔4〕结合所学,分析儒家思想能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缘故。

〔10分〕
27、英国闻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能够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科学史上把那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请回答:
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要紧缘故有哪些?〔6分〕明清时期中国什么原因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6分〕
28、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差不多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可不能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

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四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据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差不多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缘故是什么?〔4分〕
〔2〕就材料三所说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各举一例。

并说明它们是否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及理由。

〔4分〕
〔3〕材料四与前三条材料中的哪一条有矛盾?表现在何处?〔3分〕
答案
【一】BCCABDDDADCABCBDADBCDCBBC
【二】26、〔1〕材料一的思想核心是实行君主专制,即把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

材料二的核心思想在宣扬“君权神授”,实行“大一统”。

〔4分〕
〔2〕韩非子的观点: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适应了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地方分权,要求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具有进步意义,成为秦统一后采取政治措施的理论基础。

董仲舒的观点: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步进展时期,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进展封建经济的需要,推动了统一封建国家的巩固,使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并促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3〕态度:秦始皇“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共同点:两者均属于文化专制政策,为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4〕儒家思想之因此能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是因为儒家宣传的仁政和伦理道德等理论,有利于调整封建统治关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中央集权等主张,适应了维护政治上统一的时代需要;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广大民众所追求与信仰;汉武帝的大力提倡;吸取法家等思想流派实践失败的教训。

27、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缘故:
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进展;中央集权国家政权的支持和组织;民族融合,多民族的共同努力;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成果;科技成果的继承与进展;科技工作者的贡献等。

中国近代科技落伍的缘故: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致使资本主义萌芽进展缓慢,;实行文化专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科举制度的束缚;中国古代科技过分强调有用性,特别少注重理论探讨,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科技的传播和进展是封闭的,以“祖传秘方”的形式相传。

等。

(其他观点,只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28、〔1〕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神学统治。

〔2〕举例略;它们不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因为它们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只是借助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3〕材料四与材料三的说法有矛盾。

材料三说文艺复兴是“精神的新生”,材料四认为文艺复兴是“恢复古代传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