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胞粘液样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细胞粘液样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王奕
【期刊名称】《《江西医药》》
【年(卷),期】2019(054)012
【总页数】3页(P1661-1662,1673)
【关键词】毛细胞粘液样型; 星形细胞瘤; MRI表现
【作者】王奕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放射影像科赣州 3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
毛细胞粘液样型星形细胞瘤(Pilomyxoid astrocytoma,PMA)是一种特殊星形细
胞瘤,临床不常见,在儿童及青少年中好发。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PA)大部分发生于幕下,位于幕上者少见,PMA大部分位于幕上鞍
区及附近。

临床上对毛细胞粘液样型星形细胞的诊断尚存在一定难度,需要选取合适诊断方式对毛细胞粘液样型星形细胞瘤患儿予以诊断[1,2]。

有关PMA的相关影像学报道及文章较少,下面对在我院进行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3例毛细胞粘液样型星形细胞瘤患儿的MRI表现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总结,提高MRI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本医院2017年1月到2019年7月进行MRI检查的3例毛细胞粘液样型星形细胞瘤患儿病例资料纳入研究资料,其中,女性患儿2例,男性患儿1例,年龄分别是8个月、1岁、2岁。

1.2 检测方法采用GE1.5T超导型MR扫描仪,头颈线圈。

扫描前患儿服用10%的水合氯醛0.3~0.5ml/(kg/次),镇静入睡。

检查部位:头颅。

扫描方式:平扫或平扫+增强,成像方位:axi、sag、cor。

患儿的MRI序列涵盖横断面相关序列和矢状位相关序列,横断面采用SET1WI序列(设置TR是2200ms,设置 TE是
24ms)、FSET2WI序列 (设置 TR 是2900ms,设置 TE 是 85ms)、FLAIR 序列(设置 TR 是8000ms,设置 TE是 100ms),而矢状位采用SET1WI序列 (设置 TR是2000ms,设置 TE是20ms),设置层厚是5mm,设置层间隔是1.5mm,选择FOV是240mm乘以240mm。

设置DWI:B值为0,1000mm2/s,设置 TR是2000ms,设置 TE是80ms。

采取高压注射器通过肘静脉对患者实施团注
0.1mmol/kg Gd-DTPA,开展增强扫描检查,设定注射速度是2.5ml/s,在注入之后对患者实施T1WI横断位检查、矢状位检查、冠状位检查,得到患儿MRI检查图像予以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1例患者存在头痛呕吐症状,2例患者出现视力降低情况。

2.2 发生部位 1例患者病变发生于鞍上池、第三脑室底部和左侧基底节区,2例患者病变发生于鞍上区。

2.3 MRI表现 1例患儿,女,8月,鞍上池、第三脑室底部和左侧基底节区能够观察到有不规则稍长T1稍长T2信号包块,DWI呈等信号,T2FLAIR呈等信号,范围约39.6×30.2×28.3mm,视交叉和垂体受压移位。

此患者未做增强扫描。

1例患儿,男,2岁,鞍上区见不规则稍长/长T1稍长/长T2信号肿块,DWI呈稍低信号,大小约5.9×4.3×5.4cm,肿块累及视交叉、视束,左侧基底节、丘脑和第
三脑室受压,垂体受压变薄;患儿两侧脑室明显扩张,两侧脑室旁见晕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表现。

增强扫描肿块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囊变区无明显强化。

余脑实质无明显异常强化表现,脑膜无明显异常强化表现。

脊髓平扫及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及异常强化。

1例患儿,女,1岁,鞍上区见一不规则状稍长/长T1稍长/长T2信号肿块,DWI呈低/稍低信号,大小约52.1mm×52.7mm×50mm;肿块围绕视神经、视束生长,垂体柄受压、移位,左侧脑室受压变窄,未见脑室扩张积水征象。

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囊变区无明显强化。

余脑实质无明显异常强化表现,脑膜无明显异常强化表现。

3 讨论
Tihan等于1999年首先描述了PMA病理特征,并命名为PMA[3]。

2007年WHO将其列为PA的一个亚型(WHO II级)[4],PMA无论是从临床还是组织病理上均不同于PA,组织学特点为同态的双极细胞位于富含黏液的基质中[5],含有大量的黏液性背景,无PA致密区和疏松区双相性结构[6],血管明显,部分区域内瘤细胞以血管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即“血管中心性生长”;肿瘤内缺乏Rosenthal纤维和嗜酸性颗粒小体或透明小体。

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弥漫性表达GFAP,S-100和Vim;不表达神经细胞标记NF和Chx,Ki67通常5%左右[7]。

PMA容易复发和沿脑脊液播散,临床预后差于PA,PMA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平均发病年龄为10个月[5]。

本文予以分析的3例毛细胞粘液样型星型细胞瘤患儿中,患儿年龄分别是8个月、1岁、2岁,满足毛细胞粘液样型星形细胞瘤的好发年龄阶段。

PMA临床症状与肿瘤所在部位及肿瘤增大所导致的颅内高压有关[7]。

毛细胞粘液样型星形细胞瘤主要发生在大脑半球,主要见于鞍上下丘脑和视交叉区[5],其它包括大脑半球、小脑、脑干、四脑室及脊髓等,病变部位与年龄有关,年龄较大者发病部位多位于不典型位置。

本文3例毛细胞粘液样型星形细胞瘤患儿中,1例患儿病变处于鞍上池、第三脑室底部和左侧基底节区,另2例患儿病变
均处于鞍上区,均是年龄较小患者PMA的好发部位。

PMA的MRI表现复杂多变,T1WI加权图表现为等信号、低信号或等、低混杂信号,T2WI加权图呈高信号或
等高混杂信号 [5]。

信号混杂是由于肿瘤内有囊变。

T2WIFLAIR表现为均一或不均匀的高信号,少数表现为等信号,边缘为高信号的环[7]。

有时T1WI加权像呈高
信号,可能肿瘤内富含黏液基质或出血。

PMA出血较PA常见,因出血时间不同
而信号不同,因此,凡出现出血信号要更多考虑PMA;在弥散加权序列,肿瘤可以表现为低或等信号,当为低信号时,ADC图呈高信号。

肿瘤较大常向鞍内或颞叶
生长,向鞍内生长有时与垂体腺分界不清。

增强扫描肿瘤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主要是由于肿瘤内小囊变。

PMA周围水肿不明显,这是和其它胶质瘤的鉴别点。

波普表现上胆碱和脂质峰增高,而肌酸和N-乙酰天冬氨酸峰降低,同时
有文献发现在肿瘤周围区域的胆碱/肌酸 (Cho/Cr)比值升高[7]。

图1、2 为T1WI横断位肿块呈低/稍低信号,图3、4为T2WI横断位肿块呈高/
稍高信号,图5、6为DWI序列,肿块呈低/稍低信号,图7、8为增强扫描肿块
呈不均匀强化,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明显强化。

患儿,女,1岁,鞍区及鞍上区偏左侧可见一不规则状异常信号肿块
根据以上MRI征象特点,对典型的PMA诊断并不困难,针对毛细胞粘液样型星
形细胞瘤在临床诊断的同时,好需做好鉴别诊断。

颅咽管瘤好发于鞍区及鞍上区,一般为囊性及囊实性包块,如肿块为囊实性时,鉴别较困难。

颅咽管瘤的发病年龄一般较PMA大,颅咽管瘤一般为类圆形肿块,钙化较常见,尤其蛋壳状钙化是其特征,并且临床上常有垂体或下丘脑内分泌异常症状。

侵袭性垂体瘤一般发病年龄较PMA大,肿块的主体部分位于垂体区,垂体受侵分辨不清,鞍隔骨质破坏并且有相应内分泌症状以资鉴别。

综上所述,毛细胞粘液样型星形细胞瘤(PMA)临床罕见,较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在发病年龄、发病部位有其特点,MRI表现为鞍区、鞍上区T1WI稍低T2WI
稍高实性或囊实性肿块,肿块可向垂体及颞叶延伸,弥散不受限,出血较PA常见,肿块周围水肿不明显,增强扫描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囊变区无明显强化,并且MRS有其特点。

MRI检查有助于毛细胞粘液样型星形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诊断,展示出重要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李斌,李娜,刘家东,等.血清lncRNA HOTAIRM1在星型细胞瘤的诊断、预后预测的价值及靶基因预测 [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8,15(4):261-266.
[2]郭欣茹,于新,王亚明,等.脑星型细胞瘤中 CD105、SKP2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6,15(3):221-224.
[3]Tihan T,Fisher PG,Kepner JL,et al.Pediatric astrocytomas with monomorphous pilomyxoid features and a less favorable outcome[J]..J Neuropathol Exp
Neurol,1999,58(10):1061-1068.
[4]Louis DN,Ohgaki H,Wiestler O D,et al.The 2007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J].Acta Neuropathol,2007,114(2):97-109.
[5]鱼博浪.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M].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87-288.
[6]刘一萍,徐凯,路莉等.颅内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J].中国 CT 和 MRI杂志,2015,13(1):18-20.
[7]贾传海,张宗军,丁庆国等.毛细胞黏液样型星型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学对照(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9):33-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