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高三上学期基础测试语文学科试题(wd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高三上学期基础测试语文学科试题(wd无
答案)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字加点字的注意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多重因素掣(zhì)肘、行业整体复兴步履(lǚ)维艰的现状,该旅行平台把从游客出发作为
度过难关的突破口,重产品设计,优化服务,获得了大量顾客的青睐。
B.建立良性的道德生态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它不能急功进利,不是一蹴(cù)而成的,而是
在长期的熏陶及积淀中内化而成,看似悄(qiāo)无声息,实则铿锵有力。
C.溪头的山,树密雾被,云气氤氲,水气从树木蓊(wěng)郁的谷底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我们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hè)。
D.虽然身处喧浮燥的尘世,面对如山的压力,但那优美的旋律总是能慰藉(jiè)我们的灵魂,帮
我们逐渐消除内心的彷徨,宣泄压抑的情绪,按捺(nài)住蠢动的心。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九•一八”事变后,在民众的愤怒面前,尴尬的中国外交官陷入了举步维艰、如履薄冰、右为难的境地。
民众反对谈判,外交官却又必须运用外交手段。
首当其冲的是向当时的国际组织——国联陈述中国发生的一切,向国联提出中国的抗议,从而希望四联能够出西干涉。
[乙]但是,他们面对的却是咄咄逼人,随心所欲甚至不把国联放在眼里的日本;面对的是国联中各有利益考虑,备有心思盘算的西方到强。
更重要的是,他们身后站立的是一个孱弱无力的政府,一个内乱不休的国家。
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的外交官们的确有他们的苦衷,要与民众真正有所沟通,何其艰难。
中国外交无所作为,指望国际干预终成泡影。
中国民众特别是南京的大学生们愤怒了![丙]他们冲向外交部,冲向那位“该死”的“他”——外交部长王正廷。
“部长被打” ,这是1931年《时代》报道外交部长王正廷被打一事的标题。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当其冲B.咄咄逼人C.从而D.孱弱
【小题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
(★★★★)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使紫砂壶更方便于拿取和携带,苏东坡将壶把加长提高,增强了紫砂壶的空间造型之美妙与视觉张力之气派,从而诞生了紫砂壶的经典款式“东坡提梁壶”。
B.冯友兰的哲学思考与抗战实践结合紧密,表现出较强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对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对造就一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中国充满信心。
C.部分教学软件虽然具有全员摄像的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要求学生打开摄像头,但学生到底看的是不是教学界面依然难以知晓,所以观看率不等于学习率。
D.该通知不仅聚焦了塑料制品的使用环节,还关注了生产、回收、处置等环节,体现出对塑料制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性,有利于形成治理塑料污染的长效机制。
二、语言表达
(★★★)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所记无非家常琐事,但几百年来,一直感动着人们。
这表明,文艺创作的成功与否,_______,而往往取决于作者体验的深浅与情感的真伪。
记录一个时代,宏大叙事是必要的,但不是必然的。
可以是大江东去,_______;可以是黄钟大吕,也可以是洞箫牧笛;可以是国色天看,也可以是小草闲花;可以是鲸鱼碧海,也可以是翡翠兰苕……不管选择怎样的题材,______,就有可能创造出感人肺腑的佳作。
(★★★) 5. 阅读“食行生鲜运作模式图”,回答问题。
(1)简述食行生鲜的运作流程,不超过80字。
(2)根据图表信息,在画横线处填写该环节运作的优点。
①
②
三、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表情包的发展来看,字将式、颜文字,Emoji和QQ表情包的情感表征比较直观,是对人表情、肢体特征的模仿,主要表达和反映人们的情感。
而动漫和真人表情包构成较为复杂,通
过各种拼贴、同构、戏仿等手法实现各种形式的混搭。
既可为单纯的图像,又可为“图像+文字”的多模态话语;既可以静态,又可以动态的形式存在。
正如赵爽英所言,表情符号的发展经历了传达表情、表达情绪以及陈述情节等几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表情符号的象形意义逐渐淡化,象征意义日益突出。
表情包是一种典型的亚文化,是与霸权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主导文化相对的边缘文化、附属文化、次元文化,具有天然的抵抗性。
亚文化通过抵抗和挑战主流文化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尽管这种抵抗是仪式性的,但却能调解社会矛盾。
(摘编自谷学强、张子铎《社交媒体中表情包情感表达的意义、问题与反思》)
材料二:
“人们所说的表情包,主要指用于表达情感、情绪与态度的图片。
表情包可以是简单的图形符号,也可以由真实人像、动漫人物、动物、自然景色等构成,有时还会辅以文字,包括网络流行语,越来越多的表情包以多种元素组合的方式呈现。
表情包的意义与作用,也从早期单纯的情感表达,走向多样化。
这使得表情包有可能成为各种群体的标签,以及社交互动中的面具。
今天各种社交平台自带的基本表情符,是平台专业生产者提供的,它们采用的是某些通用编码规则。
但是,当表情包生产者走向多元,表情包被赋予了人际交流的情绪表达之外的更多功能时,多数表情包往往会被添加一些其他编码元素或规则。
既有一般的虚拟表情的编码规则,也有阶段性或群体性文化的编码规则;而在每一个使用情境中,使用者个体也会在其中加入个人规则。
因为有些规则并非是普适的、主流的,而是小众的,甚至是个人化的,这些非大众化的规则为某些表情包设置了加密“门禁”,并非所有人都能进入到它们的深层意义领地。
(摘编自彭兰《表情包:密码、标签与面具》)
材料三:
网络空间的表情包并未许诺言行一致,“言过其实”才是真正的可乐之处。
统计与分析表明,人们往往乐于将种种有趣的表情赋予小动物,猫、狗、兔子、公鸡、鸭子均是表情包队伍之中的常客。
熊猫虽体量庞大,但性情温顺,不具攻击性,无妨与小动物为伍。
小动物的特征即是“萌”,一只公鸡拖一柄缺口的菜刀气势汹汹地夺门而出,谁也不会被这种表情包吓住。
没有人觉得强敌将至,如此装腔作势无非博人一粲。
事实上,表情包这种修辞方式无法扩展到某些举足轻重的文本。
人们很难想象,哪些表情包可以插入蓝皮书、白皮书或者鉴定一个人品行的档案材料。
哲学著作大门紧闭,社会学论文或者教科书拒绝联系。
在目前,这种修辞方式仍然与文学存在很大的距离。
这时,人们不得不意识到,这种修辞方式仅徘徊于文化的边缘而无法进入正统的思想和学术。
(摘编自南帆《微信表情包:网络空间的一种“软性”符号》 )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中“表情包”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情包类型多样,有字符、颜文字、Emoji、QQ表情包、动漫表情和真人表情包等。
B.表情包组合形式多元,既有单纯的图形符号,也可以是图像加上文字的多模态话语。
C.表情包由表情、肢体特征、真实人像、动漫人物、动物和自然景色等多种元素构成。
D.表情包意义多维,象形意义和象征意义互为补充,传递情感、陈述情节又隐喻社会。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亚文化通过抵抗和挑战主流文化来证明自己与霸权文化、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对立性。
B.社交平台自带的表情符采用通编码规则,不带有阶段性、群体性文化或个人编码规则。
C.非普适、非主流的、小众的、个人化的非大众化编码规则,使大多数表情包的意义复杂。
D.猫、狗、兔子、公鸡、鸭子等动物是表情包中的常客,因为人们喜欢比自己弱小的动物。
【小题3】有人说表情包盛行是“向文盲无知时代的倒退”。
根据材料,列举反驳这种观点的依据。
(★★★★)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
陈修平
春节前几天,栗明正在家吃着说饭,手机响了,一看是母亲打来的电话。
栗明感到很惊奇,多年的印象中,母亲几乎没给他打过电话。
已过古稀之年的母素,执意不在城里与栗明一起生活,而是坚持留守在乡村老家。
父母年轻时的日子过得很苦。
父亲去世后,栗明本想让母亲来城里跟着自己享点福,但母亲却说,你们夫妻都要上班,孙子又上大学去了,城里又没啥熟人,我一个人关在家里就跟傻子一样,还是乡下好……
栗明拗不过母亲,更不想母亲过得不开心,就只好由着母亲在乡下生活。
但栗明心里总放不下母亲,毕竟母亲已经年迈,于是每周都要给母亲打电话问安,就像例行性的一样。
栗明每回打电话,问母亲身体咋样,母亲总是说很好;问母亲需要些啥,母亲总是说不需要。
母亲打电话过来,肯定有啥事,不然不会打电话来的,栗明边想着母亲的点点滴滴,一边赶紧接通了电话。
儿呀,村里在刻功德碑,上面就是没有你的名字,我看都不好意思看了,叫我这张老脸往哪儿搁?
妈,前两年村里修祠堂,咱们家不是按人口集资了一万吗?
这不是刻集资的,是刻另外捐款的,最少的也捐了一千,听说村里就你一人没捐。
妈,祠堂早就建起来了,听说余下了十多万,还要捐款干吗?
修池塘,修广场!
栗明想起来了,祠堂落成后,一次给母亲打电话,母亲曾提到村里人想把祠堂前的小池塘改造成大池塘,把祠堂前的水田改成大广场,不少人捐了款,还有人花两三万元买了石狮子捐给村里放在祠堂前。
当时母亲问过栗明捐不捐,栗明没作声,母亲也没再说啥。
栗明听说了,村里把小池塘扩大,是为了风水;把水田建广场,是为了气派。
他内心是反对这么做的,因为这会浪费不少土地,村里的土地本来就很少,尽管这些年村里众多人去了镇上、县城或市里生活,而土地是不能浪费的。
而土地是农民的根呀,说不定啥时候又会回来。
另外,由于工作的关系,他知道农村有一些基层干部有机会就贪,利用一些建设项目捞取好处,因此他不想捐这个款。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说出来,说出来不但不能改变事实,反而可能招致村里人说三道四,会背地里说他是书呆子,甚至还会讥笑他在政府部门工作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了不起……
妈,修池塘、修广场就让他们修吧,这个我不想捐款,更不想上啥功德碑。
儿呀,你是咱们村第一个考上大学吃上国家饭的。
人要脸面树要皮,村里就你一人没上功德碑,你以后回村里好意思?我在村里能脸上有光?你要是不捐,我身上还有两千块,就代表你捐出去,让村里把你名字也刻上功德碑!
妈,我咋能让您出钱呢?您身上这点钱,都是我给您的生活费省下来的,您就放心用吧,吃好点。
我不是没有这点钱,而是不想出钱做这个。
儿呀,我知道,你现在手头也宽裕了。
钱,光看着有啥意思,你也要留名啊,你是这个村里长大的,你也应该在这个村里留下点啥啊!
是呀,现在经济也不紧张了,确实能够为村里做点啥!栗明眼前浮现出村东头一片菜园地,这片莱园地与村子之间隔着一条两三米宽的港汊。
栗明依稀记得,村里人曾经从后山上砍了几棵松树,把树干截断,拼在一起,架在港汊两岸,上面铺了土,就成了一座简易桥。
每天,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要经过这里,侍弄菜园,或者采捕蔬菜。
而采摘蔬菜的主要是村里的女人,栗明就不知道有多少次跟着母亲去过这片菜园。
后来一场大雨,发了大洪水,将这桥冲跑了。
再后来,村里人不知从哪抬来了一块长长的青石条,架在了港汊上,当作桥。
但这块青石条很窄,只有四五十公分宽,栗明小时候和小伙伴们走在上面总是战战兢兢的,担心掉下港汊。
起初,村里人没钱在这条港汊上修桥;慢慢地,外出打工的打工,进城带孩子的带孩子,没有几个人在村里生活了,也就没有人想着要在这港汊上修桥了。
这块青石条就一直架在这条港汊上,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了。
母亲越来越老了,这几年,栗明总担心母亲去菜园时掉下去,总是叮嘱母亲下雨天、打冻天不要去菜园地里。
想到这里,栗明有了主意,便对母亲说,妈,我既然决定了不捐钱修池塘、修广场,就不会改变;您也说得有道理,我现在确实也有能力为村里做点事。
我想在村东头的港汊上修一座桥,代替那块青石条。
儿呀,这样也好呀,那我去跟村里人说,你出钱修这座桥,让他们把你名字也刻上功德碑!
妈,不用刻功德碑,我不在乎这个,只要您健康平安开心就好,我会跟村里负责的说好,待
明年天气好时,就把这桥修起来。
第二年母亲节前,栗明利用周末回了村里,运去了钢筋、水泥、砂石等材料,请人把桥修了起来,桥面比青石条宽了三四倍,并在两边安装了不锈钢扶手。
母亲节那天,新修的桥正式通行,村里有人建议给桥取个名字,栗明脱口而出,就叫母亲桥吧!栗明想的是,这既是自己的母亲经常走的地方,也是村里众多母亲走的地方;还有一点,这桥就是经母亲点化才修起来的——想到这里,栗明脸上浮起了一丝红晕……
【小题1】文章详细描写村东头桥的变化过程,有什么作用?【小题2】小说在叙述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3】结合全文,谈谈小说以“母亲”为题的好处。
四、文言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评事文集后序
柳宗元
赞曰:文之用,辞令褒贬导扬讽谕而已。
虽其言鄙野,足以备于用。
然而阙其文采,固不足以竦动时听,夸示后学。
立言而朽,君子不由也。
故作者抱其根源,而必由是假道焉。
作于圣,故曰经;述于才,故曰文。
文有二道,辞令褒贬,本乎著述者也;导扬讽谕,本乎比兴者也。
著述者流,盖出于《书》之谟、训,《易》之象、系,《春秋》之笔削,其要在于高壮广厚,词正而理备,谓宜藏于简册也。
比兴者流,盖出于虞夏之咏歌,殷周之风雅,其要在于丽则清越,言畅而意美,谓宜流于谣诵也。
兹二者,考其旨义,乖离不合。
故秉笔之士恒偏胜独得而罕有兼者焉厥有能而专美命之曰艺成虽古文雅之盛世不能并肩而生。
唐兴以来,称是选而不怍者,梓潼陈拾遗。
后燕丈贞以著述之馀,攻比兴而莫能极;张曲江以比兴之隙,穷著述而不克备。
其馀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
文之难兼,斯亦甚矣。
若杨君者,少以篇什著声于时,其炳耀尤异之词,讽诵于文人,盈满于江湖,达于京师。
晚节遍悟文体,尤邃叙述。
学富识远,才涌未已,其雄杰老成之风,与时增加。
既获是,不数年而天。
其季年所作尤善,其为《鄂州新城颂》《诸葛武侯传论》,饯送梓潼陈众甫、汝南周愿、河东裴泰、武都符义府、泰山羊士愕、陇西李炼凡六《序》,《庐山禅居记》《辞李常侍启》《远游赋》《七夕赋》皆人大之选已。
用是陪陈君之后,其可谓具体者欤?呜呼!公既悟文而疾,既即功而废,废不逾年,大病及之,卒不得究其工、竟其才,遗文未克流于世,休声未克充于时。
凡我从事于文者,所宜追惜而悼慕也!宗元以通家修好,幼获省竭,故得奉公元兄命,论次篇简。
遂述其制作之所诣,以系于后。
(选自《柳宗元文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赞曰赞:评论
B.穷着述而不克备备:完美
C.休声未克充于时休声:美好的名声
D.论次篇简次:顺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言畅而意美劳苦而功高如此
B.文之难兼固一世之雄也
C.少以篇什着声于时不赂者以赂者丧
D.凡我从事于文者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A.作者开门见山直接表达文学观点认为文章的功用在于“辞令褒贬,导扬讽谕”,而要达此目的,必须重视内容和文采的结合。
B.作者认为应酬交际和褒贬善恶的作品适合在吟诵中广泛流传,因为其主要特点在于气势磅礴、内容丰富,言辞中正、说理充分。
C.本文是表达作者文学观念的重要文献,观点表达简明精确,对唐代文章大家的评价,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使文学主张具体化。
D.本文从“文章功用说”切入,又以“诗文不能兼善说”深入,在此基础上顺势提出对杨公文章的地位的评价,文脉自然而清晰。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故秉笔之士恒偏胜独得而罕有兼者焉厥有能而专美命之曰艺成虽古之文雅之盛世不能并肩而生【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而阙其文采,固不足以竦动时听、夸示后学。
(2)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
五、诗歌鉴赏
(★★★★) 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胡中丞早梅
[唐]方千
不独闲花不共时,一株寒艳尚参差。
凌晨未喷含霜朵,应候先开亚①水枝。
芬郁合将兰并茂,凝明应与雪相宜。
谢公吟赏②愁飘落,可得更拈长笛吹。
注:①亚,即“亚”。
②谢公吟赏;南朝诗人谢眺写《咏落梅诗》来赞梅,表达对梅的深情。
【小题1】全诗虽无一处提“早”,但颔联中_ 见时辰之早,见节气之早。
【小题2】诗歌运用多种手法写早梅,请结合诗句分析。
六、名著阅读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①,小车无軏②,其何以行之哉?”(《论语•颜渊》)注:①輗:牛车辕前面与车横木相接的插销。
②軏:马车辕前面与车横木相接的插销。
【小题1】两则材料分别从和的角度阐明了“信”的重要性。
【小题2】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但孔子却说“去食”取信,两者是否矛盾?试作分析。
七、句子默写
(★★) 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颜渊喟然叹曰:“________,_________。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
(2)于是舍人相与谏曰:“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________,_________。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4)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________,_________ 。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八、材料作文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谚语说,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
也有人说,不要轻易被他人的话语和眼光影响,要做最真实的自己。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