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槐引种驯化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花槐引种驯化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香花槐在园林绿化中用途广泛,是城乡园林、道路、风景区等各种园林绿地的绿化珍品,为园林绿化首推速生观赏树种。
本研究主要是从香花槐引种地与原产地生态环境的调查,生物学特性、光合特性等方面对其在合肥地区的适应性进行观测研究,同时进行香花槐的组织培养研究工作,结果表明:1.合肥地区引种栽培香花槐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温度,其次是降水量。
只要充分发挥优势条件,从理论上来讲,合肥引种香花槐进行栽培是可行的。
2.引种地区用种根繁植成活率高,达到100%;苗木生长正常,当年见枝成花,树冠大,开花多而早。
3.香花槐在不同季节的光合速率都有明显的日变化,春、夏季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秋季呈单峰型;从季节变化来看,所测定的香花槐光合速率是夏季>春季>秋季。
影响香花槐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sub>2</sub>浓度。
影响香花槐光合季节变化的主要因子是蒸腾速率和胞间CO<sub>2</sub>浓度。
香花槐春、夏、秋三季的水分利用率分别为4.700μmol
CO<sub>2</sub>·mmol<sup>-1</sup> H<sub>2</sub>O、11.587μmol
CO<sub>2</sub>·mmol<sup>-1</sup> H<sub>2</sub>O和5.492μmol
CO<sub>2</sub>·mmol<sup>-1</sup>H<sub>2</sub>O,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
4.影响香花槐茎段的显著因素为6-BA浓度和基本培养基类型,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 mg/L+NAA0.2 mg/L,该组合萌发率达98.6%,株平均分化率达1.29。
5.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BA,KT),生长素
(NAA,IBA)进行芽增殖的培养。
试验结果表明:MS+6-BA1.5 mg/L+NAA0.01 mg/L+IBA1.00mg/L+KT1.00 mg/L 作为继代培养基,芽增殖效果最好。
6.在试验范围内,当大量元素为1/2MS时能获得最佳生根效果;当糖浓度为20g/L时能获得最佳生根效果;在培养基
1/2MS+NAA0.3mg/L+IBA0.2mg/L+IAA2.0mg/L+蔗糖20g/L+琼脂7g/L中生根效果最佳。
7.瓶苗移栽时,首先要经过5-7天的炼苗期,随后转入平均温度24℃,平均湿度70%的温室中移栽,珍珠岩和河沙移栽成活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