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2019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达标检测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达标检测试卷
一、填空题
1.在括号里填上“>”“<”或“=”。
1.9(________)85
3755+(________)5948
+ 1223÷(________)12 3147⨯(________)313855- 【答案】> < < =
【分析】小数与分数比大小,一般将分数化为小数,再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有运算的分数比大小要先分别求出两边的值,再进行比较;据此解答。
【详解】85
=1.6 1.9>1.6,所以1.9>
85; 3755+=2,5948+=198
=238 2<238,所以3755+<5948
+; 1223÷=13 13<12,所以1223÷<12; 3147
⨯=6,313855-=6 6=6,所以3147
⨯=313855-;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大小比较,有运算的分数比大小要先分别求出两边的值,再进行比较。
2.一批黄沙150吨,用去
35。
这道题是把(____)看作单位“1”,求用去多少吨,就是求(____)。
【答案】这批黄沙的总吨数 150吨的35是多少 【解析】略
3.学校田径队30名队员有一个临时的集训任务,要求领队老师尽快通知每一名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通知,每分钟只能通知1人,至少需要(______)分钟才能通知到每一个队员。
【答案】5
【分析】老师首先用1分钟通知第一个学生;1+1=2,第二分钟由老师和1个学生两人分别通知1个学生,现在通知的一共2+2-1=3个学生;第三分钟可以推出通知的一共4+4-1=7个学生;以此类推,第四分钟通知的一共8+8-1=15人,第五分钟通知的一共16+16-1=31人,减去老师,刚好通知31人,由此问题解决。
【详解】第一分钟通知到1个学生;
第二分钟最多可通知到3个学生;
第三分钟最多可通知到7个学生;
第四分钟最多可通知到15个学生;
第五分钟最多可通知到31个学生;
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31人。
故答案为:5。
【点睛】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已通知的学生的人数加上老师是下一次要通知的学生人数。
4.下面是2015年春节期间龙潭湖庙会和厂葡庙会游览的统计图。
2015年2月9日-15日龙潭湖庙会和厂甸庙会游览人数统计图
(1)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在(________)日到达峰值,相差(________)万人。
(2)(________)庙会的游览人数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
(3)(________)日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最接近,相差(________)万人。
【答案】11 2.1 厂甸15 0.5
【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人数,实线表示厂甸庙会,虚线表示龙潭湖庙会,根据厂甸庙会和龙潭湖庙会游览人数变动情况的折线走势,进行分析。
【详解】根据两个庙会游览人数变动情况的折线走势可以看出:(1)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在11日到达峰值,相差2.1万人;(2)厂甸庙会的游览人数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3)15日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最接近,相差0.5万人。
故答案为:11、2.1、厂甸、15、0.5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看复式折线统计图是解题的关键。
5.根据11×12=12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________×________=12.1
________×________=1.21
________×________=0.121
【答案】11 1.2 11 0.12 11 0.012 【解析】略
6.0.875=()
()=()
21
=()∶64=()%。
【答案】7
8
;24;56;87.5
【分析】0.875=7
8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求出
7
8
=
21
24
;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
7
8
=7∶8,根据比的基本性
质,求出7∶8=56∶64;0.875=87.5%,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0.875=7
8
=
21
24
=56∶64=87.5%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分数、比和百分数之间的互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A=2×3×5×7,B=3×5×5×7,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
【答案】105 1
【分析】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由此即可解答.
【详解】因为A=2×3×5×7,
B=3×5×5×7,
所以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3×5×7=105,
最小公倍数是:2×3×5×5×7=1,
故答案为105;1.
8.小林期中考试考了四门功课,语文78分,科学83分,英语51分,数学得分比四科的平均分多7分,问:数学考试得了(_____)分.
【答案】1
【分析】设数学得x分,根据“总数÷科目数量=平均数”用未知数表示出四门功课的平均数,进而根据“数学分数﹣四门功课的平均分=7”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数学得x分,由题意可得方程:
x﹣(78+83+51+x)÷4=7
x﹣(212+X)÷4=7
[x﹣(212+x)÷4]×4=7×4
4x﹣212﹣x=28
3x﹣212=28
x=1
答:数学得1分.
故答案为1.
9.在括号里填最简分数。
5厘米=(________)米36分=(________)时40千克=(________)吨
【答案】1
20
3
5
1
25
【分析】将5厘米换算成米数,用5除以进率100得
5
100
米,约分得
1
20
;
将36分换算成时数,用36除以进率60得36
60
时,约分得
3
5
时;
将40千克换算成吨数,用40除以进率1000得
40
1000
吨。
约分得
1
25
吨
【详解】5厘米=1
20
米36分=
3
5
时40千克=
1
25
吨
故答案为:1
20
;
3
5
;
1
2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约分,约分得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10.3
7
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乘(______)。
【答案】3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子3加上6,也就是分子乘以3,所以分母也应该乘上3。
【详解】3
7
的分子加上6,分子为9,分子乘以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乘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注意一定是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11.把3米长的木条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____),每段长(____)米.
【答案】1
7
3
7
【解析】略
12.【答案】二、判断题
1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________)
【答案】×
【分析】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最小的倍数=这个数本身,并不是这个数所有的因数都比它的倍数小。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因数倍数的认识,解题时要明确: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最小的倍数=这个数本身。
14.甲数的5
6
与乙数的
4
5
相等,且甲、乙均不为零,则甲数大于乙数.(___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利用比例的性质,将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先改写成比例,再进一步化简比得解.
【详解】甲数×5
6
=乙数×
4
5
,
则甲数:乙数=4
5
:
5
6
=24:25,
因为24份的数<25份的数,
所以甲数<乙数.
故答案为:错误.
【点睛】
此题考查比例的运用,关键是把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先改写成比例的形式.
15.某人栽105棵树,全部成活,其成活率为105%。
(_______)
【答案】×
【解析】略
16.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小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______)
【答案】×
【分析】小数可分为大于1的小数和小于1的小数,根据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关系可知,当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比1小的小数时,商大于被除数;除以比1大的小数时,商小数小于被除数;由此进行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当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比1小的小数时,商大于被除数;除以比1大的小数时,商小数小于被除数;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小数的除法,关键是要理解当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比1小的小数时,商大于被除数;除以比1大的小数时,商小数小于被除数。
17.“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了”,是把上半年的生产量看成单位“1”.(____)
【答案】√
【解析】略
三、选择题
18.能同时被2、3、5除余数为1的最小数是()
A.29 B.31 C.61
【答案】B
【解析】此题是根据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结合整除的意义解决问题.
可先求出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的数也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为30,由此解决问题.
【详解】能被2、3、5整除的最小的数是30,
30+1=1.
故选B .
19.某商店先购进7辆自行车,平均每辆A 元,后来又购进5辆,平均每辆B 元,商店以每辆 2A B +的价格把自行车全部卖掉,结果发现赔了钱,赔钱的原因是( )
A .A 等于
B B .A 大于B
C .A 小于B
【答案】B
【分析】赔钱的原因是:第一次进货数量比第二次多,另一个原因是a >b ;据此解答。
【详解】7A +5B ﹣12× 2A B
+,
=7A +5B ﹣6A ﹣6B
=A ﹣B
因为赔了钱,所以A ﹣B >0,即A >B ;
故选B 。
【分析】考查字母表示数知识的灵活运用。
20.打一份相同的稿件,张师傅用了1
4小时,王师傅用了3
10小时,李师傅用了0.26小时,他们三人,(
)
打字最快。
A .张师傅
B .王师傅
C .李师傅
【答案】A
【分析】比较三人用时,时间越少打字速度越快。
【详解】1
4=0.25,3
10=0.3,14<0.26<3
10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分数化小数,用分子÷分母。
21.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角与顶角度数的比是4∶1,则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 ).
A .36°
B .20°
C .30°
D .144°
【答案】B
【解析】略
22.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和一定是( )。
A .奇数
B .偶数
C .合数
D .无法确定
【答案】A
【分析】
用枚举法,多举几个例子看看。
【详解】
2+3=5,3+6=9,7+10=17……可以看出,一个奇数与一个偶数的和可能是质数,也可能是合数,但一定是奇数。
故选择:A。
【点睛】
此题考查奇数偶数的运算性质,牢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四、口算和估算
23.直接写出得数。
1 4+
1
2
=
1
4
-
1
6
=
5
8
÷1=2÷
3
7
=
4
5
×5÷
4
5
×5=
1 3÷
1
2
=
11
4
×
2
11
=
4
5
÷
2
5
=12×
3
8
=(
3
4
-
2
5
)×20=
【答案】3
4
;
1
12
;
5
8
;
14
3
;25;
2 3;
1
2
;2;
9
2
;7
【详解】略
五、脱式计算
24.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3 8+
5
6
+
1
4
4
5
+
7
10
-
11
20
11
19
+
7
18
+
8
19
+
11
18
2-1
9
-
8
9
7
8
-(
3
7
-
1
14
)
5
6
+(
1
6
-
1
4
)
【答案】3519293
21 2420564,,,,,
【详解】这里的第3道可以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把同分数分数先加进行简便运算,第4道运用减法的性质,把减数先加起来再减.第6道先去括号,再把同分母分数先加再减.
六、解方程或比例
25.解方程。
1 5x=18 x-
3
4
x=3.2
1
2
+2x=
17
10
×5
【答案】x=90,x=12.8,x=4
【详解】略
七、作图题
26.在平面图上标出台球桌上各个球的位置.
(1)1号球在白球东偏北20°的方向40厘米处.
(2)3号球在白球西偏北40°的方向60厘米处.
(3)7号球在白球南偏西45°的方向60厘米处.
(4)11号球在白球东偏南30°的方向30厘米处.
【答案】
【解析】略
九、化简比和求比值
八、解答题
27.某鞋店购进一批运动鞋,第一周卖出200双,第二周卖出的比第一周多.第二周卖出多少双?【答案】250双
【分析】第二周卖出的比第一周多,把第一周卖出的运动鞋看作单位“1”,用200×(1+)即是第二周卖出的运动鞋.
【详解】200×(1+)
=200×
=250(双),
答:第二周卖出250双.
28.一辆自行车的轮胎的外直径是70厘米,如果车轮每分钟转80圈,那么一分钟车轮行驶多少米?(结
果用小数表示)
【答案】3.14×70×80÷100=175.84(米)
【解析】【考点】圆、圆环的周长
【分析】告诉了直径去算周长,C=πd,算出的是一周的长度,再乘以80,算出一分钟车轮行驶多少厘米?最后除以100,换成米.
29.淘气把一瓶500 mL的水冻成冰后,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体积比原来增加了11.1%,那么如果冰化了,体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答案】减少了10%
【详解】500× (1+11.1%)=555.5(mL)
(555.5-500) ÷555.5≈10%
答:笑笑想得不对,冰化成水体积减少了10%.
30.阳光小学科技兴趣小组有65人,比美术兴趣小组的人数多25%,美术兴趣小组有多少人?
【答案】美术小组人数+美术小组人数的25%=科技小组人数。
【解析】略
31.学校九月份用水12吨,十月份用水量是九月份的2
3
,十月份用水量多少吨?
【答案】8吨
【分析】把学校九月份用水量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学校九月份用水量乘十月份用水量是九月份的用水量的分率即可。
【详解】
2
128
3
⨯=(吨)
答:十月份用水量为8吨。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法的应用,解题时要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32.一根电线,第一次用去480米,比第二次用去的1.5倍少60米,第二次用去电线多少米?(列方程解)
【答案】360米
【解析】解:设第二次用去电线x米。
1.5x-60=480
x=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