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题)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检测(包含答案解析)(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0分)[ID:134250]用 NaCl、CaCl2、AlCl3溶液分别与相同浓度的 AgNO3溶液反应,生成等质量的 AgCl,则它们所需 AgNO3溶液的质量比是
A.1∶1∶1B.1∶2∶3
C.6∶3∶2D.117∶222∶267
2.(0分)[ID:134249]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都正确的选项是()
A.A B.B C.C D.D
3.(0分)[ID:134241]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4.(0分)[ID:13423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5.(0分)[ID:134210]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给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CO2(SO2)﹣﹣通过装有足量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B.O2(CO2)﹣﹣通过装有足量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C.KCl固体(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N2气体(O2)﹣﹣通过灼热的铜网
6.(0分)[ID:13420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镁都是碱,两者都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②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氢氧化钠能与一氧化碳反应
③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变小
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⑤碱的溶液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A.①②④⑤B.①②④C.③⑤D.①④⑤
7.(0分)[ID:134206]某稀溶液溶质可能是FeCl3、HCl、H2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滴加 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y)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x)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l和H2SO4一定有
B.H2SO4和FeCl3一定有,HCl一定无
C.FeCl3、HCl一定有,BaCl2、H2SO4一定无
D.HCl、FeCl3一定有,H2SO4一定无,可能有BaCl2
8.(0分)[ID:134192]将适量水加入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FeCl3、KOH、NaCl B.K2SO4、BaCl2、HCl
C.CuSO4、HCl、KCl D.Na2CO3、Na2SO4、KCl
9.(0分)[ID:134188]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磷肥的是
A.KNO3B.Ca(H2PO4)2
C.NH4NO3D.KCl
10.(0分)[ID:134185]下列四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将其鉴别出来的是()A.BaCl2、Na2SO4、K2CO3、KNO3B.H2SO4、KOH、Ba(OH)2、CuSO4 C.HCl、Ba(NO3)2、NaCl、Na2CO3D.HCl、H2SO4、BaCl2、Na2CO3
11.(0分)[ID:134181]下表中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A B.B C.C D.D
12.(0分)[ID:134178]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3.(0分)[ID:134329]化学来自生活,用于生活。
下表列出了生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一些pH及一种主要成分(其他成分未列出)。
试回答:(1)将上面①—⑤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序号,下同)
属于酸的是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
(2)当有人被蚊虫(体内含一种酸性物质)叮咬后,为减轻疼痛,可在伤处涂_____。
14.(0分)[ID:134328]电影《越狱》讲述了Michael利用化学反应进行越狱的故事。
(1)在第一套方案中,Michael通过硫酸腐蚀医务室的铁制下水道水管,进行越狱。
请解释原理______。
(化学方程式表达)
(2)监狱没有硫酸,聪明的Michael利用硫酸铜溶液和磷酸(H3PO4)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硫酸,说明生成的磷酸铜是______(“易”或“难”)溶于水。
(3)为防止过多的硫酸腐蚀水管,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______(填字母)使其变为中性。
A 氯化钠
B 氢氧化铁
C 氢氧化钙
(4)等质量且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加入下列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有______(填序号)。
①BaCl2溶液2②CuO ③Na2CO3溶液④CuSO4溶液
(5)以铁和锰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合金硬度很大,可以制造坦克,合金属于______材料(填字母)。
A 金属
B 无机非金属
C 合成
D 复合
15.(0分)[ID:134304]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人们用化学的方法认识和改造物质,使其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请填写下列空格: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现有二氧化碳、金刚石、氯化钠、镁四种物质,其中(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如N2):
①可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_,
②硬度大,用作工艺品切割的是______;
③植物光合作用不可或缺的气体是_______;
④在空气中能燃烧,可制作照明弹、燃烧弹和烟火的是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______________。
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_____________。
16.(0分)[ID:134300]化学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实验,实验流程如下:
冷却称量粗盐
称量粗盐→操作X→过滤→蒸发−−−→
(1)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__,需要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
(2)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还可能是__。
(3)关于蒸发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选填编号)。
A 蒸发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
B 所需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温度计
C 搅拌可以防止蒸发过程中液滴飞溅
D 加热过程中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移动,使其均匀受热
17.(0分)[ID:134273]初四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忙碌,每天清晨都会看到厨房里妈妈忙碌的身影,为我们准备丰盛的早餐,妈妈既是一位“美食家”,又是一位“化学家”,在厨房锅碗瓢盆的碰撞中,发生着很多奇妙的变化。
请根据所学知识解答下列“厨房”中的化学问题:
(1)金属做锅,主要利用的物理性质是①______;家用铁锅多为生铁,用完后擦洗不净
常会生锈,铁锈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2)餐具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______ 作用;烧开水的水壶用久后内壁会出现水垢,水垢可以用厨房中物质(写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来去除;
(3)食盐是厨房中重要的调味品,但不宜食用过多,每人每天约需食盐的质量是
______;用食盐腌渍的食品不仅风味独特,还可以 ______;、
(4)在制作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时,往往要在面团中加入发酵粉,以使食品松软可口,其原理是:______ ,气体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气室,从而使面食疏松多孔
18.(0分)[ID:134269]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测定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含量,某同学将鸡蛋壳洗净、充分干燥并捣碎,展开了下列探究.
(1)将20mL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配制成10%的稀盐酸,操作步骤为:
步骤1:计算20ml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g;(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的密度ρ为1.2g/mL)
步骤2:计算所需加入水的体积为_____mL;
步骤3:根据计算结果,用_____分别量取所需的水和浓盐酸;
步骤4:先量取水倒入烧杯中,然后量取浓盐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得到稀盐酸.(2)测得鸡蛋壳、空烧杯的质量后,将16g鸡蛋壳置于烧杯中,将配制的稀盐酸全部加入(盐酸过量),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使其充分反应,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假设鸡蛋壳中的其他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鸡蛋壳的质量空烧杯的质量充分反应后,烧杯及内容物的总重量
16g60g155.6g
①实验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②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
19.(0分)[ID:134257](1)用化学符号表示:①2个氯分子__________;
②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___________。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碳酸氢钠、熟石灰、氧化钙中,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对应的物质。
用化学式填空:
①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_____________
②可作为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的是 _______________
③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________________
(3)向NaCl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反位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表示不同离子)。
①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右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
(填离子符号)
___________、 ___________、〇 ____________。
20.(0分)[ID:134253](1)汽油和洗涤剂都可去除油污,它们去除油污的原理各自是什么?___________。
(2)喝了冰镇汽水后常常会打嗝。
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有关。
(3)为何铵态氮肥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0分)[ID:134435]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a仪器名称__________;
(2)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待集气瓶中的水排完以后,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通常利用B、D装置的组合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需要的药品为
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4)实验室通常利用E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若二氧化碳过量,会进一步与碳酸钙、水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CO3+H2O+CO2=Ca(HCO3)2)。
若向含有Ca(OH)
14.8g的澄清石灰水里缓缓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后若生成10g沉淀,则通入二氧化碳2
的质量可能为____(填字母)。
A 4. 4g
B 8. 8g
C 13. 2g
D 17. 6g
22.(0分)[ID:134432]分析、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①氮元素和磷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
②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
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
A CO2和SO2
B CO和N2
C Na+和NH4+
D Mg2+和P
③表中元素从左至右排列所遵循的规律是_____(任写一条)。
(2)请同学们根据下面微观粒子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水分子已省略)示意图,分析解决下列问题。
①请写出图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
②任选一个反应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_____。
23.(0分)[ID:134420]给盐酸、氯化锌、硫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钡这五种物质分类,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酸____________,碱____________,盐____________,这五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相互能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____________个,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4.(0分)[ID:134383]生活中有许多用到化学知识的地方,如若不小心,极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为此我们必须学有所用,用我们的化学知识来保护自己.如:
(1)久未开启的甘薯窖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较大,进入之前需先进行_____;
(2)如果发现室内煤气泄露,你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_____(填序号)(A关闭煤气阀门并打开门和窗;B关闭阀门并打开换气扇);
(3)做化学实验时,不慎手上沾上浓硫酸,必须先做的是(A迅速用水冲洗;B用抹布擦拭)(填序号)_____,用浓硫酸制稀硫酸时正确的操是_____.
(4)人的胃液里含有盐酸,胃病患者透视检查时,让患者口服硫酸钡(俗称钡餐)但如果误服碳酸钡就会产生可溶性钡盐而中毒,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中毒的原因_____.
25.(0分)[ID:134362]兴趣小组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进行了归纳,构建了下面的知识网络图。
回答:
(1)根据图示信息,③处的内容是_____。
(2)写出⑦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6.(0分)[ID:134353]按要求填空
(1)溶洞里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的形成过程可简单理解为:石灰岩长时间缓慢的“溶解”在水中,水在滴落时又缓慢的生长出钟乳。
钟乳石生长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
(2)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对空气有污染作用。
有人设计在尾气处加装高效催化剂,将其转化成无污染的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则生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
(3)侯德榜是我国杰出的化学家,他发明的联合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联合制碱的主要反应原理:向饱和的食盐溶液通入过量的氨气(易溶于水的碱性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分离出碳酸氢钠。
反应方程式为NaCl(饱和)
+NH3+H2O+CO2=NaHCO3 +NH4Cl向饱和的食盐溶液是先通入氨气还是二氧化碳?_____学式)。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该反应能够发生的依据是_______
(4)已知某铁的氧化物可表示为Fe x O y=aFeO·bFe2O3。
经测:15.2克的某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为11.2克。
则x:y=_________,a:b=___________(均填最小整数比)
【参考答案】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科目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A
2.D
3.C
4.A
5.C
6.B
7.D
8.D
9.B
10.A
11.A
12.B
二、填空题
13.①④⑤②③④⑤
14.Fe+H2SO4=FeSO4+H2↑难B②③A
15.NaClCCO2Mg
16.溶解水烧杯玻璃棒滤纸没有贴紧漏斗内壁AC
17.导热Fe2O3乳化CH3COOH3~5g延长保存时间发酵粉与面粉和水混合发酵粉中的碳酸氢钠与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8.60量筒44625%
19.2Cl2CaONaHCO3Ca(OH)2生成白色沉淀NaCl+AgNO3==AgCl↓+NaNO3NO3-Cl-Ag+
20.汽油去除油污是溶解原理洗涤剂去除油污是乳化原理温度铵态氮肥与碱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解析】(1)汽油去除油污是利用溶解原理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2)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喝了冰镇汽水
三、解答题
21.
22.
23.
24.
25.
26.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科目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银,氯化钙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钙,氯化铝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氯化银,反应的实质都是:Cl-+Ag+=AgCl↓。
要想得到等质量的AgCl沉淀,则所消耗的AgNO3溶液中银离子的质量相同,所以所消耗的AgNO3溶液的质量相同,故用NaCl,CaCl2,AlCl3溶液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等质量氯化银沉淀,则它们所消耗的AgNO3溶液的质量比为1:1:1。
故选:A。
2.D
解析:D
A、①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说法正确;②O2具有助燃性,常用作助燃剂,不是燃料,说法错误。
此选项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①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和二氧化碳中都不能复燃,故不可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说法错误;②KClO3能溶于水,而MnO2不溶于水,故可用水鉴别KClO3、MnO2两种固体,说法正确。
此选项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C、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说法正确;②构成原子的微粒有原子核、电子、质子,它们都带电荷,说法错误。
此选项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D、①O2中的2表示一个氧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说法正确;②3O2﹣中的右上角的2表示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说法正确。
此选项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3.C
解析:C
A、稀盐酸和稀硫酸,加碳酸钠,都会迅速产生气泡,现象相同,无法鉴别,A错误。
B、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会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B错误。
C、木炭和稀硫酸不反应,除去木炭中少量的CuO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C 正确。
D、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除去FeSO4、CuSO4混合溶液中的 CuSO4不能加过量锌粒,D错误。
故选:C。
4.A
解析:A
A、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C、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除去碳酸钙,蒸发可得氯化钙,不符合题意;
D、铁能被吸铁石吸引,铜不能被吸铁石吸引,故可用吸铁石吸走铁粉,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解析:C
A、二氧化碳与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二氧化硫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所以可以用足量的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硫,故A选项可行;
B、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氧气不与石灰水反应,故可用足量的石灰水除去氧气中的二氧化碳,故B选项可行;
C、该过程要得到氯化钾,但按照题目中的操作是得到了二氧化锰,因此,过滤后,要将滤液蒸发,得到氯化钾,故C选项不可行;
D、在加热的条件下,氧气与铜反应,氮气不与铜反应,所以可用灼热的铜网除去氮气中的氧气,故D选项可行;
故答案选C。
【点睛】
本题属于除杂问题,一般思路如下:
1、最好将杂质转化为主体物质,如果无法将杂质转化成主体物质,尝试将杂质转化为水或气体或沉淀而除去。
2、在除去原有杂质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6.B
解析:B
①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镁不溶于水,不能和氯化铁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②氢氧化钠不能与一氧化碳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③浓盐酸易挥发,随着不断挥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④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是中和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⑤碱的溶液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例如碳酸钠是盐,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7.D
解析:D
A、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一段时间后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硫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溶液中不含有硫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开始不产生沉淀,是因为氢氧化钡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后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钡,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和氯化铁,可能含有氯化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溶液中含有盐酸和氯化铁,H2SO4一定无,可能有BaCl2,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D
解析:D
【分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溶于水得到的离子之间结合生成沉淀,则物质加入水中得到是浑浊液,还应注意利用无色来分析解答。
A、氯化铁和氢氧化钾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且FeCl3溶于水呈棕黄色,不符合题意;
B、硫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是沉淀,不透明,不符合题意;
C、三者之间不反应,但硫酸铜溶液为蓝色,不符合题意;
D、三者之间不反应,且都是无色透明溶液,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解析:B
【分析】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A、 K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符合题意;
C、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D、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分析化肥中含有哪种或哪几种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A
解析:A
A、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产生两次沉淀的是氯化钡,产生一次沉淀的是硫酸钠、碳酸钾、均无现象的是硝酸钾,无法鉴别硫酸钠和碳酸钾,符合题意;
B、溶液显蓝色的是硫酸铜,能与硫酸铜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钾,能与硫酸铜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和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钡,不反应的是硫酸,不符合题意;
C、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只产生气泡的是盐酸,只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硝酸钡,既产生白色沉淀,又产生气泡的是碳酸钠,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D、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只产生一次气泡的是盐酸,产生一次气泡和一次白色沉淀的是硫酸,产生两次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钡,产生两次气泡,一次白色沉淀的是碳酸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A
解析:A
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方法正确。
B、除去铁中的硫酸铜,加适量水溶解,铁会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附在铁的表面,引进新杂质铜,方法错误;
C、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影响不大,降温结晶析出的是硝酸钾,不能提纯氯化钠,方法错误;
D、石灰石中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但石灰石中含有其他杂质,方法错误。
故选:A。
【点睛】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2.B
解析:B
A、HCl能与氧化钙固体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过量的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二氧化碳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Na2CO3和NaOH均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uO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睛】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3.①④⑤②③④⑤
解析:① ④ ⑤ ②③ ④⑤
(1)①食醋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
②白酒属于有机物;
③白糖水属于有机物;
④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
⑤纯碱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由碳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构成,属于盐。
故属于酸的是①;属于碱的是④;属于盐的是⑤;属于有机物的是②③。
(2)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当有人被蚊虫(体内含一种酸性物质)叮咬后,为减轻疼痛,可在伤处涂石灰水和纯碱溶液,故选④⑤。
14.Fe+H2SO4=FeSO4+H2↑难B②③A
解析:Fe+H 2SO 4=FeSO 4+H 2↑ 难 B ②③ A
(1)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 2SO 4═FeSO 4+H 2↑。
(2)利用硫酸铜溶液和磷酸(H 3PO 4)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硫酸,硫酸易溶于水,说明生成的磷酸铜是难溶于水。
(3)氯化钠不能和硫酸反应,氢氧化铁不溶于水,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后溶液显中性,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过量的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导致溶液显碱性,则物质B 可能是氢氧化铁。
(4)由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 反应关系可知,每80g 氢氧化钠能与98g 硫酸恰好反应,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故硫酸溶液被反应完,氢氧化钠溶液有剩余。
所以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有NaOH 和Na 2SO 4;
①BaCl 2溶液能与硫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
②CuO 不能与氢氧化钠或硫酸钠反应;
③Na 2CO 3溶液不能与氢氧化钠或硫酸钠反应;
④CuSO 4溶液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
不能发生反应的有:②③。
(5)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故选:A 。
15.NaClCCO2Mg
解析:NaCl C CO 2 Mg 22
22H O 2H O +点燃 2343Fe 2O Fe O +点燃
(1)
①氯化钠有咸味,常可用作厨房调味品,故填NaCl ;
②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常用作工艺品切割,故填C ;
③植物光合作用不可或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填CO 2;
④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制作照明弹、燃烧弹和烟火,故填Mg ; (2)
①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H O 2H O +点燃。
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343Fe 2O Fe O +点燃。
16.溶解水烧杯玻璃棒滤纸没有贴紧漏斗内壁AC
解析:溶解 水 烧杯 玻璃棒 滤纸没有贴紧漏斗内壁 AC
(1)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因此操作X 的名称是:溶解,该操作中需要加入的试剂是:水。
(2)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除了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还可能是:滤纸没有贴紧漏斗内壁。
如果滤纸与漏斗内壁之间有气泡,也会导致过滤速度较慢。
(3)A 蒸发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说法正确;B 蒸发过程中搅拌用的是玻璃棒,不需要温度计,所需仪器应为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原说法错误; C 搅拌可以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蒸发过程中液滴飞溅,说法正确; D 加热过程中不可以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移动,容易引起安全事故,要使液体均匀受热,应该用玻璃棒搅拌,原说法错误。
故关于蒸发叙述正确的是:AC 。
【点睛】
本题中容易发生错误的是蒸发操作中需要的仪器,蒸发时不需要温度计,而题中缺少的是玻璃棒;蒸发操作中还有应该易错点是“加热过程中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移动,使其均匀受热”,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移动,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试管夹也不能用来夹蒸发皿,而且蒸发时使液体均匀受热的操作应该是用玻璃棒搅拌。
17.导热Fe2O3乳化CH3COOH3~5g 延长保存时间发酵粉与面粉和水混合发酵粉中的碳酸氢钠与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解析:导热 Fe 2O 3 乳化 CH 3COOH 3~5g 延长保存时间 发酵粉与面粉和水混合,发酵粉中的碳酸氢钠与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金属做锅,主要利用的物理性质是导热性;铁锈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 2O 3;
(2)餐具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酸除去,可以用厨房中CH 3COOH 去除;
(3)食盐是厨房中重要的调味品,但不宜食用过多,每人每天约需食盐的质量是3~5g ;用食盐腌渍的食品不仅风味独特,还可以延长保存时间;
(4)在制作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时,往往要在面团中加入发酵粉,以使食品松软可口,其原理是:发酵粉与面粉和水混合,发酵粉中的碳酸氢钠与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气室,从而使面食疏松多孔。
18.60量筒44625%
解析:60 量筒 4.4 62.5%
(1)步骤1:计算20ml 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的质量为20ml×1.2g/ml=24g ;
步骤2:计算所需加入水的质量为x ,24g×35%=(24g+x )×10%,x=60g 折合体积为60mL ; 步骤3:根据计算结果,用量筒分别量取所需的水和浓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