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线路运力配备方法研究-(精华)

合集下载

公共交通运营中的运力匹配与调度策略研究

公共交通运营中的运力匹配与调度策略研究

公共交通运营中的运力匹配与调度策略研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扩张,公共交通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交通运营中的运力匹配与调度策略是影响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公共交通运营的角度出发,探讨运力匹配与调度策略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运力匹配策略运力匹配策略指的是根据客流量分配合理的车辆数量和线路长度。

车辆数量和线路长度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营的两个重要因素,影响着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合理的运力匹配策略可以减少客流量大的热门线路的等待时间和拥挤程度,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能力和运转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运力匹配策略需要考虑多个因素,比如车辆的容量和频率、线路的长度和客流量等。

具体的运力匹配策略可以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例如,在客流量大的热门线路上,可以采用高容量低频率的公共交通车辆进行运营;在客流量低的线路上,可以采用低容量高频率的车辆进行运营。

除了考虑线路的客流量,运力匹配策略还需要考虑不同时间段的客流量变化。

在高峰期,客流量通常很大,需要增加车辆的容量和频率;在非高峰期,客流量较小,可以采用低容量高频率的车辆进行运营。

二、调度策略调度策略是指在运营过程中对车辆和线路进行有效的调度管理,以确保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顺畅和服务质量。

调度策略包括了车辆的调度、线路的调度和工作人员的调度等方面。

车辆调度是公共交通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车辆调度中,需要根据线路的客流量和车辆的容量等因素,合理分配不同类型的车辆到各个线路上,以保证客流量大的线路拥有足够的车辆供应。

车辆调度还需要考虑线路间的转换、车辆维修和加油等情况。

线路调度是指对线路运营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有效的调整,以优化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线路调度可以通过优化线路的停靠站点、调整线路长度以及增加换乘站点等方式来实现。

工作人员调度也是公共交通运营中的重要环节。

在工作人员调度中,需要考虑工作人员的能力、资质和工作时间等因素,确保公共交通系统具备合理的人员配备和工作效率。

城市公共汽车调度与运力配置优化

城市公共汽车调度与运力配置优化

城市公共汽车调度与运力配置优化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城市公共汽车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度与运力配置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现有问题、优化目标、优化方法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探讨城市公共汽车调度与运力配置的优化。

一、现有问题当前,城市公共汽车调度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站点拥堵。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和公共汽车总数量的限制,大部分公共汽车站点时常出现拥堵情况,乘客上下车不便,进而导致公共汽车运行速度下降。

其次是线路冗余。

在某些城市中,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多条线路可能存在交叉、并行或过度拥挤的情况,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此外,还存在公共汽车发车频率不合理、行驶路线过长等问题。

二、优化目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城市公共汽车调度与运力配置需要达到以下目标。

首先是提高运输效益。

通过优化调度和运力配置,减少公共汽车站点拥堵,提高运行速度,从而提高乘客的满意度和流动性。

其次是优化线路布局。

通过统一规划,合理规划线路,避免交叉和冗余,减少资源消耗,提高整体运输效率。

第三是优化运力配置。

根据不同时间段的客流量变化,合理配置公共汽车运力,保证乘客的乘坐质量和利用效率。

三、优化方法为实现上述目标,可以采用以下优化方法。

首先是智能化调度系统。

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城市公共汽车调度进行优化。

这种系统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动态调整公共汽车的发车时间和路线,以适应客流量变化。

其次是多式联运。

与其他交通工具进行互联互通,共享客流信息和调度资源,实现最佳的公共汽车调度效果。

第三是按需定制。

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采用灵活的运力配置方式,如大型巴士与中小型巴士的灵活组合,以及根据乘客需求调整座位数量等。

四、案例分析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城市公共汽车调度与运力配置的优化实践,以下以某城市公共汽车调度系统进行案例分析。

该系统通过引入智能化调度系统,有效减少了公共汽车站点拥堵和线路冗余问题。

公交企业运力优化调配的管理方法

公交企业运力优化调配的管理方法
为增 定 成小 做 分子 汁钟: r 『 L 化 流 ^ 的 … 投 入 这 埘线 路 址 增 』 J I 【 或 减少 F 次没仃指 作川 J , 』 J I l 班i 欠、 流干 ¨ . f 收 必然 会s T  ̄ , ] s l i r f q0 : j  ̄小的 会效
服; , 干 ¨ 、 I 绛 仆 动 【 f 1 的地化 附 ( 某 分公 川 3川份 班 数撕 ) 川 一个点
减I ( i 成 比 例增 减 的 川 ( 公 交企、 I 的, : f i i l ! 』 J 运
) 变动 成书 包 J , 资f 『 1 的班 次 r r L 价 和燃料 川 J , 定 成小 足除 这 项 的』 C f l l Z 成小 、 坫 丁变 动成 小 , 价线 路 的礼 会效
定成 小指 | _ ・ 定 产 规卡 I l _ 『 = f l = 内 ,小 随 : I 『 I 产
2 单班效益散点 图和运力调整幅度
按 照 变动 成 小分 圳 汁斡 : 一 f f l , j I ,  ̄ , c f l, f 效 益, 会
效 川 一 . 客流 , J ,经 济效益 川 f 收减Z - 变
把 会效 理 解
流 ,运 送最 大 的客 流就
址 刈礼 会 的服 ; 争 ,把 竹收 币 ¨ 利 润 解 为经 济效 i 运 的 州 线 路 经济 效 绕个、 f 竹『 f 怀 ,科 学 地选 择代 会效 益的卡 袭 心数 指 标 ,把这
个指 抓 线 路 之 间做 比较 ,确 定线路  ̄ H f " l D l 1 . 0 f . 次, J J 』 1 多 少班 次 斤编制 时 t刎 .这阳 个 州题 邯很
通J 、 绛 什环 境 变化 的影响 ,结 合 I l s 场 求 对线路 运

公交公司工作人员的车辆调度与运力分配

公交公司工作人员的车辆调度与运力分配

公交公司工作人员的车辆调度与运力分配在公交公司中,车辆调度和运力分配是关键的工作环节。

它决定着公交运营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公交公司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车辆的出行路线和乘客的乘坐需求,以提供安全、快捷和舒适的公交服务。

本文将就公交公司工作人员的车辆调度与运力分配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车辆调度的重要性车辆调度是公交公司运营管理的核心环节。

通过合理的调度,可以优化公交车辆的出行路线和停靠站点,减少行车时的拥堵和延误,提高公交运营的效率。

同时,车辆调度还能够根据不同时间段的客流情况,合理安排车辆的出行时间和频次,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提高公交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

二、车辆调度的原则和方法车辆调度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方法,以保证公交运营的顺利进行。

首先,根据乘客的上下车需求和交通流量的分布情况,合理安排车辆的出行路线。

其次,严格控制车辆的发车间隔,避免出现过长或过短的停车时间。

此外,还需密切关注路况信息和天气预报,及时调整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路线,以减少拥堵和事故的发生。

三、运力分配的考虑因素运力分配是车辆调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进行运力分配时,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

首先,根据车辆的座位数量和乘客的出行需求,合理安排车辆的运力,确保能够满足乘客的需求。

其次,要根据乘客的流量和热点区域的特点,合理分配车辆的运力,防止出现车辆拥挤或座位不足的情况。

另外,还应根据节假日和特定活动的需求,灵活调整车辆的运力,以确保公交运营的正常进行。

四、车辆调度与运力分配的挑战与解决车辆调度和运力分配工作中,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及时解决。

首先,公交公司需要关注城市交通情况的变化和客流需求的波动,及时进行调整。

其次,要加强与交通部门和相关机构的沟通和合作,获取实时的路况信息和道路施工计划,以便进行车辆调度和运力分配。

另外,公交公司还需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以应对突发情况和行车延误等问题。

五、车辆调度与运力分配的优化方向为了进一步提升公交运营的效率和服务质量,车辆调度和运力分配仍有改进的空间。

公交公司调度人员的车辆调度与线路运力优化方法

公交公司调度人员的车辆调度与线路运力优化方法

公交公司调度人员的车辆调度与线路运力优化方法公交公司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车辆调度和线路运力优化对于提高乘客出行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公交公司调度人员在车辆调度和线路运力优化方面的方法和策略。

一、车辆调度方法1.实时监控和调度公交公司调度人员需要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对车辆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调度。

根据公交车辆的实时位置、乘客流量和道路情况等因素,调度人员可以及时对车辆进行调度,使其合理分配在各个线路上,确保车辆能够按时到达站点并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

2.优化调度算法调度人员可以通过优化调度算法来提高车辆调度效率。

例如,可以采用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优化算法,根据历史数据和预测乘客流量,寻找最优的调度方案,实现车辆的最大利用率和最短路线。

3.合理分配车辆资源调度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线路的客流需求和道路交通状况,合理分配车辆资源,确保每条线路都有足够的车辆保障乘客的出行需求。

同时,需要合理安排不同车型和座位数的车辆,以适应不同线路和时段的乘客需求。

二、线路运力优化方法1.客流数据分析调度人员可以通过客流数据的分析,对每条线路的客流情况进行评估。

根据高峰期和低峰期的客流变化,调整线路的发车时刻和发车间隔,合理调配运力,避免车辆的滞留和拥堵情况的发生。

2.站点设置和线路优化调度人员需要根据客流需求和地理因素,合理设置站点和优化线路。

通过研究乘客的出行规律和偏好,可以调整线路的路线选择和站点设置,提高乘客的出行便利性和效率。

3.公交换乘换乘信息调度人员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公交信息系统,提供乘客实时的换乘信息。

通过系统的规划和调度,可以使不同线路的公交车辆在关键站点的接驳更加顺畅,提高换乘的便利性和效率。

总结:在车辆调度和线路运力优化方面,公交公司调度人员需要结合实时监控技术、优化调度算法和客流数据分析等手段,以提高车辆利用率和乘客满意度为目标,实现调度和运营的高效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策略,可以有效降低乘客的等待时间和拥挤现象,提升公众对公交服务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同时也为城市交通的发展作出贡献。

公交线路运力配置模型

公交线路运力配置模型

公交线路运力配置模型公交运输是城市交通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与交通拥堵问题。

公交线路的运力配置是公交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合理的运力配置能够提高公交系统的效率,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

本文将探讨公交线路运力配置的模型及其应用。

一、公交线路运力配置的重要性合理的运力配置对公交系统的发展至关重要。

如果运力配置不足,公交车的班次和座位都不够,乘客会出现乘车难、乘坐不舒适等问题,导致公交的吸引力下降,加剧了道路拥堵。

相反,如果运力配置过剩,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因此,研究公交线路运力配置模型是提高公交运输效率、优化城市交通布局的重要手段。

二、公交线路运力配置模型的原理公交线路运力配置模型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需求预测和资源分配。

需求预测是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未来交通预测,确定不同时间段和线路上的客流量。

资源分配是指根据需求预测结果,合理配置车辆和司机资源,确保公交系统的运营效果。

需求预测是公交线路运力配置模型的基础。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包括上下班高峰期等重要时段的客流量,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人口增长趋势的预测,对未来的客流情况进行估计。

现代技术的发展,如大数据分析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为需求预测提供了更准确的数据和方法。

资源分配是实现公交线路运力配置的关键。

根据需求预测的结果,合理配置车辆和司机资源。

在车辆资源方面,应考虑车辆的数量、类型和配备的设施等因素。

在司机资源方面,应根据需求变化情况,灵活安排司机的工作时间和班次。

此外,运力配置还应充分考虑线路的长度、频次和停靠站等因素,以满足不同线路和不同时段的客流需求。

三、公交线路运力配置模型的应用公交线路运力配置模型可以应用于公交系统的改进和优化。

首先,它可以帮助公交公司合理配置运力,提高公交系统的运营效率。

其次,它可以提供决策支持,例如确定新线路的开通时间和车辆类型。

再次,它可以指导公交公司制定巡回公交计划,实现统一管理和调度。

公交线路运力配置和调度管理制度

公交线路运力配置和调度管理制度

公交线路运力配置和调度管理制度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交通需求的日益扩大,公交线路的运力配置和调度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公交线路的合理运力配置和高效的调度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公交系统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本文将探讨公交线路运力配置和调度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

一、公交线路运力配置的重要性公交线路运力配置是指针对不同的线路和时段,合理分配和配置公交车辆的数量。

合理的运力配置能够充分利用公交资源,提高运营效率,减少客流压力。

具体而言,公交线路运力配置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公交系统的服务能力通过合理配置运力,可以提高公交系统的服务能力,确保市民在高峰期和繁忙路段能够获得及时、便捷的公交服务。

根据不同线路的客流需求以及市民出行特点,合理配置运力可以有效缓解运营瓶颈,提高公交系统的出行效率。

2. 优化公共交通资源利用公共交通资源是有限的,通过合理配置公交线路的运力,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这些资源。

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可以增加运力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而在人口稀少的地区,可以适当减少运力,以避免资源浪费。

合理配置运力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公交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优化市民出行体验合理的运力配置能够提高公交系统的效率和便捷性,减少市民的出行时间和等待时间,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

当公交线路的运力和需求能够得到有效匹配时,乘客能够更方便地搭乘公交车,减少拥挤和拥堵现象,提高乘车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二、公交线路调度管理的重要性公交线路调度管理是指对公交车辆的具体运行进行有效的调度和管理,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营和服务质量。

优秀的调度管理制度对公交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运输效益通过合理的调度管理,可以优化公交车辆的运行路线和时间,减少车辆之间的空驶和碰头,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和运输效益。

通过合理的调度,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为公交企业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公交线路运力情况调研报告

公交线路运力情况调研报告

公交线路运力情况调研报告公交线路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缓解交通压力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公交线路的运力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有助于评估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本文将对某城市的公交线路运力情况进行调研,并给出相应的分析报告。

一、调研目的与方法调研目的:了解公交线路的运力情况,评估其运行效率,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对某城市的公交线路进行调研。

二、调研范围与过程调研范围:选择该城市的几条主要公交线路作为调研对象,包括城区内的主干线路和连接外围地区的支线路。

调研过程:首先,在调研前期,我们对所选线路的运行时间、车辆数量、客流量等信息进行了初步了解,并准备了调查问卷。

然后,我们在繁忙的时间段选择了几天进行了实地观察,记录了公交车的运行情况以及车上的客流情况。

最后,我们根据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数据整理和分析。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公交线路运行时间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发现部分公交线路在高峰时段的发车间隔过长,导致上下班高峰期间人流集中,乘客等待时间较长。

因此,建议加大高峰时段的发车密度,缩短乘客的等待时间,提高运行效率。

2. 公交线路车辆数量分析调研发现,部分公交线路在高峰时段的车辆数量不足,导致车内乘客超载,安全隐患较大。

建议增加高峰时段的车辆投入,并根据乘客流量实时调整车辆数量,以保证平稳运行。

3. 公交线路客流量分析根据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部分公交线路在特定时间段客流量较大,而其他时间段相对较少。

因此,建议根据客流情况,合理安排车辆运行时间和频率,以有效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4. 公交线路维护管理分析调研发现,部分公交车辆存在维护不到位、车内设施老化等问题。

建议加强公交车辆的维护管理工作,及时维修和更换老化设备,提高乘客的出行舒适度和安全性。

四、改进措施建议1. 调整公交线路运行时间,增加高峰时段的发车密度,缩短乘客的等待时间。

城市公交线路运力合理配置方法研究

城市公交线路运力合理配置方法研究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公交线路运力合理配置方法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指导教师:***20060301第二章正常运营状态下跨线协调运力配置研究图2-1线路分布区域示意图3路车为主干线路,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该线路整体客流量较大。

全天客流表现出3个高峰时段。

分别为8时至9时、14时至15时、17时至18时三个高峰小时;17路为次干线路,整体客流量略低,全天出现2个显著高峰小时,分别为11时至12时,和17时至18对;201路为支线线路,全日客流总量相对较小,且客流量变化幅度较缓,最明显的高峰出现在10时到11时之间。

各线路日客流量统计见图2.2:图2-2线路日客流量分时段统计如上分析所示,主干线路3路的高峰时段与17路和201路恰好交替呈现,为运力的跨线调配以及车辆共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结合场站与线路地理位置的便利程度,可考虑用17路和201路在平峰时期的剩余运力支援3路的高峰运营,减少车辆的总数量。

从运力配置角度考虑(见图2-3),一条线路的配车数以满足该线路的最大断面客流量计算,若按照各条线路独立运行的模式,上述三条线路所需车辆数分别为44、24、8(标台)。

若按照跨线协调配置的模式考虑,因为存在运力的共享,所以只要考虑在各线路高峰时段中,3条线路运力总和当中最大的为哪个高峰时段,该时段内的运力总和即为所需要配备给此3条线路的运力总和:即以独立运行方式运营,3路、17路和201路共需要76标台车辆;以跨线协调配置方式运营,三条线路共需要车辆58标台,可节约车辆18标台(详见表2.1)。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2-3线路配车数量(标台)分时段统计表2-2线路组合的运力统计示例线路8:00-9:0010:00-11:0011:00-12:0017:00—18:00总计34413629441781024202420168458合计5831345476上述示例分析表明,通过跨线协调配置的方式可有效节省配车总数量。

公交线路运力配备方法研究-(精华)

公交线路运力配备方法研究-(精华)

于需求量,虽然车辆的服务水平会相应较高,但运力 资源利用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资源浪费,影响 公交企业的经济效益[3]。
因此,确定一个合理运力并对运力结构进行调 整,使之能够满足公交出行客流总量与公交服务水平 的要求,又能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方便、快捷、舒适、 经济的出行条件是非常重要的。表 1 是各城市公交车 总量统计。
一条公交线路上需要配备的公交车量除了与该 线路的公交客流量有关外,还与公交线路长度、站点 设置、运行速度、发车频率等因素有关。前者反映公 交营运能力,后者反映服务水平。另外,还须考虑城 市道路条件,包括道路性质、等级、交通组成与功能 等一些影响公交线路配置的因素。
(1)公交客运需求量 公交客运需求量是指城市居民出行需要乘坐公
配置、车型选择进行组合。实际运营中,在客流量大
而道路条件容许的干线上,宜采用高性能、大容量的
大型客车,在客流量相对较小、路窄、通行条件不够
好的支线上,应因地制宜地配置小型或微型公交车
辆。对公交车辆进行组合配置,可使公交车车型结构
合理化,既有利于公交营运,提高道路交通效率,又 对改善公交线网结构、提高公交线路网的密度和人口 覆盖率、扩大公交服务范围和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
Key words:Bus line, vehicle equipment, leaving interval, vehicle number
0 引言
在我国城市人口密集度较大、道路资源相对又 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 城 市 交 通 问 题 的 最 有 效 途 径 之 一 [1]。 近 年 来 , 在 政 府一系列鼓励公共交通发展的政策支持下,公共交
3 实例分析
利用上述建立的计算模型对苏州市的 1 路公交 车进行实例分析。苏州市 1 路公交车从北至南纵贯苏 州古城区,起讫点为火车站和公交一路新村,主要经 过人民路,沿途经过很多客流集散点和商业区,如图 1 所示。

公交车运营中的运力分配与调度研究

公交车运营中的运力分配与调度研究

公交车运营中的运力分配与调度研究公交车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它承担着大量市民出行的任务。

公交车运营中的运力分配与调度是公交车公司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运力分配与调度能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公交车公司的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

因此,在公交车运营中,如何进行运力分配与调度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概述运力分配与调度是公交车公司运营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运用科学技术最为直接的一个应用领域。

公交车公司需要根据客流变化情况和不同线路的特点,合理分配车辆运力,并对车辆进行有效调度,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同时,运力分配与调度还与线路优化、调度常规、部件保养等紧密相关。

二、运力分配运力分配是公交车公司运营管理的核心之一,它涉及到公交车公司的运营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

对于不同的线路,运力分配应根据客流量与车辆载人能力考虑,合理配置车辆数目,并针对高峰时段的运力变化进行分配。

所以,客流调查与分析是合理运力分配的重要依据。

同时,从用户体验和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公交车公司还需要对车辆的等级、装备、机型等运营条件进行分配。

三、调度管理调度管理是指对公交车的行车计划、车辆的维修保养和运输管理等方面进行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

公交车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运营调度及监管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一环是调度。

调度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实时调度,在一方面要保证车辆及时到站,以便市民准确可靠而又快捷地到达目的地,另一方面还要对车辆的驾驶方面进行监督和服务协调。

四、社会影响公交车作为城市中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其运营是否高效稳定,涉及到广大市民的出行安全,而这也涉及到城市的社会稳定。

所以,公交车运营中的运力分配与调度不仅仅是公交车公司的经营问题,它关系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利益。

为了满足大众公共交通需求,改善交通状况,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公交车运力分配与调度工作必须得到充分重视。

五、发展前景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公交车公司能更好地运用现代调度技术,制定更加合理的调度计划,使市民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和安全,提高公交车公司的运营效益和服务质量,实现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设目标。

公交公司调度人员的班次调配与运力调度策略

公交公司调度人员的班次调配与运力调度策略

公交公司调度人员的班次调配与运力调度策略公交公司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承担着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出行的重要职责。

为了保证公交车的正常运营,高效的班次调配和合理的运力调度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公交公司如何进行班次调配和运力调度,以提高公交运输效益。

一、班次调配策略班次调配是指根据不同的运输需求和客流量,合理安排公交车的发车时间和班次数量。

下面,本文将介绍几个常用的班次调配策略。

1. 根据客流量进行调配公交公司可根据历史客流量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预测不同时间段的客流高峰期和低谷期。

在客流高峰期增加公交车的发车密度,确保乘客能够快速上车;而在客流低谷期,适量减少发车班次,合理调配运力,以降低运营成本。

2. 根据路线长度进行调配不同路线的长度和运输时间不同,对于长线路和短线路,应有不同的班次调配策略。

长线路通常需要较长的运输时间,为了保证乘客的出行需求,可适当增加发车班次;而短线路则可以适度减少发车班次,以节约运力成本。

3. 根据地区需求进行调配不同地区的交通需求差异较大,公交公司应根据地区需求进行班次调配。

对于人口密集区域和商业中心,应增加发车班次,以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而对于人口稀少的偏远区域,则可以适度减少发车班次,以避免资源浪费。

二、运力调度策略除了班次调配,运力调度策略也是提高公交运输效益的重要一环。

下面,本文将介绍几个常用的运力调度策略。

1. 定期保养与检修公交车作为重要的运输工具,需要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

公交公司应制定定期保养和检修计划,对公交车进行技术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动态调度公交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交通状况或意外事件的影响,因此需要动态调整运力。

公交公司可以使用实时监测和调度系统,对运输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调度运力,保证运输效率和准时性。

3. 运力共享与调配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某些路线的客流量突然增加,可能会导致运力不足。

公交公司可以与其他公交公司进行运力共享与调配,及时调集附近的公交车进行支援,以满足乘客需求。

公交运力配置之优化公交单元与发车间隔分解

公交运力配置之优化公交单元与发车间隔分解

公交运力配置之优化公交单元与发车间隔分解公交运力配置是指通过合理配置公交车辆与发车间隔,优化公交线路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公交单元是指将一条公交线路分成多个独立运营的区段,每个区段配备不同数量的车辆来满足乘客的运输需求。

而发车间隔则是指发车车辆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公交运力配置中,优化公交单元与发车间隔分解可以提高公交线路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1、根据客流状况划分公交单元:根据不同区段的客流状况,将一条公交线路划分成多个公交单元。

在高峰期和拥挤车站附近的区段配置多个车辆,以满足乘客的需求;而在相对冷清的区段则可以适量减少车辆,以避免资源浪费。

2、依据交通流量设置发车间隔:根据交通流量的高低来设置发车间隔。

在高峰期和客流较大的时间段,可以缩短发车间隔,以提供更频繁的服务;而在低谷时段,则可以适量延长发车间隔,避免车辆过度拥挤。

3、考虑不同区段的运行速度:不同区段的交通状况和道路条件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不同区段的运行速度。

对于拥堵严重的区段,可以适量增加发车间隔,以防止车辆相互拥堵;而在流畅的区段,可以适量减小发车间隔,提高线路的运行效率。

4、结合智能调度系统进行动态调整:可以利用智能调度系统对公交单元与发车间隔进行动态调整。

通过实时监测乘客的上下车情况和路况状况,可以实现对公交车辆的实时调度,使运行车辆与实际需求相匹配,提高公交线路的服务质量。

5、运用数据分析和模拟模型进行优化: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建立模拟模型,对公交单元与发车间隔进行优化。

通过历史客流量数据和交通流量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不同区段的需求情况;通过模拟模型的建立和优化实验,可以得出最佳的公交单元配置和发车间隔设置。

在优化公交单元与发车间隔分解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包括客流状况、交通流量、道路条件等因素,并进行合理的权衡和调整。

通过精确的运力配置,可以提高公交线路的效率和便捷度,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公交车站及线路优化配置研究

公交车站及线路优化配置研究

公交车站及线路优化配置研究公交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交通工具,对于提升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和减少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

而公交车站和线路的优化配置则是公交系统有效高效运营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公交车站和线路的优化配置方法,并分析其对城市交通发展的积极影响。

第一部分:公交车站优化配置公交车站作为公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布局和设施完善对乘客的出行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公交线路的繁忙程度和周边人口密度合理选择车站的数量和位置。

在繁华地区,车站应相对密集,以方便乘客就近搭乘;而在偏远地区,车站的建设应更加注重覆盖范围,使其服务范围更广。

其次,公交车站的设施配置也应能满足乘客的需求。

除了基本的候车亭和座椅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在车站周边安装自动售票机、公共厕所、无线网络覆盖等设施,以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此外,为了方便乘客进出车站,我们还可以根据车站的附近道路状况设置人行天桥或斑马线。

第二部分:线路优化配置线路的优化配置是公交系统高效运营的关键。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城市的交通需求、人口分布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合理规划公交线路的走向和覆盖范围。

在繁华商业区和居民区,线路应该相对密集,以满足人口密集区的出行需求;而在郊区和工业区,线路布局可以相对稀疏,但仍需保证服务质量。

其次,在确定线路走向时,我们还需考虑道路通行情况和拥堵状况。

通过与交通管理部门的合作,可以利用交通信号灯、车道划分等手段,确保公交线路畅通无阻。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引入智能调度系统,根据实时交通状况和人流量分布,调整线路的时刻表和发车频率,以保证公交系统的高效运营。

第三部分:公交站和线路优化配置的影响公交车站和线路的优化配置对城市交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优化配置可以提升公交系统的服务质量,方便市民出行。

合理布局的车站可以缩短乘客的候车时间,减少等车的不便;而优化配置的线路则可以缩短乘客的出行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其次,公交车站和线路的优化配置还可以减少交通拥堵。

不同公交运营模式下的运力优化方法研究

不同公交运营模式下的运力优化方法研究

不同公交运营模式下的运力优化方法研究公交运营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便捷性和减少交通拥堵都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公交运营模式对于运力优化具有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就不同公交运营模式下的运力优化方法展开研究。

一、固定线路公交运营模式下的运力优化方法固定线路公交是目前城市中应用最广泛的公交运营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公交车按照固定的线路和班次进行运营。

为了优化运力利用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线路优化:通过调整公交线路布局,优化线路长度和覆盖范围,减少换乘次数,提高运力利用率。

同时,结合交通流量数据和乘客出行需求进行智能调度,合理分配运力,提高运输效率。

2.频次调整:根据不同线路的客流情况,合理调整公交班次和发车间隔。

高峰期增加发车次数,确保乘客的等车时间和乘车空间。

非高峰期可以适量减少发车次数,提高公交运营效益。

3.运输能力评估:定期对公交运输能力进行评估和调整。

根据历史客流数据和乘客反馈,分析公交线路的拥挤程度和运载能力,根据需求合理投放运力资源,避免运力过剩或者不足的现象。

二、公交快线运营模式下的运力优化方法公交快线是在固定线路公交的基础上,设置少量的站点,提供快速的运输服务。

针对这种模式,可以采取以下运力优化方法:1.站点设置:根据城市道路和交通流量情况,合理设置公交快线的站点。

通过减少中途停靠站点,提高公交车的平均速度,缩短乘客的乘车时间,提高运力利用效率。

2.智能调度:利用智能调度系统,根据乘客需求和实时交通数据,及时调整公交车的发车间隔和行驶速度,以最快的速度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同时,通过车载终端设备提供实时公交信息,提高乘客乘车的便利性。

3.联动换乘:公交快线与其他交通工具的无缝换乘,是优化运力的重要手段。

例如与地铁站点相衔接、与停车场联动等等,能够提高公交快线的运力利用率,促进多种交通工具的协同发展。

三、网约公交运营模式下的运力优化方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约公交成为新兴的公交运营模式。

公交线路运力配备方法研究

公交线路运力配备方法研究

公交线路运力配备方法研究
祝付玲;邓卫;葛亮
【期刊名称】《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年(卷),期】2005(003)001
【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响公交线路车辆配备的各种因素.从公交车车型、道路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并以公交线路长度、营运周转速度和发车间隔为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公交线路运力配备方法,并应用该法对苏州市1路公交车进行线路配车量计算.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总页数】5页(P93-97)
【作者】祝付玲;邓卫;葛亮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0096;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0096;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009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92.4
【相关文献】
1.快速公交线路网规划方法研究——以天津市快速公交线路网规划为例 [J], 李铭;李旭宏;朱彦东;顾志康
2.城市公交线路运力配置合理性研究 [J], 周炜地;胡兴华
3.农村客运线网运力配备模型研究 [J], 袁洋
4.城市公交线路运力配置合理性研究 [J], 周炜地; 胡兴华
5.基于IC卡与GPS数据融合的公交线路运力配置 [J], 于廷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选】城市公交运力配置优化方法研究

【精选】城市公交运力配置优化方法研究
公交调度约束条件 公交费用结构
驾驶员调度设计 公交车辆调度设计
研究内容与方法
输出 驾驶员调度表 公交车辆调度表
公交线网设计与优化方法 规划手册法 系统分析法
市场分析计划法 数学寻优法
交互式图形系统分析法
研究内容与方法
线路运力配置优化的总体目标
1、提高公众出行的效率 2、保证企业有合适的运营利润
线路运力配置优化的约束条件
城市公交线路运力配置优化方法研究
1、研究背景及意义 2、研究内容与方法 3、线路运力配置优化的总体目标 4、线路运力配置优化的约束条件
目录
研究背景及意义
自从公共交通出现以来,公交线网优化经验与理论便开 始不断积累,各种优化模型和改进算法层出不穷。合理确定 公交线路配置是有效提高公交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的重 要手段。
公交线网优化的决策程序
输入
规划设计层次
公交需求数据 公交供给数据
公共财产补贴 可运行的公交车数量
运营策略 目前对公交的投入
公交线网设计 公交线路发车频率设计
研究内容与方法
输出 旧线路调整 新线路运营 实际运营发车频率
公交线网优化的决策程序
输入
规划设计层次
公交驾驶员工作守则 公交运营成本结构
公交车一个循环时间 公交车意外恢复时间
1、首末站点用地约束 2、线路通行能力和满载率约束 3、站距上下限制约束 4、线路长8

公交线路运力配置和调度管理制度

公交线路运力配置和调度管理制度

公交线路运力配置和调度管理制度公交运输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和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而公交线路运力配置和调度管理制度,作为公交运输的核心环节,对于提高运输效率和保证乘客出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公交线路运力配置和调度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性,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一、公交线路运力配置公交线路运力配置是指根据城市的人流量和出行特点,科学调配运力资源,合理配置线路。

公交线路运力配置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 乘客流量:根据不同时间段和地区的乘客流量,合理预估公交线路的客流量,进而确定运力配置的大小。

高峰时段需要增加车辆数量,保证乘客能够及时搭乘公交车,而非高峰时段可以适当减少运力,以避免资源浪费。

2. 车辆类型:根据城市道路条件和乘客需求,选择合适的车辆类型进行运力配置。

有些线路可能需要大型公交车才能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而有些线路则可以使用中型或小型公交车。

3. 线路长度和站点数量:线路长度和站点数量的多少也会影响运力配置。

线路长度较长或站点数量较多的线路,通常需要更多的车辆来保证乘客的出行需求。

4. 运力监测和评估:设置科学的监测手段,定期对公交线路的运力配置进行评估,及时调整不合理的配置,以提高运输效率和乘客满意度。

二、调度管理制度公交线路的调度管理制度是保证公交运输正常运营的关键环节。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值班和调度员:设立专门的值班和调度员岗位,负责监控和调度公交线路的运营情况。

值班员需要及时响应突发情况,如交通事故或道路堵塞等,调度员需要根据实时数据和乘客的需求,合理安排车辆的运行计划。

2. 实时监测系统:建立公交线路的实时监测系统,通过GPS等技术手段,实时追踪公交车辆的位置和运行状态。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调度安排。

3. 突发情况处理:公交运输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如车辆故障、交通事故等。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迅速做出应对措施,以最大程度减少对乘客出行的影响。

公共交通运力配置最优化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共交通运力配置最优化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共交通运力配置最优化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公共交通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交通运力配置的效率和合理性对城市出行的便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均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运力配置最优化问题的研究及实践应用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公共交通运力配置的最优化问题,以实现降低出行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优化城市交通流量的目标。

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了解现有公共交通运力配置方案,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分析和总结;2. 研究公共交通运力的配置原则和规律,以及对城市交通性能指标的影响;3. 探索公共交通运力配置的最优化模型,建立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实现对公共交通运力的科学、经济和可持续性配置,提高城市交通的能效性和流畅性;4. 将优化模型应用于实际城市中的公共交通运力配置问题中,进行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验证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统计学分析、数学建模和优化算法等多种方法,构建公共交通运力配置的最优化模型,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研究。

技术路线如下:1. 文献调研:对国内外公共交通运力配置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2. 统计学分析:对城市交通性能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究公共交通运力配置的规律和影响因素;3. 数学建模:根据实际问题,建立运力配置的数学模型,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以便进行求解和优化;4. 优化算法:利用各种优化算法,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和优化,选择合适的求解方法以提高算法效率;5. 案例研究:将优化模型应用于实际案例中,对城市公共交通运力进行优化配置的实践验证。

四、研究的意义和预期结果本研究有利于实现城市公共交通运力的快速合理配置,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流畅性,降低出行成本,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的危害,助推城市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实例分析
利用上述建立的计算模型对苏州市的 1 路公交 车进行实例分析。苏州市 1 路公交车从北至南纵贯苏 州古城区,起讫点为火车站和公交一路新村,主要经 过人民路,沿途经过很多客流集散点和商业区,如图 1 所示。
95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5 年
第1期
火车站
北环路
白塔西路
景德路 观前街
干将路 道前街
城市 南京 上海 杭州 无锡 徐州 南通 扬州
表 1 典型城市公交车总量统计 Tab.1 Gross bus volumes of typical cities
公交车总量 / veh 4 053
18 000 2 719 1 478 1 090 396 500
市区人口 /(万人) 300
1 070.6 176 120 98.9 78 55.6
交车的人数,用以表示城市居民对公交服务的利用规 模,也是公共交通投放运输工具、编制生产经营计划 和线路运营作业计划的主要依据。
(2)公交乘客周转量 公交乘客周转量是指公交线路上各乘客被运送
距离的总和,表示公交运输的总工作量。乘客周转量 越大,要求配备的公交车辆越多。
(3)公交线路长度
公交线路长度是指一条公交线路经过的道路中 心线的长度。公交线路布局应该使线路上的客流分布 均匀,以充分发挥运载工具的运能,尽可能使乘客出 行方便,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因此,公交线路平均长 度一般按城市规模和形状以及公交出行最大时耗指 标确定。
万人拥有率 ( / veh / 万人) 13.5 16.2 15.4 12.3 11 5.1 9
统计年份 2003 年 3 月 2003 年 11 月 2002 年 12 月 2003 年 6 月 2003 年 11 月 2003 年 11 月 2003 年 11 月
1 影响公交线路运力配备的主要因素
Abstract:In this thesi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bus line equipment were analyzed. Under the restrictions of bus line length, route turnover and leaving intervals, a method of bus line equipment was brought forward. This method took bus types and road conditions into account and was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vehicle numbers of the 1st way bus in Suzhou, China.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method has a better utility value.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第 3 卷 第 1 期 2005 年 3 月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No.1 Vo1.3 Mar.2005
公交线路运力配备方法研究
祝付玲 邓 卫 葛 亮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 210096
=
3.72 min

与高峰时段发车间隔 4 min 的规定值相接近。N1 的取 值为合理的,根据苏州现状配车情况,所配公交车为 单节大型公共汽车,将其折算成标准车辆的换算系数 为 1,得到需配公交车辆总数 N = 28×1 = 28 标台。
4 结束语
公交线路运力配备是一重要而复杂的任务,应有 一个综合全面的方法,本文分析了影响车辆配备的各 种因素,提出了公交线路运力配备方法,该方法综合 考虑了公交车车型、道路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计 算公式简单实用,是一种公交线路配车的有效方法。 在公交车实际运营中,还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 响,比如道路上交通流的大小等,所以,公交车辆配 备还需要和车辆调度以及交通管理措施等相结合,引 进先进的管理和调度系统,保证公交运行中真正意义 上的优先,从而提高公交车运营效率,减少投入车辆。
94
公交线路运力配备方法研究
祝付玲 等
2 运力配备模型
运力配备的依据是该线路上居民出行的总次数,
对一条线路的车辆数进行配备,使其满足居民出行的
实际需要,即运力的规模应较好地满足实际的运输需
求,这样才能保证公共交通的顺利发展。
(1)该模型的建立是基于以下三个基本假设:(a) 只考虑一条线路上的公交车辆的配置;(b)假设该线 路上只有常规公交,且已知需求量 Q,即该线路上居 民出行的总次数;(c)公交车由大、中、小三种车型 构成,分别表示为 r1,r2,r3;这个假设是综合考虑 线路客流量大小和沿线道路条件,对线路公交车辆的
Ql piviti Ni
≤1 ⋅ω
∑ ⎪⎪N

=
3 i=1
Ni µi

⎪t ⎪
p

=
60× 2L N vp
⎪⎪⎩vi
=2L Tii = 1, Nhomakorabea2, 3
式中:Q —— 线路全天的客流量;
(1)
i —— 乘客的平均乘坐距离,km,通过公交乘 客 OD 调查得到;
pi —— 辆 i 型公交车一天的平均有效载客量,
(4)车辆营运周转速度 公交车辆营运周转速度,是指车辆在线路上来回
周转一趟的平均速度,它不仅反映了公交车辆在线路 上的运营时间,也反映了公交车辆在首末站的停驻时 间[4]。车辆的运营周转速度高,则在路线上的周转就 快,车辆投入相对减少。
(5)发车间隔 发车间隔是指线路起点站相邻出发的两辆公交车
发车的时间间隔。公共交通是按一定的行车间隔时间 准时的沿规定路线来回行驶,时间间隔短,发车频率 高,则车辆投入增多。因此,所配公交车车辆数即要 完成客运任务,又能按规定时间间隔在路线上周转。
93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5 年
第1期
乘客的需要[2],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其配备合理 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公交运输系统的整体效益和 公交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这个问题可从两 个方面来分析,若线路运力不足,则线路的供给量不 能满足人们正常的出行需求,即使满足需求,其饱和 度也会较高,车辆拥挤,相应的服务水平较低,给人 们的出行会带来极大的不舒适和不方便,会因此带来 许多社会问题;反之,若运力过剩,线路的供给量大
于需求量,虽然车辆的服务水平会相应较高,但运力 资源利用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资源浪费,影响 公交企业的经济效益[3]。
因此,确定一个合理运力并对运力结构进行调 整,使之能够满足公交出行客流总量与公交服务水平 的要求,又能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方便、快捷、舒适、 经济的出行条件是非常重要的。表 1 是各城市公交车 总量统计。
中图分类号:U4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747(2005)01-0093-05
Study on the Equipment Method of Bus Line Capacity
ZHU Fu-Ling DENG Wei GE Liang Transportation College, 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96,China
考虑公交车辆在运营过程中,受到道路服务水平及全 天工作时间中高峰和低谷小时的客流不均匀分布的 影响,对满载乘客量进行折减得到,满载率可由调查 得到;
vi —— i 型公交车周转速度,km/h; vi —— i 型公交车平均车辆周转速度,km/h, 可以根据车辆调度表计算,也可以近似为平峰时的车 辆周转速度 vi; vp —— 高峰时段的平均车辆周转速度; ti —— 一辆 i 型公交车平均一天的工作时间,h; Ni —— 需配 i 型公交车辆数; N —— 需配公交车辆总数(标台),我国以车 身长度 7 ~ 10 m 的 640 型单节公共汽车为标准车,其 它各种型号的车辆,按其不同的车身长度,分别乘以 相应的换算系数,折算成标准车数[5]; L —— 公交线路长度,km; Ti —— i 型公交车在线路上一个来回周转的时 间,包括在首末站停留时间,h; tp —— 高峰时段发车的间隔时间,min,一条 公交线路的配车量与线路长度成正比,与运营周转速 度、发车间隔成反比; ω —— 公交车辆的有效利用率,考虑到车辆在 运营过程中经常有一些车要进行常规保养和修理,一 般取ω = 0.95; µi —— 各种型号的车辆折算成标准车辆的换 算系数。 由上面的假设条件可知该模型适用于单线路、车 辆混用情况下的运力配备计算,也可对多线路采用平 均值进行计算。
(2)约束条件:(a)以公交线路长度、营运周转 速度和发车间隔为约束;(b)配车量应既能满足乘客 出行需求又不会造成资源浪费,用线路饱和度表示为
0.75 ≤ 线 路 饱 和 度 ≤ 1 ;( c ) 高 峰 时 段 发 车 间 隔 满 足 规定要求。
(3)计算公式:
∑ ⎧
⎪0.75≤ ⎪ ⎪ ⎪
3 i=1
将以上数据代入式(1),得到下式:
0.75≤
28 921× 5.5
≤1
72 × 0.5×12.8×14 × N1 × 0.95
(2)
由式(2)解得 26≤N1≤35
该线路主要经过苏州较为繁忙的人民路,客流量
一直保持很高,考虑乘客出行需求和减少资源浪费两
方面因素,取
N1
=
28
veh,则
tp
=
60 × 2×10.5 28 ×12.1
通作为一种能够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模式, 已得到一定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 开公共交通。合理的公交线路运力配备不仅能够满 足人们出行的需求和企业运营效益,还能够促进公 交事业的发展。
一条公交线路上运力的配备,应极大程度地满足
收稿日期:2004-11-26. 作者简介:祝付玲(1980-),女,山东平邑人,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硕士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