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环境噪音污染情况调查及防护对策.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监护病房环境噪音污染情况调查及防
护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环境噪音污染情况调查及防护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危重病人监测、治疗、护理的重要场所,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大量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在ICU 的使用,使ICU的噪音不断增加。
凡是不悦耳、不想听或足以引起人们心理或生理上不愉快的声音,统称为噪音。
国际噪音协会规定,日间噪音应低45 dB,夜间噪音应低于20 dB。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白天病房较理想的声音强度应控制在35dB~40 dB,若超过50 dB~60 dB时则比较吵闹。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正逐渐开展,环境、噪音等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解ICU病房噪音发生的原因以及制订有效的防护对策,笔者对进入ICU的相关人员进行有关噪音污染情况的调查。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2噪音的来源从本调查中发现,虽然工作人员和病人所处的角色、当时的心境不同,但是对噪音的来源以及影响的认识相似。
通过分析,噪音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病房内仪器设备所产生的噪音,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的报警声以及其本身所发出的声音,负压吸引器开启后的声音,吸痰的声音,推治疗车的声音,空调的声音等。
这些声音高达60 dB~80 dB,本调查中这类噪音在ICU是噪音的主要来源,占66.6%。
②工作人
员的说话声:一是与工作无关的嬉笑声;二是多人抢救病人时说话声,以及器械的碰撞声,这类声音高达65 dB~85 dB,尤其是第一种声音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发出,有时高达75 dB~90 dB。
在本调查中,由工作人员所引起的噪音占27.1%,在噪音来源中位居第二。
③其他病人发出的声音。
ICU是危重、大手术监测治疗的重要地方,并且现在病床的布置大多为大厅式,一个房间有4个~8个病床不等,病人因烦躁不安、疼痛等不适所发出的噪音会使病人相互影响,这类噪音可达60 dB~90 dB。
在本调查中,这类噪音也占17.1%。
④与电话有关的声音包括电话铃声及通话声音,这类噪音也高达70 dB~80 dB,尤其是后一种情况尤为突出,不容忽视。
3.3防护对策
3.3.1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科室的仪器定期的检查、检验、维修,有条件的尽量淘汰部分陈旧的,力求消除异常噪音,对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设置的报警声要统一、并尽量低,尤其是夜间,有报道显示,突然而意外的噪音,仅高出背景声30 cu3就可引起在场人员的惊愕反应,对于治疗车,病床轮轴,要经常擦油,减少与地面的摩擦,吸引器不用时要及时关掉。
放置仪器应尽量避免放在头部。
3.3.2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了才能确保行动自觉遵守。
要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严禁在上班时间讨论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真正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
对外来进入ICU的人员要严格限制,加强管理。
对于屡教不改的,可以适当的给予经济处罚。
护士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应尽量集中进行,以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关心体贴病人,加强沟通,以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感。
根据病情适当进
行背部按摩,卧位保持舒适,对于紧张、失眠可以适当的给镇静药、安眠药,充分保证病人的休息、睡眠。
3.3.3减轻病人的疼痛及不适感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及时消除病人的疼痛等不适感,满足其身心需求。
对于烦躁不安不合作的病人,在查明原因的情况下,遵医嘱适当的镇静,在抢救危重病人时,要拉上屏风,注意隔离,有条件应设单间,尽量避免其他病人在场,以降低噪音对其他病人的影响。
3.3.4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提高病人的应激能力对于出现异常声音时要做好解释安慰,对于过度紧张的病人可分散其注意力,如给病人听音乐,以创造新
的视听感觉。
有研究表明,音乐提高多种病症病人的生理、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病人认知能力、社交能力,缓解躯体和精神痛苦。
3.3.5改善病房的环境现在ICU大多为大厅式,无隔音、隔离装置,为现在要求较多的病人带来了不便。
若条件允许,在设计是采用防噪音措施,如吸声材料等,布局要合理,每张病床要留足够的空间约20m2,床距2 m以上,并设有一定的单间。
3.3.6加强护士专业技能培训护士要加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熟练配合医生有条不紊抢救危重病人,避免慌乱。
另外,护士需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和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控制亚健康状态,并补充体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3.3.7适当控制使用电话将电话尽量移到离病人稍远的地方,电话铃声调至可以听见即可。
医护人员上班时间不接听私
人电话。
4 小结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正确理解和识别噪声源,既要着眼于病人,又要着眼于工作人员自身,针对存在的多种噪声源,制订并实施减弱或消除噪声的措施,控制应激反应的发生。
这样既可避免医务人员工作分心失误,又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舒适感,为病人和医务人员创造一个整洁、安静、舒适、优良的ICU整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