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专版2018年中考政治复习方案第一单元心理与品德考点12文明交往作业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2__文明交往
中考新题预测
1.[单选]“每日十二刻,指点江山,谈笑鸿儒,高朋满座,精彩有你!”《中国成语大会》是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又一档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

“温文尔雅”“文质彬彬”“虚席以待”,这些成语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 )
A.善于学习优点
B.处处忍让他人
C.注重文明礼仪
D.做到平等相待
2.[单选]“在国内也许你是你,我是我,在路上擦臂而过彼此一点感觉也没有,可是当我们离开自己的家园时,请不要忘了,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

”这是作家三毛在散文《亲不亲,故乡人》中的结尾。

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是因为她在西班牙做旅行团翻译期间,亲眼看见了部分同胞一些不太文明的举止。

这告诉我们( )
A.文明素质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
B.文明素质决定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高低
C.文明素质是一个人出国旅行的物质基础
D.文明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和尊严
3.[单选]刘扬出版了《东西相遇》一书。

这是一套关于文化对比的作品。

下图是其中的一幅。

这幅作品告诉我们( )
在餐厅
A.西方文化优于东方文化
B.文化不同会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
C.要学习西方的一切优秀文化
D.在餐厅高声谈笑都是不文明行为
4.[多选]现代交往礼仪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其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仪式、仪表等。

下列情境中符合基本交往礼仪的是( )
A.与人交谈时,态度谦和,认真聆听
B.接听电话时,不随意挂断对方的电话
C.家中来客时,漫不经心,不予理睬
D.与少数民族交往时,尊重其礼仪习俗
5.[多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于2017年9月在天津市举行,天津市各社区开展“当好东道主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活动。

开展“文明有礼”活动( )
A.有利于战胜生活中的任何困难
B.有利于加强个人的品德修养
C.有利于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
D.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6.[多选]以“欢乐春节”为代表的中国新春文化走出去活动受到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据统计,2017年“欢乐春节”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2 000余场活动,海外受众突破2.8亿人次。

中国新春文化走向世界( )
A.增进了中国与各国人民的友谊
B.让世界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C.说明我国已经是世界文化强国
D.使中华文化成为全球的主导文化
7.[多选]2017年7月25日,第六届“彩虹桥”中外学生文化交流公益项目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办。

“彩虹桥”项目是落实中美两国领导人“加强两国青年对话和交流”重要倡议、促进中美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公益活动。

每年会选拔一批中美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青少年,利用暑期到对方国家进行学习和交流。

赴美青少年在文化交往中要( )
A.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B.善于虚心学习美国文化的优点、长处
C.对人热情,但不要低三下四
D.入乡随俗,尊重美国的文化和习俗
8.[简答题]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国际社会给予高度评价。

为配合党中央、国务院“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和中法文化交流,构建一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的青少年深度探访、互相沟通、学习的桥梁。

北京思菡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于2017年9月12日至9月21日和9月26日至10月5日期间组织和举办“丝路印象”中法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系列活动。

举办中法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系列活动有哪些深远的意义?
9.[简答题]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法国成为中国游客出境游最喜爱的目的地之一。

中国游客在法国曾因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不遵守公共秩序等不文明行为而遭当地民众反感。

如今,在国家文明游的宣传引导下,中国游客入乡随俗的意识显著增强,形象和口碑明显改善,成为一张张行走的“中国名片”。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由《从出入境旅游看中国全球化发展》系列报告获悉,2016年,中国大陆游客占比全球已登记游客人数近10%,稳坐世界旅游大国位置。

中国已连续4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

(2)请你从交往的角度,给出境旅游的游客几点温馨的提示。

参考答案
1.C
2.D [解析] “离开自己的家园时,请不要忘了,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

”这说明,我们不太文明的举止在国外会直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D符合题意。

3.B [解析] 解答看图题先要弄清图表的表面现象,还要以图表标题、文字、寓意为切入点,把它与教材知识相对照,思考出哪些基本观点或原理与图表寓意相吻合,然后总结图表的引申义。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在餐厅的中国人是嘈杂的,德国人则表现得很安静,B符合题意。

A、C是错误的观点,D与题意无关。

故选B。

4.ABD [解析] 文明礼仪要语言文明、举止端庄、态度亲和,与少数民族交往要尊重礼仪习俗。

A、B、D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说法错误,是不礼貌的表现。

故选ABD。

5.BCD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文明礼貌的内容。

B、C、D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且符合题意。

A的观点过于绝
对,活动有利于战胜困难,而不是战胜任何困难,故应排除。

6.AB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新春文化走向世界是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民族文化交流的体现,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相互了解、求同存异,增进了中国与各国人民的友谊,让世界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所以我们要尊重各国的文化,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加强交流,因此A、B正确;C、D都不符合实际,排除。

7.ABCD
8.①有利于增进两国青少年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

②有利于中外在文化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③有利于促进两国在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④有利于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⑤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9.(1)①对个人而言,礼貌反映个人的素质,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的品质。

有了礼貌,就有了与人交往的亲和力。

②对社会而言,礼貌是社会文明的体现。

文明礼貌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2)①我们要以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②以开放的心胸和态度、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与不同国家和地区,与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与习俗背景的人交往。

③要讲文明、懂礼貌,尊重旅游目的地的礼仪习俗,做到“入乡随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