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茶事描写的文学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中茶事描写的文学解读
摘要:茶是中国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古代的饮茶之道非常讲究,发展
至今,饮茶已变成千家万户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习惯。
其中最为骄傲的便是我国
宋代的饮茶方式传到了日本,由此开启了日本引以为豪的茶道。
《红楼梦》作为
我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文中对于茶事有大篇幅的描写,这些描写在重现了我
国古代茶文化的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研究素材。
关键词:《红楼梦》,茶文化,茶事描写,文学解读
引言: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最早的记载来自于《神农本草经》,其中有
记录“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魏晋时期,饮茶习惯逐渐
发展到长江流域,至隋朝传至全国。
饮茶方式也随着茶文化的传播历程有很多次
改变,在唐以前,饮茶多为煮茶法;至中唐时期,出现了陆羽煎茶,及第一部茶
学著作《茶经》;到宋朝时期,饮茶方式变为点茶法;而如今我们日常惯用的饮
茶方式为更加便捷的泡茶法。
在文学作品中,同样有着很多描写茶的内容,从
《诗经》起,至唐宋鼎盛,有关茶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而《红楼梦》作为中国
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描写茶事的内容实在丰富多彩,本文从文学角度分析书
中的茶事内容,思考其文学作用。
一、《红楼梦》中的茶事描写
明清时期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关于茶的诗词多是歌功颂德,与唐宋时期的鼎
盛相比,已无再多突破的可能,但因明清时期小说形式的兴起,茶文化在小说中
开辟了新的天地。
因小说篇幅较长,且具有叙事性强的特点,在描写人们日常生
活中的茶事时便可以更加细腻,记录更加全面,素材更加丰富,而茶文化的加入,也为明清时期的小说增加了更多看点和研究意义。
《红楼梦》描写的是清代金陵贾府中的故事,贾府是官宦人家,有着与寻常
百姓云泥之别的财富和地位,茶事在这样的家庭中也可分为两个阶级:由贾府老
爷太太小姐公子组成的贵胄阶级,与府里下人组成的平民阶级。
文中对两个阶级
的茶事描写,组成了清代社会的茶文化缩影。
而在《红楼梦》中出现丰富茶事描写的原因,个人思考如下:第一是明清皇室对茶文化十分推崇,相关的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茶文化的发展为书中描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第二是作者曹雪芹出身官宦世家,家中的礼仪氛围和艺术氛围为作者的描写提供了贵胄们的生活素材,而作者后期跌宕经历,又为他提供了平民百姓的生活素材,两者结合组成了完整的书中的贾府茶文化;第三是因为书中的贾府为官宦家族,对于礼仪的恪守程度是与寻常家庭有很大差别的,贾府讲究的茶礼仪,也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
二、《红楼梦》中茶事描写的文学意义
书中对茶事的描写十分丰富,其对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情节衬托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人物描写
学界对《红楼梦》中的茶事描写有过很多的研究,其中多集中在茶事描写对于人物描写的作用。
如黛玉进府时,对于席间饮茶的细节描写,向读者传达出黛玉是位善于观察,懂人情世故的大家闺秀。
黛玉与贾府的饮茶方式不同,也说明了林家与贾家生活地域与习惯有所不同。
书中的丰富茶事描写,也从特殊的角度交代了人物的多面性格,其中最明显的即为对宝玉多面性格的描写。
在晴雯被逐出府后,宝玉去探望时,家中仅有油腻的碗可用,宝玉未介意主仆身份,用自己贴身手帕为晴雯擦拭油腻的碗,为晴雯倒茶,见晴雯将劣质茶一饮而尽还心生心疼之感,由此可见宝玉的善良和不顾封建礼教的性格;而在枫露茶事件中,宝玉前一天交代茜雪备下枫露茶,可第二天没见到茶,反得知自己要的茶被奶妈喝去了,一气之下摔了茶杯,大发脾气,甚至要将丫鬟奶妈都赶出府去,由此又可见宝玉娇生惯养贵公子狠心的一面。
2、环境描写
书中的茶事描写有很多方面,有饮茶方式也有茶具的描写,这些都起到了对于描写周边环境起到了衬托作用。
在贾政带领众人观赏大观园时,见到一处风景清雅的小院,贾政下意识地想到了煮茶抚琴,这里的茶的作用是凸显环境的清幽
和人物的悠闲心态。
在贾母一众在“栊翠庵”品茶一节,作者对妙玉的茶具描写
占据的大量篇幅,“成窑五彩小盖钟”“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现寿小茶盘”、“绿玉斗”等,从这些描写不难看出栊翠庵的富丽堂皇,而结合对妙玉闺房的描
写中的“茶杯”“茶奁”,可看出妙玉的个人修养和茶文化积淀。
同样,作者也通过对茶事的描写,展现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宝玉与秦钟到
馒头庵寻智能,智善让智能去摆果子碟,想请宝玉秦钟吃果茶,智能说“他们两
个哪里吃这些东西,略坐坐仍出来玩耍。
”,此环节意在点出,宝玉与秦钟的身
份尊贵,平日吃穿用度都是顶好的,定是不会在意尼姑庵里寻常的吃食;在宝玉
想倒查找不到人时,一二等侍女为宝玉倒了茶,后被袭人知道后骂道“下贱东西,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水不配?”,这一情节意在说明贾府的等级制度的森严。
3、情节衬托
书中对于茶事的描写,在不同程度上,暗示了故事的悲剧结局。
警幻仙子携
宝玉游太虚幻境时,出现了两个奇异古怪的名称,既“千红一窟茶”和“万艳同
杯酒”,这一茶一酒的名称前所未闻,而作者本善于使用谐音,这一点从最终回“贾雨村”实意为“假语村言”可见,由此可得“千红一窟”实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杯”实为“万艳同悲”。
这两个名字都是暗示了大观园中女子的结局,
为最终的悲剧埋下伏笔。
贾母在去世前拒绝了邢夫人的参汤,仅要了杯茶喝,这
一行为描写意在说明贾母希望卸下贾府这一沉重的担子,回归平淡的心情。
《红
楼梦》一书描写了贾府从盛到衰的全过程,一开端贾府里有着精美的茶具和丰富
的茶叶种类,茶礼也非常繁杂,这些都反映了贾家的尊贵和荣华,而在元妃逝世后,对于茶事的描写大幅度的减少,从此也可看出贾府已由盛入衰。
总结:《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茶事描写,其中包含了茶的种类、茶具、茶礼等,这些描写充分地体现了我国悠久的茶文化,和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茶事可以反映不同的生活阶级和个人情操,书中因各个角色的出身不尽相同,对
于茶的种类和饮茶方式都有区别,这些细节丰富了人物性格,也使小说更加融洽
一致。
参考文献:
[1]张逸. 《红楼梦》中茶事描写的文学解读[J]. 茶博览, 2020(1):9.
[2]侯俊晖. 《红楼梦》人物塑造中茶起到的点睛作用[J]. 福建茶叶, 2018(12):1.
[3]赵国栋. 《红楼梦》中茶的社会学[J]. 中国茶叶, 2012(2):31-35.
[4]潘宝明. 《红楼梦》中茶、酒、点、肴的美感寓意[J]. 美食研究(3):7-10.
[5]程斐. 《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映射译者风格研究[J]. 福建茶叶, 20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