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园林载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园林载体
作者:黄通
来源:《现代园艺·上半月综合版》 2015年第6期
——浅谈通惠河庆丰公园东园景观设计


(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
100081)

要:通过通惠河这条由八百年前的漕运河道,到近代的城市排洪河,再到现在的文化景观
河的变化过程,见证了社会的发展。

公园设计中在尊重市民意愿、尊重场地的历史的基础上,以现代时尚的空间构成为骨架,以通惠河文化作为灵魂,充分发掘运河文化,强调传统与现代
的共生、城市与自然的共生、功能与生态的共生。

通过景观设计,赋予这一地区新生与活力。

关键词:传统;现代;共生;庆丰公园
2009年9月20日,通惠河庆丰公园作为北京市朝阳区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点献礼工
程和惠民工程,正式建成并向公众免费开放。

1
场地的历史
1293年秋,元世祖忽必烈从上京归来,看到无数船只停泊码头,船帆遮天蔽日,极为壮观,遂赐名“通惠河”,由于西高东低,共设了5处闸,最为出名的就是二闸即庆丰闸,除了漕运
功能外,二闸一带还因景色优美,成为京城百姓和文人墨客踏青聚会的风景胜地,自古有“北
方秦淮”之称。

光阴荏苒,春秋更迭,虽然河中已没有了“百船聚泊,千帆竞渡”的景象,但
数百年积累下的故事与传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通惠文化。

2
场地的状况
通惠河庆丰公园,以闻名于此的庆丰闸而得名,位于通惠河的西段,东三环国贸桥的两侧,与北京商务区CBD隔河相望。

全长约1700m,宽70~260m不等,分为东、西两园,面积26.7hm2。

改造前这里有16家企业,783户居民。

与河北岸高楼林立、国际高端企业云集的CBD相比,南
岸的发展非常滞后,环境脏乱,人员复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3
庆丰公园设计理念
作为周围城市密集区内唯一的生态绿岛和CBD的绿色屏障,公园正好处在一个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中间是八百年历史的漕运河道和众多的文化遗迹,而对面是代表着首都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摩天大厦,如建外SOHO、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地理位置极为特殊与重要。

因此,庆丰公园承担着传承历史文脉,彰显现代都市景观,突出绿色生态,满足大众休闲等各种功能的现代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同时体现出城市与自然共生,传统与现代共生的特点,设计既真实保留并延续了场地内的历史文化信息,又融入了城市现代风格和现代生活的需求,表达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4
总体布局
公园分为2个区:北部临河的滨水景观区和南部的生态休闲区。

4.1 滨水景观区
为临河的40m区域,首先将原来的第2道混凝土挡墙拆除,形成了3层错台式滨水活动空间,视线开阔,使人们可在不同高度的平台上亲水、望水和远眺,突出看与被看的互动体验。

所有的景点及广场设计处处体现出与对岸CBD的景观轴线的延续与呼应,特别是大通帆涌广场和观景台2处主要节点,所对应的分别是对岸航空集团花园轴线及未来的CBD中央公园轴线。

沿滨水步道每隔45m,设1个船形眺望台,可近观漕运河,感受昔日繁华;远望都市新景,如一幅都市蜃楼的长卷图画,体会古今交汇,感受时代变迁。

4.2 生态休闲区
公园南侧以体现绿色生态为主,为CBD提供天然的绿谷氧吧。

恢复昔日“无限幽栖意,啼鸟自含春”的宁静朴野的环境气氛,营建山谷水溪,环绕丰富的自然景致。

一条叠水花溪串联三个花谷分别为樱花谷、海棠谷和丁香谷,“清流萦碧,杂树连青”。

沿溪设京畿秦淮、二闸诗廊等多个文化景点,使人们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体会当年晴川烟雨似江南般如画的景致。

5
细节设计
5.1 改变断面结构,强调互动与联系
从20世纪60年代起,通惠河作为城区唯一的排污、排洪的通道,水利部门将河道整体硬化成为了排洪沟,设了20年和50年一遇的2道5m高的重力式混凝土挡墙,完全阻断了河道与城市、与人的交流与联系,这种铜墙铁壁式的水利工程,毫无景观可言,除了日常维护用的巡河路外,没有任何活动空间。

因此,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改变生硬的竖向结构,以修复被断裂的联系。

设计者将第2道挡墙整体拆除后,整体向外延伸,形成了3层景观台地,每层平台都拓宽至10m,增加了滨水活动和停留的区域,最大限度地发挥滨水空间的优势。

并沿线设计了9个船形眺望台和多个三角形台阶广场,可坐可望,聚会健身;通过恢复古河道可通船和游憩的功能,使城市生活与河流形成交融互动的整体联系。

5.2 以船和帆为主题的特色小品
“舳舻蔽水,帆樯林立”是当年通惠河留给人的印象,在《漕运图》和《京师胜景图》中也都有所体现,因此,提炼船和帆为设计主题,古意新诗,以现代的材料和新颖的艺术造型,
形成本公园独具魅力的景观小品,如波浪形的大通帆涌广场、群帆雕塑、帆型灯等,形成视觉的亮点,使公园不仅成为一个生态的场所,同时也是精神和艺术的场所。

5.3 点缀历史文化景点
结合公园的总体布局,点缀和展示体现通惠文化的景点,如京畿秦淮、大通帆涌、庆丰古闸、文槐忆故、二闸诗廊等。

首先提升庆丰古闸的遗址展示功能,通过《二闸修契图》和修建史,图文并茂地了解这段已经逝去的历史。

另外,相传曹雪芹往来于香山与通州之间,时常在现存1株数百年的文槐树下,品茶吟诗,以此为据,形成“文槐忆故”景点,二闸诗廊内设有历代描写二闸景色的诗篇。

5.4 铺装特色
庆丰公园铺装材料采用石材、麻面透水砖、木材等。

在节点处用金属、瓦花等加以点缀。

景观道路的地面铺装注重和绿色环境融为一体,通过几何形线条向绿地延伸结合,形成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烘托出公园的整体性。

铺装材料上,强调唤起传统意识的黑白灰有机组合,以时尚规则几何形的铺装形式反映传统与现代的共生,在以人性化为前提的设计下强调块料、砂、石、木等面层带来的丰富的空间感受。

通过景观设计,赋予了城市新内涵和新的功能,同时又唤起了人们对数百年来奔流不息的古河道悠久历史的记忆,使这一地区重获新生,又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吸引人关注的地方。

(收稿:2015-02-28)
参考文献:
[1]杨滨.昔日旧码头今朝滨水园——丹麦哥本哈根市港口公园艺术设计探析
[2]克莱尔,库柏,马库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作者简介:黄通(1983-),男,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现任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