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西红柿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
西红柿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材分析】
学生对沉浮的关注,一般落在物体本身,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性质,液体对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这样的经验。

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不仅仅有物体本身的重量和体积(密度),而且还有液体的密度。

本课将展开对另一个变量的研究,向学生展示一个新的探索项目。

联系本单元的第1课,继续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本课主要研究不同浓度的液体,对西红柿沉浮的影响。

调制一杯能使西红柿浮起来的液体,可以使学生看到只有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物质时,西红柿才能浮起来,渗透了改变液体密度会影响物体沉浮的概念。

【科学概念】
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三个烧杯、一个西红柿、一双筷子、一个匙羹、三个汤勺、三盏酒精灯、一包火柴、三支滴管、镊子、抹布、学生实验记录表。

学生材料:每组一个西红柿、一双筷子、一个匙羹、一个烧杯、一双筷子、食盐、托盘、抹布。

【教学过程】
一、西红柿的沉浮,激趣导入(3分钟)
1、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西红柿)
2、老师把它分别放在这三杯液体中,它是沉还是浮呢?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西红柿在液体中的沉浮。

3、同学们意见不统一,怎么办?现在老师要把它轻轻放到第一杯液体里,同学们睁大眼睛,看一看究竟谁预测的对。

4、请同学们瞪大眼睛,不要眨眼睛哦,看看一会儿会发生什么?教师把西红柿放在第二杯液体里,我们看到了什么?第三杯,师放西红柿,结果是……
5、同一个西红柿,在1号杯沉的,在2号、3号杯里浮起来了,可能是什么原因?这么多的小手举起来了,看来同学们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第一单元第7课
《西红柿在液体中的沉浮》。

(板书课题)
二、观察比较三种液体(9分钟)
1、学生小组讨论同一个西红柿在三杯液体中沉浮不同的原因。

下面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讨论你们的想法。

2、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3、通过刚才的讨论,很多同学都认为三杯液体不相同。

有什么方法证明?
4、先用加热的方法。

实验怎么做?师出示实验方法及要求:
从三杯液体中各取5滴液体,滴在汤勺上,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不要用手接触加热后的汤勺,以免烫伤。

5、请三位学生操作。

6、汇报交流:你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7、小结:通过实验,我们有了重大发现,你觉得这个重大发现是什么?)
8、现在你知道西红柿在未知液体中浮起来的原因了吗?
三、调制一杯使西红柿浮起来的液体(15分钟)
1、学生设计实验。

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西红柿浮起来呢?怎么证明我们的想法?怎么做?
2、学生介绍实验方法。

3、教师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4、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西红柿、烧杯、小匙羹、筷子等材料,提供给大家的物质有的是盐、糖或味精。

请组长从抽屉拿出托盘,开始实验。

5、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汇报交流。

7、教师小结:(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8、你们有没有办法让西红柿沉下去?
四、阅读资料,拓展延伸。

(3分钟)
1.课件出示资料。

在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地方,说它是海,其实是一个湖,在这里别说是西红柿了,连人都可以浮起来。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学生阅读《淹不死人的湖------死海》
3、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想说的?
【板书设计】
7 西红柿在液体中的沉浮
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