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 美元
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评价指标选取
一
具体 指标 国 内生 产 总值
固 定 资 产投 资 城 镇 居 民人 均 消 费 支 出
出 口额
编 号 C l
C 2 C 3
C 4
经 济 因素
结构
G D P增 长 率 非农业产业 产值 比例 人均 G D P
% % 7 1 3
和非增长 的闭环系统 。因此 , 经济系统的强大是依赖于资源
和 环 境 两个 系统 。由此 , 在 不 扰 乱 环 境 和 资 源 系 统 的前 提 下 ,
承 载力 , 是 指 在 限 定 的 条 件 下 承 载 物 所 能 够 承 受 的 能
加强对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 的研究是实现经济 、 环境和资源 科 学发 展的关键。笔者认为 , 所谓 的区域 资源环境 经济承载
摘
要: 为加快 经济和 环境之 间的协调发展 , 以经济承载力 、 环境承载 力等理 论作为基础 , 结合 区域 资源环境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经 济承 载 力 内涵 和 承 载 力模 型 研 究 现 状 , 利用熵值法对安徽 2 0 1 4年 的 经 济 承 载 力 进 行 评 价 , 从 而提 出相 关 的 发展
在 该 影 响机 理 中 , 周 婷 首 先认 为 区域 经 济是 开 放 型 的 , 从
之 间的关系 , 赫尔 曼 ・ E . 戴 利认为 , 自然界是一 个封 闭 、 有限
区域 1
资源
区域 2
资源
区域 3
影 响
影 响
图 1 生态 系统与经济承载的关系
而使得不 同的区域之间存在着一定 的区际联 系。因此 , 通过
- - — —
43 - - — —
活
环境 轴
图 2 环 境 一 资 源一 活 动 关 系
而无论是 z模型 , 还是 李爽提 出的三维 空间模型 , 其都 级指标 二级指标
总 量
引入 资源环境承载 力对经济 、 环境 和资源进行 了评价 , 只是 单位 亿元
力兀 7 E
载 能力 , 与资源供 给总量和环境 阻力有着很 大的关 系 , 并通
过 三者之间 的协 调发 展 , 促进经 济 、 环境和资 源三者之 间的 协调发展 。 李爽( 2 0 1 5 ) 在其发表的论文中, 运用空间状态法构建了资 源、 环境和社会活动三者之前的三维坐标体系, 具体( 见下页图 2 ) 。 而在下页图 2中 , 不 同的 A、 B等点表示在该 空间区域 内 的不 同状态的承载点。如 承载力低于 A点 , 则表示人类活动 低于环境 和资源 的承 载力 , 还存在较 大的发展空 间 ; 而如果 高于 A点 , 则表明经济增长已经超过了环境所能够承载的能力。
力 。因此 , 要理解区域环境经 济承载力 问题 。首先 , 要厘 清承 载力、 被 承载物之 间的关系 ; 其次, 结 合 区域 经济发展 理论 , 指 出资源环境 的经济 承载力就是 在资 源持续供 给和环境长 期容纳量 的基础上所具有 的经济增长能力。而从 两者 的关 系 来看 , 经济增 长通 常是 被承 载的对象 , 而 资源环境则 被看成 是承载物 。对于资源 环境 的经济承载能力理论 , 其首先是基
2 0 1 7年第 2 2期 总第 3 3 6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0N0M I C RES EARCH GUI DE
No . 2 2, 2 01 7 S e r i a l No . 3 3 6
区 域 资 源 环 境 的 经 济 承 载 力 研 究
徐 子 嫫
( 西安 翻译学院 , 西安 7 1 0 1 0 5 )
C l 】 C l 2
C 1
非 农 业 就业 比例 收 入 水 城 镇 居 民 可 支配 收入 农 民人 均纯 收入 水 资 源 总 量
% 兀 [ ^
其中, C表示经 济承载 能力 ; R表示在 一定 区域 内的经
济增 长所 需要 的各 类资源总量 ; E表示环境阻力。 由此 , 通过 上述 的分 析模型 可以看 出 , 要 提高经济 的承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 0 2 — 2 0
作者简介 : 徐子嫫( 1 9 8 9 一 ) , 女, 安徽阜 阳人 , 助教 , 硕 士研 究生, 从事资源环境经济及 消费经济研究。
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 区域 资 源 ; 经济承载力 ; 熵值 法 中图 分 类 号 : F 0 6 2 . 1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2 9 1 X( 2 0 1 7 ) 2 2 — 0 0 4 3 — 0 3
一
、
区域 资源 环境 经济 承 载力 的 内涵
区域之间 的贸易 , 然后对 系统 内的资源供给产生影 响。而在 这个影响 中, 还包括 了环境 的跨 区域 的影响 。因此 , 借鉴福格 特 的人 口承载力模 型 , 可 以用 公式 ( t ) 来表示 资源 哈宁和经
济承载力之间的关系 。
c 。 : R : E 。 ( 1 )
于经济 、 环 境 和 资 源 三 个 系 统 之 间 的关 系 出 发 。而 对 于 三 者
力, 就是指在一定 时期 内 , 在确保合理开发 的前提下 , 资源环
境 可容 纳 的最 大 的经 济 社 会 总 量 。
二、 资 源环 境 的经 济 承载 力模型 研究 现状
关 于资 源环境 和经济承载之间的关 系 , 周婷 ( 2 o o 8 ) 在其 发表 的论文 中提 出了 z模型 , 具体 ( 见图 1 ) 。
—
C 5
C6
—
C 7
能 耗 规 模
人 门[ 大 l 素 就 业
单位能耗产值 单 位 电耗 产 值 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
常住人 口 城 镇人 口比重
就业人 口
吨煤标准 / 万元 千 瓦小 时 / 万 元 吨煤标准 / 万元
万人 %
万人
C 8 C 9 C l ( J
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评价指标选取
一
具体 指标 国 内生 产 总值
固 定 资 产投 资 城 镇 居 民人 均 消 费 支 出
出 口额
编 号 C l
C 2 C 3
C 4
经 济 因素
结构
G D P增 长 率 非农业产业 产值 比例 人均 G D P
% % 7 1 3
和非增长 的闭环系统 。因此 , 经济系统的强大是依赖于资源
和 环 境 两个 系统 。由此 , 在 不 扰 乱 环 境 和 资 源 系 统 的前 提 下 ,
承 载力 , 是 指 在 限 定 的 条 件 下 承 载 物 所 能 够 承 受 的 能
加强对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 的研究是实现经济 、 环境和资源 科 学发 展的关键。笔者认为 , 所谓 的区域 资源环境 经济承载
摘
要: 为加快 经济和 环境之 间的协调发展 , 以经济承载力 、 环境承载 力等理 论作为基础 , 结合 区域 资源环境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经 济承 载 力 内涵 和 承 载 力模 型 研 究 现 状 , 利用熵值法对安徽 2 0 1 4年 的 经 济 承 载 力 进 行 评 价 , 从 而提 出相 关 的 发展
在 该 影 响机 理 中 , 周 婷 首 先认 为 区域 经 济是 开 放 型 的 , 从
之 间的关系 , 赫尔 曼 ・ E . 戴 利认为 , 自然界是一 个封 闭 、 有限
区域 1
资源
区域 2
资源
区域 3
影 响
影 响
图 1 生态 系统与经济承载的关系
而使得不 同的区域之间存在着一定 的区际联 系。因此 , 通过
- - — —
43 - - — —
活
环境 轴
图 2 环 境 一 资 源一 活 动 关 系
而无论是 z模型 , 还是 李爽提 出的三维 空间模型 , 其都 级指标 二级指标
总 量
引入 资源环境承载 力对经济 、 环境 和资源进行 了评价 , 只是 单位 亿元
力兀 7 E
载 能力 , 与资源供 给总量和环境 阻力有着很 大的关 系 , 并通
过 三者之间 的协 调发 展 , 促进经 济 、 环境和资 源三者之 间的 协调发展 。 李爽( 2 0 1 5 ) 在其发表的论文中, 运用空间状态法构建了资 源、 环境和社会活动三者之前的三维坐标体系, 具体( 见下页图 2 ) 。 而在下页图 2中 , 不 同的 A、 B等点表示在该 空间区域 内 的不 同状态的承载点。如 承载力低于 A点 , 则表示人类活动 低于环境 和资源 的承 载力 , 还存在较 大的发展空 间 ; 而如果 高于 A点 , 则表明经济增长已经超过了环境所能够承载的能力。
力 。因此 , 要理解区域环境经 济承载力 问题 。首先 , 要厘 清承 载力、 被 承载物之 间的关系 ; 其次, 结 合 区域 经济发展 理论 , 指 出资源环境 的经济 承载力就是 在资 源持续供 给和环境长 期容纳量 的基础上所具有 的经济增长能力。而从 两者 的关 系 来看 , 经济增 长通 常是 被承 载的对象 , 而 资源环境则 被看成 是承载物 。对于资源 环境 的经济承载能力理论 , 其首先是基
2 0 1 7年第 2 2期 总第 3 3 6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0N0M I C RES EARCH GUI DE
No . 2 2, 2 01 7 S e r i a l No . 3 3 6
区 域 资 源 环 境 的 经 济 承 载 力 研 究
徐 子 嫫
( 西安 翻译学院 , 西安 7 1 0 1 0 5 )
C l 】 C l 2
C 1
非 农 业 就业 比例 收 入 水 城 镇 居 民 可 支配 收入 农 民人 均纯 收入 水 资 源 总 量
% 兀 [ ^
其中, C表示经 济承载 能力 ; R表示在 一定 区域 内的经
济增 长所 需要 的各 类资源总量 ; E表示环境阻力。 由此 , 通过 上述 的分 析模型 可以看 出 , 要 提高经济 的承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 0 2 — 2 0
作者简介 : 徐子嫫( 1 9 8 9 一 ) , 女, 安徽阜 阳人 , 助教 , 硕 士研 究生, 从事资源环境经济及 消费经济研究。
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 区域 资 源 ; 经济承载力 ; 熵值 法 中图 分 类 号 : F 0 6 2 . 1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2 9 1 X( 2 0 1 7 ) 2 2 — 0 0 4 3 — 0 3
一
、
区域 资源 环境 经济 承 载力 的 内涵
区域之间 的贸易 , 然后对 系统 内的资源供给产生影 响。而在 这个影响 中, 还包括 了环境 的跨 区域 的影响 。因此 , 借鉴福格 特 的人 口承载力模 型 , 可 以用 公式 ( t ) 来表示 资源 哈宁和经
济承载力之间的关系 。
c 。 : R : E 。 ( 1 )
于经济 、 环 境 和 资 源 三 个 系 统 之 间 的关 系 出 发 。而 对 于 三 者
力, 就是指在一定 时期 内 , 在确保合理开发 的前提下 , 资源环
境 可容 纳 的最 大 的经 济 社 会 总 量 。
二、 资 源环 境 的经 济 承载 力模型 研究 现状
关 于资 源环境 和经济承载之间的关 系 , 周婷 ( 2 o o 8 ) 在其 发表 的论文 中提 出了 z模型 , 具体 ( 见图 1 ) 。
—
C 5
C6
—
C 7
能 耗 规 模
人 门[ 大 l 素 就 业
单位能耗产值 单 位 电耗 产 值 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
常住人 口 城 镇人 口比重
就业人 口
吨煤标准 / 万元 千 瓦小 时 / 万 元 吨煤标准 / 万元
万人 %
万人
C 8 C 9 C l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