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习题B.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的对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的技术政策是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

2.巴塞尔公约针对的固体废物的种类是危险固体废物。

3.生活垃圾的收集系统有拖曳容器系统、I占I定容器系统。

4.固体废物的收集原则是危险固体废物与一般固体废物分开、工业固体废物与生活垃圾分开、泥态与固态
分开、污泥应进行脱水处理。

5.评定固化效果的物理、化学指标有浸出率、增容比、抗压强度。

6.影响固体物质燃烧的因素有固体粒度、温度、压力、相对速度、氧浓度。

7.卫生填埋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沟槽法、地面法、斜坡法。

&污泥中水分的类型冇间隙水、毛细管结合水、表面吸附水、内部水。

二、简述题(30分,每小题5分)
1•什么是固体废物?其待点是什么?
答:固体废物是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利泥态赋存的物质。

英特点是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

一种过程的废物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往往可以成为另一过程的原料,所以废物又冇“放错错误地点的原料”之称c
2.热解和焚烧处理的原理是什么?热解与焚烧处理各冇何特点?
答:固体废物的热解是指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使可燃性固体废物在高温下分解,最终成为可燃气、油、固型碳的过程。

固体废物热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

包含大分子的断链、异构化利小分子的聚合等反应。

热解过程可用下列通式表示:
气体(H2+CH4+CO+CO2+H2O+MH3+H2S+HCN )
有机固体_►高分子、人分子有机液体(焦油+芳香烧)
+低分子有机液体+各种有机酸卜芳香炷
固体(炉渣、碳黑)
热解与焚烧的特点如下:
(1)反应类型不同。

热解反应是吸热反应,焚烧是放热反应。

(2)反应产物不同。

热解反应主要是高分子化合物分解为低分子,因此热解反应也称“干徭”,其产物可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可产生燃气、燃油,其便于储存运输;而焚烧的结果产
生大量的废气和部分废渣,仅热能可回收,同时还存在二次污染问题。

3.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原则是什么?
答:固体废物资源化应遵循的原则是:(1)“资源化”技术是可行的;(2)“资源化”的经济效益比较好,有较强的生命力;(3)废物应尽可能在排放源就近利用,以节省废物在贮放、运输等过程的投资;
(4)“资源化”产品应当符合国家相应产品的质量标准,因而具有与之相竞争的能力。

4.冇机物的庆氧发酵过程分为儿个阶段,简述之。

答:冇机物的厌氧发酵过程可分为液化、产酸和产甲烷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各冇其独特的微生物类群起作用。

1.液化阶段主要是发酵细菌起作用,包括纤维索分解、蛋白质,水解菌和脂肪分解菌。

2.产酸阶段主要是醋酸菌起作用。

以上两阶段起作用的细菌统称为不产甲烷菌。

3.产甲烷阶段主嘤是甲烷细菌,它们将产酸阶段产生的产物降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同时利用产酸阶段产
生的氢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烷。

厌氧发酵的碳氮比一20-30适宜。

5.固体废物的焚烧系统主要由哪儿个部分组成?
一般说来,固体废物的焚烧系统主要由7个部分组成,分别为:
1.原料储存系统
2.进料系统
3.焚烧系统
4.废气排放与污染控制系统
5.排渣系统
6.焚烧炉的控制与测试系统
7.能源回收系统
6.有害有机废物焚烧后要求达到什么标准?
有害有机废物焚烧后要求达到的三个标准:
(1)主要有害有机组成的破坏去除率DRE都要求达到99. 99以上%。

(2)IIC1的排放量应符合焚烧炉烟囱排出的1IC1量,在进入洗涤设备之;前小于1.8kg/h,若达不到这个
要求,则经过洗涤设备除去I1C1的最小洗涤率应为99. 0%o
(3)W囱排放的颗粒物应控制在183mg/m3,空气过战率为50%,如果大于或小于50%,应折算成50%的排
放量。

1.用新鲜人粪尿各1000 kg,搭配成C/N比为25: 1的混合沼气发酵原料,
需加多少落叶?(已知人粪G为2.5%, N伪0.85%;人尿C2为0.4%, 2为0. 93%;落叶G为41%,弘为
1.0%)
解:K=[2. 5%X 1000+0. 4%X 1000+41%XX;J/ [0. 85%X 1000+0. 93%X 1000+1. 0%XX3]=25: 1 X3=2600(kg) 答:需加2600 kg落叶。

2.焚烧炉的操作温度为80CTC和980"C,试计算苯达到DRE=99. 9%时在炉内停留的时间。

(苯的A和E分别为7.43 X 10~ 和95900cal/g • mol)
解:980°C的反应速率常数k为
由表7-3 查得苯的A=7. 43X IF, E-95900
k= Ae_£//?T=7.43X1O21 - e_95900/1,987*l253=l. 389X 10s
1 0.0001
tww=- (— ) In ( --------- ) =6. 632X10 (s)
k 1
答:炉内停附时间为6.632 X10*
3.—个拥冇5万居民的城镇,每人每夭产生垃圾1.5kg,如果用卫生填埋法进行处置,覆土与垃圾之比为1:
4,填埋后废物压实密度为650kg/m\ 填埋高度为7.5m,填埋场设计运营20a,计算卫生填埋场的而积和容量。

(参考p370)
解:V= (365X1.5X50000/650) +[365X1.5X50000/ (650X4)]
=52644 (m3)
己知填埋高度为7.5m,每年占地血积为:
A= 52644/7. 5= 7019 (m3)
如果场地运营20&则填埋而积为
A2O=7O19X2O= 140380 (m3)
运营20a场地的总容量为
V0=VX20=52644X20=1052880 (m;J)
答:卫生填埋场的而积为140380 nA容量为1052880m'。

四、论述题(30分,每小题10分)
1.什么是二噁英?它是如何产生的?怎么防治?
在燃烧不完全的排气屮常含冇冇机化合物,特别是冇害冇机物的焚烧,这些冇机组分冇的含原冇
害组分和它们的降解物,冇的其至生成较原组分更具毒性的新的冇机物。

因此,对焚烧产生的有机物进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二噁英是有机氯化合物,它是由两个氧键连接两个苯坏而形成的。

它的结构式为:(图:二噁英的结构式白皮书P181)。

可以冇2〜8个氯原子在取代位置上,共形成73种不同的化合物,都是多氯二苯二噁英(PCDD), 一般统称为氯化二苯二噁英(CDD)。

其中毒性最大的是2, 3, 7, 8—四氯二苯二噁英(TCDD), 它的毒性比烈化物人1000倍,比马钱子碱人500倍。

多氯二苯二噁英在700°C以下对热稳定,高温时开始分解。

二噁英的产生
①燃烧含微量PCDD垃圾,在排出废液中含PCDD;
②二种或多种冇机氯化物(如苯酚)存在下,由于二聚作用在适当的温度和氧气条件下结合形成
PCDD;
③多氯化二酚、多氯联苯等一类化合物的不完全燃烧,也可生成PCDD;
④由于氯及氯化物的存在,破坏碳氢化合物(芳香族)的基本结构而与木质索结合,促使生成
PCDD、PCDF (多氯二苯咲喃)的化合物。

城市垃圾中氯源及木质素是很普遍的,因此在欧美的一些焚烧炉排气中常含PCDD及PCDFo 二噁
英的防治
一是采取流动焚烧系统,整个系统由焚烧炉、燃烧气连续测定仪和气体净化器三部分组成,将含二噁英的固体或液体废物置于初级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烟气进入二级燃烧室,借辅助燃料油燃烧,温度升至1200°C,经冷却后进入高效气体净化器,除去颗粒物及酸性气体。

该系统对固体及液体中二噁英的破坏率达99.9999%。

另二个设备是高效电子反应器及红外处理系统,经这两个设备处理,四氯化碳的分解率为99. 9999%,多氯联苯的分解率为99.99999%,对含2, 3, 7, 8-TCDD的土壤经处理后,残渣中2, 3, 7, 8-TCDD的含量小于检出极限0. llppbo排放气体中2, 3, 7, 8-TCDD的含量小于检出极限
0. 55ng/m\
2.安全土地填埋场地的选择从哪儿方面考虑?考虑哪些因素?
因素要素
工程 1.尽可能靠近生产厂;2.容量足够大;3.道路是全天候公路;4.尽可能利用天然地形;
5.避开地震区、断层区、溶盐洞及矿藏区;
6.埋藏物与地下水位之间至少有1.5m序的土
壤,土壤渗透率WlCTcm/s
环境1.在100年一遇洪泛区以外;2.避开地下蒂水层;3.降水虽低蒸发速度高;4.避开居尺区和风景区;5.避开动植物保护区;6.避开文物古迹;7.减少运输和设备运转噪声
经济1.容易征得土地;2.场地和道路施工容易;3.运转距离短
法律社会1•符合有关法律规定;2.必须取得地方主管部门的允许;3.注意公众與论和社会影响
3.你在固体废物实验中测得的煤肝石的热值是多少?其最合理的利用途经是什么?请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