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不确定现象》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不确定现象》教案
不确定现象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96页例1、例2、例3相关的课堂活动及练习。
不确定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一定”“可能” “不可能”这些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抽签、抛硬币、摸彩球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时不确定的,并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 这些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帮助学生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难点:能用“一定” “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和学生交流:同学们,谁能说一下明天的天气情况。
预设:下雨、阴天、晴天……
教师小结: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可以确定它的结果,有的事情则不能确定它的结果。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不确定现象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不确定现象
(I)教学例1
四个同学参加元旦文艺汇演,利用抽签的方法确定出场顺序,谁会抽到第1 个呢?
学生猜测。
师和学生交流:这是一道关于可能性的问题。
谁抽到1号,谁就第1个演讲。
但是全班同学抽到1号都有可能性,但是到底谁能抽到1号,不确定。
全班有4个同学参加演
出,这4个同学只有1个人能抽到1号。
在抽签之前,不能确定谁一定能抽到1号,谁都可能抽到第1个。
只有抽签之后才能确定谁第1个岀场。
可能是小明抽到第1,也可能小芳抽到第1。
板书:可能……也可能……
师:这个现象是不确定现象。
(2)教学例2
师和学生交流:大家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一个抛硬币游戏怎么样?抛硬
币之前请同学们猜一猜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呢?还是反面向上?
学生猜测。
学生分组进行抛硬币活动,注意记录和观察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
活动后请学生用语言描述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得出这件事是不确定的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描述: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可能……也可能……”这个词语来描述这种不确定现象。
抛一枚硬币,落地后可能是正面向上,也可能是反面向上,在数学上,我们把像抽签、抛硬币这样的,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而使人们事先不能确定的现象叫做'‘不确定现象”。
板书:结果不止一种不确定
2、探究确定现象
出示例3,摸彩球。
展示盒子里的球一一全是红球,另一个全是白球。
学生可分组摸球后,记录摸球后的结果。
师和学生交流:当盒子里全是红球时,小虎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结果怎样呢?
预设: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全是红球,都是红球……
师和学生交流:当盒子里全是白球时,小猫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结果怎样呢?
预设: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全是白球,都是白球……
教师引导规范语言: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一定”这个词来说。
小虎摸到的一定是红球,小猫摸到的不可能是红球。
这些现象是确定现象。
板书:确定现象
师质疑:这样放球可能从盒子里摸出黃球吗?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不可能,不会……
教师引导规范语言: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不可能”这个词来说。
(板书:不可能)
师和学生交流:(展示盒子里的球一一全是黄球)当盒子里全是黄球时,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结果乂怎样呢?
预设:学生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摸球结果。
教师小结:像这样结果只有一种,我们就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确定现象。
巩固新知
课本第97页课堂活动1、2题。
设计意图:这些有趣的游戏,它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在玩之询是不能确定的,属于数学上的“不确定现象”。
也正是因为结果的不确定,人们才可以反复玩,在可能出现的结果中去感受无穷的乐趣。
(三)达标反馈
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填空。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
2、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
3、人用右手写字。
()
4、地球上没有空气。
()
5、人跑得比马快。
()
6、母鸡下蛋。
()
7、我的年龄比爸爸小。
()
8、明天会下雨。
()
9、小王抛10次2分钱硬币,一定都是反面朝上。
(
10、IOO个白球中放一个黃球,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黃球。
(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一起说一下吧!
预设1:我们知道了不确定现象的描述方法。
预设2:我们知道了“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三个词语来描述事物。
■板书设计
不确定现象
可能……也可能……
结果不止一种不确定
一定
确定现象
不确定现象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98页例4相关的课堂活动及练习。
不确定现象(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在具体情景中列举出简单的随机事件可能发生的所有的结果。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在活动中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对不确定现象进行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归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随机事件可能发生的结果。
难点:学生猜想、列举后再归纳不确定现象的所有可能的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两个同样的绳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和学生交流: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能举例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是可能发生的事情吗?
预设:学生举例后在黑板上记下一些例子。
如:抛硬币、掷骰子、帖鼻子、摸奖、转转盘、青蛙跳、摸彩色粉笔……
师让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描述这些不确定的现象。
生活中,很多事情的结果是不唯一的,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果的事件我们把它叫
做不确定事件。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的结果。
(二)探究新知
研究可能出现两种结果的事件。
(教学例4)
出示例4
师和学生交流:在抛硬币游戏中,我们知道抛一枚硬也可能是反面向上,有儿种可能出现的结果?
预设:两种结果。
师质疑:现在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拿出信封里的两根绳。
按图中的要求打一个结,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活动。
预设:学生列举以后再归纳不确定现象的所有可能的结果。
板书:
①不可能结成一根绳:
②一定能结成一根绳;
③可能结成一根绳。
一共有3种结果。
小结:手中抓的四个绳头,打结的两根如果是同一根绳上的,那么不可能结成一根绳:如果打结的两根绳头不是一根绳上的两个绳头,任意两根一定能结成一根绳。
这就是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的结果。
(三)巩固新知
课本笫98页第1、2题
(四)达标反馈
一选。
1、在一个盒子里均匀地装有5个白球,9个黑球,从中任选一个球,取出()球的可能性大些。
A、白球
B、黑球
C、无法比较
2、正方形3面是a, 2面是b, —个面是c ,任意抛这个正方形,a面()朝上。
A、一定
B、可能
C、不一定
3、盒子里有4个白球和4个红球,任意摸一个的结果是()。
A—定是白球B不可能是红球C、两种球都有可能
4、小明和小红50米赛跑,同学们预测有()种可能的比赛结果。
A、1
B、2
C、3
5、甲数是一个五位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屮数是Iooo
B、甲数比999小
C、甲数的最高位一定是万位
答案:1、B 2、B 3、C 4、B 5、C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一起说一下吧!
预设1:我们知道了随机事件中的不确定现象;
■板书设计
不确定现象(二)
①不可能结成一根绳;
②一定能结成一根绳:
③可能结成一根绳。
随机出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