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qìn)旁骛.(wù)撩.逗(liǎo)觥筹.交错(chóu)
B.兀.的(wù)宽宥.(yòu)拮据.(jū)忸怩.作态(niē)
C.谷穗.(suì)呢喃.(nán)灰烬.(jìn)抽丝剥.茧(bō)
D.娉.婷(pīn)遁.词(dùn)箴.言(zhēn)孜.孜不倦(zī)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汹涌诓骗理致易明根深蒂固
B.遵循吹嘘形销骨立如雷贯耳
C.惘然灌溉思贤如渴与日具增
D.儒养坍塌画龙点睛不言而喻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两弹元勋钱学森被美国人称为“一个人可以抵五个师”的经世奇才
....。
B.他的引证虽然气势逼人,但是根本站不住脚,因为他没有搞懂所引文章的基本主
张,只不过断章取义
....地加以引用罢了。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热播后,在广大青少年中引发一场诗词热,广大青少年纷纷
爱上古典诗词,决意附庸风雅
....,让古典文化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D.为争夺未来5G市场,全球各大通讯公司前仆后继
....,加紧布局。
华为独占整头,成为美国政客打压的目标,也就不足为奇。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策划的《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极大地激化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
B.生命的意义在于,我们能彼此理解、彼此善待、彼此成就,成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
C.9月25日是鲁迅诞辰140周年纪念日。
无论是对于当代中国文化,还是当代中国人,鲁迅更是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
D.制作上的硬伤并没有影响这部电视剧收视率的原因,是因为它贴近女性视角,贴近现实和年轻人的生活。
5. 将下面五个句子排序后分别填入下面横线处,和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兰花和牡丹不同,兰花象征着隐逸的美,因为它常常生长于多荫的幽谷。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为此,它便成为不与凡俗为伍的君子以及真友谊的象征。
①可是当人们欣赏它的时候,这香是多么飘逸啊
②据说它有“孤芳自赏”的美德,不在意人们看不看它,而且极不情愿被移植到城市里去
③而且,它的香味又是很微妙的,似乎并不故意要去取悦任何人
④所以,我们常常称美丽的隐逸的少女,或隐居山中鄙视名利权势的大学者为“空谷幽兰”
⑤如果它被人们移植到城市里,它必须顺自然的本性生长起来,否则便会枯萎而死
A.③⑤①②④B.②⑤④③①C.②④③①⑤D.②④③⑤①
6.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B.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完成了第三季的首轮播放,其时尚化的宣推方式,成为活化传统文化的成功范本。
C.各地不断完善脱贫攻坚系列政策,涉及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劳务输出扶贫……
等,瞄准贫困人口,分类施策,成效显著。
D.当生命中的厄运不期而至,我们是俯首屈从、自甘沉沦?还是积极面对、勇于挑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智慧城市是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为基础的城市,其“智慧”体现在及时捕捉并报送信息、快速而精准地分析海量数据、迅速给出应对方案等方面。
就像一个“智慧”的人,能通过感觉器官敏锐地获得信息,通过神经系统迅速传输给大脑,大脑马上作出判断并形成处理问题的策略。
智慧城市的感觉器官是包括摄像头、传感器等在内的信息收集系统,神经系统是互联网等数字信息通道,大脑则是城市智能运营指挥中心。
建设智慧城市,能有效提高政务管理效能。
比如,工作人员巡查时发现一处井盖损坏,打开“大城管”APP,拍照,上传井盖信息;网络后台调用城市大脑相关数据比对研判;处置单位收到工单,赴现场更换井盖。
整个过程仅用三四个小时,而以前处理此类情况最快也要一天。
【材料二】
智慧城市强调技术,但不是被技术制约,而是人在利用技术,更是以人为中心,目的是为人们提供更广泛、更深入的服务。
生活在智慧城市里,人们已经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进行购物、资金收付、生活缴费、交通出行、股票及基金交易等各种资金的往来活动,极大地提高了交易效率、节省了成本、方便了生活。
鼠标的轻轻点击促成了人们的各种交易,指尖的滑动便完成了过去繁杂而漫长的工作。
在杭州,浙江省直公积金信息管理处处长王炜介绍:“以前办理业务日均要叫1000多个号,现在每天只需要200多个号,老百姓已经习惯
了通过‘刷脸’在支付宝上办事,提取公积金,全程免材料、免填表、零等待、秒入账,真正实现‘零跑腿’。
”智慧城市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品质的提升,也在改变着传统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形态。
【材料三】
当前,各地的智慧城市试点项目正在有序开展。
在建设智慧北京的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整体数据治理能力日益提高,这样的条件自然会吸引众多高科技产业落地,从而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是无需司机操作的自动驾驶汽车,该行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但汽车实现自动驾驶离不开智能化的道路、专用的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换句话说,要发展“聪明的车”,得先建设“智能的路”。
北京在道路智能化方面表现突出,因此在推进自动驾驶车辆上路测试方面进展迅速。
2021年5月,北京成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项目的试点城市之一。
该项目对业内高端企业极具吸引力,将促进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半导体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
7. 下列对“智慧城市”中“智慧”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以获得科技创新成果为目的
B.及时捕捉信息并且快速上报
C.快速而精准地分析海量数据
D.迅速给出应对方案
8.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慧城市就像一个“智慧”的人,能通过感觉器官敏锐地获得信息,通过神经系统迅速传输给大脑。
因此,神经系统则是城市智能运营指挥中心。
B.当今,人们已经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进行购物、资金收付、生活缴费、交通出行、股票及基金交易等各种资金的往来活动,这是“智慧城市”的一大体现。
C.智慧城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传统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将使城市的明天充满“智慧”。
D.作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项目的试点城市之一,北京可能将着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促进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半导体等产业的快速发
展。
9.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每空限10个字以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题。
有趣的人不苟且
孟祥夫
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
有趣和枯燥、乏味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
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
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大所难得者唯趣。
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
”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
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
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
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
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
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
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
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
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
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
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
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
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
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
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
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
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
”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
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
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
这样的趣,终非真趣。
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
⑦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
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
”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
10. 本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1.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过“不苟且”的生活?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12.下列事例不能作为本文“做一个有趣的人”论据的一项是()
A.钱锺书行事如顽童,经常在他女儿睡着时,用墨笔在她脸上画胡子,在肚皮上画鬼脸,给女儿起各种形象的绰号来戏弄她。
即使生活清苦,但这个有趣的爸爸却让他的女儿从小就知晓了乐观与探索的可贵。
B.唐代名相房玄龄,未做官时,有一次患重病,对他太太卢氏说:“我若病死,你不要守寡,要再嫁。
”卢氏到房内,挖出一只眼睛以示终身不改节。
后来房玄龄病愈,一直升到宰相高位,始终对夫人极为尊敬。
C.秦惠王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疾。
他为人幽默风趣,但美中不足的是,他脖子下面因病长了一个大肿瘤,被时人戏称为“智囊”,意思是他的智慧都在这大囊里。
他自己对有这个大肿瘤不自卑,对别人的戏称也不介意。
D.有一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的站起来。
目睹整个经过的旁人问他:“你挨打,为什么不还手?”苏格拉底微笑地回
答:“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它一脚吗?”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题。
风雪夜归人
马亚伟
①三十多年前,父亲在离家三十里路的地方上班,他每天骑自行车往返。
②冬天的天,像个面无表情的冷面人。
寒气阵阵,天空透着捉摸不透的意味。
父亲抬头望了几次天,说:“这天阴了好几天了,雪也没下,我还是去吧,厂里一大堆事,耽搁不得。
”母亲说:“下雪了咋办,还是别去了。
”父亲犹豫了一下,推起车子出了家门。
③过了一会儿,天阴得更沉了。
没多久,雪纷纷扬扬下了起来。
那次的雪下得特别大,雪片简直像羽毛一样,在风中乱舞。
母亲叹口气说:“让你爸别去上班了,他偏不听,下雪了还咋回家!”父亲轻易不会歇班,他挣的钱要供我们一家开支呢。
④到了下午,雪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
母亲在屋里屋外团团转,雪地上留下她杂乱的脚印。
“雪越下越大了,你爸可咋回来呀!”母亲语气里有明显的担忧和焦虑。
“我爸今天也许不回来了呢,听他说那里有住的地方。
”我安慰母亲。
⑤黄昏时分,雪渐渐小了,但地上的雪更厚了,脚踩上去立即陷出深深的窝,每走一步都很吃力。
我问母亲:“我爸今天不回来了吧?”母亲无比笃定地说:“回来!他肯定回来!”
⑥夜色笼了过来,母亲站在门口翘首遥望,可路上连个人影也看不到。
冰天雪地,我在呼啸的风中瑟缩着,感觉要被冻成一根冰棍。
“妈,回家等吧!”我开口说话时,牙齿都要打战。
母亲却目光专注地遥望着村口,一声不吭,她在雪花飞扬中保持着一成不变的姿势和表情,那姿势和表情像雕像般肃穆。
忽然,母亲说:“走!回家做饭,你爸回来得吃上热乎饭!”
⑦母亲认定,父亲一定会回来。
我跟着母亲在屋子里忙碌起来。
小小的屋子里,炉火烧得正旺,温暖弥漫着,与屋外的世界形成强烈的反差。
这样的时候,分外觉得“家”这个字眼是那么可亲。
母亲烧起灶火,忙着熬红薯粥。
她嘱咐我在炉火上烧开水:“多烧点开水,
你爸回家得赶紧让他用热水洗洗,暖和暖和。
”灶火上熬着红薯粥,母亲开始切白菜,切豆腐,洗粉条,她要做父亲最爱吃的大炖菜。
⑧屋子里的饭菜香味弥漫着,妹妹饿得叫起来:“妈,我要吃饭,爸爸今天肯定不回来了。
”夜色漆黑,别人家已经过了晚饭时间,可父亲还没有回来。
母亲的态度依旧坚定:“你爸一定会回来的,再等会儿!”我和妹妹围着炉火,静静等待。
母亲则一趟趟往外面跑,脸上的表情越来越焦虑。
⑨后来母亲不再出门去,但她的焦虑在升级,眉头紧锁着。
就在我们都等得心烦意乱的时候,屋门“吱呀”一声开了。
“爸爸回来啦!”妹妹喊起来,我和母亲也一跃而起。
⑩我们面前的父亲,简直成了雪人!他衣服上都是雪,眉毛、胡须上也都是雪,整个人都是白的。
“赶着做事,回来晚了。
”父亲开口说话,“三十里地,我一步步走回来的!”父亲嘴巴像被冻僵了一般。
母亲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使劲吸吸鼻子,为父亲拍打满身的雪。
我赶紧把门关紧,让屋里的温暖一点点融化父亲的寒冷。
这个世界有冰有霜,但幸好还有家;这个世界有风有雪,但幸好还有爱。
夜归人,只要有人在风雪中为他守候,就一定能回到家。
父亲坐到餐桌前,看到热气腾腾的饭菜,张口想要说什么,又停了一下,终于说出一句话:“家里真暖和!”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1年第10期,有改动)
13.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风雪夜归人”为题,主要写了父亲冒雪回家的故事。
B.小说以倒叙的方式讲述故事,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C.小说中的“我”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小说的线索人物。
D.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屋内温暖与屋外寒冷的对比、妹妹形象与妈妈形象的对比。
14.用简练的语言补全小说故事情节。
阴天,父亲坚持推车上班→雪下大,①( )→雪渐小,②( )→屋子里,③( )→夜色漆黑,④( )
15.小说对父亲着墨不多,但父亲这一形象仍很鲜明,结合文本分析父亲形象。
16.结合上下文,任选角度品析文中画线句子。
(1)那次的雪下得特别大,雪片简直像羽毛一样,在风中乱舞。
(2)母亲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使劲吸吸鼻子,为父亲拍打满身的雪。
【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学贵有恒
①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
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
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
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
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
孔子曰:“欲速则不达。
”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
”此之谓也。
②有种树者,树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
或问其术,则曰:“吾无他巧,但识物性,辨土宜,培壅①有道,灌溉以时耳。
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
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
③宋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②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
④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
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功效也。
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
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
【注释】①壅(yōng):用土壤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
②芒芒:疲倦。
1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援.疑质理援:提出
B.俟.其欣悦俟:等到
C.其子趋.往视之趋:催促
D.自矜.功效也矜:夸耀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树茂而.果繁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灌溉以.时耳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今人或有志于.学
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则知修业之.道矣
19.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甲文写作者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了说明求书之难和求师之难。
B.甲文写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的表现,突出其求知的渴望与诚心。
C.乙文写种树者所种之树“树茂而果繁”的原因是识别物性,辨别适合的土壤,培土施肥有规律,灌溉浇水按时间,总是早晚仔细察看。
D.乙文第2段和第3段通过一正一反的两个事例论证了学习不在一时的勤勉,关键是要有恒心、有毅力的观点。
20.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
(3)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
过山农家
【唐】顾况①
板桥②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③焙茶④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释】①顾况(727—815),唐代诗人,他提倡质朴淳厚的诗风,其诗清新自然,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②板桥: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
③嗔:责怪,埋怨。
④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
21.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按走访顺序,依次选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等镜头。
B.“莫嗔”二字,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表现了山农的爽直性格。
C.“却喜”二字,道出了山农对雨后天晴,能翻晒谷子的喜悦。
D.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晒谷等劳动的感受,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
22.联系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这一联诗,赏析《过山农家》一二句的词句在组合形式上的特点。
23.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
(2)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_______。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4)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岳阳楼记》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7)树绕村庄,__________________。
(秦观《行香子》)
24. 根据阅读的名著完成小题。
(1)《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其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____________。
它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宋江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杀富济贫的豪举。
聚义厅前的义旗上写着“____________”四个大字,小说鲜明地表现了
“____________”的主题。
(2)学者鲍鹏山认为梁山好汉就人与事的关系而言,有几种类型。
有些人是“人遇事”,如鲁智深;有些人是“事找人”,如林冲:有些人是“人找事”,典型代表是李逵。
请从这三个人中任选一人,结合《水浒传》具体情节,简要说明。
25. 微写作
你知道“YYDS”“绝绝子”“内卷”“emo”这些网络词语的意思吗?它们有的来源于某些广受关注的新闻事件,有的起于键盘敲击的错误,还有的纯粹是为了好玩,以调侃的方式造一个新词……对于这些网络词语的存在有人全面排斥;有人主张全面接受;更多的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无伤大雅,但在作文、书面交流等方面还是要尽量避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络语言呢?请你从以上观点任选一个,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150字。
2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月色如水,晚风轻拂。
曾经的画面又浮现在眼前,曾经的叮咛又回响在耳畔……原来,那些曾经拥有的美好一直都封存在我的心中,从未远离。
请以“美好从未远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