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选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

合集下载

杭州市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经典测试(含答案)

杭州市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经典测试(含答案)

考试范围:xxx ;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食品保护气B .空气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质量状况越好,空气越清新C .计入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臭氧D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氧气21%、氮气78%2.以下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 .硫粉B .细铁丝C .木炭D .红磷3.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制备、除杂的方法错误的是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利用红磷除去空气中的氧气B .利用颜色区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C .利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D .实验室利用加热分解氧化汞的方法来制取氧气4.某同学误将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t 2时刻,氯酸钾开始分解B .t 2时刻,氧气开始产生C .c 代表生成的所有氧气的质量D .二氧化锰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5.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 .+→+加热氢气氧化铜水铜B .→+加热氧化汞汞氧气C .+→+点燃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D .+→点燃硫氧气二氧化硫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B.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C.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及生态的平衡有重要意义D.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7.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则变量y 可表示的是A.生成氧气的质量B.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8.区别木炭粉、红磷、硫粉、铁丝四种药品,最为简便的方法是A.加热分解B.观察颜色C.加水溶解D.测定物质的密度9.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新高中地理高考解密04 大气环境(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

新高中地理高考解密04 大气环境(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

解密04 大气环境A组考点专练考向一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2020·浙江高三月考)一地气压的变化是由于空气运动而引起的空气质量重新分布的结果,下图是北京(39°54′N)、广州(23°08′N)、火奴鲁鲁(檀香山)(20°20′N)三地气压的年变化状况。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A.北京、广州、火奴鲁鲁B.火奴鲁鲁、广州、北京C.火奴鲁鲁、北京、广州D.广州、北京、火奴鲁鲁2.与甲地相比,6~7月丙地的气压状况及影响因素是()A.偏高热力因素B.偏高动力因素C.偏低热力因素D.偏低动力因素【答案】1.B 2.C【分析】试题考查气压的季节变化。

1.由材料“一地气压的变化是由于空气运动而引起的空气质量重新分布的结果”可知,气压变化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一年内气温变化的大地区气压异也大。

火奴鲁鲁纬度低,受海洋影响大,气温的年较差最小,气压差异也最小,甲代表的是火奴鲁鲁。

北京与广州相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大于广州,气压差也大于广州,可判断出丙为北京,乙为广州,B正确。

2.根据图中的气压距平值可判断出甲为北京、乙为广州、丙为火奴鲁鲁。

从图中看,6~7月丙地气压距平为负值,甲为正值,说明丙地气压偏低。

原因是北京气候大陆性强,夏季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低,是热力因素,C正确。

【点睛】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垂直方向上,热的地方空气会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而近地面则形成低压;冷的地方空气就会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近地面形成高压。

水平方向上,空气从高压向低压扩散,就形成了热力环流。

北京北部山区与南部平原地区之间往往会形成热力环流。

在天气预报中,常有“白天风向北转南,夜间风向南转北”的语句。

完成下面小题。

3.与“白天风向北转南”现象相关的是()A.山区空气增温快,空气密度小,平原空气增温慢,空气密度大B.山区空气冷却快,空气密度大,平原空气冷却慢,空气密度小C.山区空气增温快,空气密度小,平原上方同高度空气增温慢,空气密度大D.山区空气冷却快,空气密度大,平原上立同高度空气冷却慢,空气密度小4.北部山区天气,南风时有阴雨,北风多为晴朗,原因可能是()A.南风下沉气流,升温干燥B.北风上升气流,降温干燥C.南风上升气流,降温湿润D.北风下沉气流,升温湿润【答案】3.C 4.C【分析】3.由材料可知,北京北部山区与南部平原地区之间由于热力性质的差异往往形成热力环流,白天山区接受的的太阳辐射多,空气增温快,空气密度小,形成低压;平原上方同高度空气增温慢,空气密度大,形成高压;空气从气压较高的南部平原吹向气压较低的北部山区,形成偏南风。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治空气污染,规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设计和监测点位设置要求、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以及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处理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确定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防治空气污染所进行的常规例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组织和管理,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本规范对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进行组织和管理。

第二章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第四条设计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应能客观反映环境空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并以本地区多年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产业和能源结构特点、人口分布情况、地形和气象条件等因素为依据,充分考虑监测数据的代表性,按照监测目的确定监测网的布点。

监测网的设计,首先应考虑所设监测点位的代表性。

常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可分为类:污染监控点、空气质量评价点、空气质量对照点和空气质量背景点。

第五条国家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为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活动,设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其监测目的为:(一)确定全国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反映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水平;(二)确定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背景水平以及区域空气质量状况;(三)判定全国及各地方的环境空气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四)为制定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对策提供依据。

第六条各地方应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按本规范规定的原则,设置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或市(地)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以下称“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其监测目的为:(一)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空气污染物可能出现的高浓度值;(二)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各环境质量功能区空气污染物的代表浓度,判定其环境空气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三)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重要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四)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的背景水平;(五)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六)为制定地方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对策提供依据。

大气环境监测布点的有效方法

大气环境监测布点的有效方法

我国十四个五年规划提出,要持续推进环保工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大气环境治理是重要内容,而要想做好大气环境治理,就必须科学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工作。

下面结合实际,主要就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布点问题做具体分析。

一、大气环境监测点布设原则为保证大气环境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全面性,在进行布点时要严格遵循各项原则,按照相关要求规范布点,从而保证最终的监测结果能客观反映出监测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

具体来说,在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布点工作时,应当遵循可比性、代表性、整体性以及目的性、层次性与前瞻性、稳定性等原则。

在布设点位时,要使监测数据能进行空间上的对比,对同类型的监测点,布设时要将其置于相似或相同条件下,从而使最终的监测结果更为准确与合理。

在布点时,要从监测区域内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等需求出发,确保最终的监测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

除此之外,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布点工作时,要对监测区域以及整个城市的环境状况、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口分布、工业布局、气象特征、功能区划分、大气污染来源等各因素做综合分析。

从全局、整体的角度出发,有机协调、统筹兼顾,确保最终监测结果全面、真实、精准、合理。

布点时要按照具体的监测目的与目标进行,并且在监测点的位置确定后就不应随意变更,要保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时间上的连续性与空间上的可比性。

二、大气环境监测点布设要求在进行大气环境监测点布设时,要保证各监测点能满足不同的监测要求。

具体如,如果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主要是针对已建成的城区开展,那么监测点要布设在城区内,点与点之间的位置关系、距离关系要合理,监测点在空间分布上不能出现不均衡的情况。

利用模拟法对城市建成区各污染物浓度的总体平均值进行计算时,该数值要能代表城市建成区所有网格的污染物浓度计算得到的总体平均值,且同一时期内,两者的相对误差不能超过10%。

对于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区域点、背景点,在布设时要严格控制点与主要大气污染源以及建成区之间的距离,两者不能相距过近。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单元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单元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单元检测(包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动物园的管理人员为动物做了一次“体检”,下面是几种动物体重的统计图。

长颈鹿比东北虎重()千克。

A. 500B. 300C. 200D. 8002.下图中纵轴一格代表()箱。

A. 100B. 20C. 1203.下面是某超市第一、三季度的饮料销售统计图,()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

A. 一季度B. 三季度4.第三季度的平均月产量是()。

A. 195B. 190C. 1855.下面是某商场店庆打折时,四种电器的价格变化情况统计图,分析统计图,哪种商品降价最多?A. 音响B. 电视机C. MP56.学校图书馆一天的图书借阅情况如下表: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表中的数据,每格代表多少本比较合适?()A. 1B. 10C. 20D. 507.笑笑在班级里进行了一项调查,并把调查结果制成如右图所示的统计图。

笑笑可能进行的调查内容是()。

A. 你最喜欢什么宠物B. 你有几只宠物C. 你的宠物几岁了8.下面是六(1)班同学“十一”度假方式统计表.度假方式旅游探亲访友在家休息其它人数151762用()统计图可以清晰地看出选择不同度假方式的人数是多少.A. 条形B. 折线C. 扇形9.下图是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统计图。

空气质量优良轻度污染污染指数0-5051-100101-150)。

A. B城市的空气质量最好B. D城市的空气质量为良C. C城市的污染指数要是再下降16,空气质量就达到优了D. 空气质量是轻度污染的有2个城市10.如图是某班一些孩子上月的读书情况统计图.如果有4个孩子读了4本书,有5个孩子读了5本书.那么有()个孩子读了6本书.A. 1B. 2C. 3D. 611.红星小学在读书活动中调查“你最喜欢看哪类书”,四年级60名学生的回答情况如下表:下面统计图与上面表格的信息最相符的是()。

A. B. C. D.12.王先生开了一家店,下面是这家店2011年上半年的收入和支出情况统计图,请你帮他算一算,上半年是盈利了还是赔本了?A. 赔本了B. 盈利了C. 正好收入和支出相等,既没有盈利,也没有赔本二、填空题13.在一幅条形统计图里,用1厘米长的直条表示20万元,用________厘米长的直条表示30万元,用5厘米长的直条表示________万元。

环境监测第四版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第四版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部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特定目的的环境监测:特定目的的环境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是具有某些特定目的或用途的环境监测。

3、环境标准:为了保证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环境保护法和相关规定,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相关规定。

4、环境优先监测:对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环境监测,称为环境优先监测。

二、简答思考1、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可归纳为以下四点: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根据污染物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

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2、环境监测技术有哪些?并简述其发展趋势。

答:(1)环境监测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以下以测试技术为主说明其类型。

环境监测的测试技术包括以下两种:、化学物理技术: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成分分析及其结构与状态的分析多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则是以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动植物在污染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反应信息来判断环境质量的方法。

生物监测技术包括测定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观察生物在环境中受伤害所表现的症状,通过测定生物的生理化学反应,生物群落结构和种类变化等,来判断环境质量。

(2)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三点:①、新技术不断应用到监测技术中,新技术的应用使环境监测的精确度、覆盖面积、监测能力得以提升。

第4课 选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春游

第4课 选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春游

第二册(下)第4课选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春游主备:方正小学罗阳波老师时间:2013年4月11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排序、筛选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掌握排序、筛选的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从数据表中提取信息的意识与能力,(2)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理与运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重点:单独列和不同关键字的排序及自定义筛选。

难点:排除错误的能力,按需处理数据的能力。

教学手段与方法:。

粤教版第4课 选 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 课件

粤教版第4课 选  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 课件

取消筛选的步骤
1.单击“数据”
2单击“自动 筛选”
排序的步骤
①选定要排序的数据范围
排序的步骤
② 选定范围后进行排序
1,选定数据范围后单 击“数据”
2,选择“排序”
排序的步骤
③排序选项
2,选择关键字 段按钮 4,“升序”是按 从小到大顺序排 3,选择按“污 染指数”排序
5,单击“确定” 1,所选数据清 单有标题
小学பைடு நூலகம்息技术五年级
《选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
泉州市
三亚市
扬州市
莱芜市
空气污染指数:就是将常规监测 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 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 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 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筛选的步骤
取消筛选
1.单击筛选 按钮。
2.单击 “优”。

第十九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广东省初赛-深圳市获奖

第十九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广东省初赛-深圳市获奖
刘素敏
一对一移动终端学习课例
深圳市南湖小学
综合实践
优秀奖
《阿长与山海经》
黄镟璇
一对一移动终端学习课例
深圳市罗芳中学
中学语文
优秀奖
公式法(2)完全平方公式
王少萍
一对一移动终端学习课例
深圳市罗芳中学
中学数学
优秀奖
看图找关系
付雪春
优课
深圳市北师大南山附小
数学
优秀奖
《爱心树》绘本讲述
阳元元
优课
深圳市龙岗区清林小学
深圳是我家
梁友琴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
深圳市元平特殊教育学校
其他
三等奖
深圳的夏天--句式训练“一会儿... ...一会儿... ...”
万媛媛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
深圳市龙岗区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
其他
优秀奖
中等职业教育组
轨迹的制作
晏婕
优课
深圳市博伦职业技术学校
信息
三等奖
英语阅读猜பைடு நூலகம்词义之—以定义为线索
语文
优秀奖
背景虚化之技巧大光圈的应用
黄钟明
优课
深圳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其他
优秀奖
我改我画
刘航
优课
深圳市西丽二小
信息
优秀奖
数手指算9的乘法
涂序卓
优课
深圳市上合小学
数学
优秀奖
长方形的周长
曹冰
优课
深圳市上合小学
数学
优秀奖
圆顶形受力特点
陈宇航
优课
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
其他
优秀奖
趣味识字
许丹苗

第二单元第一课 空气 同步测试卷(二)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第一课  空气  同步测试卷(二)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空气成分测试卷(二)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30分钟题号一二总分得分率得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满分11分,每小题1分)1.(★)小安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A.氧气支持燃烧,常作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C.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2.(★)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3.(★)下列情况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燃烧烟煤;★燃放鞭炮;★工业废气的任意放;★植物的光合作用;★飞机、汽车排放尾气;★人和动物的呼吸()A.★★★★ B.★★★★ C.★★★★ D.★★★★★★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B.氦气(He)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C.氧气(O2)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D.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碳(CO2)均属于空气污染物5.(★)下列有关空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氮气(N2)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又称惰性气体C.氧气(O2)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D.氧气(O2)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6.(★)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B.医疗急救时,需要纯氧C.氮气可用来保存粮食、水果D.燃放烟花爆竹不会污染空气7.(★)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R”代表的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B.手于生产氮肥的N2C.用于医疗急救的O2D.用于飞艇的He9.(★)2019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相连相生”。

《好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单元检测(包含答案解析)(5)

《好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单元检测(包含答案解析)(5)

《好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单元检测(包含答案解析)(5)一、选择题1.动物园的管理人员为动物做了一次“体检”,下面是几种动物体重的统计图。

长颈鹿比东北虎重()千克。

A. 500B. 300C. 200D. 8002.下面哪幅图表示的是统计表中的数据。

()A. B. C.3.下面是某品牌冰箱在甲、乙两个商场的销量情况统计图,根据图片这个品牌的冰箱在甲、乙商场哪一天的总销量最大?A. 星期三B. 星期六C. 星期天4.一个调查数据被呈现在一个圆饼图(扇形图)里。

下面的条形图()与这个圆饼图显示的是相同的数据。

A. B. C. D.5.一个花园里种了三种花。

每种花的占地面积如下图所示,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各种花的占地面积应该是( )。

A. B.C. D.6.下图是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统计图。

空气质量优良轻度污染污染指数0-5051-100101-150)。

A. B城市的空气质量最好B. D城市的空气质量为良C. C城市的污染指数要是再下降16,空气质量就达到优了D. 空气质量是轻度污染的有2个城市7.如图是某班一些孩子上月的读书情况统计图.如果有4个孩子读了4本书,有5个孩子读了5本书.那么有()个孩子读了6本书.A. 1B. 2C. 3D. 68.如图显示了四个同学的身高.图表中没有学生的名字,已知小刚最高,小丽最矮,小明比小红高,请问小红的身高是()A. 150厘米B. 125厘米C. 100厘米D. 75厘米9.在一个条形统计图里,用3厘米的直条表示60人,用()厘米长的直条表示400人.A. 10B. 15C. 2010.某小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六(1)班全体同学分别参加了巴山舞、兵乓球、篮球三个项目的活动,陈老师统计了该班参加这三项活动的人数,并绘制了如右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根据这两个统计图,可以知道该班参加乒乓球活动的人数是()。

A. 10B. 15C. 25D. 5011.下面是某家电商场2011年第一季度普通彩电和液晶彩电的月销售量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如果商场要进货的话,应该多进哪种彩电?A. 普通彩电B. 液晶彩电C. 两种一样多D. 无法确定12.某地2010年、2011年自然保护区数量如下图,根据图片,2011哪个类别的自然保护区新增的数量最多?A. 县级B. 省级C. 国家级二、填空题13.分析如图的条形统计图,下半年平均每月销售汽车________辆,十二月份比十一月份销售量增加________%.14.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上,纵轴上1格表示5人,表示20人的直条应画________格。

4 第四课《选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B版)四年级下册

4 第四课《选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B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WPS表格筛选与排序数据。
教学难点:灵活地利用筛选排序功能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并能灵活设定筛选条件。
பைடு நூலகம்教学
准备
多媒体教室,WPS表格工具,课本,极域广播软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 导 设 疑,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通过学习WPS表格的相关内容,认识了WPS表格的基本信息,学会对表格进行美化,同时懂得利用WPS表格快捷地计算所需的数据结果。
师:“通过筛选可以排除掉大量不相关的数据内容,但是筛选完后的数据还是很多,我们想要找到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应该怎么做呢?”
答:我们可以对筛选完的数据进行“排序”操作,这样零散的数据就可以变得井然有序,便于找到所需的数据。
介绍并讲解具体操作:
方法一:选择想要排序的数据,在“数据”菜单栏下选择“排序”(默认为“升序”)
教学
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认识WPS表格的筛选和排序功能
二、技能目标:
1.掌握WPS表格筛选功能的基本方法
2.掌握WPS表格排序功能的基本方法
3.分清筛选与排序的关系
三、情感目标:
1.感受WPS表格利用筛选排序功能处理数据的便利快捷,提高利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养成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的精神,提升高效学习的能力。
方法二:通过“自定义排序”,这种方式,可以为排序数据设定条件,便于更加筛选排列出我们想要的数据。
教师进行课堂巡视,指导学生进行操作,解决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正确完成操作。
教师总结易错点,并通过屏幕广播的方式统一对易错点进行讲解,并正确演示一遍,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粤教版第4课 选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 课件

粤教版第4课  选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 课件

请4否一样?
答:不!
2、数据的筛选和排序有什么区别?
答:排序是按顺序排列(直接结果), 筛选是按条件列出(分析确认)。
我们可以为改善空气做些什么?
1、尽量少开空调。
2、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3、植树造林,保护花草树木。
课堂总结
一、筛选 二、排序 三、排序是按顺序排列(直接结果), 筛选是按条件列出(分析确认)。 现在,请同学们把“成长记录表”里 面的“我的收获”填写一下 。
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及详细勘察三个阶段工作深度和精度应分别符合选择场址要求初步设计要求及施工图设计要求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及详细勘察三个阶段工作深度和精度应分别符合选择场址要求初步设计要求及施工图设计要求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及详细勘察三个阶段工作深度和精度应分别符合选择场址要求初步设计要求及施工图设计要求要求
灰霾笼罩下的城市
如果想去北 京旅游,怎样才 能了解那里的空 气质量呢?
第 4课
选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
什么是AQI指数?
指数越小,代表空气质量越优。
国家环保总局官方网站:
提示:
学生共享文件夹 五年级下册 第四课
空气质量日报 .xls
请大家一起思考两个问题:
问题:1、三百多个城市数据很繁杂,用什么方法才 能快速找出污染较严重的十个城市?
答案:Excel的筛选功能。
问题:2、我们打算去北京旅游。用什么方法才能知 道北京的空气质量在全国排列第几?
答案:Excel的排序功能。
筛选和排序的特点:
筛选:根据条件列出我们需要的数据。
排序:以某一项为标准,按顺序排列数 据。
学生“成长记录表” 任务一: 筛选空气污染指数最严 重的10个城市。 任务二: 排出北京的空气质量在 全国排列第几位。(从优 到差排序)

第4课 选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

第4课 选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

第四课选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
一、教学目标
1、筛选。

2、排序。

二、教学重、难点
1、筛选。

2、排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Excel不仅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图表和快捷准确的计算功能,还提供了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

玲玲和贝贝通过探究,发现电子表格中的筛选、排序等功能可以快速地解决他们的难题。

(二)新授
1、筛选
师:想知道哪10个城市污染较严重,操作如下:
(1)下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数据,粘贴到Excel表格中。

(2)单击要进行筛选的区域中的单元格,在“数据”菜单中,指向“筛选”,再单击“自动筛选”,如图4-2。

(3)单击C列“污染指数”的筛选按钮,再单击“前10个”选项筛选污染较严重的前10个城市,如图4-3。

(4)显示筛选结果,注意观察“污染指数”右下角的按钮和筛选
显示的10个城市行号都是呈现蓝色。

2、排序
师:把86个城市按空气质量从好到差的顺序排序,操作方法如下:(1)选定要排序的单元格内容,选择范围为A1到F87的数据。

(2)通过菜单栏的选项找到“排序”进行排序,如图4-9。

(3)要对“污染指数”进行排序,那么就在排序对话框中选择所需的排序选项,如图4-10所示。

四、上机练习
师:筛选出污染较严重的前10个城市及把14个城市按空气质量从好到差的顺序排序。

(老师巡视并指导)
五、小盘点
师:盘点一下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并在程序条上记录下来。

第四课选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2

第四课选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2

第一课调查旅游意向沙坪街道第一小学凌少安一、学前分析:(一)、学生对数据处理能力比较差,面对处理数据时有一种无从入手的状态。

(二)、学生对电子表格没有多少的认识。

本课主要针对学生这两方面的问题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激发让学生能自学、大胆学,敢上台表现自我,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

二、指导思想: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大胆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一)、认识Excel;(二)、尝试输入数据;(三)、掌握简单的创建图表方法。

能力培养目标:(一)、提高操作能力;(二)、培养探究能力;(三)、培养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一)、乐于助与人;(二)、爱护环境;(三)、倡导“新三好”。

四、教学策略:(一)、任务驱动、独立思考、主动学习、互相学习。

(二)、通过独立思考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通过学生操作展示,了解学生存在问题,培养学生的胆量。

(四)、通过评价,鼓励学生,提高学习质量,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五、教学准备:(一)、教师:设计简单任务,相关数据;(二)、学生:笔记和课本。

六、探究过程:(一)、导入老师问:当你们要处理一堆数据时应,同学们有什么好方法?学生答:去旅游。

老师:去哪个城市旅游?老师:我上网找了一些各大城市的图片还有一些关于它们空气污染的情况。

同学们请看老师:展示图片问,去哪个城市好了!学生:回答。

老师:你为什么要选这个城市呢?凭什么?学生:因为哪里的空气好。

老师:这里有一组关于各大城市空气污染的数据,(出示数据),简单说明一下。

老师:同学们,用什么怎样的方法才能在这众多的城市里更好的,更快的找出那几个空气质量好的城市呢?老师: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提出任务老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浏览第四课的内容;问,今天主要学习的有什么内容。

学生:筛选和排序。

老师:现在有几个任务,希望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探究,并且把结果写在记录表上。

第四课选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2

第四课选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2

第四课选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沙坪街道第一小学凌少安学前分析:1、学生对学习缺乏耐心、胆量小,能不发言就不发言,很少会自主的思考学习、大胆学习。

2、学生对电子表格有一定的认识,而且电子表格中筛选、排序是对数据处理常用的一种功能,这是必须掌握的。

本课主要针对学生这两方面的问题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激发让学生能自学、大胆学,敢上台表现自我,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

指导思想: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大胆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筛选的方法;2、掌握取消筛选的方法;3、掌握排序的方法。

能力培养目标:1、提高操作能力;2、培养探究能力;3、培养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助与人;2、爱护环境;3、倡导“新三好”。

教学策略:1、任务驱动、独立思考、主动学习、互相学习。

2、通过独立思考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通过学生操作展示,了解学生存在问题,培养学生的胆量。

4、通过评价,鼓励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5、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教学准备:1、教师:各大城市的图片,相关视频和数据;2、学生:笔记和课本。

探究过程:活动一导入。

老师问:暑假快到,同学们有什么打算?学生答:去旅游。

老师:去哪个城市旅游?老师:展示图片问,去哪个城市好了!学生:回答。

老师:你为什么要选这个城市呢?凭什么?学生:因为哪里的空气好。

老师:这里有一组关于各大城市空气污染的数据,(出示数据),简单说明一下。

老师:同学们,用什么怎样的方法才能在这众多的城市里更好的,更快的找出那几个空气质量好的城市呢?老师: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活动二、提出任务。

老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浏览第四课的内容;问,今天主要学习的有什么内容。

学生:筛选和排序。

老师:现在有几个任务,希望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探究,并且把结果写在记录表上。

请打开桌面上的“内容1”,里的“空气污染”文件。

任务依次出:1、筛选出污染较严重的前5个城市;2、筛选出空气质量状况为“优”的城市;3、以污染指数为关键字,再以空气质量级别为次要关键字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序。

上海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中学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阶段测试(提高培优)

上海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中学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阶段测试(提高培优)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D.实验室利用一定量双氧水制取氧气2.在盛有空气的密封容器内,蜡烛燃烧至熄灭过程中的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了COB.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C.此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3.某同学将少量高锰酸钾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c代表氯化钾B.t1时刻,高锰酸钾开始分解C.a代表氯酸钾D.高锰酸钾对氯酸钾分解起催化作用4.下图表示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y表示的是A.生成氧气的质量B.固体中氯酸钾的质量C.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D .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5.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取8.25gNaCl 固体B .用10mL 量筒量取8.55mLNaCl 溶液C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两瓶N 2和CO 2D .用MnO 2固体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 6.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加热氢气氧化铜水铜B .→+加热氧化汞汞氧气C .+→+点燃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D .+→点燃硫氧气二氧化硫7.分别取两份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一份(用a 表示)直接加热制取氧气,在另一份(用b 表示)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后,再加热。

下列关于a 、b 的图像正确的是 A . B .C .D .8.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32 CaCO Ca O+CO ↑高温B .2232CO +2NaOH =Na CO +H OC .()22 C+H O CO+H 高温蒸气D .32243NH +CO +H O= NH HCO9.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多变的天气》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多变的天气》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请同学们听歌曲,如《种太阳》,这样容易使学生消除紧张情绪。

创设情境:首先请两位同学表演场景对话,让学生们注意观看。

场景对话如下。

小亮:你好你好!小明,好久不见了,你还好吗?小亮:你可千万别来,我这里一连下了三天大雨,电闪雷鸣,树被风吹断了,铁路让洪水冲垮了。

小明:对啊,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天气早知道。

我们现在就去查看天气预报。

承转师:谢谢两位同学的精彩表演,我们今天就共同学习怎样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讲授新课师:课前我布置同学们收集近几天的天气情况,你们是从哪里获得天气信息的?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

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收视率特别高,我们以它为载体,学习怎样收看天气预报。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一段录像,注意主持人是如何播报天气情况的。

我们一会也要尝试模仿播报教材第47页的2006年3月23日的天气情况。

生认真收看。

师:天气预报中首先出现的是一张卫星云图,请同学们看46页介绍,说一说怎样看懂这张图?生回答略。

师:请你们猜一猜绿颜色的地方有可能是什么天气?为什么?生:晴天。

因为上方没有很厚的云层。

师:卫星云图只能反映陆地和海洋的基本天气情况,要想知道具体城市的天气情况,还要继续收看城市天气预报。

请同学们结合46和47页两幅图,以同桌为单位,练习播报2006年3月23日的天气情况。

生练习。

师:哪位同学愿意模仿主持人到前面来,播报城市天气预报?学生踊跃争先,特别是还有一位同学以快板的形式播报,课堂气氛很活跃,掀起了高潮。

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很快记住了天气符号。

师:同学们的播报很精彩,希望你们今后成为优秀的主持人!承转师: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小活动,来检测大家是否记住了天气符号。

活动(一):请根据我的描述,想一想会发生哪些天气情况?请同学们快速举起相应的符号卡片。

A.白雪皑皑B.万里无云C.电闪雷鸣D.乌云密布活动(二):在城市天气预报图中,一个城市旁边有时会出现两个天气符号,这表示什么?请同学们分别选出常见的例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选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
沙坪街道第一小学凌少安
学前分析:1、学生对学习缺乏耐心、胆量小,能不发言就不发言,很少会自主的思考学习、大胆学习。

2、学生对电子表格有一定的认识,而且电子表格中筛选、排序是对数据处理常用的一种功能,这是必须掌握的。

本课主要针对学生这两方面的问题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激发让学生能自学、大胆学,敢上台表现自我,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

指导思想: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大胆探究精神,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筛选的方法;2、掌握取消筛选的方法;3、掌握排序的方法。

能力培养目标:1、提高操作能力;2、培养探究能力;3、培养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助与人;2、爱护环境;3、倡导“新三好”。

教学策略:
1、任务驱动、独立思考、主动学习、互相学习。

2、通过独立思考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通过学生操作展示,了解学生存在问题,培养学生的胆量。

4、通过评价,鼓励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5、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教学准备:
1、教师:各大城市的图片,相关视频和数据;
2、学生:笔记和课本。

探究过程:
活动一导入。

老师问: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学生答:喜欢。

老师: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闭着嘴巴,压着鼻子。

老师:十多秒后问学生,感觉怎么样。

学生:很难受,不能呼吸!
老师:回答正确,如果当我们的城市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的时候,那么我们的呼吸就越来越难受!
老师:现在让我们看一篇报道。

(放视频)问:你们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学生:空气污染对我们健康的影响。

老师:所以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要好好的保护环境,爱护环境!
老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各大城市的图片,(展示图片)问,漂亮吗?空气好不好?
学生:漂亮,好!
老师:空气真的好吗,不一定,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组关于各大城市空气污染的数据,(出示数据),简单说明一下。

老师:在众多的数据里,怎样才能更好的,更快的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活动二、提出任务。

老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浏览第四课的内容;问,今天主要学习的有什么内容。

学生:筛选和排序。

老师:现在有两个任务,希望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探究,并且把结果写在记录表上。

请打开桌面上的“内容1”。

A:1、筛选出污染较严重的前10个城市;
2、筛选出空气质量状况为“优”的城市;
B:1、以污染指数为关键字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序;(降序)
2、再以空气质量级别为次要关键字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序;(升序)
学生:探究。

老师:巡堂。

活动三、检验结果、展示、评价。

老师:都做好了吗?把结果写在记录表上。

学生:做好了。

老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的结果,并请他操作给大家看看。

(先做A任务)
学生:说出自己的结果,做A任务。

老师:找同学们来评价,问:这位同学结果对吗?做的怎么样?
学生:结果是对的,做的不错,很快。

老师:说出好习惯,引出“新三好”。

找另一位同学,做B任务。

学生:说出自己的结果,做B任务。

老师:找同学们来评价,问:这位同学结果对吗?做的怎么样?
学生:作评价。

老师:你们前后左右的相互对照一下结果,都对了吗?不对的,想想错在哪里,可以看看书,找找同学帮忙,也可以问问老师,还可观看老师发给你们的果件(操作示范)。

现在你们整理一下,然后保存。

活动四、巩固、拓展。

老师:(几分钟后)老师这里还有几组数据,利用刚学的知识(筛选和排序),按照记录表上的内容来做一做,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内容,看哪位同学做的又快又准,并把结果写在记录表上。

请打开桌面上的“内容2”。

学生:边做、边探讨、边记录。

老师:巡堂。

老师:现在大家来对照结果。

学生:全班回答。

* * 老师:有不同结果的同学吗?要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解惑。

活动五、小结。

老师:问,同学们谈谈今天有什么收获?从知识、技能上学会什么,通过相关的数据知道了什么?
同学:回答。

活动六、
布置作业:复习并预习一下节课。

相关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