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荆州力学知识点之机械运动及其描述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荆州力学知识点之机械运动及其描述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而体积较大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
B.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间
C.跳水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为瞬时速度
D.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就是路程
2.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才不等于路程
B.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C.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
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
3.2020年国际泳联游泳冠军系列赛北京站在1月24日开幕,孙杨在男子200m自由泳比赛中以1分45秒55的成绩夺冠。
则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200m是路程,1分45秒55是时间间隔
B.研究孙杨图示起跳技术动作时,孙杨不可被视为质点
C.孙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9m/s
D.孙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重心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4.一个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的速度为v,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t 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无法确定
5.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静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小物块的加速度a随其运动距离x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已知小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在小物块运动0~2L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块在0~L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L~2L内做匀速运动
B.小物块运动至2L处的速度为
0 26
a L
C.整个过程中水平外力做功为()0
23
m g a L
μ+
D.小物块从L处运动至2L处所用的时间为
1
2
L
a
6.超声波测速是种常用的测速手段。
如图所示,有超声波发射和接受装置的测速仪A固定在道路某处,其正前方有一辆小汽车B,两者相距为337m。
某时刻测速仪A向小汽车B 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怡好此时小汽车B由静止开始沿AB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A接收到被B反射回来的脉冲时,AB相距为349m。
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车加速度大小为6m/s2
B.脉冲追上B车时,B车前进了2m
C.经过
343
170
s,测速仪A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脉冲
D.测速仪A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脉冲时,B车的速度大小为18m/s
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物体的速度必为零
B.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很大,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
C.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小,物体的速度变化一定慢
D.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变小,速度也一定变小小
8.一质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当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 )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位移一直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速度一直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9.如图所示,小球以v1=3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与一墙壁碰撞经Δt=0.01 s后以v2=2 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小球在这0.01 s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A.100 m/s2,方向向右B.100 m/s2,方向向左
C.500 m/s2,方向向左D.500 m/s2,方向向右
10.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B.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C.速度不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D.速度不变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12.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加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加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D.加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13.某质点做加速度大小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加速度每隔增大
B.质点在任意时间内,速度的增量均为
C.质点在任意两个连续时间隔内,通过的路程差一定为
D.质点在第一、第二内,第三个内位移大小之比一定为
14.如图所示为飞行员(丙)在跳伞训练,飞机驾驶员(甲)和地面指挥员(乙)在观察了丙的运动后,发生了争论。
关于甲、乙争论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选取了地面为参考系B.乙选取了飞机为参考系
C.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D.两人选取参考系不同导致观察结果不同15.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在4 s内的位移为16 m,速度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方向不变。
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A.1 m/s2B.1.5 m/s2C.2 m/s2D.0.75 m/s2
16.关于加速度,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大于零,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加
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飞机比高铁快,是因为飞机的加速度大于高铁的加速度
17.相传我国早在5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已经发明了一种指南车。
如图所示为一种指南车模型,该指南车利用机械齿轮传动的原理,在任意转弯的情况下确保指南车上的小木人右手臂始终指向南方。
关于该指南车模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指南车为参照物,车上的小木人始终是静止的
B.如果研究指南车的工作原理,可以把车看成质点
C.在任意情况下,指南车两个车轮轮缘的线速度大小都相等
D.在任意情况下,车转弯的角速度跟小木人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的大小一定不会比路程小
B.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可能增大
C.质点做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D.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也一定越大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
B.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汽车的惯性大小随着牵引力的增大而减小
D.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不一定减小
20.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就是路程B.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C.质点运动一段时间,路程不能为零但位移可能为零D.质点运动一段路程,位移不可能是零
21.下列物理量在运算时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是()
A.时间B.位移C.速度D.加速度
22.一物体朝着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是v,紧接着内的平均速度是.则物体在全过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B.C.D.
23.汉代著作《尚书纬·考灵曜》中所论述的“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对应于现在物理学的观点是()
A.物体具有惯性B.物体运动具有相对性
C.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4.物体沿直线从A点经B点运动到C,在AB段运动速度为60m/s,在BC段运动速度为30m/s,且AB=3BC.则AC段中平均速度大小为()
A.37.5m/s B.45m/s C.48m/s D.52.5m/s
2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减小,速度一定减小
B.速度变化越小,加速度一定越小
C.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一定越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与它们的大小无关,关键在于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大小和形状是否能够忽略,故A错误;
B.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某一过程开始或结束的瞬间,是时刻,故B错误;
C.跳水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对应的是经过一个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C正确;D.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故不能把位移说成路程,故D错误;
故选C。
2.C
解析:C
【解析】
解:A、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故A错误.
B、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两者不同.故B错误.
C、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物体运动路径的长短.故C正确.
D、位移和路程都可以描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位移与路程.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路程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200m 是路程,1分45秒55是时间间隔,选项A 说法正确,故A 错误;
B .研究孙杨起跳技术动作时,不可将其视为质点,选项B 说法正确,故A 错误;
C .整个运动过程的位移为0,整个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而200m 与1分45秒55的比值约为1m/s ,指的是平均速率,选项C 说法错误,故C 正确;
D .孙杨整个运动过程中身体动作是不断变化的,其重心位置是不断变化的,选项D 说法正确,故D 错误。
故选C 。
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连接图线的起点和终点,该连线表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线围成的面积小于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图线围成的面积,而时间相等,则知该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故A 正确,B 、C 、D 错误;
故选A 。
【点睛】
速度时间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将该运动与匀加速直线运动相比较,分析平均速度的大小。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小物块在0~L 内加速度减小,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L ~2L 内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运动,故A 错误;
B.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20003+1+=22
ma ma L ma L mv ,
得小物块运动至2L 处的速度为:
v =
故B 错误;
C.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2F 12=2
W mg L mv μ-⋅, 联立解得水平外力做功为
()F 023W mL g a μ=+,
故C 正确;
D.设小物块运动至L 处的速度为0v .根据动能定理得:
20003122
ma ma L mv +=, 得
0v =
小物块从L 处运动至2L 处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
02
v v L t +=
, 联立解得
t =
故D 错误。
故选:C 。
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 .设经时间t 汽车接收到超声波,汽车加速度为a ,则在这段时间内汽车前进的距离为
2112
x at =
根据位移关系有 10v t x x =+声
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超声波一共经过的时间为2t ,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
()22122
x a t =
根据位移关系有 20x x x =-
把x 0=337m ,x =349m 代入以上方程可解得a =6m/s 2,t =1s ;故A 正确;
B .超声波追上B 车时,B 车前进的距离为
2112
x at =
代入数据得13x =m ,故B 错误; C .由A 分析可知,经过2s ,测速仪A 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脉冲,故C 错误;
D .由A 分析可知,测速仪A 接收到返回的超声波时,B 车的速度为
2v a t =
代入数据得
v =12m/s
故D 错误。
故选A 。
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物体的加速度为0,速度不一定为0,如匀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
B.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很大,物体的速度可能为0,如汽车要启动时,故B 错误;
C.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小变化慢。
故C 正确;
D.若为加速运动,加速度变小则速度继续增加,增加慢了。
故D 错误;
故选:C ;
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D .由题意知: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a 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0的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故A 错误,D 正确;
B .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逐渐增大,故B 错误;
C .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位移逐渐增大,加速度等于零时做匀速运动,位移仍然增大,故C 错误。
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v a t 得2223/500/0.01
a m s m s --==-,负号表明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C 正确.
10.D
【解析】
【详解】
A.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不一定大.例如火箭发射的瞬间,故A错误;
B.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例如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速度不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不为零,例如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速度不变时,加速度一定为零,故D正确;
1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都是矢量、路程是标量,选项A错误;B.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选项B错误;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选项C正确;
D.任何有规则形状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但是不一定在物体内,可能在物体外部,选项D错误;
故选C。
1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v
t
∆
∆
可知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速度的变化率.
A.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而不是加速度,故A错误.
B.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而不是加速度,故B错误.
C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D.
1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质点的加速度不变,每隔2s速度增大0.4m/s,选项A错误;质点在任意2s时间内,速度的增量均为0.2×2=0.4 m/s,选项B错误;质点在任意两个连续2 s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差一定为,选项C正确;因质点的初速度不一定为零,则质点在第一个2 s内、第二个2 s内、第三个2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不一定为1:3:5,选项D错误;故选C.
14.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甲、乙两人的说法分别是以飞机和地面作为参考系研究运动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故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1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由平均速度求位移得:
132
v v x t += 解得初速度为:
v =6m/s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有:
221166m/s 1m/33s 4v v a t
--⨯===
A . 1 m/s 2,与结论相符,选项A 正确;
B . 1.5 m/s 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
C . 2 m/s 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
D . 0.75 m/s 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
1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加速度大于零,物体的速度不一定增加。
当速度为负时,此时物体就做减速运动,故A 错误;
B .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即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大,故B 正确;
C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还和时间有关,故C 错误;
D .飞机比高铁快,是因为飞机的速度大于地铁的速度,故D 错误。
故选B 。
17.A
解析:A
【详解】
A.以指南车为参照物,车上的小木人相对于小车的位置不变,所以始终是静止的,故A 正确;
B.在研究指南车的工作原理时,不可以把车看成质点,否则车上的小木人右手臂始终指向南方的特点不能体现,故B错误;
C.在指南车转弯时,两个车轮的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D.由题,车转弯时,车转动,但车上的小木人右手臂始终指向南方,可知小木人是不转动的,所以它们的角速度是不相等的,故D错误;
故选A。
18.B
解析:B
【解析】
A、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与末位置之间有向线段的长度,路程是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位移不会大于路程,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故A错误;
B、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时,即速度减小,当速度减小的越来越快,则加速度增大,故选项B正确;
C、根据公式,平均速度为:
x
v
t
=,当物体的位移为零时,则平均速度为零,例如物体做
竖直上抛运动时,物体仍返回出发点,则位移为零,即平均速度为零,故选项C错误;
D、根据加速度公式:
∆
=
∆
v
a
t
,则:v a t
∆=⋅∆,可知: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不一定
大,还与时间有关,故选项D错误.
1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体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改变.例如:平抛运动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发生变化.故A项错误.
B: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故B 项错误.
C:汽车的惯性取决于汽车自身的质量,与牵引力的大小无关.故C项错误.
D:加速度减小表示速度变化变慢,可能是增加得慢,也可能是减小的慢.所以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不一定减小.故D项正确.
2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标量,故A错误;
B.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与末位置之间有向线段的长度,路程是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位移大小小于等于路程,故B错误;
CD.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运动的路径,所以质点运动一段时间,路程不能为零但位移可能为零,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位移、速度、加速度是矢量,在运算的过程中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时间是标量,运算遵循代数运算法则.故运算时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是A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物体在全过程内的平均速度
A. 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A不符合题意;
B. 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B不符合题意;
C. 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C不符合题意;
D. 与计算结果相符,故D符合题意。
2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球在不停地运动,而人不知道,就好比人在大船上,关着窗坐着,不知道自己在运动。
因为人随着地球也在不停地运动,相对地球而言人是静止的,即物体运动具有相对性,故ACD错误,B正确。
2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分别求出AB段和BC段的运动时间,然后根据总位移除以总时间求出AC段的平均速度;【详解】
设总位移是,AB段时间为:,BC段时间为:
故全程的平均速度为:,故选项C正
确,选项AB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知道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2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无关。
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
v
t
∆
∆
,加速度在
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零。
【详解】
A项: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不一定减小,如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增大,故A错误;
B项: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v
t
∆
∆
,知速度变化越小,加速度不一定越小,还与速度变化
所用时间有关,故B错误;
C项: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一定越小,故C正确;
D项: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加速度一定为零,故D错误。
故应选:C。
【点睛】
把握加速度的定义式a=
v
t
∆
∆
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
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