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数控加工工艺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职数控加工工艺教学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加工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技能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数控技术和设备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如何让他们接受枯燥的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成了现在我们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中职教学方法多媒体引导文讨论理实一体化
随着我国现代加工制造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和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他们的知识也技能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我国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或多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经验,简单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学,教师是主导,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但是每个学生的接收能力不一样,学习效率不一样,学习的效果也就自然不一样,最后教师也被动,学生也不能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形式强调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规定教学内容,甚至规定了教学环节,不仅得不到很好的效果,也为国内外专家所诟病。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了几个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几种普遍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采用图片、声音、视频等视听元素,借助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使我们所要呈现的事物更加丰富多彩。
近年来,我校大力发展计算机在各个学科的应用,使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容易操作,已经在教学中广泛的应用。
以我所任课的数控加工工艺这门课为例,数控工艺涉及面较广,车、铣、钻等等,内容涵盖机械结构、刀具、夹具、工艺基础、特种加工等等,对于一些复杂组合、晦涩难懂的部分,不仅讲解起来生涩枯燥,学生理解起来也很费劲。
多媒体的应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
比如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这一章,没有实物,书上的平面图不仅不清楚,而且没有立体感,学生得不到感性认识,我们引入了多媒体以后,利用投影仪播放立体图片,让学生从三维角度观察机床的机械结构,同时给学生播放机床的拆装视频。
讲解机床的传动系统时,还可以利用视频和动画,让学生了解机床的传动原理和结构。
另外,学校引进了很多先进的软件,利用这些软件,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模拟仿真,更大程度的解决了学生只能听、看,而不能动手的弊端。
在讲解机床的高速动力卡盘和一些辅助装置的时候,我们利用软件,首先让学生观看拆卸动画,每一个零件的拆卸顺序,然后让学生点击鼠标,根据自己的记忆将零件重新组装好,在组装的过程中,学生如果没有完全记住过程,系统还能够给予提示。
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直观的认识,还给了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引导文教学
在我们从前的教学中,一直是以教师为主体,而学生的学习是依附于教师的。
在国家教学改革的倡导下,我们改进教学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数控加工工艺的讲解、制定是因人而异的,每个学生所制作的工艺是不尽相同的,单靠教师的讲解,不仅繁琐,而且容易限制住学生的自主思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引入引导文教学法。
例如在讲解数控加工工艺基础时,备课的同时,将课本的内容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引导文,上课以后教师先不讲解,而是先提出若干个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引导文,根据引导文找出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在根据每个同学在回答时出现的问题一一进行讲解,既省去了教师要进行的大段的讲解,同时又能在学生的回答中发现问题,也达到了因材施教的效果。
数控工艺中每道工序的加工路线都非常重要,它与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直接相关,但是在讲解加工路线的时候一是加工路线非常繁琐,二是加工路线的指定虽然有规定限制,但是每人的路线可以不尽相同,这就在讲解的时候多了很多模棱两可的问题。
采用引导文教学法后,学生可以根据引导文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指定加工路线。
但是,采用引导文教学法时应当注意的是,引导文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阅读水平,不能过于书面化,尽量做到学生能够读的懂。
另外引导文要有条理,不能东一句、西一句。
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身就不是很好,如果东一句西一句,很难让他们找到主旨,看到最后可能什么也没弄明白。
总之,引导文的内容必须是适合中职学生的。
3.理实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现在中职教育非常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到一起,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
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是理论,实训是实训,互相平行,学生往往在学习理论的时候没有动手操作的感性认识,在实训学习中又缺少了理论支持,特别是中职学生的一大现象就是学过的东西很快就容易忘掉,等理论课上完了,开始实训动手的时候,往往理论已经忘的差不多了。
基于这种情况,我校在新教改中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数控加工工艺是一门以理论为主的专业课,很多内容理论性非常强,学生学起来生涩难懂,又没有感性认识,所以很多学生就不爱学了,或者干脆就放弃了,但是我们的学生相比较的动手能力还比较好,能够动手的事情他们就相对的更有自信。
所以我们在讲授车削工艺的同时,让学生将自己的工艺方案编成程序,然后进行仿真加工,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并且在加工过程中,能够检验出工艺方案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该教学模式旨在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进行,融为一体。
一方面,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训教师的理论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另一方面,教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教师就在学生中间,就在学生身边,这种方式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边积极总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当然,现代教学方法并不只有这些,还有很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是我们需要去研究的,选择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因实际情况而定,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不但达不到效果,反而事倍功半。
我们应该根据课程的性质、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考虑,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韩鸿鸾.数控加工工艺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7月第二版
[2]吴素珍.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网络财富.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析,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