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把数学错题变成教学资源的相关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把数学错题变成教学资源的相关分析
现如今,很多学校都在推广建立错题集的方法,让学生将平时做数学练习时的错题都记录下来。

这种方法在教师教学中也得到很好的利用。

本文就数学错题产生的原因,以及错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标签:数学错题教学资源小学数学
前言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很容易发现一个规律: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特别是考试前会不断重复讲解学生经常出错的题目,为的就是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考试中能够不再出错。

但是,教师苦口婆心的讲解之后,还是有很多学生会做错。

这种状态的出现不是教师或者学生单方面的原因,很多情况下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处理问题和进行教学、学习的时候不恰当导致的。

小学数学的学习只靠一味地大量练习是不够的,还要对错题进行适当的利用,使其成为教学资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了解学生错题产生的原因
1.审题能力欠缺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打基础的时候,学生刚开始要对数学的入门的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之后就逐渐开始接触到各种题型。

在面对一道题目的时候,学生首先要审题。

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经常会发生审题错误的情况。

2.思维定势导致的错误
思维定势是学生在长期的做题练习中逐步养成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思维模式会使学生在做题的时候用自己经常使用的方法去做,熟不知数学题型千变万化,稍微一点的改动都会有不一样的解题方法。

如果学生一直用自己的思维定势去解答题目,势必会造成答题失误。

学生的出错跟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关系,答题的时候会很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

例如,175是5的()倍。

这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但是很多学生在做的时候就会出错。

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看到“倍”这个字时会直接想到乘法,这样就会造成失误。

3.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把握不准导致的错误
数学中的概念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是学生掌握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关键。

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学生正确解答数学问题十分重要。

例如,有道题目是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那么,8K=64是方程么?在概念中是将未知数都统一叫做X,很多的学生看到这道题目中的未知数是K,就说这不是方程。

这样的判断错误就是因为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
入。

二、让错题成为教师思考和有效设计教学的依据
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不难发现,课堂上在讲解数学概念和定理的时候,只要对概念多加分析说明,学生会很容易理解,对于课后习题也可以很快的做出来。

但是,往往在之后做一些稍微有点儿复杂的题目时就会出现一些错误。

因此,教师在综合学生的出错的题目的类型及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之后,就会在对下一届学生进行同样知识点讲解的时候加入一些学生经常出现错误的那些题目的分析和理解,使学生在做题中游刃有余。

例如,对于一节新课的练习中发现学生由于审题能力的欠缺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题目的要求,于是,教师在讲解这些错题的时候要充分分析题目的句子,找出题目的关键点,要求学生在做这些题目的时候可以多读几遍题目,务必要在审清题目的前提下再动笔去做题。

再例如,对于那些因为思维定势导致的错题,教师在讲解这类题目的时候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求学生不要拘泥于之前的思维习惯,对数学的解题思路不能总是照搬之前的一些方法,要灵活应对不同的题目,数学的题目是千变万化的,要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教师在这样的教学和启发下,学生的出错率就会慢慢降低,教师要尽量把学生经常出错的题目分类进行讲解,这样会使学生更容易掌握。

三、让错题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途径
小学生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是没有概念的,很多时候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学习,因此,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

小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的过程往往比较缓慢,在一节课结束之后的练习中很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在遇到这样的状况时一定不要急于去埋怨学生,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能力,要对学生进行一些肯定的教导。

例如,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出现了错误,教师看出来他在计算上出现了失误,对于题目的理解和把握都很到位,这时就应该对学生好的方面肯定,要求其在分析題目方面继续努力,然后要求其对最终的答案再检查一下。

这样委婉的方式学生是很容易接受的。

学生在这样的鼓励下,会增加其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会在今后的计算中变得很仔细,希望做到更好。

小学生在刚开始的数学学习中,因为有些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学生在学习遇到挫折后很容易丧失自信心。

学生一旦失去自信,就会降低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长期的学习成绩。

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不断鼓励学生,教导学生在做错题目之后,将错题记录在一个本子上,经常翻看。

告诉学生“失败是成功之母”,现在出现错误没有什么,要从做错的题目中找到原因,只要以后再遇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时不要出错就可以了。

学生在教师的尊重、理解和包容下,逐渐树立起自信心。

小学数学教师利用错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增强,使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不用去忧虑这节课学完之后会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在这样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学习,学生的
思维会更加活跃,积极性会更强。

主要就在于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

在课堂上出现了错误,可以允许学生再做思考后重新回答;回答问题时想到一半,就坐下来继续想,想好再继续做答;对于不同的观点,就举行一场讨论,让大家各抒己见。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很好地利用错题是十分关键的。

错题逐渐成为小学生逐渐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小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求将自己做错的题目记下来,每星期复习一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学生的错题进行总结,针对出错率较高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会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余洪庆. 小学数学错题的成因和纠正错误的策略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09,32:118.
[2]顾宪聪. 主动应对共同成长——小学数学错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江苏教育研究,2012,14:46-48.
[3]王卫星. 浅谈小学数学错题的分析与再利用[J]. 基础教育研究,2012,24:28-29.
[4]顾燕.小学数学错题自主管理的尝试[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3:89-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