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主题2综合实践活动知能优化训练鲁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 2 综合实践活动知能优化
1.把镁带投入盛有稀盐酸的容器里,产生 H2的速率与以下要素相关系的是 ( ) ①盐酸物质的量浓度;②温度;③镁带的表面积;④容器的密闭状况;⑤溶液中氯离子
物质的量浓度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④
2+D.①②③④⑤
+2↑,反响速率大小与 c(Cl-) 没关;而与+) 、温度、分析:选 C。
Mg+ 2H===Mg+ H c(H
镁带表面积、容器的密闭状况相关。
2.2SO(g) + O(g)2SO(g) 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响。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23
A.催化剂 V O 不改变该反响的逆反响速率
25
B.增大反响系统的压强,反响速率必定增大
C.该反响是放热反响,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响达到均衡的时间
D.在t1、t2时辰, SO(g) 的浓度分别是c、c,则时间间隔t ~ t
2内, SO(g) 生成的平
31213 c2- c
1
均速率为 v=t2-t1
分析:选 D。
B 项中,假如是在恒容时通入惰性气体,虽增大了系统的总压强,但反响系统中各组分的浓度未变,反响速率不变,因此 B 项错。
3.(2009 年高考福建卷 ) 某研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响
HCl
(CH3COCH3+Br 2――→CH3COCH2Br
+ HBr) 来研究反响物浓度与反响速率的关系。
反响速率v(Br2)经过测定溴的颜色消逝所需的时间来确立。
在必定温度下,获取以下实验数据:
初始浓度 c/mol·L-1溴颜色
实验序号
消逝所33HCl Br2需时间CHCOCH
t /s
①290
②145
③145
④580
剖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选项
是 ()
A.增大c(CH COCH) ,v(Br) 增大
332
B.实验②和③的v(Br 2) 相等
C.增大c(HCl) ,v(Br ) 增大
2
D.增大c(Br 2) ,v(Br 2) 增大
分析:选 D。
A 项,由实验①和②对照可知增大c(CH3COCH3),反响时间变少, v(Br2)增大。
B 项,实验②和③反响时间同样,则 v(Br2)相等。
C项,比较实验①和③可知,增大 c(HCl)时,反响时间缩短,v(Br )增大。
D项,比较实验①和④可知,增大c(Br )时, v(Br) 减小,
222
应选 D。
2HI(g) ;H<0。
有同样容积的定容密闭容器甲和乙,4.已知: H (g) + I (g)
22
甲中加入 H2和 I 2各 mol ,乙中加入 HI mol ,同样温度下分别达到均衡。
欲使甲中HI 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 HI 的均衡浓度,应采纳的举措是()
A.甲、乙提升同样温度
B.甲中加入 mol He ,乙不变
C.甲降低温度,乙不变
2mol I2
D.甲增添 mol H ,乙增添
分析:选 C。
此题考察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及“等效均衡”。
恒温、恒压条件下,开
端甲、乙投入量相当,是等效均衡,均衡状态同样。
高升同样温度,均衡挪动状况同样,仍
然相等, A 错。
甲中加入mol He,均衡不挪动,仍相等, B 错。
对甲降温,均衡正移,则甲
中 c (HI) 增大, C 对。
甲、乙分别增添 mol H 2、 mol I 2,均衡同样程度地正移,两者仍相等,D 错。
5.(2011 年广东深圳调研 ) 某化学反响: 2A B + D 在四种不一样条件下进行, B 、D 开端浓度
为 0,反响物 A 的浓度 (mol ·L -
1) 随反响时间 (min) 的变化状况以下表:
依据上述数据,达成以下填空:
(1) 在实验 1 中,反响在 10 至 20 min 时间内 A 的均匀速率为 ________mol ·L - 1·min -
1。
(2) 在实验 2 中, A 的初始浓度 c 2=__________mol ·L -
1,反响经 20 min 就达到均衡,可推断实验 2 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设实验 3 的反响速率为 v 3,实验 1 的反响速率为 v 1,则 v 3________v 1 ( 填“>”、“=”
或“<” ) ,且 mol ·L -
1( 填“>”、“=”或“<” ) 。
(4) 比较实验 4 和实验 1,可推断该反响是 ________反响 ( 选填“吸热”或“放热” ) 。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1
分析: (1) v (A) = mol ·L - 1 - 1
20 -10 min = mol ·L ·min。
(2) 对如实验 1 与实验 2 可知,均衡时 A 的浓度相等,确立 1、2 为等效均衡,即 c 2= mol ·L
-
1,且 2 先达均衡状态,反响的速率快,说明反响中使用了催化剂。
(3) 对如实验 3 与实验 1 可知,从 10 min 到 20 min ,实验 1 的 A 的浓度变化值为
mol ·L
- 1
3 的 A 浓度变化值为
- 1
v 3> v 1。
又知从 0 min 到 10 min A
,而实验 mol ·L ,这就说了然
的浓度变化值应大于
-1
,即 c >+
- 1
- 1
mol ·L
mol ·L = mol ·L 。
3
(4) 对如实验 4 与实验 1 可知,两实验的开端浓度同样,反响温度不一样,达均衡时实验 4 中 A 的浓度小,说了然实验 4 中 A 进行的程度大,即温度越高, A 的转变率越大,说明正
反响为吸热反响。
答案: (1) (2) 使用了催化剂 (3) >
>
(4) 吸热 温度高升时,均衡向右挪动
1.为加快漂白粉的漂白作用,最好的方法是 (
)
A .用水润湿
B .加热干燥
C .加
NaOH
D .滴入少许稀盐酸
分析:选 D 。
加入少许稀盐酸,使次氯酸钙转变成次氯酸,故反响速率加快。
2.用铝粉和碘甲烷制取 (CH 3) 3Al 时,于 100 ℃搅拌 65 h ,产率为 0,若用超声波,则
室温下反响 h ,产率为 96%。
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A .超声波加快反响速率的作用小于搅拌
B .超声波使 Al 溶于 CH 3I 中乳化成为胶体
C .超声波使化学反响物局部急剧升温
D .超声波使 CH 3I 分解为碘和甲烷的速度加快
分析:选 B。
超声波作用于混淆物中使铝粉与碘甲烷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加快了化学
反响速率。
3.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 Na S O+ H SO===NaSO+SO↑+ S↓+ H O,以下各组实验中最初出现污浊的是
223242422
Na2S2O3溶液稀 H2SO4H2O
实验反响温度 / ℃
c/(m
V/m
c/(m
V/m V/mLol ·ol ·
L L L-1)L-1)
A255105
B255510
C355105
D355510分析:选 D。
此题考察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要素。
温度越高、溶液的浓度越大,化学反
应速率越快,即出现污浊所需时间越短。
综合剖析 4 种状况下的温度和浓度, D 中温度最高,溶液浓度最大。
因此此题选 D。
4.以下事实不.能用化学均衡挪动原理解说的是()
A.在强碱存在的条件下,酯在水中溶解度增大
B.加催化剂,使N2和 H2在必定条件下转变成NH3
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迅速制取氨气
D.加压条件下有益于223
SO与 O 反响生成SO
分析:选 B。
应注意差别化学均衡挪动原理和化学反响速率理论的应用范围, B 项加催化剂只好提升反响速率。
5.反响: A(g) + 3B(g)2C(g)H<0;达均衡后,将气体混淆物的温度降低,
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A.正反响速率加大,逆反响速率变小,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
B.正反响速率变小,逆反响速率加大,均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
C.正反响速率和逆反响速率都变小,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
D.正反响速率和逆反响速率都变小,均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
分析:选 C。
此题考察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响速率及化学均衡的影响。
①降温正、逆反响
速率都变小,清除 A、 B。
②该反响为放热反响,降温均衡向正方向挪动,清除D,选 C。
6.以下图是表示 2X(g) +Y(s)Z(g) + R(g)( 正反响放热 ) 的气体反响速率( v) 与时间( t ) 的关系,t1时开始改变条件,则所改变的条件切合曲线的是()
A.减少Z 的物质的量B.减小压强
C.高升温度D.使用催化剂
分析:选 D。
由于速率同样倍数增大,说明改变的条件对正、逆反响速率的影响是同样
的,因此选 D 项。
7.在必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充入N2和H2合成NH3,以下表达错误的选
项是
() A.开始反响时,正反响速率最大,逆反响速率为零
B.跟着反响的进行,正反响速率渐渐减小,最后减小为零
C.跟着反响的进行,逆反响速率渐渐增大,最后保持恒定
D.跟着反响的进行,正反响速率渐渐减小,最后与逆反响速率相等且都保持恒定
分析:选 B。
跟着反响的进行,正反响速率渐渐减小,后保持恒定,但最后不行能减小
为零。
8.反响 SO2(g) + NO2(g)NO(g)+ SO3(g) 在必定条件下成立均衡,再加入必定量的
O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均衡左移,容器内压强必定增大
B.均衡右移,达到均衡时容器压强必定增大
C.均衡不必定发生挪动,容器内压强必定增大
D.均衡右移, SO的转变率提升
2
分析:选 D。
NO极易与 O2反响,均衡必然右移,由2NO+ O2。
如通入的 O2量少,
===2NO
气体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则压强也不变。
9. (2011 年新疆哈密高二检测)Fe(NO3) 2溶液呈浅绿色,此中存在以下均衡:
Fe2++
+(双选 )()
2HOFe(OH) + 2H ,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发生的变化是
2
A.均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
B.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
C.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
D.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成深绿色
H+后形成 HNO3将 Fe2+氧化而分析:选 AC。
可据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均衡的挪动,加入
使溶液变黄色。
10.各可逆反响达均衡后,改变反响条件,其变化趋向正确的选
项是()
分析:选 D。
此题考察化学均衡图象知识。
选项A,CHCOOH溶液中加入 CHCOONa晶体,
33
c(CH3COO),CH3COOH电离均衡向左挪动,溶液中的c(H
增大了溶液中的-+) 减小, pH 增大,错误。
选项 B,加入 KCl 对均衡无影响,c(Fe 3+ ) 不变,错误。
选项C,恒温恒压下加入罕有
气体,均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 逆反响方向 ) 挪动, H2的转变率降低,错误。
选项D,该可逆反响的正反响为吸热反响,升温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CHOCH转变率增大,正
33
确。
11.可逆反响: 2NO2NO+ O 在密闭容器中反响,达到均衡状态的标记是 ________。
2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 NO、 NO、 O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响速率比为2∶2∶1的状态
22
④混淆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淆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淆气体的均匀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分析:①与②是针对v(正)= v(逆),第一看方向能否为同向,如为同向则清除,②为
同向清除。
如为两个方向的再看量的关系能否正确,①为两个方向,且量的关系正确。
③如果 NO2为减少的量, NO和 O2为增添的量,则为同向,也不正确。
⑤当容器容积恒准时混淆气体的密度为一恒量,不可以注明反响达均衡状态。
⑥由于反响前后气体体积是变化的,当混淆气体
的均匀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时,反响也达均衡状态;④当反响前后气体颜色不一样时,
颜色不发生改变也达均衡状态。
据此,逐项剖析,可知①④⑥是均衡状态。
答案:①④⑥
12.某同学设计一个实验研究氧化铜的性质,其实验操作是:取A、B 两支试管,往A 中先加入适当CuO粉末,再分别向 A 和 B 中加入等体积的3% H2O2溶液,只察看到 A 中有大量气泡。
(1)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为研究试管 A 中反响的速率,采集气体并测定其体积,必要的实验仪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这是一个比较实验, A 中有大批气泡产生,表示氧化铜在反响中所起的作用是催
化作用,因此结论是氧化铜做催化剂,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
采集和丈量气体体积所需的实验仪器有秒表、集气瓶、带双孔塞的导气管、量筒、水槽等。
答案: (1)CuO 可加快 H2O2分解的反响速率,是H2O2分解反响的催化剂(2) 秒表、带双
孔塞的导气管、集气瓶、量筒、水槽
13.装置如图 1 所示,三个连通的烧瓶里盛有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混淆气体。
而后用夹子夹住橡皮管,把左侧的烧瓶放在热水里,把右侧的烧瓶放在冰水( 冷水 ) 里,把中间的烧瓶放在室温水里,察看混淆气体颜色的变化是:左侧混淆气体受热颜色变________,右侧混淆气体遇冷颜色变________,中间混淆气体颜色无变化。
实验装置如图 2 所示,先将三个烧瓶分别放入盛有室温水的烧杯里,能够察看到混淆气
体颜色无变化,接着向左侧烧杯里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向右侧烧杯里加入固体NH4NO3,不停搅拌直至溶液饱和,能够看到,跟着固体的加入左侧的混淆气体颜色变________,右侧的混合气体颜色变 ________,中间混淆气体颜色不变。
分析:在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混淆气体系统中存在着“2NO 2N2O4”均衡,正反响是放热反响,逆反响是吸热反响。
从以上实验能够知道:混淆气体受热,均衡向逆反响方向
挪动,二氧化氮浓度增大,混淆气体颜色变深;混淆气体被冷却,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
二氧化氮浓度减小,混淆气体颜色变浅。
固体在溶解过程中都不一样程度的伴有能量的变化( 即吸热或放热 ) ,氢氧化钠、硝酸铵在溶解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分别致使其水溶液温度高升、降
低,这一性质可作为特定条件下的冷热源加以利用。
两个实验虽冷热源不一
样,但实验结果一
样。
答案:深浅深浅
14.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要素好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
实验一:他们只利用 Cu、Fe、 Mg和不一样浓度的硫酸- 1- 1-
mol·L、2 mol ·L、 mol·L 1),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反响速率的要素。
甲同学研究
的实验报告以下表: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①分别取等体积的 2 mol ·L-1硫酸于试
反响物的性质越开朗,
管中;反响快慢: Mg>Fe>Cu
反响速率越快
②分别投入大小、形状同样的Cu、Fe、Mg。
(1)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
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乙同学为了更精准地研究浓度对反响速率的影响,利用上图装置进行定量实验。
完
成该实验应采用的实验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当测定的实验数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二:已知 2KMnO4+ 5H2C2O4+ 3H2SO4===K2SO4+2MnSO4+ 8H2O+ 10CO2↑,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响时,发现开始一段时间,反响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显然;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响速率显然加快。
(1)针对上述实验现象,某同学以为 KMnO4与 H2C2O4反响是放热反响,致使溶液温度高升,反响速率加快。
从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要素看,你猜想还可能是________的影响。
(2)若用实考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试剂外,还需要选择的试
剂最合理的是 ________。
A.硫酸钾B.硫酸锰
C.氯化锰D.水
分析:实验一 (1) 依据实验报告可知,在硫酸的浓度同样时,研究三种金属与硫酸反响
的速率,还需要保证三个反响中的反响温度同样;(2) 要研究浓度对反响速率的影响时,应
该采用同一种金属单质与不一样浓度的硫酸反响,由于铜与稀硫酸不反响,因此不采用,浓硫酸的氧化性强,金属与稀硫酸、浓硫酸的反响原理不一样,没有可比性,因此最后采用Mg(或- 1- 1
硫酸,经过装置可知,需要丈量产生氢气的体积,自然
Fe) 和 mol·L硫酸和 2 mol ·L
这里要规定幸亏同一时间内,这样的比较才存心义,即为了定量比较产生氢气的速率;实验
二(1) 从反响前后溶液中微粒的变化来看,
2+
的数量增大显然,很简单猜想到可能是
2+Mn Mn
对反响有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响速率;考证时要保证条件的一致性,即不可以引入其余微粒,
免得对实验有扰乱,因此从 B 和 C 选项的比较来看, C 选项中引入了 Cl -,对实验结论存在
扰乱,因此选择 B。
答案:实验一: (1) 反响物自己的性质对反响速率的影响温度同样
- 1- 1
硫酸测定一准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 或
(2)Mg( 或 Fe) 和 mol·L硫酸和 2 mol·L
者测定采集必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二: (1) 催化剂 ( 或硫酸锰或
2+
的催化作用 ) Mn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