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总结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总结2篇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总结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我们以村为基本实施单元,以专业农民为重点,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创业等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农民培训工作基本情况
1、农业科技大培训。

我们以行政村为单元,以农民技术员为主,利用农闲季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我们依托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有资质的部门进行集中授课,共培训了许多人次。

2、现场指导培训。

我们以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为依托,以村为重点,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培训。

我们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员以实际操作培训为主,深入田间地头,通
过直观的、手把手的指导,根据生产季节进行现场培训。

我们已经培训了许多人次。

3、外出重点实用人才培训。

为更新技术,改变原生产理念,我们共组织农业骨干技术力量和农民科技示范户重点人才到其他地方进行重点培训,带动一批农民发展农业生产。

4、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

我们结合专业技术培训和农业
政策法规的宣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增强了企业的自律观念和质量安全意识。

5、农业科普宣传。

我们结合科技三下乡、放心农资下乡、科普宣传等活动,深入农村集市,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和农村实用技术手册。

二、培训形式
我们以现场指导和集中研究理论实用技术为主,主要以农业技术员和农村示范户为主,根据生产季节和农民的需求,以
实用生产技术培训为主,使每一户农民基本掌握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三、工作原则
1、分类培训原则。

我们面向不同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
开展分类培训。

2、服务产业原则。

我们以设施农业和水产养殖业等产业
需求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致富为目标,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围绕当地的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开展培训。

3、注重实效原则。

我们紧密结合农时季节和农民需求,
开展灵活多样的技术培训,使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我们要加强案例和实践教学,切实增强培训效果。

本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我校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和目标,确定了培训内容和形式,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时间表。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建立了健全的培育制度,以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培训质量,我校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招聘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同时还邀请了农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指导,以提高学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4、创新机制原则
为了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便捷渠道,我们积极创新培训模式,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探索形成长效培训机制。

同时,我们也加强政策项目扶持,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三、工作成效
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本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我们成功完成了上级分配的任务,共培育了80
名新型职业农民,其中生产经营型40人,专业技能型40人。

同时,我们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存在问题
在本次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农业劳动力科技文化结构偏低,留守农业种植户的文化程度不高,对科技的需求不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强。

同时,农业劳动力后继乏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留守下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呈老龄化、
妇女化、没文化的“三化”现象。

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我校领导小组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结合农业产业现状,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我们确定了培育目标和任务,并分类型、分产业制定了培育计划。

其中,我们将培育40名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主要涉及大棚蔬菜、
生猪、以及符合我地区生产的特种经济作物,如草莓、人参等。

同时,我们还将培育40名专业技能型农民。

为了确保培训质量,我们聘请了专业优秀的教师,建立了师资人才库。

除了充分发挥我校专业人才的作用外,我们还与涉农大中专院校合作,广泛吸纳农业方面的专家和技术能人,建立了层次多样、专业齐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团队。

这个团队由中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专家和业务骨干,以及本地乡土人才和农民企业家组成,涉及蔬菜、农业法律法规政策、生猪及肉牛的养殖、人参栽培、草莓、蓝莓的栽培、茸鹿的养殖等
7个领域。

为了让培训更加实用,我们选择了通俗易懂、实践操作性强的教材,共选购了《农业政策法律读本》、《新型职业农民
读本》、《农产品市场营销》等教材。

同时,我们还科学设置了教学课程,确保农民能够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生产经营提供帮助。

根据今年我区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养目标,培训课程涵盖生猪、肉牛、茸鹿养殖与销售、大棚蔬菜、经济作物的生产管理、技术指导、加工销售、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等内容。

培训采用“学校授课+基地实”、“外出考察+现场指导”等形式,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生产经营班和专业技能班分别安排了不同的研究时间和课程,重点讲授养殖、生产管理技术和营销策略。

参观研究重点选择了“××省×××XXX”、“××县××专
业合作社”、“××市××区××乡××村”、“××市××研究所”,学员们从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收获。

例如,一位学员回到村里组织了6户草莓大户,申请成立“农民草莓专业合作社”,并聘请专家
进行现场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训班基本做到了一班一案开班。

开班前,教师先进行任务与目标培训,让教师充分了解他们的“学生”。

各培训班采取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实训的方式开展教学。

课堂气氛活跃,内容通俗易懂。

同时各培训班选举成立了班委会,并每天进行了考勤登记。

为了完善档案管理,我校安排了专职人员进行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的档案管理工作。

及时对培训所需的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培训工作主要成效包括促进学员之间的互相研究交流,增长见识,开拓眼界;提高生产销售水平,学员们逐步认识到销售技巧的重要性,有的学员经过研究后,对产品进行重新改良包装后,增加了不少的经济效益。

通过参观研究和实践操作,学员们相互交流探索产业发展方向和前景,形成了资源共享。

在培训中,学员们一致认为内容针对性强,教师讲课水平高,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管理规范,服务到位。

通过研究三农问题、现代农业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体验式的农耕文化、社会责任等内容,学员们对整个农业行业的宏观形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培训还涵盖了支农惠农政策、农业项目申报、合作社法规、财务管理、合同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认定、农业金融等内容,提高了学员们的经营管理能力。

通过网络营
销、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培训,学员们还建立了对农产品生鲜电商、渠道建立、品牌塑造等问题的深层次认识。

这些培训内容不仅让学员们对从事农业充满了希望,还增强了他们的务农信心。

总之,这次培训为学员们打下了坚实的农业知识基础,也为农业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