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传染病防治中医务人员安全隐患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医院传染病防治中医务人员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医务人员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方法通过对本地基层医院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回顾性分析,针对医务法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结果政府应对地区医院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医疗机构的监管和医务人员的保护;地区医院需加强传染病防治方面的管理,设立专门传染病科室,合理分工,专业人员负责,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诊疗水平。

结论基层医院应注意社会服务职能,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应对传染病的防护能力。

标签:基层医院;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安全隐患
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性加强以及恐怖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活动猖獗,传染病的防治已经不再是单个国家或地区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传染病1700万人[1]。

在过去同传染病抗争的过程中,部分传染病的发展虽然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新的传染病也在不断出现,近年来如SARS、艾滋病、川崎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疾病不断刺激着人们日益敏感的神经。

人们说道传染病谈虎色变。

新的传染病暴发[2],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患者数量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而专业性传染病医院应对能力有限,设置不健全,抢救能力缺乏,重症监护及抢救能力较低,无法使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救治[3],导致大量病例及资源流向综合性医院,而综合性医院应对传染病往往缺少经验以及专业的治疗隔离区域,一旦确诊,往往已造成大面积的流行和传播,这种传播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医务人员,特别的地区二甲及以下级别医院基层医务人员是接触各种传染病的首要目标。

据统计[4],在2003年非典事件中,我国医务人员感染人数累计达1000名左右,死亡病例中1/3是一线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

而目前我国基层医疗设施不健全,医护职业法律还不够完善,对医务人员的安全无法完全防护。

本文就基层医院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目前我国基层医院应对传染病现状
1.1基层医院医务人员传染病信息不对称、专业知识的缺乏新发传染病由于其不可预知性,发病流行时间、地点无法预测,往往最早接触并上报各种传染病的是基层医院,由于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普遍对新发传染病相关信息相对滞后,专业知识缺乏,认识不充分,消毒隔离及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在接诊感染患者时往往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措施[5],同时由于对新发传染病缺乏免疫和有效的预防、诊疗措施,因此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成为了传染病感染中最脆弱的群体,加之基层医院医疗资源匮乏,医务人员每天工作量大、接触的人员广、流动性强,加速了疾病的传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1.2基层医院基层设施差,管理存在漏洞基层医院基础设施普遍很差,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还保持八、九十年代医疗投入的水平,而医疗行业不能按照市场
经济规则运行,医院设备老化、过时现象严重,诊断水平普遍不高,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就医需求。

基层医院本身应对各种常规病例的医疗资源就捉衿见肘,超负荷运行,各科室加床现象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再单独设立专门的传染病科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医院为了应付检查,设立了发热门诊、感染門诊或者传染病科,并没有单独的隔离区和防护设备。

同时,患者本身对传染病的认识存在偏见和误解,由于缺少相关了解,即使是传染性疾病,很多患者也不愿意到传染病科,因此传染病科往往病员并不多,效益差。

医院配备的传染病医务人员力量也很有限,通常是在上级部门通知有相关疫情以后才临时抽调医务人员到传染病科,并未经过专门的培训,不能及时有效的诊疗传染病。

同时由于不能及时确诊,也为了减少患者的恐慌,很多传染病并没有执行就近隔离的原则。

而是转移到上级医院,造成了传染病的进一步传播。

并且很多医院并没有将传染病科的医疗装置单独分开,造成了院内的交叉感染也时有发生。

部分医院的传染病病房、科室布局设置也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有待进一步改善。

管理上也存在漏洞,多分工不够明确,组织分工紊乱,往往各科室为了经济效益,传染病科患者在未确诊前已进入其他科室诊疗,不能达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传染源的目的,延误了病情间接的造成了传染病的传播[6]。

1.3基层医院对有关传染病防治法律缺乏系统培训,易忽视医务人员本身的安全我国卫生部2010年即下发的《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都对地区医院在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控制措施、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菌(毒)种管理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活动等方面都作了相关要求,但长期以来由于基层医院在传染病管理上的缺陷,医院以及疾控部门受政府政策影响,不敢承担责任,信息不完全透明,导致了传染病的传播;另外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无法做到有针对性培训,并且部分医务工作者缺乏法律、法规意识,缺乏传染病应对知识及自我防护意识[7],导致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存在医疗垃圾处理不合理、传染病事件上报不及时、消毒隔离及自我防护措施不合理、发现传染病后处理不当等现象。

由于医务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在传染病爆发时,医务人员往往被荣誉化,而不是职业化,医务人员成为传染病的控制环节中的受害者,而我国目前还缺少专门的针对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感染传染病职业防治保护的相关法律,鉴定职业感染的相关法律也不够完善,使得医务人员自身安全受到威胁。

2基层医院应对传染病控制对策
2.1完善传染病相关法律,加大专业传染病医师培训政府部门应完善传染病的控制相关立法,加强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医院要定期安排组织相关制法律、法规的学习,确保各科室都能及时有效的应对传染性疾病;对隐瞒或者不能及时上报的医疗机构或者公共卫生服务单位作出严厉的处分,信息及时让民众了解,避免造成恐慌;健全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分工要合理明确,完善机构管理机制[8]。

同时对于专业的传染病医务人员要做到专业化,及时学习近期流行的传染疾病特征、诊断及防治办法,加强医院传染病防治医师的考核,提高传染病医师的执业水平。

政府监督部门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发生管理上的漏洞;简化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导致职业病的鉴定,建立职业保险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保
护,避免院内传染病感染的发生。

2.2加大政府投入,设立专门的传染病隔离区域各地政府应加大基层医疗传染病硬件设施的投入,无法独立出专门的传染病医院的地区要设立专门的隔离防护区域和传染病房,合理规划,严格执行传染病房管理制度、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有专业传染病医师专人负责,长期监管,而不是临时抽调部分医务人员随便划定一个区域应付检查。

配备传染病患者专门使用的医疗设施,杜绝交叉感染,降低传染病的扩散风险。

3讨论
面对我们日趋复杂的地区环境,传染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我国地区医疗行业目前现状不容乐观,传染病的防治令人堪忧,部分地区出现了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医疗行业的社会责任。

在医疗行业补偿机制尚不完善背景下,仅靠病员来维持运营的传染病专业医院普遍存在竞争加剧、应对能力不强、资金链紧张、经营亏损等问题,发展堪忧。

而实际担负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任落在地区综合性医院,由于医院本身的财政支持下降,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大背景下,传染病很难得到财政支持良性发展。

呼吁相关法律部门加强立法和执法,加大政府投入,加强管理,在无法设立专业的传染病医院的地区建立专门的传染病专科,专业人员负责监管,加强传染病员的管理,避免医务人员的感染,降低传染病播散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姚玉红,许国君.传染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与预防医学发展趋势[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7):756.
[2]马洁华,林彩美.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学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6):569-570.
[3]易永祥,殷国平,张建,等.重症甲型H1N1流感孕妇的外科干预治疗[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726-2730
[4]桑米.”非典”十一年回望[J].当代护士,2014,5(1):12-14.
[5]Shen Tao.Analy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hospital management optimization[J]. Jilin Medicine,2010,31(36):6887-6888.
[6] Jiang Hong-na,Jiang Hong-wei,Kang Ying-hui,et munity-based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J]. Chinese contemporary medicine,2011,18(26):60-61.
[7]Wen Xian-min,Xu Rong,Liu Da-feng,et al. A new attempt in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omprehensive infectious hospital[J].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2012,19(4):7-8.
[8]Xie Xue-ya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hospital[J]. Travel Medical Sciences,2011,17(4):29-31.
編辑/肖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