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传说故事我存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说故事我存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简单地保存网上信息,掌握网页、歌曲、图片的保存与下载操作方法。

通过整理下载的资料,了解电脑的存储方式。

2.体验搜索、管理网络资料的实际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如何下载网页、图片、歌曲等。

教学难点:找到存储位置,对需要的网上信息下载并分类保存。

三、课前准备:计算机、网络
四、教学方法:讲解、演示、任务驱动、操作练习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泰山是我们山东的名山,也是五岳之首,在泰山脚下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从网上看到的石敢当捉妖的故事。

师:老师分类保存了从百度搜索引擎下载的网页、图片和歌曲。

大家说,当老师把这些网页、图片和歌曲都保存之后,对老师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
便于老师以后更加快捷的使用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传说故事我存储》,一起读课题。

(二)授课
1.师:今天的我们的任务是什么。

(板书:三个保存)怎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呢,看温馨提示,小声读。

2.小组评分制度,选取冠军小组。

3.参照课本操作步骤,开始操作,完成第一个任务,最快的小组奖励分数。

4.学生演示,边说边操作。

5.完成第二个任务。

6.学生演示,边说边操作。

7.下面一起完成第三个和第四个任务,看课本上的操作步骤,教材是最好的老师,看完了吗?比赛开始。

8.学生演示(保存图片),边说边操作。

9.教师小结。

(三)评测练习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分别是《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按照要求来完成这四个任务,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四)总结
看一看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8.传说故事我存储
保存网页
保存图片
保存歌曲
学情分析:
学生是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此本节课主要是采取任务驱动加教师指导的上课模式,让学生通过课堂上一个一个的小练习逐步掌握各类文件的下载和存储的方法。

随着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于网络浏览及信息搜索等基本操作已经比较熟悉,但是针对任务搜索有用信息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学习与加强。

效果分析:
(1)导入部分从传说故事入手,质疑:如果你想存储这些故事,都可以存储哪些内容呢?让学生分分类,建立文件夹,从而确定这节课的授课主题。

(2)新授部分让学生通过4种类型文件的下载与保存,逐渐学会下载与保存的方法,同时一定要选择好下载的类型和保存的位置。

学生做完一个就会紧接着做下一个,驱动学生一步一步学会并熟悉操作过程。

(3)练习部分教师先做适当的演示,引导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

有的学生做得快,有的学生做的慢。

这时教师应注意个别辅导,同时也可让学生参与,就近研讨。

(4)课尾阶段就是让学生拓展做其它传说故事的存储与下载。

这一部分时间有点紧张,不过本节课的重点已经讲完了,所以可以作为课外延伸。

总之,这堂课整个过程很流畅,只是结尾稍显仓促。

学生配合练习操作的热情也挺高的,已经圆满的完成了本节课的重点讲解。

学生的操作水平差异还是很大,有的学生做得很快,有的学生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看来平时的操作还应该加强练习。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泰山版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第二单元《存储管理信息》的第8课,本单元一共有3课,主要是针对电脑中的信息管理方面的学习。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3课,主要是针对从网上下载的资源在本地磁盘中的保存和管理方面的学习,指导学生从网上下载文章、网页、图片、音乐等资料,分类存放在自己的电脑中。

评测练习: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民族,在各地流传着许许多多民间传说和故事,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更是验证了这一点,它们分别是《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现在评测练习来了,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按照勇攀高峰我为先的要求来完成这四个任务,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注意,只选择一个故事就可以,但总文件夹名字都一样,(每组进行选择),比赛开始。

具体任务如下:
1.在电脑桌面新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文件夹。

2.保存四大民间故事中的一个传说网页到“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文件夹。

3.保存四大民间故事中的一个传说的一张图片到“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文件夹。

4.保存歌曲《牛郎织女》《千古绝唱》《化蝶》《千年等一回》中的任意一首到“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文件夹中。

《传说故事我存储》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力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设计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力求使课堂活跃、扎实、有效。

上完这堂课,总有一些触动,下面我就对这堂课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1.准备阶段:以教材为主,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教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进行总体的设计,从生活实际入手,到学习内容,让学生从感知到认知这一过程。

课后,认为只做到了紧扣教材,并没有做到深挖教材。

2.课前阶段:这节课位于第二单元的最后,前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

所以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完善自己的文件夹整理操作,同时下载与保存网上的内容。

由于学生在第一单元的
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如何从网上搜索内容,所以这节课整体来说就是整理巩固加学习新知的过程。

让学生了解传说故事的同时,善于收集整理资料,并分类存放。

我准备了不同类型的文件下载与保存,同时准备了多个文件夹,便于学生分类存放,当然这些都要学生自己练习操作。

3.授课阶段:
(1)导入部分从传说故事入手,质疑:如果你想存储这些故事,都可以存储哪些内容呢?让学生分分类,建立文件夹,从而确定这节课的授课主题。

(2)新授部分让学生通过4种类型文件的下载与保存,逐渐学会下载与保存的方法,同时一定要选择好下载的类型和保存的位置。

学生做完一个就会紧接着做下一个,驱动学生一步一步学会并熟悉操作过程。

(3)练习部分教师先做适当的演示,引导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

有的学生做得快,有的学生做的慢。

这时教师应注意个别辅导,同时也可让学生参与,就近研讨。

(4)课尾阶段就是让学生拓展做其它传说故事的存储与下载。

这一部分时间有点紧张,不过本节课的重点已经讲完了,所以可以作为课外延伸。

总之,这堂课整个过程很流畅,只是结尾稍显仓促。

学生配合练习操作的热情也挺高的,已经圆满的完成了本节课的重点讲解。

学生的操作水平差异还是很大,有的学生做得很快,有的学生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看来平时的操作还应该加强练习。

这堂课成了我的“点”,我将会以“点”带“面”,使我及我的课堂驱于成熟,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反思、实践、反思,在这种良性循环中慢慢的成长起来,使我的信息技术课堂更高效。

课标分析:
1.结合生活和学习经验,体验信息在生活、学习、科研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形成理性认识信息价值(理念先行)、敏锐捕捉有用信息(选择性注意)、主动获取相关信息(有目的的任务驱动)、甄别筛选正确信息(针对性、准确性、价值高低)、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好信息意识;逐步形成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能讨论每个个体在创作和共享有益信息方面的责任。

2.通过身边的事例或观看案例,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在获取、加工、存储、表达和交流信息方面的作用,理解信息技术是人的信息加工器官的延伸,讨论人类发明创造信息技术的基本历程,形成乐于学习、勤于操作、敢于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树立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技术操作能力;主动参与科技创新的志愿。

3.观察和列举日常生活、学科学习和其他综合实践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常见应用,能讨论这些技术应用带来的利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