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电子规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10/10
20
谢谢
2021/10/10
2021/10/10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配合物并不符合EAN 18 规则
以V(CO)6为例。它周围只有17个价电子,预料它须形成二聚 体才能变得稳定,但实际上V(Co)12还不如V(CO)6稳定。其原 因是空间位阻妨碍着二聚体的形成, 因为当形成V(CO)12时,V的配位数变为7,配位体过于拥挤, 配位体之间的排斥作用超过二聚体中V-V的成键作用。所以最 终稳定的是V(CO)6而不是二聚体。
Ir CO
必须同另三个金属形成三 CO
Ir
CO
条M-M键方能达到 18e 的要求, 通过形成四面体
CO CO CO
原子簇的结构, 就可达到
此目的。其结构示于右。
2021/10/10
17 例2: Co4(μ2-CO ) 3 ( CO ) 9 电子数9×4+2×3+2×9=60 计算每个CO周围:60÷4=15 判断应是CO―CO之间有共用电子对,且有 三个CO—CO金属键。实际对每个CO仍是18 结构式如右
6+8+4=18
Ni(CO)4
Ni
10
+)4CO 4×2=8
10+8=18
③在配合阴离子或配合阳离子的情况下,规定把离子的电
荷算在金属上。如:
Mn(CO)6+: Mn+ 7-1=6, 6CO 6×2=12, 6+12=18
Co(CO)4-: Co- 9+1=10, 4CO 4×2=8, 10+8=18
2021/10/10
举例说明18e规则和如何确定电子的方法:
①把配合物看成是给体-受体的加合物,配体给予电子, 12 金属接受电子;
②对于经典单齿配体,如胺、膦、卤离子、CO、H-、烷基 R-和芳基Ar-,都看作是二电子给予体。如
Fe(CO)4H2
Fe2+
6
4CO 4×2=8
+)2H- 2×2=4
2021/10/10
6
(2)金属原子(离子)的价轨道是5个(n-1)d、1个ns和3个np,在八 面体Oh场中,上述9个轨道中有6个轨道的波瓣是在x、y和z轴 上分布,它们是ns、npx、npy、npz、(n-1)dz2和(n-1)dx2-y2,它们 可参与形成σ键,另外3个轨道(n-1)dxy、(n-1)dxz和(n-1)dyz,因 其波瓣位于x、y和z轴之间分布,在Oh场中对称性不匹配,不 适于形成σ键,但可参与形成π键。根据所属点群的对称性可 以将上述轨道分成四类:ns:a1g; npx、npy、npz:t1u; (n-1)dz2、 (n-1)dx2-y2 eg; (n-1)dxy、(n-1)dxz、(n-1)dyz:t2g。其中,前三 类(a1g、t1u和eg)可参与形成σ键,最后一类可参与形成π键。
Cr(6-C6H6)2 2(6-C6H6)=12,Cr 6, 电子总数=1220+21/160=/10 18
18电子规则的应用
①估计羰基化合物的稳定性
15 稳定的结构是18或16电子结构,奇数电子的羰基化合物可 通过下列三种方式而得到稳定: a 从还原剂夺得一个电子成为阴离子[M(CO)n]-; b 与其他含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基团以共价键结合 成 HM(CO)n或M(CO)nX; c 彼此结合生成为二聚体。
⑥对于n 型给予体,如
1-C5H5(给予体),
14
5-C5H5、 3-CH2=CH2-CH3、6-C6H6(给予体)等。
n 是键合到金属上的一个配体上的配位原子数 n 的速记符号 。表示hapto, 源于希腊字haptein,是固定的意思。其中的n也代 表给予的电子数,若为奇数,可从金属取1,凑成偶数,金属相 应减1。如:
4+8+6=18
⑤含M-M和桥联基团M-CO-M。其中的化学键表示共用 电子对,规定一条化学键为一个金属贡献一个电子。
如 Fe2(CO)9 其中有一条Fe-Fe金属键和3条M-CO-M桥键 Fe=8,(9-3)/2 CO=6, 3 -CO =3,Fe- =1,
8+6+3+1=18
2021/10/10
1
有效原子序数规 则(EAN规则)
2021/10/10
EAN规则
2
EAN规则
EAN规则的理论根据
配体电子数的计算 EAN 规则应用
2021/10/10
20世纪30年代,英国化学家an . XL Sidgwick 提出一条用以 预言金属羰基化合物稳定性的经验规则,称为有效原子序数 3 (effective atomic number )规则,简称EAN规则。
2021/10/10
同样是八面体配合物,对于能形成强反馈键的配体,如CN-、 CO和C2H4等,它们有空的π*分子轨道,且能量比金属原子(离 9 子)的t2g轨道能量高,因此可与金属的t2g轨道相互作用而组合 成π分子轨道,其能级见图2所示
2021/10/10
在这些配合物中,配体π群轨道是由配体的π*反键分子轨 道线性组合而成,金属原子(离子)与配体π群轨道作用组成成 10 键的t2g和反键的t*2g分子轨道。原来(无π键时)t2g轨道是非键 的,现在能量降低,变成了成键轨道,同时分裂能Δ进一步增大。 金属原子(离子)的d电子进入t2g(π)成键分子轨道,形成反馈π配 键。在这种情况下,金属原子(离子)和配体的电子可将a1g、t1u、 eg和t2g共9个成键分子轨道填满,正好是18个电子。若再增加 电子,将进入反键的eg*轨道;若减少电子,将会从成键的t2g(π) 轨道上移走电子,显然这都不利于体系能量的降低和键级的 增大,所以18电子应最稳定。
2021/10/10
4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时候,它不是18而是16。这是因为 18e意味着全部s、p、d价轨道都被利用,当金属外面电子过 多,意味着负电荷累积, 此时假定能以反馈键M→L形式将负 电荷转移至配体,则18e结构配合物稳定性较强;如果配体 生成反馈键的能力较弱,不能从金属原子上移去很多的电子
Fe(CO)2(5-C5H5)(1-C5H5) 2CO=4, 5-C5H5=5(6), 1-C5H5=1(2),Fe=8(6), 电子总数=4+5+1+8(或4+6+2+6)=18
Mn(CO)4(3-CH2=CH2-CH3) 4CO=8, (3-CH2=CH2-CH3)=3(4), Mn=7(6), 电子总数=8+3+7 (或8+4+6)=18
2021/10/10
以八面体配合物ML6为例:如果过渡金属与配体之间只形成σ 7 键,其分子轨道能级图如图1所示
2021/10/10
6个能级较低的成键分子轨道a1g、t1u和eg可容纳12个电 8 子;3个非键的t2g,轨道可容纳6个电子。在非键轨道中填入电
子,既不降低、也不升高体系能量,因此EAN=12~18的配合物 具有大致相同的稳定性。很多以σ键键合的经典配合物,其金 属原子(离子)价层电子数有时达不到18,仍可能是稳定的,这 里可见其根源,如TiF2-6(12电子)、VCl2-6(13)、V(C2O4)3-3(14)、 Cr(NCS)3-6(15)、Mn(CN)3-6(16)、Fe(C2O4)3-3(17)、 Fe(H2O)2+6(18)等;
2021/10/10
配体电子数的计算
11
在计算配体提供的电子时规定如下: CO、R3P、R3As各贡献2个电子; H-、X-、CH3-、C5H5-均贡献2个电子; NO贡献3个电子; η2 -C2H4烯烃贡献2个电子; ηn-代表同金属原子以兀键结合的配体碳原子个数。 η4 -丁二烯、环丁烯贡献4个电子; η5-环戊二烯基,贡献6个电子; η6-苯C6H6,贡献6个电子;
[Mn(CO)5]- + Na+
2021/10/10
③估算多原子分子中存在的M-M键数,并推测其结构
例1 如 Ir4(CO)12 4Ir=4×9=36
16
12CO=12×2=24,
电子总数=60,平均每个Ir周围有15e。
CO CO CO
按EAN规则,每个Ir还 CO
Ir
CO
缺三个电子,因而每个Ir CO Tr
2021/10/10
④对NO等三电子配体: ●按二电子配位NO+对待,多 余的电子算到金属之上。如:
13
Mn(CO)4CO
8,
+)Mn- 7+1=8,
2+8+8=18
●亦可从金属取来一个电子 , 而金属的电子相应减少
Mn(CO)4(NO) NO- 3+1=4,
4CO
8,
+)Mn+ 7-1=6,
②估计反应的方向或产物
如: Cr(CO)6+C6H6 → ? 由于一个苯分子是一个6电子给予体,可取代出三个CO分
子,因此预期其产物为: [Cr(C6H6)(CO)3]+3CO; 又如:Mn2(CO)10+Na → ? 由于Mn2(CO)10 7×2+10×2=34,平均为17,为奇电子
体系,可从Na夺得一个电子成为负离子,即产物为:
还有一些八面体配合物,由于其Δ值较低,电子除了能填充 到非键的t2g轨道上以外,还能进一步填充到弱反键的e*g轨道 上,因此,价电子数可为19~22,如Co(H2O)2+6(19)、 Ni(en)2+3(20)、Cu(NH3)2+6(21)、Zn(en)2+3(22)等,这多为第一 过渡系列、低氧化态的金属元素与不能形成反馈键的配体所 形成的配合物
云密度时,则形成16电子结构配合物。
注意:这个规则仅是一个经验规则,不是化学 键的理论
2021/10/10
EAN规则的理论根据
5
EAN规则的理论根据我们可以用配位化合物的分子轨道 理论(MOT)来理解EAN规则的本质与内涵
分子轨道理论认为: (1)中心金属原子(离子)的价电子轨道与由配体的σ和π 轨道组成的群轨道,按照形成分子轨道的三原则组合成 若干成键的、非键的和反键的分子轨道,配合物中的电 子也象其他分子中的电子一样,在整个分子范围内运动;
EAN规则是说金属的 d 电子数加上配体所提供 的σ电子数之和等于18或等于最邻近的下一个稀 有气体原子的价电子数,或中心金属的总电子数 等于下一个稀有气体原子的有效原子序数。
EAN亦称为18电子规则,这个规则实际上是金 属原子与配体成键时倾向于尽可能完全使用它的九 条价轨道(五条d轨道、1条s、三条p轨道)的表现。
2021/10/10
19
应该注意的是,18电子是过渡金属配合物稳定性的充分条 件而非必要条件(表述EAN规则的假言判断句型是“如 果……,则……”;而不是“只有……,才……”)。更多的研究表 明,d轨道分裂能Δ高、具有能形成强反馈键的配体如CN-、 CO、C2H4(含π分子轨道的有机、无机分子或离子)等的过 渡金属配合物,大多符合EAN规则;而Δ值较低、金属与配体 间只能以σ键键合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往往不符合此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