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合集下载

工程测量14第07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与测绘_OK

工程测量14第07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与测绘_OK

2021/8/24
21
等高线原理图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h,称为等高距或等高线间隔,在同一幅地形图上, 等高距是相同的,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d,称为等高线平距。由图可 知,d愈大,表示地面坡度愈缓,反之愈陡。坡度与平距成反比。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等高距选择过大,就不能精确显示地貌;反之,
选择过小,等高线密集,失去图面的清晰度。因此,应根据地形和比例尺
村庄的名称来命名 图号:地形图的编号。
根据分幅和编号方法编定的。
2021/8/24
13
2021/8/24
14
二、接图表
说明本图幅与相邻图幅的关系,供索取相邻 图幅时用。
2021/8/24
15
三、图廓
矩形图幅: 内图廓:坐标格网线,绘图边界线,四角注坐标。 外图廓:最外边的粗线。
梯形分幅: 内图廓:经纬线,图幅的边界线 分图廓:黑白相间的线条,表示实地经纬差1' 外图廓:最外边的粗线
2021/8/24
28
地形图是怎么测绘出来的?
人们看到一张张反映地球表面形态和面貌的地形图是相当复杂的。它们是怎样测绘出 来的呢?
首先要明确确定地形图上的每个点位需要的三个基本要素:方位、距离和高程。同时 这三个基本要素还必须有起始方向、坐标原点和高程零点作依据。
图板白纸测地形图:首先就要对
,这可根据事先测量的大地控制点作为起始
32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391500 0
80 0 60 0 40 0 20 0 391400 8400 0 0
2021/8/24
B
32.54
f
h
A 46.78
23.43 iD j e 27.81 g C 12.32

大比例尺测绘

大比例尺测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3.地形图比例尺的选用 选择不同的比例尺,其表达的地面详细程度、测图的工
作量、成图时间和测量费用相差很大。一般以用图需要 作为决定比例主要因素,即根据在图上需要表示出的最 小地物有多大,点的平面位置或两点间的距离要精确到 什么程度作为选择比例尺的标准。 4.比例尺精度 测量有误差,人眼绘图亦有误差。人眼分辨角值为60″ ,在明视距离(25 cm)内辨别两条平行线间距为 0.1mm,区别两个点的能力为0.15mm,因此,通常 将0.1mm称为人眼分辨率。地形图上0.1mm所表示的 实地水平长度,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
闭合曲线,称为等高线。 (2)等高线的分类。为了更详尽地表达地貌的特征,地
形图上的等高线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 ①在同一幅地形图上,按规定的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 线称为首曲线,首曲线用0.15mm的细实线描绘。 ②凡是高程能被,p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称为计 曲线,也称加粗等高线,计曲线用0.3mm的粗实线描绘 并标上等高线的高程。
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7.1.1地形图的概念
当测区面积不大,不考虑地球曲率影响时,将地面上 的点位和图形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然后相似 地将图形按一定的比例尺缩小绘在图纸上,这种图称为 平面图。若测区范围很大,需顾及地球的曲率影响,采 用特殊的投影方法,将地面上的图形缩小编绘在图纸上 ,这种图称为地图。而在工程建设中常将表示地物平面 位置的图称为平面图,也称为地物图。如果图上不仅表 示地物的位置,而且用等高线符号把地面的高低起伏的 地貌情况表示出来,这种图称为地形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2 地形图的图式
③按1/2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主要显 示首曲线不能表示出的局部地貌,间曲线用0.15mm的 细长虚线描绘。

工程测量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工程测量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当地物的轮廓尺寸较小,如三角点、水准点、独立树、
类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中表示地物中心位置
的点,叫定位点。
3、线形符号
线形符号是指长度依地形图比例尺表示,而宽度不依 线形符号的中心线即为实际地物的中心线。
4、地物注记 这种称为地物注记。分为文字注记、数字注记和符号注记 三种,如居民地、山脉、河流名称,河流的流速、深度, 房屋的层数、控制点高程、植被的种类。
补充概念


3S技术 RS: Remote Sensing G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4D产品 数字线划图 DLG 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数字高程模型 DEM 数字栅格图 DRG
第二节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一、测图一般过程 明确任务,调查测区 编写技术设计书 地形控制测量 地形测图 检查与验收 图的清绘与整饰 编写技术总结,提交有关资料
二、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测地形图分为:白纸测图与数字测图。
(一)图纸的选用 主要有:聚脂薄膜——透明、不变形、可洗。坐 标格网一般已绘制。
1、比例符号 当地物的轮廓尺寸较大时,常按测图的比例尺将其形 状大小缩绘到图纸上,绘出的符号称为依比例符号。如一 般房屋、简易房屋等符号。
2、非比例符号
消火栓等,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测图的比例尺缩绘到图 纸上。但这些地物又很重要,必须在图上表示出来,则不 管地物的实际尺寸大小,均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在图上,这
(2)山脊和山谷 山顶向一个方向延伸的凸棱部分称为山脊。山脊的最高 点连线称为山脊线,又称为分水线 。山脊等高线表现 为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 相邻山脊之间的凹部是山谷。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 山谷线,山谷线又称为集水线。山谷等高线表现为一组 凸向高处的曲线。 山脊线和山谷线合称为地性线 。

7地形图测绘

7地形图测绘
③对于公路,应实测两侧边线,而大路或小路可只测其一侧 的边线,另一侧边线可按量得的路宽绘出;对于道路转折处 的圆曲线边线.应至少测定三点(起点;终点和中点); ④围墙应实测其特征点,按半比例符号绘出其外围的实际位 置。
地貌特征点选择
地貌特征点就是地面坡度及方向变化点。
地貌碎部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顶、鞍 部、山脊(线)、山谷(线).山坡、山脚等坡度变化 及方向变化处。
1∶2000
测量员: 绘图员: 检查员:
图 9·5 图名、图号、接图表
5、地物符号
① 比例符号:轮廓较大的地物,能按比例尺把它们的形状、
大小和位置缩绘在图上的符号。如,房屋、运动场、湖泊、森 林、田地等,这类符号表示出地物的轮廓特征。
② 非比例符号:轮廓较小的地物,或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
按比例画到图上的地物,则采用一种统一规格、概括形象特征 的象征性符号表示地物的位置,不表示地物的形状和大小。如 三角点、水准点、独立树、里程碑、水井和钻孔等。
23 22 21 20 18



助曲线:更细小的变化还可 用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 用短 虚线 加密的等高线。
20
h = 2 m
等高线的特性
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其高程必相等。
2)等高线均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 在图外闭合,故等高线必须延伸到图幅边缘。
3)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 或重 合。 4)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则坡度缓, 平距相等则坡度相等,平距与坡度成反比。 5)等高线和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与山脊线相交的 等高线凸向高程低的方向;与山谷线相交的等高线 凸向高程高的方向。 6)等高线不能在图内中断,但遇道路、房屋、河流等 地物符号和注记处可以局部中断。

测量学 第七章 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

测量学 第七章 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

2.矩形分幅与编号
——以坐标格网线划分图幅范围,通常使用于 1:5000以下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分幅。
(1)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的正方形分幅
基本分幅: 1:5000
比例尺 图幅大小
(厘米)
1:5000 1:2000 1:1000 1:500
40×40 50×50 50×50 50×50
实地面积
三、地形图的图式符号
《地形图图式》是由国家测绘局统一制定的 地物、地貌符号的总称(见表9-2)。图式符号 分以下两类:
(一)地物符号 (二)地貌符号
(一)地物符号
1.比例符号——轮廓大,按比例缩小;
2.非比例符号——轮廓小,重要,用专用符号表示; 四类专用符号: 几何图形符号,地物中心即几何图形中心; 宽底符号,底线中心即地物中心; 直角形底符号,其直角顶即地物中心; 不规则几何图形符号,其下方端点连线中心即 地物中心。
下图所示为东半球北纬1:100万地图的国际分幅和编号
北京某处的纬度为北纬 39°56′23″,经度为东经 116°22′53″, 则所在的1:100万比例尺图的图幅号是J-50
3.梯形分幅与编号
(1)旧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50万、1:25万、1;10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这三种地图编号都是在l:100万图号后分别加上自己的代 号所成。
H50C002004
002 004
小比例尺地形图
*比例尺的大小即比例尺分数值的大小。
4.比例尺精度
——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长度(受人眼判断力限制所致)。
表9-1
比 例 尺 1 500 1 1000
比例尺精度
(cm)
5
10

第7章 地形图测绘

第7章 地形图测绘

2、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等高距: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h)。
一个测区内(同一幅地形图)只能采用一个等高
距,称为基本等高距 。


等高线平距:图中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d)。
地面的坡度:是等高距和平距的比值。
h i d M
式中:M——数字比例尺字母 。
由等高线平距判断坡度:

平距越大,坡度越小,等高线稀疏 平距越小,越度越大,等高线稠密

确定格网线的坐标、 注记。
确定控制点所在的方 格,按比例尺展出。 检查:在图上量取相 邻控制点间的距离。 其与理论值之差图上 0.3mm。
0.50.5
1000
900
B 6.45

800
700

600
500 500
A 4.50
600
700 800 1:1000
900
1000
二、碎步点的测绘方法(平面位置)
房屋
竹林 灌木 阔叶林 草地

非比例符号 轮廓较小的地物,或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
按比例画到图上的地物,如三角点、水准点、独立树、里 程碑、水井和钻孔等,则采用一种统一规格、概括形象特 征的象征性符号表示,这种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只表示 地物的中心位置,不表示地物的形状和大小。
方柱
圆柱(电杆) 气象站 路灯 喷水池
第7章 地形图测绘
学习目标:
掌握:比例尺及比例尺精度,利用等高线表示地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了解:地图及地形图基本知识,地图投影及地图编 制,数字化测图,地籍图与房产图测绘。
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一、 地形图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地物:地球表面的固定物体,边界线或特征点; 地貌:地球表面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等高线; 地形: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测量学-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测量学-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1)山头和洼地
2) 山脊与山谷
山谷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合水线。 山脊最高的棱线称山脊线。山脊线又称分水线。
1
§8-1 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知识
3)鞍部
§8-1 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知识
4)陡坡与悬崖
1
§8-3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
一、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1. 图幅的划分
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的大小:50cmx50cm 或50cmx40cm 覆盖区域大小:
§8-1 地形图的比例尺
(2)图示比例尺
直线比例尺是最常见的图示比例尺。
§8-2 地物和地貌在地形图上的 表示方法
二、地形图图式
地形: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地物:指地面天然或人工形成的各种固定物体,如河流、 森林、房屋、道路、农田等; 地貌:指地表面的高低起伏形态,如高山、丘陵、平原、 洼地等。
地形图图式:是地形图上地物、地貌符号的总称。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 图测绘
主要内容
➢地形图比例尺 ➢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 ➢数字化测图方法
§8-1 地形图的比例尺
一、地形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某一直线的长度d,与相应实地的水平距离D之比,用 分子为1的形式表示
d1 DM
1.比例尺种类
(1)数字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是用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分数表示。如:1:500、 1:2000、1:1万、1:100万等
1. 地物符号 (面状符号)
按几何形状:面状符号,点状符号,线状符号 按与比例尺的关系: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
(1)依比例符号
当地物的轮廓尺寸较大时,常按测图的比例尺将 其形状大小缩绘到图纸上,绘出的符号称为依比 例符号。如房屋等符号。
(2)不依比例符号(点状符号)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1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1

半比例符号
在宽度上难以按比例表示、 在长度方向可以 按比例表示的地物符号,称半比例符号,亦 称线状符号。此类符号用于表示线状地物, 符号以定位线表示实地物体真实位置。
符号定位线位置如下: ①成轴对称的线状符号: 定位线在符号的 中心线,如铁路、公路、电力线等。
②非轴对称的线状符号: 定位线在符号的 底线,如城墙、 境界线等。
二. 制定测图技术方案
根据测区地形特点及测量规范对图根点数量和技
术要求,确定图根点位置和图根控制形式及其观 测方法等。 确定测区内水准点数目、位置、连测方法等。 测图精度估算、测图中特殊地段的处理方法及作 业方式、人员、仪器准备、工序、时间等亦均应 列入技术方案之中。

注记符号
具有说明地物名称、性质、用途以及带有数 量、范围等参数的地物符号,称注记符号。
如工厂的名称、植被的种类说明、特殊地物 的高程注记、建筑物的种类和层数等
地貌符号
地貌形态多种多样,对于一个地区可按起伏
的变化分为四种地形类型:
平地:地势起伏小,地面倾斜角一般在
3°以下;
丘陵:地面高低变化大,倾斜角一般在
影像图:采用航空摄影像片与手工(或计
算机)描绘线划的符号表示的地形图; 数字图:它是把密集的地面点用三维坐标 存储在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既可转化成 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也可直接用于工程 设计和信息查询等。
二. 地形图的比例尺
1. 比例尺:地形图上任意线段长度(d)与地面上 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D)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 例尺,一般用分子为1的整分数表示,即
等高线平距 d :
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称 ,用d 表 示。
地面坡度 i :等高距 h 与等高线平距 d 的比值,称为 , 用 i 表示。( i = h / d )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培训讲义PPT全面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培训讲义PPT全面

(4) 等高线愈密则表示坡度愈陡,等高线愈稀则表示 坡度愈缓,等高线之间平距相等则表示坡度相等;
(5) 经过河流的等高线不能直接跨越而过,应该在接 近河岸时,渐渐折向上游,直到与河底等高处才能越过河 流,然后再折向下游渐渐离开河岸;
(6) 等高线通过山脊线时,与山脊线成正交,并凸向 低处;等高线通过山谷线时,则应与山谷线成正交,并凸 向高处。
外图廓线外,除了有接图表、图名、图号,尚应注明 测量所用的平面坐标系、高程坐标系、比例尺、测绘日期 和测绘单位等。
7-2 地貌与等高线 一、 等高线原理
等高线,就是 地面上高程相等的 各相邻点所连成的 闭合曲线,也就是 水平面(严格来说应 是水准面)与地面相 截所形成的闭合曲 线。我们日常见到 的池塘或蓄水库的 水面与岸边的交线, 就是一条等高线。
一、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测图前,须踏勘了解测区的地形,抄录控制点的平面
及高程成果,了解其完好的程度。检查和校正仪器,准备 工具材料,拟定作业计划以及在图纸上绘制坐标格网、图 廓线和展绘控制点。 1 图纸
地形测图一般选用一面打毛的乳白色半透明聚脂薄膜 图纸。当缺乏聚脂薄膜图纸时,可选用优质的绘图纸作为 原图纸进行测绘。 2 绘制坐标格网
地形图按比例尺的不同,可以分为大、中、小三种。 1∶500、1∶1000、1∶2000、1∶5000的地形图,称为大 比例尺图;1∶1万、1∶2 5万、1∶5万、1∶10万的地 形图,称为中比例尺图;1∶20万、1∶50万、1∶100万 的地形图,称为小比例尺图。
3 地形图比例尺精度 测量有误差,人眼绘图亦有误差。人眼分辨角值为
三、 地形图符号 地形,就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地物指的是地球表面
各种自然物体和人工建(构)筑物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高 低起伏的形态。地形测量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把错综复杂 的地形测量出来,并用最简单、明显的符号表示在图纸上, 最后完成一张与实地相似的地形图,上述符号称为地形图 符号。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二、电子全站仪的使用:(1)安置仪器和反光 镜;(2)观测;(3)成果整理。
三、应用电子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测量:(1)极 坐标测量(最常用基本);(2)实时交会测 量;(3)自由设站定位。
二、位置的选择:能反映地物和地貌的特征 轮廓点或轮廓线上。
三、基本要求:一般在图上1平方厘米面积内 应选择一个碎部点,对于那些规则的几何 图形、直线段以及坡度均匀的地段,可放 宽条件,但是不宜超过规范的要求。
碎部点点位的测定方法
(1)极坐标法; (2)直角坐标法; (3)方向(角度)交会法; (4)距离交会法; (5)距离角度交会法。



貌山

山脊 山谷
意 鞍部
及 盆地 其 地性线
特征点


线
等高线的特性
(1)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点的高程均相等; (2)等高线是连续的闭合曲线,若因图幅限制或
遇到地物符号时可以中断; (3)除悬崖和峭壁处的地貌以外,等高线通常不
能相交或重叠; (4)等高线与山脊线和山谷线正交; (5)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因此等
二、地貌的测绘内容 测定地形起伏特征点、连接地性线、求等高
线通过点、勾绘等高线。
地物和地貌的绘制
一、地物的测绘
随测随绘,认真测绘各类型的地物(居民地、道路、 水系、管线和垣栅、植被、独立地物和境界)。
二、等高线(地貌)的绘制
1、测定地貌特征点; 2、勾连地性线(山脊线和山谷线及坡度变换线):一般
使用虚线; 3、求等高线通过的点:在同一坡度的两点间插绘等高点、
▪ 注记符号:为了表示地物的名称、种类、特征等, 对地物加以说明所采用的文字、数字或特有符号, 称为注记符号。

第7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PPT课件

第7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PPT课件

确定实物的定位点,定位点在地形图图式上规定见教材。
3.半依比例符号:也称线形符号,即长度按比例、宽 度不依比例。称为线状符号,这种符号的长度依真实 情况测定,宽度和符号样式依据图式规定绘制。如铁 路、公路、管线、围墙等。 4.填充符号:用于表示农业林场、森林、自然地域等
范围内的主要植被类型和品质等的符号,并且按一定
一、地物符号:
1.比例符号:轮廓大,按比例缩小,例如房屋、果园、 树林、江河等,这些符号与地面上实际地物的水平形状 相似。 2.非比例符号:轮廓小,重要,必须表示,用专用符号 表示。如测量控制点、钻孔、泉水、纪念碑、矿井、烟 囱等,有些比例符号和非比例符号,随着比例尺的不同 可以互相转化。非比例符号必须与实物位置一致,需要
• 地貌:地面的起伏状态。(高山、丘陵、平原、洼地,
等。)
• 综合取舍:可选择欲反映的信息,可满足众多方面的要 求(制成多种地图产品)。 • 规定的符号:由国家测绘局统一制定各地物、地貌表示 在地形图上的符号,即《地形图图式》。运用图式符号,
使地形图形象生动(相似性),简单明了。(我国目前使
用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形图图式》,编号 “GB/T 7929-2019”,2019年5月1日实施 )
⑵山脊与山谷
山脊:向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其最高棱线称为山脊 线。等高线由高至低沿山脊线向外凸。 山谷:两个山脊之间的凹地为山谷,其最低点连线为 山谷线。等高线由低至高沿山谷线向里凹。
分水线(山脊线)与集水线(山谷线)
雨水垂直于等高线、向下坡方向流淌。因此,山 脊线成为分水线、山谷线成为集水线。一系列山脊线 可作为汇水范围的边界线。
40×40
实地面积 (Km2) (cm×cm) 4.0
1:5000图幅 图廓西南角坐标 包含数量 (m) 1 1000的倍数

测量项目第(7)(9)章题

测量项目第(7)(9)章题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1.平面图既能表示出地物位置也能表示出地表起伏形态。

该表述()2.地形图测绘的主要任务就是地形和地貌的测绘。

该表述()3.在同一幅地形图内,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越缓。

该表述()4.我们通常所指的地形是地物和地貌总称。

该表述()5.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该表述()6.地物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与平原等。

该表述()7.测图比例尺越小,表示地表现状越详细。

该表述()8.地形图上0.1cm所表示的实地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该表述()9.间曲线是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

该表述()10.间曲线和助曲线属于等高线,所以它们在地形图上也必须闭合。

该表述()11.两根等高线在特殊情况下是可以相交的。

该表述()12.助曲线是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

该表述()13.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平距称为等高距。

该表述()14.非特殊地貌等高线不能相交或重叠。

该表述()15.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该表述()16.等高线应与山脊线及山谷线垂直。

该表述()17.地形图上典型地貌有山头与洼地、山脊与山谷、鞍部、陡崖与悬崖。

该表述()18.地貌是指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

该表述()19.测绘地形图时,碎部点的高程注记在点的右侧、字头应座南朝北。

该表述()20.测绘地形图时,对地物应选择角点立尺、对地貌应选择坡度变化点立尺。

该表述()21.绘制地形图时,地物符号分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性比例符号和注记符号。

该表述()22.等高线的疏密反映了该地区的坡度陡、缓、均匀。

该表述()23.测量成果的处理,距离与角度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高程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

该表述()24.等高距的选择与测图比例尺有关。

该表述()25.在地形图上表示地貌通常用等高线法。

该表述 ( )26.在地形图上区分山头或洼地的方法是:凡是内圈等高线的高程注记大于外圈者为洼地,小于外圈者为山头。

第7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和测绘

第7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和测绘

第7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和测绘一、目的与要求学习目的:地形图为不同行业提供了基础资料,如何测绘地形图以满足不同工作的需要则是学习本章内容的根本目的所在。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应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的相关知识,为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打好基础,达到独立操作,完成测绘地形图所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

学习要求:1.了解地形图的有关概念。

2.掌握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典型地貌的表示方法。

3.学会地形图的分幅编号与图廓注记的方法。

4.清楚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常规及了解数字化测图方法。

二、教学内容概况(一)、具体教学内容:(二)、建议教学安排:Lecture1:§7-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定义:图上线段与实地相应线段长度之比 地物、地貌、地形、地形图数字比例尺:。

M 越小,比例越大,反映地表越详细图示比例尺:取2cm 为基本单位,每基本单位代表实地长变为20m 2.比例足分类大比例尺 1:500 1:1000 1:2000 1:5000M D d 1中比例尺 1:1000 1:2.5万 1:5万 1:10万 小比例尺 1:200000 1:50万 1:100万 大比例尺图一般用平板仪、经纬仪以实测为主,工程用图 中比例尺图是国家基本图,由国家测绘部门负责测绘, 以航测 式成图,小比例尺图根据中比例尺图编绘而成。

3、比例尺精度相当于图上0.1mm 的实地水平距离。

人眼分辨力为0.1mm ,因而在测图时,只需达到图上0.1mm 的正确性①根据比例尺清度确定测图清度。

如测1:2000的图。

比例尺清度0.2m ,量距取到 ②根据工程的要求,选用一定的比例尺的地形图,如要求在图上能反映地面上10㎝ 精度,则选用比例尺不小于1:1000 二、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三、地形图的图框外注记 1.图名和图号 2.接图表3.比例尺 数字,直线比例尺4.坐标格网 经纬格网 直角坐标网线5.三北关系图6.坡度比例尺坐标系、高程系。

测绘单位及测绘日期 四、地物符号 1.比例符号 2.非比例符号 3.半比例符号 4.地物注完五、地貌符号一、等高线 1. 等高线的概念高程相同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第七章 地形图的测绘g

第七章 地形图的测绘g

拼接示例
砼4
地形图的整饰
—原图经拼接和检查后,还应按规定的地形 图图式符号对地物、地貌进行清绘和整饰, 使图面更加合理、清晰、美观。 —整饰的顺序是“先图内后图外,先地物后 地貌,先注记后符号”。 —等高线不能通过注记和地物。 —最后按图式要求注明图名、图号、比例尺、 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施测单位、测绘者及 施测日期等。
(1)水平距离
与视准轴垂直位置相应 的尺间隔l l cos 倾斜距离D kl kl cos 水平距离D D cos kl cos2
(2)高差
hAB h i v 高差主值 h D sin kl cos . sin 则有hAB 或hAB 1 Kl sin 2 i v 2 Dtga i v 1 Kl sin 2 2
视距测量的原理(视线水平时)
L
物镜 仪器中心 十字丝分划板 O F
l
d
φ
φ
a
f
p
δ
D
D d f 其中 f 令 K p f d .l p , f C ,有 D Kl C D 100l。

一般C 0, K 100 , 于是
视距测量的原理(视线倾斜时)
X
Y
3.0-4.5
3.0-4.5
矩形分幅规格
比例尺 1:5000 1:2000 图幅(cm) 实际面积 (Km2) 40*40 4 50*50 1 一幅1:5000 含本图幅数 1 4
1:1000
1:500
50*50
50*50
0.25
0.0625
16
64
§7-6 视距测量
视距测量原理 视距测量的观测与计算 视距测量的误差及注意事项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

图根点加密与测图前准备工作
7.3.1、图根点的测量和加密方法
1.平面控制: 首级控制(基本控制) 测区内最高一级的控制 加密控制网 在首级控制的基础上布设的较低等级的控制网 图根控制 直接为满足地形测图需要而加密的最低级控制网
2.高程控制: 在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采用图根水准(四等或等外)或 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加密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7.1.3.地形图图幅、图号和图廓
1.图幅 1)分幅和编号的目的:便于管理和使用 2)分幅方法: 梯形分幅: 按经纬线划分,用于基本比例尺地图 矩形分幅: 按平面直角坐标划分,主要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平面图
2.图名、图号 3.图廓:分内、外图廓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7.1.2地形图的比例尺:
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之比
d 1 1 D D/d M
大比例尺地图: 1∶500、1∶1000、1∶2000、1∶5000的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图: 1∶1万、1∶2.5万、1∶5万、1∶10万的地形图 小比例尺地图: 1∶20万、1∶50万、1∶100万的地形图,称为小比例尺图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学习目标
明确地形图的测绘的基本工作。 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 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的应用 问题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本章主要内容: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形图的符号 图根点加密与测图前准备工作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地形图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3 91 93 87
28 45 00 26
-3 -1 -3 +2
28 45 00 34
114 172 327 16
00 40 36 24
75.7 51.4 37.4 25.7
22.81 25.70 25.26 27.55
房角 电杆
三、碎部测量的注意事项:
•1、每观测20—30个碎部点后,应重新瞄准起始方向检查其变化情 况,其归零差不得超过4′。
•2、仪器迁到下一测站,应先观测前站所测的某些明显碎 部点,以检查由两个测站测得该点平面位置和高程是否相 同,相差较大,则应查明原因,纠正,再继续进行测绘。 •3、地形复杂时还需绘出草图,以协助绘图人员作好绘图 工作。 •4、绘图人员要注意图面正确整洁,注记清晰,并做到边 测点,边展绘,边检查。 •5、当每站工作结束后,应进行检查,在确认地物、地貌 无测错或漏测时,方可迁站。
(3)山地 坡度在 6°~ 25°
(4)高山地 坡度在 25°以上 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主要方 法是等高线。
1、等高线的定义:
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 相邻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2、等高距、等高线平距、地面坡度
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h,也称 等高线间隔。同一幅地形图中, 等高距相等。 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 i 的水平距离d。等高 线平距d随地面坡 度变化而变化。
§7.6
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
一、地形图的拼接
测区面积较大时,整个测区必须划分为若干幅图进行施测。在 相邻图幅连接处,由于测量误差的影响,无论是地物轮廓线,还是 等高线往往不能完全吻合。
二、地形图的检查
⑴室内检查——图上的地物、地貌是否清晰易读; 各种符号注记是否正确;等高线与地形点的高程是否 相符,有无矛盾可疑之处;图边拼接有无问题等。如 发现错误或疑问,应到野外进行实地检查解决。 ⑵外业检查 ①巡视检查 ②仪器检查 仪器检查量一般为10%左右
是否表示高程是区分地 形图和平面图的关键
地 形
地物
缩绘
平面图:只表示地物,不表示地貌
地貌
比例尺
地 形 图
地形图图例
地形图图例2
一、比例尺
1.比例尺的定义

比例尺:地形图上任意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 实际水平长度之比。 图上长度 d 1 1 比例尺= ———— = — = —— = — 实地长度 D D/ d M D M= — 称为比例尺分母,为缩小倍数 d
2.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数字比例尺:1500,1 1000,1 5000,·· ·· ·· 图示比例尺(直线比例尺): 10 5 0 10 20 2cm 1500
30
可减少由于图纸伸 缩而引起的误差
40m
3.比例尺的分类和大小


大比例尺地图

1∶500、1∶1000、1∶2000、1∶5000的地形图 1∶1万、1∶2.5万、1∶5万、1∶10万的地形图 1∶20万、1∶50万、1∶100万的地形图,称为小比 例尺图
* 图的比例尺越大,其表示的地物、地貌越详细, 图上点位精度越高;但一幅图所代表的实地面积也愈 小,并且测绘的工作量会成倍增加。
5. 地形图比例尺的选用
比例尺 1 10000 1 5000 1 2000 1 1000 1 500 地形图比例尺的选用 用 途
城市总体规划、厂址选择、区域布置、方案比较 城市详细规划及工程项目初步设计
地面坡度i: h = tan (为地面倾角) i= — d ●由于h为定值,所以 i 与d成反比,即: d大(等高线稀), i 小(地面坡度小,缓和) d小(等高线密), i 大(地面坡度大,陡峭)
d1 d2 h h h h h h
d3 d4 d5 d6
3、等高线分类
(1)首曲线
按基本等高距 勾绘的等高线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物:指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固定的物体,如湖泊、河 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 地貌:指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如山地、丘陵和平原等; 地物和地貌总称为地形。 地形图: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 号表示的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投 影图。
(2)计曲线
每隔四条基本等 高线有一条加粗的 等高线,称为计曲线。为了读图方便,计曲线上也注出高程。
(3)间曲线、助曲线:局部加绘,使地貌更祥细。 间曲线——1/2等高距,用长虚线表示。 可不闭合 助曲线——1/4等高距,用短虚线表示。
(1)山头与洼地
都是一组闭合曲线
区 分
地形相反,地貌图相似:山头向中心 越高,洼地反之。 高程注记从内到外增加还是减少 示坡线向外还是向里
中比例尺地图

小比例尺地图

*分数值越大(分母M越小),比例尺越大
4.比例尺精度
比例尺 比例尺精度 (m)
M 10000
——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长度(受人眼判断力限制所致) 1 500 0.05 1 1000 0.1 1 2000 0.2 1 5000 0. 5 1 10000 1
示坡线: 是垂直 于等高线 的短线, 用以指示 坡度下降 的方向
示坡线
(2)山脊与山谷
山脊:向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其最高棱线称为 山脊线。 山谷:两个山脊之间的凹地为山谷,其最低点连线 为山谷线。 山脊线 山谷线
一组凸向高处的曲 线 一组凸向低处的曲 线
5、等高线的特性: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程必相等(等高)。 (2)各条等高线必然闭合,如不在本幅图闭 合,必定在相邻的其他图幅闭合(闭合)。 (3)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相交 (不相交)。 (4)同一幅图内等高距相同,所以,地面缓和 处等高线平距大、陡峭处平距小(稀缓密陡) (5)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建筑设计、城市详细规划、施工图设计、竣工图
*主要考虑实用、经济
§7.2

地物符号与地貌符号
地物符号: 1.比例符号——轮廓大,按比例缩小;
2.非比例符号——轮廓小,重要,用专用符号表示; 3.半比例符号——也称线形符号,即长度按比例、 宽度不依比例。
4.地物注记 ——用文字、数字对地形符号加以说明。
220 3511
0.2
0.4
0.6
0.8
0.8
0.2
0.2
3510 220 0.2 0.4 0.6 0.8
3510 221
• 北方向
测图日期: 坐标系: 高程基准:
1∶2000
测量员: 绘图员: 检查员:
图 9·5 图名、图号、接图表
附中
老干部 活动中心 幼儿园

土木楼
排 球 场
操场
流体力学 实验室
二.坐标格网的绘制
方格网的大小: 40cm50cm或50cm50cm 方格的大小:10cm10cm
a b
对角线法:
o
d
c
三.展绘控制点
例:展绘控制点A(647.43, 634.52,4.50); B(913.46,748.63,6.45)。
1、确定格网线的坐标、 注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确定控制点所在的方 格,按比例尺展出。 3、检查:在图上量取相 邻控制点间的距离。 其与理论值之差图 上0.3mm。
§7.3
• 图名和图号 • 接图表 • 图廓
地形图图外注记
西 三 庄
火车站 东河庄 汽修厂 农 场 西三庄 石板坡 中医院 龙王庙 清风峡
3510.0-220.0
密级
0.8 221 3511
• 内图廓线就是坐标 格网线,它是图幅的 实际边界线,线粗 0.1mm • 外图廓线是图幅的 最外边界线,实际是 图纸的装饰线,线粗 0.5mm • 内外图廓线相距 12mm,用于标注坐标
0.50.5
1000
900
B 6.45
800
700
600
500 500
A 4.50
600
700 800 1:1000
900
1000
§7.5

经 纬 仪 测 图
5.35
一、碎部点的选择
坚5
5.40



◆地物特征点:地物轮廓线的转折点、交叉点,或地物的几 何点,如房角点,道路转折点,交叉点,河岸线转弯点以及 独立地物的中心点等。 一般规定主要地物凸凹部分在图上大于0.4mm均应
碎 部 测 量 手 簿
测站:A 定向点:B 测站高程HA=27.40 m
点 号 视距 Kl(m) 中丝读 数 v(m) 竖盘读 数 º ′ 竖直 角 º ′ 水平角 º ′
仪器高i=1.42m
水平距 离D(m)
高程 H(m)
备注
1 2 3 4
76.0 51.4 37.5 25.7
1.42 1.55 1.60 2.42
三、地形图的整饰
原图经过拼接和检查后,还应按规定的地形图 图式符号对地物、地貌进行清绘和整饰,使图面更 加合理、清晰、美观。 整饰的顺序是先图内后图外,先注记后符号, 先地物后地貌。
最后写出图名、比例尺、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 施测单位、测绘者及施测日期等。 如果是独立坐标系统,还需画出指北方向。
3、立尺:立尺员把塔尺立到地形、地貌特征点上。 4、观测:瞄准点1的塔尺,分别读取上、下丝之差、中丝读
数、竖盘读数L、水平角β 。
5、记录、计算:记录上述观测值,按视距测量公式
计算出点1的水平距离D和高程H。 D=Klcos2α
6、展点
h=Dtanα +i-v
• 6、展绘碎部点
用细针将量角器的圆心插在图上测站点A处,转动量 角器,将量角器上等于水平角值的刻划线对准起始方向线, 此时量角器的零方向便是碎部点方向,然后用测图比例尺 按测得的水平距离在该方向上定出点的位置,并在点的右 侧注明其高程。 同法,测 出其余各碎部 点的平面位置 与高程,绘于 图上,并随测 随绘等高线和 地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