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2.带着鲑鱼去旅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着鲑鱼去旅行》教学设计
庄河市高级中学戚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概述文章的具体内容,梳理文章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鉴赏并学习本文风趣幽默的语言和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电脑入侵”带来的困扰,学会理性看待科技文明。
【学情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让故事本身说话”的第二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散文的叙事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同时感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本文诙谐幽默的文风是一大特点,同时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一次旅行表达作者对科技文明的思考。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品味语言应该不是难点,但是对“电脑入侵”的看法恐流于表面,需要教师引导加以深入探究。
与中国的文学作品相比,学生对外国文学,尤其是对外国散文的了解还相对有限。
希望通过对外国散文的欣赏,能够为自己打开一扇窗,领略异域文学之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品味语言,鉴赏并学习本文风趣幽默的语言和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难点:通过认识“电脑入侵”带来的困扰,学会理性看待科技文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人们经常选择旅行去感受世界、增长见闻,获得一些特别的感受。
同样是旅行,那么艾柯见识到了什么?今天我们就通过《带着鲑鱼去旅行》来了解他的独特的旅行经历。
二、初读感知,明确目标
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这篇文章给你怎样的感受?
(重点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章“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和“意蕴深刻”的特点)
总结:这篇文章的语言确实是诙谐幽默,并且作者通过这次旅行,产生了一些理性的思考,所以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有两个:
1、鉴赏并学习幽默的语言
2、探究文章中体现的思想(板书:幽默、思想)
三、预习反馈,明确知识
课前已经通过导学案的预习案让学生进行预习,所以课上以“答题游戏”的方式检验预习效果并明确基础知识。
先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然后选择不同分值的题目进行抢答,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质疑或补充,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知人论世(1分)
艾柯,______国别人,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
他的________不仅畅销全球,而且被改编成电影。
本文写于_______。
(时间)
2、读准字音并解释词语(1分)
①揩油
②胡吃海喝
3、梳理文脉(2分)
作者是带着鲑鱼去旅行,在旅行中,发生了哪些事情?请进行梳理概括。
明确:1旅行购得鲑鱼
2旅馆登记受阻
3腾出冰箱放鱼
4退房惊现巨额消费
5事后被误会,受到指责
4、把握主旨(2分)
本来是带着鲑鱼去旅行的,却惹出莫名其妙的“消费”的麻烦,一次愉快之旅变成尴尬之旅,问题出在哪里?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明确:第一自然段——现代世界有两大困扰:电脑入侵和第三世界大肆扩张。
5、语段作用(3分)
第一自然段的简短数语,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①第一自然段是“总”,以下文章主体是“分”,全文是“总—分”结构,所以第一段起着领起、提示全文的作用。
②这几句话是高度概括的富有思想的话,点明了文章的思想意义,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四、读出问题,读出心得
(一)读出问题
在导学案“我的困惑”那一栏里,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我觉得这样很好,因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们一起来看,都提出了哪些问题。
(以下是教师根据学生导学案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的筛选整理。
第一个问题属于常识性问题,没必要让学生探究,教师或学生直接解答即可。
后三个问题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小组探究,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抢答,回答正确则可以获得每个问题后面括号里的分数,其他小组也可进行质疑或补充。
)
屏幕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1、“很多很多的果汁——多得足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照顾所有儿童预防坏血病”是什么意思?(6人,1分)
明确:坏血病又称维生素C缺乏症,同时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体现作者的幽默。
(板书:夸张)
2、第三世界大肆扩张指的是什么?(12人,1分)
明确:发展中国家的劳务输出,这里指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到欧洲的豪华宾馆当服务员,但是文化素质没有跟进,还没有做好融入发达国家的准备。
3、作者走进宾馆,为什么说以为自己撞见了义和团之乱时被困在北京的外国公使?(14人,2分)明确:比喻手法,二者境况相似,都是混乱不堪、茫然无助。
同时是细节描写,营造典型环境,是电脑出现带来这种局面,表达作者对电脑进入生活的忧虑。
)
4、“但我那家宾馆的冰箱却是家庭型号,里头的威士忌、杜松子酒……”作者如此详细地罗列这些酒、饮料以及零食,是不是太琐碎了?(15人,3分)
明确:先请学生齐读这一部分。
不琐碎,这一处典型的细节描写(板书:细节)其作用有三:凸显宾馆的豪华,推动情节的发展——鲑鱼两进两出,为退房时的天价账单做铺垫。
(二)读出心得
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问题,那文章中你还读懂了什么,读到了什么?
【主问题】文章中还有哪些你认为幽默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并谈一谈你的理解。
或者还有哪个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谈一谈。
(期间可朗读精彩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以及他幽默的语言风格)
预设:
1、我要求找律师,他们给我送上一个鳄梨。
律师和鳄梨在英语中的发音相近,这一啼笑皆非的结果进一步表明:豪华宾馆里来自第三世界的服务员,并没有掌握与客人沟通的办法,就连基本的语言沟通都存在问题。
这同样是人的素质难以及时跟进物质文明发展速度的体现。
2、所有这类要求都必须输入中央电脑,结账时服务员向我保证,这是电脑记录。
宾馆服务人员过于依赖电脑,丧失了人的思考,说明这些人对电脑的依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只要电脑不工作,一切都陷入瘫痪状态。
3、这下子我的出版商大为光火,他认定我是个胡吃海喝的揩油老手。
鲑鱼已经变了质,当然是吃不成了。
孩子们则勒令我今后要少喝酒。
出版商恼恨消费之高,孩子们指责嗜酒之甚,作者是无可奈何而又啼笑皆非。
(三)总结方法
刚才我们读出了问题,读出了心得。
我们以后在解读文本时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先针对我们的问题进行探究,找出解决对策,然后针对自己的兴趣点作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解读。
五、总结方法,探究主题
(一)方法探究
【主问题】通过我们刚才的解读了解到,作者在描述种种奇异、怪诞之事,以及表达失望、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复杂感受时,表现出一种幽默的文风。
那作者为什么会写出这么幽默的文字?
明确:一是事情本身荒诞无礼是幽默文风形成的客观基础。
(板书:事件)作者能写出这么幽默的文字,还源于什么?一般人遇到这种事会怎么做?吐槽,但是作者不是采取愤怒指斥,而是采取诙谐幽默、一笑了之的态度。
可想见作者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以微笑面对困难、不把烦恼放在心上的生活作风,具有大家风范。
所以,幽默文风还源于作者的性格态度。
(板书:性格态度)
同时,本文显现的是作者个人的思考,但是作为那个集体中的一员,本文能够反映当时的时代精神,(板书:时代精神)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电脑入侵或是以电脑科技发展为代表的科技进步持一种什么态度?恐惧、抵制,有着隐隐的忧虑。
那作者到底在忧虑什么?(先进的科学带来物质文明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人类素质的急剧堕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同步。
这也是文章的主题)(二)主题探究
【主问题】这篇文章写于202180年代,30年过去了,现在你是怎样看待新兴科技的?你觉得作者的担忧是否多余?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师生平等对话)
总结:
1、(利)科技改变生活,的确是这样,有了录像机,我们今天的课就可以传播到外面的世界去。
利用多媒体,我们的学习变得更加的方便、快捷。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不能一味地排斥新兴科技,我们的社会不能倒退到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
就在本月的14日、15日,在北京举行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趁此机会,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十位街头的外国朋友,只问他们一个问题——你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自己的祖国?结果发现,让他们惊讶、艳羡,直呼要带回自己国家的竟然是这些:
1、网购(络)
2、高铁
3、支付宝
4、共享单车
这四种也被戏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从驼铃到高铁再到移动互联网这些连接在一起的APP们,中国用先进的科技从衣食住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带给世界一个前进的方向。
这绝对是科技带给人类好的一面。
2、(弊)但,这也是科技带给我们的。
多媒体播放视频《莫做低头族!手机拉近了我们的物理距离,却疏远了我们的内心交流》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看着你,而你在看手机。
我却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在看着你,而你在看手机,而是我在看手机,而你也在看手机。
网络上还流行这样一幅图片,现代人躺着看手机的动作和一百年前人们吸食鸦片的动作是一样一样的。
(幻灯片展示)
3、结当人的素质没有及时跟进科技文明发展速度的时候,科技往往成为人们进步的一种阻碍。
科技的确是把双刃剑。
艾柯作为具有敏锐眼光、深刻思想的大学问家,在电脑引进之初就表达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协调的疑虑,事实证明他并非是杞人忧天。
4、生活在一个高科技的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怎么做?
总结:科技的发展一定要伴随着精神文明的进步,我们不能过度依赖科技,受控于科技,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挥人类的智慧,不仅要适应高科技的脚步,更要成为科技的主人,这才能体现出我们人之为人的尊严。
(三)方法总结
通过一次小小的旅行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性格态度以及时代精神,也让我们对科技文明有了深入的思考,这种手法就叫——以小见大。
希望这些方法对你以后的文学创作有所启发。
同时,想要写出幽默的文字,也要善于运用夸张和细节描写的手法。
读文、读人、读时代、读未来。
六、总结提升
一次愉快之旅变成了尴尬之旅,但是他的文字,却让我们带着鲑鱼进行了一次精神之旅,有评论家说,阅读艾柯,对我们的精神痼疾而言是一种解毒!希望我们以后能够笑对生活,并且在进步中不断反思社会,反思人生!
七、学以致用
课后请大家观看微课《文学作品中的以小见大》,加深对这一手法的认识,然后借鉴本文的写作手法,撷取生活中的一个幽默细节,运用幽默的语言写一段文字,不少于300字。
阅读课上分享。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一般来说有三个维度:一是教材的编写意图,二是文本的语文价值,三是学生的需求。
和必修课程相比,选修课的学习应该更加放开思路,发展个性,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享受语文。
本单元思考探究的重点是让故事本身说话,学习散文的叙事技法和语言特点。
本文虽然是经过翻译的外国散文,但只要悉心体会,仍能感悟到原作的语言风格和情趣理趣。
同时教者参考了本册教材的编者之一刘真福的评论文章《散文从小处写起——兼谈艾柯》。
基于以上两点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即鉴赏并学习本文风趣幽默的语言和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学会理性看待科技文明,既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又能体现文本的语文价值。
新兴科技迅猛发展,而如果人的素质没有及时跟进的话,则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沉迷于网络而
影响学业的网瘾少年不在少数,社会上的低头族也随处可见。
因此,学生需要对科技文明进行理性思考,从而能够反思自我,更能用知识来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
本课采用学案导学、微课巩固的形式,使学生有备而学并能学得深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展示图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启迪了他们进行理性思考。
课堂上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表达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