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皮肤毛癣真菌病诊断与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牛皮肤毛癣真菌病诊断与防治
作者:杨启莲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20年第13期
杨启莲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海西 817009)
摘要:青海省在黄牛养殖方面有诸多天然优势,近年当地黄牛养殖规模也在持续扩大,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但经过相关调查,发现目前养殖户在进行黄牛养殖期间会因多种因素造成牛床排水不畅、牛舍通风不佳等问题,而持续增高的温湿度环境,为毛癣真菌提供更优良的繁殖与生长条件,会增加黄牛皮肤毛癣真菌病发病率,严重影响黄牛健康。
因此,该文主要分析黄牛皮肤毛癣真菌病的诊断和防治,促使黄牛饲养人员对黄牛毛癣真菌病相关基础知识具有更深度的了解,针对性做好诊断和治疗工作,进而逐步提升黄牛生存质量。
关键词:黄牛;皮肤毛癣真菌病;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0.13.042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Dermatophytosis in Yellow Cattle
Yang Qilian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tegrated Service Center of Delingha City,Haixi Prefecture,Qinghai Province,Haixi 817009,China)
Abstract:Qinghai province has many natural advantages in cattle breeding.In recent years,the scale of local cattle breeding has continued to expand,making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However,after relevant investigation,it was found that at present,during cattle breeding,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environment that continues to increase due to various factors causing problems such as poor drainage of the cattle bed,poor ventilation of the cowshed,to provide better propagation and growth conditions for trichophyton fungi,will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trichophyton fungal disease yellow cattle skin,serious impact on the health of yellow cattle.Therefore,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yellow cattle skin trichophyton mycosis,and urges the yellow cattle breeder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ed basic knowledge of the yellow cattle trichophyton mycosis,and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and then gradual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attle.
Key words:cattle,dermatophytosis,diagnosi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0 引言
牛养殖是青海省的第一产业,截至2019年末,青海省牛存栏494.61万头,全年全省牛出栏148.06万头,牛养殖对促进青海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黄牛是青海省牛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而在黄牛养殖期间,很容易因为环境湿度、温度等因素控制不佳,导致黄牛患上皮肤毛癣真菌病,严重影响黄牛生存质量,并对黄牛正常生长产生直接危害。
为有效优化黄牛生存条
件,对黄牛进行科学管理,保证黄牛出栏数量和质量,有必要对黄牛皮肤毛癣真菌病的诊断与
防治进行深入分析。
1 发病情况
2019年初,海西州某一农户进购20头黄牛,全部都是公牛,此农户将黄牛购买回来后,
直接通过自由放养的形式进行喂养,没有过多关注新进黄牛对周边环境的适应程度是否良好。
经过1周放养后,发现有13头黄牛在颈部两边长出一些灰白色小结节,该农户认为这属于自然换毛现象,没有及时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经过后续数日的喂养,发现那些小结节出
现一定增生情况,呈现为灰色圆斑,且扁平隆起,此时已经开始逐渐向周边扩大,此牛群已经
普遍出现此类现象,同时与此牛群一起放养的其他5头小黄牛也出现这种现象。
这时农户才发
觉黄牛群感染疾病。
2 诊断
2.1 临床症状
在黄牛患上皮肤毛癣真菌病后,初期症状主要呈现为皮肤红肿,黄牛会出现皮痂。
在全面
研究病灶后,可发现癣斑形状主要为圆形,部分黄牛的癣斑会表现为椭圆形,同时癣斑和周边
正常皮肤会有明显界限存在。
如果在黄牛患病初期不能及时进行治疗,癣斑范围会随着时间发
展逐渐呈现扩大趋势,癣痂同时也会逐渐增厚增多,严重情况下黄牛还会呈现出大面积脱毛情况,并且脱毛部位会有少量皮屑存在。
黄牛患病8周前后,皮肤上的毛癣会有比较清晰的界限,皮肤表面会附有圆形结痂。
后续随着结痂持续扩散,癣斑可发展到黄牛四肢、胸腹处、面部、
头部等部位。
病变较为浅表,此阶段会有皮屑性覆盖物出现在结痂之间,之后结痂会逐渐呈现
出松弛状态,进而剥落。
剥落后皮肤会呈现出窝状,斑块中分布有许多坏死组织,不会出现较
为明显的化脓灶和渗出液,也就不会再次轻易的长出结痂,脱毛后的秃斑后期也会有新毛长出。
2.2 病原分离与鉴定
2.2.1 直接镜验
将黄牛结痂部位和健康部位两者相接部位的皮屑提取出来,同时与15%氢氧化钠溶液相混
合[1]。
进行5 min适度加热后,开始涂片镜检。
经过镜检,显示毛干部位存在大量真菌孢子,并呈现出突出的折光性,折光长度保持为3 um,未发现寄生虫存在。
2.2.2 分离培养
分离培养也是黄牛皮肤毛癣菌病的一种重要临床诊断方法,在分离培养期间,要先将牛结
痂和健康部位相交位置的皮屑提取出来,并在血琼脂平板和普通肉汤中分别接种鳞屑。
接种后
都放置在温箱中,温度设置为36 ℃,开始培养工作。
经过24 h培养,普通肉汤中会有白色丝
状菌丝出现;经过36 h培养,丝状菌丝渐渐变少;经过96 h培养,菌丝基本消失。
在血琼脂
平板经过36 h培养后,其中会有褐黄色圆形菌落出现,还有少量菌丝分布在菌落基部;经过1
周培养,会有典型绒毛状菌落出现。
之后对菌落开展培养和物镜检工作,可发现菌落分枝中分
布很多弯曲菌丝,菌丝部位有椭圆形的小分生孢子存在。
采取分离培养方式能对菌落自身生长
规律还有孢子具体形态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此得出经培养分离后的病原菌属于疣状毛癣菌[2]。
2.2.3 动物试验
选择5只健康小白鼠,将病料培养物悬液分别涂抹在每只小白鼠的颈部皮肤上,同时在指
定房间中单独放置经过悬液涂抹的小白鼠。
7 d后对这5只小白鼠进行皮肤观察,可以发现接
受试验的3只小白鼠呈现出明显的水肿,1只小白鼠已经死亡,还有1只小白鼠呈现出结痂状态。
由此可发现,黄牛皮肤毛癣真菌病具有100%的感染率。
3 防治措施
所有年龄的黄牛均可能感染皮肤毛癣真菌病,并且年龄越小的黄牛越易患病。
虽然黄牛皮
肤毛癣真菌病不会导致生牛死亡,但是黄牛患病后会出现躁动不安现象,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采
食量,长此以往逐渐消瘦,影响黄牛饲养品质。
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黄牛皮肤毛癣真菌病。
3.1 分开饲养患牛与健康牛
黄牛皮肤毛癣真菌病严重影响黄牛生存健康,为对黄牛皮肤毛癣真菌病实现有效防治,把
患病黄牛和健康患牛隔离开,在分开饲养基础上,避免患病患牛进一步将病菌传染给健康黄牛,同时对患病黄牛采取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
若在黄牛饲养中,发现有黄牛皮肤毛癣真菌病相关
临床症状,如皮肤红肿、瘙痒等现象,要先刮除患病黄牛的病灶隆起,并在对病灶隆起进行刮
除操作时,主要选择钝刀片,避免对黄牛皮肤造成二次伤害。
刮除后,要通过肥皂冲洗病灶部
位起到一定消毒作用,在冲洗操作结束后,在病灶位置涂抹6%~8%的碘酊,坚持每天涂抹1次,连续涂抹7 d。
对黄牛皮肤毛癣真菌病的病灶进行消毒和治疗中,还要为黄牛营造良好的牛舍环境,包含
黄牛饲养相关用具以及牛舍周边环境等。
为给黄牛营造出整洁、干净的牛舍环境,要在日常管
理中注重对牛舍进行消毒作业,通常可使用5%甲醛溶液开展具体消毒工作,以达到杀死真菌目的。
同时,还可在牛舍及周边环境中喷洒2%的硫酸铜溶液实现消毒目的,促使黄牛生存在舒适、安全、洁净的环境当中,对黄牛皮肤毛癣真菌病实现有效预防及治疗。
3.2 调整饲料饲喂量
为有效防治黄牛皮肤毛癣真菌病,还要对黄牛日常饲料喂养量进行合理化调整。
结合黄牛
实际患病情况,可在饲料喂养期间,适度增加块根类饲料和青绿饲料具体饲喂量,促使黄牛机
体获得更多维生素,进而强化黄牛体质,提升抗病能力[3]。
根据相关研究和此群黄牛实际生存环境,每天多放牧,保证黄牛更多的接受日光照射,每天日照时间至少为4 h。
4 结束语
黄牛皮肤毛癣真菌病是威胁黄牛健康的重要疾病类型,黄牛患病后也会增加其他各类疾病
发病率,不利于黄牛的健康、科学养殖。
需要黄牛养殖户充分了解并正确认识黄牛皮肤毛癣真
菌病,在黄牛饲养期间注重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一旦黄牛发病可及时、正确根据发病症状加
以确诊,尽量在发病初期就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避免病灶进一步发展,实现黄牛的健康、
科学养殖。
参考文献
[1] 刘红芳,吴宜泉,刘应辉,等.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在4种皮肤癣菌快速鉴定中的初步
应用[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8(3):90.
[2] 吴润标,李前勇,李奥,等.山羊疣状毛癣菌鉴定与敏感天然药物的体外筛选试验[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8(3):358.
[3] 吴莎莎,孙若芯,邱义兰,等.不同日粮饲养黄牛的胃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比较分析[J].激光生物学报,2016(4):362.
作者简介:杨启莲(1982-),女,汉族,青海湟源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