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9-02T15:18:49.6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8期供稿作者:孙书军张捷
[导读] 大剂量脱水剂治疗与下丘脑损害是引起高钠血症的主要原因,高钠血症可作为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的重要依据。
孙书军张捷(辽宁省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 116011)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8-0164-02
【摘要】目的研究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病人病死率及发生原因。
方法对我院神经科住院救治的17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出现高钠血症(A组)26例,占14.6%,其病死率53.8%。
对照组(B组) 死亡32例,病死率21.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者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清钠离子水平越高,病死率越高;大剂量脱水剂治疗与下丘脑损害是引起高钠血症的主要原因,高钠血症可作为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脑出血高钠血症
为探讨脑出血患者高钠血症发生的原因及临床意义,对本院神经科2005年6月-2009年8月住院治疗的17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6例出现高钠血症(A组),发生率14.6%,死亡14例,病死率53.8%。
对照组(B组) 死亡32例,病死率21.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78例脑出血均经头颅CT证实,并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出血诊断标准,均在发病24h内入院。
男93例,女85例,平均(61.7±8.5)岁。
有高血压史94例,糖尿病史46例。
出血部位:基底节97例,丘脑34例,脑叶15例,脑干13例,小脑12例,脑室7例。
26例出现高钠血症为高钠血症组 (A组),其余152例不伴高钠血症者归入对照组(B组)。
1.2方法患者入院后24h内采血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电解质,并根据病情加以监测, 150~160mmol/L为轻度增高,161~170mmol/L为中度增高,>170mmol/L为重度增高。
1.3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血钠增高程度与预后关系
2.2高钠血症与病灶的关系
病灶在中线附近并引起中线结构移位者61例,并发高钠血症17例,占27.87%;病灶远离中线或未引起中线结构移位者117例,并发高钠症9例,占7.69%,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3 讨论
3.1血钠浓度过高造成的高渗状态使细胞内水分渗出,导致细胞失水,特别是脑细胞失水,造成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1],甚至因脑组织不可逆性损伤而死亡。
本资料显示,高钠血症的发生与出血部位尤其是丘脑关系密切。
其主要原因为:①脑出血破入脑室和丘脑出血使下丘脑遭到直接或间接损伤,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导致中枢性尿崩症;②脑出血破入脑室和丘脑出血可刺激交感神经的皮层下最高中枢,使交感神经兴奋,Na+重吸收增加;③出血部位在脑中线附近引起中线结构移位,极易损害下丘脑,使ACTH异常分泌, 而ACTH通过兴奋其周围靶腺使醛固酮分泌增加,储钠排钾,导致血钠升高,实质是一种神经原性高渗透压症[2];④下丘脑损伤可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常,引起多汗、水分丢失增多、血钠升高。
3.2脑出血急性期常合并脑水肿,而甘露醇、速尿等是减轻脑水肿、预防脑疝形成的主要治疗手段。
然而,长期大剂量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因渗透性利尿致高钠血症。
另外,大剂量甘露醇脱水形成体内水盐代谢紊乱。
近年来研究发现,20%的甘露醇250 ml与125ml脱水作用相近,且后者副作用小[3]。
故临床应用脱水剂不宜过量,时间不宜过长。
3.3本研究发现,高钠血症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血钠浓度的升高,病死率随之增高。
故脑出血患者一旦出现高钠血症往往是病情危重的信号,预后多不良。
因此,高钠血症应预防为主。
临床上脑出血患者出现烦渴、躁动、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应考虑是否出现高钠血症。
对长期使用大剂量甘露醇等脱水剂者,应常规复查肾功能及电解质,及早预防高钠血症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陈金良,李海军.脑出血患者发生高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关系[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4,11(3):3.
[2]费世早,陈观保,庞洪波,等.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病因与治疗[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2):157—255.
[3]陆兵勋,路得利,宁群.不同剂量甘露醇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体液渗透压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9,12(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