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潍坊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冰雪融化
B . 天然气燃烧
C . 葡萄酿酒
D . 光合作用
2. (2分) (2016九上·沙市月考) 下列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2O表示两个氧分子
B . S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C . 表示一个铝离子
D . 3CO表示三个一氧化碳分子
3. (2分)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 . CO2
B . O2
C . C
D . 2O
4. (2分)(2018·扬州模拟)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
A . 小苏打—NaHCO3
B . 纯碱—NaOH
C . 酒精—C2H5OH
D . 生石灰—CaO
5. (2分) (2016九上·海原期中) 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 . 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
C . 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 . 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
6. (2分)为了区别O2与CO2两瓶(或两种)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 .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 .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 . 分别倒入少量盐酸溶液,振荡
D . 用塑料可乐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1/5容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
7. (2分) (2017九上·金山期末)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 . 水和双氧水
C . 碳60和石墨
D . 氧气和液氧
8. (2分)(2017·北京模拟) 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某种催化剂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请根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 四种物质均属于氧化物
B .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44:7
C . 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 丁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9. (2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白磷通常保存在冷水中,铜片上的白磷要进行干燥处理
B . 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提供温度的作用
C . 图1实验可以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不同
D . 图2中的热水与图1中的热水应保持相同温度
10. (2分) (2017九上·宝应月考) 由下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 化学反应中有能量变化
B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 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D .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
二、填空题 (共4题;共16分)
11. (6分) (2015九上·陆丰期中) 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在下面填写有关该元素的信息.
①该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___;
②元素种类(填“金属、非金属”)________;
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失”)________;
④形成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___
⑤该元素与钠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
12. (5分)(2016·连云港) 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①生活中,常会接触到下列物质:
A.铜丝B.甲烷 C.过氧化氢 D.碘酒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字母,下同)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②根据物质在转化过程中的特点,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
应类型,下列转化不属于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________.
A.生石灰与水反应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C.中和反应
(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实验室中可用KClO3在MnO2催化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并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回收,实验操作如图所示(MnO2难溶于水)
①图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图B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图C操作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图D操作中,当看到________,停止加热.
(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的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每32g S和32g O2完全反应后,生成64g SO2
C.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一定有:a+b=c+d
②有机化合物R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2和H2O,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R O2CO2H2O
反应前质量/g4612800
反应后质量/g032x54则x=________,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13. (3分) (2016九上·秦淮期中)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氟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比较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在第二周期中,元素原子结构最稳定的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
(3)在第三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
(4)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元素中,与钙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字母).
A . He
B . Mg
C . Si
D . S.
14. (2分)尿素[化学式为[CO(NH2)2]是常用的化肥,制取尿素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
(1)向土壤中施加尿素,对农作物生长所起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增强抗寒抗旱能力B.使枝叶浓绿茂盛C.增强抗倒伏能力
(2)图中A、B、C、D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A的浓溶液应该密封保存,是因为该溶液具有________性.
三、简答题 (共1题;共3分)
15. (3分)(2017·黔东南模拟) 从铁、二氧化碳、高锰酸钾、氯化铁溶液、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中选出适当物质,分别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用一次.
(1)化合反应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________.
四、实验题 (共2题;共10分)
16. (3分)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________(“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________.
(3)小红按右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
(4)【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
(5)【分析讨论】请同学们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________,其守恒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
17. (7分)(2018·新疆) 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可燃冰。

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成份是甲烷水合物(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可表示为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若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的温室效应。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 ,不完全燃烧生成CO;
②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③CO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会造成人中毒缺氧。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H2O;猜想二:CO、H2O;猜想三:CO2、CO、H2O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C﹣G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1)装置A、B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C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D、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
断猜想________成立。

(3)实验过程中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C、D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________。

(6)【反思与交流】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________中毒。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填空题 (共4题;共16分)
11-1、
12-1、
12-2、
12-3、
13-1、
13-2、
13-3、
13-4、
14-1、
三、简答题 (共1题;共3分) 15-1、
15-2、
15-3、
15-4、
四、实验题 (共2题;共10分) 16-1、
16-2、
16-3、
16-4、
16-5、
17-1、17-2、
17-3、17-4、17-5、1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