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暑假语文作业练习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暑假语文作业练习试题
心无旁骛,全力以赴,争分夺秒,顽强拼搏脚踏实地,不骄不躁,长风破浪,直济沧海,我们,注定成功!小编高一频道为大家推荐《高一暑假语文作业练习试题》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一】
名句名篇默写
1.(_·山东桓台二中4月检测试题)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知者之可追。

(陶潜《归去兮辞》)
(2),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
(3),千金散尽还复。

(李白《将进酒》
(4),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5)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雍也》)
(1)悟以往之不谏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天生我材必有用
()银瓶乍破水浆迸
()心有灵犀一点通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_·福建厦门双十中学5月热身试题)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⑴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⑵,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⑶,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⑷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⑸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⑹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
(1)金石可镂
(2)杨花落尽子规啼
(3)挟飞仙以遨游
(4)烟光凝而暮山紫
(5)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6)衣冠简朴古风存
(_·山东淄博二模试题)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2)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

(《诗经·氓》)
(3)将军角弓不得控,。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
(2)隰则有泮信誓旦旦
(3)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
.(_·上海徐汇区期末试卷)①越明年,政通人和,。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
③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④,更与何人说
⑤驿寄梅花,,砌成此恨无重数。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⑥合抱之木,。

(《老子·第六十四章》)
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⑧上不怨天,。

(《中庸·修身》)
①百废具兴②③淡妆浓抹总相宜④便纵有千种风情⑤鱼传尺素⑥生于毫末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⑧下不尤人
.(_·福建政和一中、周宁一中第四次联考)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
(2),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3),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4)辘辘远听,?。

(杜牧《阿房宫赋》)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6)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1)无以至千里
(2)暧暧远人村
(3)无边落木萧萧下
(4)杳不知其所之也
(5)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凌万顷之茫然
_·黑龙江模拟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2)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3)故垒西边,人道是,__________________。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_________________。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道之所存
(3)三国周郎赤壁卷起千堆雪
.(_·上海金山区期末考试)(1),英俊沉下僚。

(左思《咏史》)
(2)渐霜风凄紧,,残照当楼。

(柳永《八声甘州》)
【二】
一、基础知识(共3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沉溺(n)召唤(zhāo)慰藉(ji)面面相觑(q)
B.百舸(gě)炽热(ch)给予(jǐ)瞠目结舌(chēng)
C.句读(du)吮吸(yǔn)跬步(kuǐ)浪遏飞舟()
D.灰烬(jn)不啻(ch)摇曳(y)自愿自艾(i)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l)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B.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_%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C.这篇文章详细地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的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D.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

二、阅读训练(共_分)
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4)周汝昌成为中国红学家的历程给我们哪些启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6分)
三、诗词鉴赏(共_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注:却关:打开门闩。

①结合全诗,简析作者用什么手法写溪居景象的?所写景象有什么特点?(6
分)
②简要分析小童的形象。

(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_分)
6.把下面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性格下定义。

(6分)
①性格中包含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②性格是一种心理特征
③这种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
④这种特征比较稳定并具有核心意义
性格是
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6分)
在公交车上的“让座风波”层出不穷的背景下,近日,郑州市五六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冒雨走上街头,手拿纸牌呼吁:给年轻人让座。

据81岁的梁永祥老人介绍,他们是国棉三厂夕阳红老年志愿服务队成员,7年前就开始这一倡议活动。

都市生活节奏快,80后、90后生活不易,作为一名老者,平日坐公交出行时,也应当多关爱这些孩子。

(《大河报》)
老人站出来呼吁给年轻人让座,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

_0字左右)(6分)
五、名句默写(6分)
8.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真的猛士,,;(《记念刘和珍君》)
(2),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荆轲刺秦王》)
(3)惨象,;流言,。

(《记念刘和珍君》)
六、作文(40分)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40分)
“毛遂自荐”是主动推荐自己,从而脱颖而出,“负荆请罪”是主动承认错误,终
于化解矛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主动追求,以达到更高的目标-----是啊,
生活中许多事情,只要我们主动一些,往往会出新的局面。

读完上面的材料,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编写一个故事,写一篇不少于8_字的记叙文文章。

【参考答案】一、1.2.B(解析:A项,召zhào;C项,吮shǔn;D项,艾yì。

)
2.B(解析:⑴句,“欣赏……,却忽略了……”这一具体的语境,就应选择“买椟还珠”,其意思为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⑵句“不管我们在……哪一条路上行走,最终都必然……相逢”,可知应选“殊途同归”,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

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而“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

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⑶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如临深渊,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

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前者侧重谨慎,后者侧重戒心。

)
3.C(解析:A.定语语序不当“两千多年前”移到“新出土”后;B.“每年”移到“以_%”的前面,状语语序不当 D.词组排列不当,应把“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放在“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前面。

)
二、6.(1)BC(B项3分,C项2分,D项1分,答A、E不给分。

A项,这时的周汝昌还没有开始对《红楼梦》的研究,更不能表现其“热情和执着”。

D项,“在为人上受争议做辩解”不恰当。

刘心武的话主要表示对周汝昌的赞美以及周汝昌有些做法的具体原因。

E项,没有暗示。

最后一段主要表现周汝昌坚持研究《红楼梦》的毅力等。

)
(2)①求学之路。

周汝昌到_岁才考上大学,但因为天津发大水,一直到8年后才进入到大学读书。

②研究《红楼梦》的过程。

周汝昌上大学时发表有关曹雪芹的文章,后出版《红楼梦新证》《寿芹心稿》等。

③与胡适的关系。

周汝昌发表文章后,胡适写信肯定了他的研究,后胡适还在家中约见了周汝昌;解放后,因为政治原因,对胡适进行批判。

④晚年状况。

文章交代了周汝昌晚年的境况等。

(三点即可)
(3)①赞扬(肯定)。

胡适看到周汝昌发表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一文后,给周汝昌写了一封信,充分肯定了周汝昌的发现。

②关怀。

胡适除了与周汝昌的书信往外,还在家中约见周汝昌并把《甲戌本石头记》借给周汝
昌看。

③理解。

当看到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一书上有否定自己的语句时,胡适认为这只是形式上的,但在书中有许多道谢的话。

(4)①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还在大学读书的周汝昌研究了《懋斋诗钞》后,根据自己的分析、理解发表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的文章。

②敢于质疑和否定。

在《红楼梦》的研究上,胡适是周汝昌的引路人和老师,但周汝昌敢于否定老师的某些观点。

③任何艰难环境下都不放弃。

在当时政治形势恶劣的情况下,周汝昌没有停止对《红楼梦》的研究;特别是在老年眼睛、听力都有问题时,还靠口述笔录的方式写作研究《红楼梦》的文章。

④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对研究的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周汝昌是考证派新红学家,对红学研究的贡献集中在“写实自传”“脂砚斋就是史湘云”等观点的提出。

三、5.①用白描手法写水中和岸上的场景(生动表现春日河湾景象),“小童”一句把两种场景连接起来,动静结合,浑然一体,显示水乡的宁静、优美,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②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诗人捕捉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四、6.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包含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给句子下定义。

)
7.示例一:老年人站出来呼吁给年轻人让座无疑令人感动,令人赞赏。

老人的行为是他们关爱年轻人的表现,能够爱护年轻人才有可能让年轻人尊重,尊老爱幼的美德才得以传承下去;再者,老人的行为又是一种换位思考的表现,倘若每个人都能够学会换位思考,多念及对方的感受,那么公交车上的“让座风波”自会平息。

当然了,老年人尚且如此,年轻人更应该懂得尊老,诚能如此,我们的社会定会更加和谐美好。

示例二:老年人呼吁给年轻人让座的做法令人感动但不应该提倡。

因为“让座”问题牵涉到的首先是个权利问题其次才是公德品质问题。

在公交车上,只要
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买票乘车的“入座”权利就应得到每个人的尊重;在尊重的前提下,“让座”与“不让让座”就成了一个双向的公德问题。

因此,只有每个人都学会尊重他人的正当权利,多念及对方的感受,公交车上的“让座风波”才可能平息。

(解析: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能力层级为探究F。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例如,赞赏、感动。

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联系生活现实,从尊重、关爱、和谐等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即可。

若支持,则可从相互关爱、尊重、和谐的角度阐述理由;若不提倡,则可以从社会公德、尊重、权利等角度阐述自己的理由与看法。

言之有理即可。

)
五、8.(1)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风萧萧兮易水寒复为慷慨羽声
(3)已使我目不忍视了尤使我耳不忍闻
六、作文略。

【三】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_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旋涡(_uán)瞭望(liào)颓垣(huán)号呼靡及(mǐ)
B.干瘪(biě)鬈曲(quán)荒冢(zhǒn g)叱咤风云(chà)
C.纤绳(qiàn)褶皱(zhē)缱绻(quǎn)茕茕孑立(qióng)
D.愧怍(zuò)趿拉(tā)绯红(fēi)命途多舛(chuǎn)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惶乱的雁群击着黑色的翅膀,叫出它们的不安与悲苦,从这荒凉的地域逃亡到绿阴蔽天的南方去了。

B.不管在哪里,栗树越长越稠密,膘肥体壮的公牛和大腹便便的母牛就越多,它们走在陡峭的山坡上简直不知道往哪里迈脚。

C.屈大夫死日,有人在汨罗江畔看见他峨冠博带,骑一匹白马飘然而去。

D.谬误与真理掺拌一起抛撒,人类像挨了一场殒石雨,它损伤的是人的感知器官。

一个现代人即便睁大双眼,还是拨不开无形的眼障,错觉总是缠住你,最
终使你臣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_年6月7日,故意杀人犯药家鑫在西安伏法。

这一结果,体现了司法的公正,也彰显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B.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带来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如果胶柱鼓瑟就只能落后且永远没有出路。

C.由于日本福岛因地震发生核泄漏,一时间“服用碘盐可以防辐射”的传言不绝如缕,造成我国许多地方出现排队抢购碘盐的怪现象。

D.随着iPhone热销全球,许多软件厂商、尤其是手机游戏厂商为了推广自己的游戏产品,针对iPhone手机开发了五花八门的游戏软件,让iPhone手机不仅在功能使用上能使广大用户认可,而且在娱乐性上也极大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些令很多消费者深感权益受损的新型竞争方式是否正当合法,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

B.《麻雀变王妃》是一部浪漫型喜剧,无论内容结构和人物性格,都是“灰姑娘嫁白马王子”的古老爱情模式。

C.如果说中西方在长久以来的国家交往中,始终或多或少互存“敌意”的话,从深层次来看,原因还是缘于彼此潜在的文化冲突产生的。

D.世界上独一无二、风格奇特的福建客家土楼民宅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文天祥,一字宋瑞,号文山,南宋爱国诗人。

《指南录》,文天祥诗集,取集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命名为“指南录”。

B.高尔斯华绥(_67-_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福尔赛世家》三部曲;《现代喜剧》三部曲;《尾声》三部曲。

凭借《福尔赛世家》三部曲获得_32年诺贝尔文学奖。

C.舒婷,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中国女诗人。

舒婷崛起于_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
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

代表作有《双桅船》、《致橡树》、《雨巷》等。

D.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_题。

(_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甲文: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延,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选自张溥《五人墓碑记》) 乙文:
(张)溥幼嗜学。

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张溥传》)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抵罪:抵消罪行
B.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待奴仆一样
C.所读书必手钞钞:通“抄”,抄写
D.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沃汤:用热水浸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死犹为厉鬼以击贼
B.佯狂不知所之者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C.如是者六七始已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D.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慷慨得志之徒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两段文字均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五位义士与蓼洲周公、缙绅等作了鲜明对比。

B.作者对“高爵显位”种种丑态的描述,字里行间表现出辛辣讽刺和极度鄙视。

C.“嗟乎”引出了对“大阉之乱”时期“缙绅”的行为和“五人”义举的感慨。

D.张溥之所以成为明末学者和文学家,从文中可以看出他从小在学习上就一丝不苟,苦练基本功,因而练出了过硬的功夫,可见“天才出自勤奋”。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5分)
(1)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2分)
(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3分)
_.请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_题。

(5分)
三月晦日送客
(唐)崔橹
野酌乱无巡,送君兼送春。

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

_.(1)分析诗中“兼”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分)
(2)作者的感情在三、四两句中发生了变化,变化中又流露出另外一种感情,增加了感情的浓度。

试做具体分析。

(3分)
(三)古诗文默写(任选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_.补充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离骚》)
(2)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骚》)
(3),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4)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5),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6)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现代文阅读(_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第_—_题。

??
??阳台上的遗憾
??韩少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

南方的古代为蛮,化外之地,建筑上也就多有蛮风的留影。

尤其到海口一看,尽管这里地势平坦并无重叠式的山峦起伏,但前人留下的老街几乎很少有直的,正的,这些随意和即兴的作品,呈礼崩乐坏纲纪不存之象,总是令初来的北方人吃惊。

可以想象,种种偏门和曲道,很合适隐藏神话、巫术和反叛,要展示天子威仪和官府阵仗,却不那么方便。

留存在这些破壁残阶上的,是一种天高皇帝远的自由和活泼,是一种封建正统文化的稀疏和涣散。

虽然免不了给人一点混乱之虞,却也生机勃勃。

而北方的四合院,俨然规规矩矩的顺民和良仆,一栋一檐的定向,都严格遵循天理和祖制,不越雷池。

当然,南北文化一直在悄悄融汇。

建筑外观上的南北差异,并不妨碍南方的宅院,尤其是一些富宅,其实与北方的四合院一样,也是很见等级的,有一些耳房或偏间,可供主人安置侍卫和女佣;很讲究家庭封闭和谐和的,有东西两厢,甚至有前后几进,可供主人安排儿孙及其宝眷,包容儿孙满堂笑语喧哗的节日大团圆。

在那正厅大堂里正襟入坐,上下分明,主次分明,三纲五常的感觉油然而生。

倘若在庭院中春日观花,夏日听蝉,箫吹秋月,酒饮冬霜,也就免不了生出一种
陶潜式的冲淡和曹雪芹式的伤感,汉文化也就一直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

这一类宅院,在现代化的潮流面前一一倾颓,当然是无可避免的结局。

金钱成了比血缘更为强有力的社会纽带,个人成了比家族更为重要的社会单元,大家族开始向小家庭解体,小家庭又正在被独身风气蚕食,加上都市生育一胎化,
已使旧式宅院的三进两厢之类十分多余。

要是多家合住一院,又不大方便保护现代人的隐私,谁愿意起居出入喜怒哀乐都在邻居的众目睽睽之下?更为重要的是,都市化使地价狂升,尤其中国突然冒出十二亿人,很难容忍旧式宅院那样奢侈的建筑容积率。

稍微明了国情的人,就不难理解高楼大厦是我们现实的选择。

看到某些洋人对四合院之类
津津乐道,不必去过分地凑热闹。

这种高楼大厦正在显现着新的社会结构,展拓着新的心理空间,但一般来说缺少个性,以其水泥和玻璃,正在统一着每一个城市的面容和表情,正在不分南北地制定出彼此相似的生活图景。

人们走入同样的电梯,推开同样的窗户,坐上同样的马桶,在同一时刻关闭电视并在同一时刻打出哈欠。

长此下去,环境也可以反过来侵染人心,会不会使它的居民们产生同样的流行话题,同样的购物计划,同样的恋爱经历以及同样的怀旧情结?以前有一些人说,儒家造成文化的大一统,其实,现代工业对文化趋同的推动作用,来得更加猛烈和广泛,行将把世界上任何一个天涯海角,都制作成建筑的仿纽约,服装的假巴黎,家用电器的赝品东京——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

这种高楼大厦的新神话拔地升天,也正把我们的天空挤压和分割得狭窄零碎,正在使四季在隔热玻璃外变得暧昧不清,正在使田野和鸟语变得十分稀罕和遥远。

清代张潮在《幽梦三影》中说:“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

”如此清心和雅趣,似乎连同产生它的旧式宅院,已经永远被高楼大厦埋葬在地基下面了。

全球的高楼居民和大厦房客们,相当多已习惯于一边吃快餐食品,一边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业,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

当然,在某一天,我们也可以步入阳台,在铁笼般的防盗网里,或者在汽车急驰而过的沙沙声里,一如既往地观花或听蝉,月下吹箫或霜中饮酒,但那毕竟有点像勉勉强强的代用品,有点像用二胡拉贝多芬,或者是在泳池里远航,少了一些真趣。

这不能不使人遗憾。

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

_.第2段说:“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

”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这句话?(3分)
_.“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这说明现代城市有什么样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