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各种生活中的圆周现象,在此过程中体会模型建构的方法。

2.知道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3.观察生活中的离心现象,知道离心运动产生原因。

了解其生活中的应用,并知道离心运动所带来的危害。

【学习重难点】
1.火车和汽车转弯问题 (重点难点)
2.拱形桥和凹形桥问题(重点)
3.离心现象(重点难点) 【知识回顾】 1.向心力的大小和方向
(1)向心力大小:F n =m v 2r =mω2
r =m 4π2T 2r 。

(2)向心力的方向
无论是否为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总是沿着半径指向圆心,方向时刻改变,故向心力是变力。

(3)向心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线速度的方向。

由于向心力始终指向圆心,其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始终垂直,故向心力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2.向心力的来源
(1)某个力提供;(2)某个力的分力提供;(3)几个力的合力提供。

【自主预习】 一、火车转弯
1.内外轨一样高:火车转弯时,外侧车轮的轮缘挤压外轨,使外轨发生弹性形变,外轨对轮缘的弹力是火车转弯所需向心力的主要来源(如图甲所示)
甲 乙
2.外轨高于内轨:如果在弯道处使外轨略高于内轨(如图乙所示),火车转弯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F N 的
方向不再是竖直的,而是斜向弯道的内侧,它与重力G的合力指向圆心,为火车转弯提供了一部分向心力。

3.适当选择内外轨的高度差,使转弯时所需的向心力几乎完全由重力G和支持力F N的合力来提供。

二、汽车过拱形桥
v2v2
1.向心力分析:当航天器在近地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R,所受地球引力近似等于重力mg。

宇航员受到的地球引力与座舱对他的支持力的合力为他提供向心力,mg-F N=m
v2
R,所以F N=m(g-
v
R2)。

2.完全失重状态:当v F N=0,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四、离心运动
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沿切线飞出或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2.原因:向心力突然消失或合力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

3.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
(1)应用:离心干燥器;洗衣机的脱水筒;离心制管技术;分离血浆和红细胞的离心机。

(2)防止:转动的砂轮、飞轮的转速不能太高;在公路弯道,车辆不允许超过规定的速度。

【课堂探究】
思考与讨论:
在铁路弯道处,稍微留意一下,就能发现内、外轨道的高度略有不同。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观察与思考:观看视频,思考行驶中的火车为什么会发生脱轨事故呢?
一、火车转弯
(一)车轮构造
思考与讨论:
(1)火车转弯时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火车内外轨道一样高。

火车受哪些力?谁充当向心力?
(2)如果火车外轨道比内轨道高。

火车可以不受轨道侧向的弹力F吗?
(3)若不受侧向轨道的弹力,谁充当向心力?是沿哪个方向?
(二)临界速度
思考与计算:
质量为m的火车转弯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轨道的倾角为θ,求火车速度多大时对轨道无侧向压力。

深度拓展:
质量为m的火车转弯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轨道宽L,高度差为h,求火车速度多大时对轨道侧向无压力。

(图中θ很小)
思考与讨论:
(1)如果火车在转弯处的速度大于规定速度,会对哪个轨道有挤压?如果小于呢?
(2)通过以上学习,你是否可以解释转弯处内外轨高度不同和火车脱轨的原因吗?
【要点总结】
=√rgtanθ;
(1)火车转弯规定临界速度:v
临界
(2)火车转弯速度大于规定临界速度时:外侧轨道与轮之间有弹力;
(3)火车转弯速度小于规定临界速度时:内侧轨道与轮之间有弹力。

思考与讨论:
高速公路转弯处和场地自行车比赛的赛道,路面往往有一定的倾斜度,说说这样设计是什么原因?
二、汽车过拱形桥
思考与讨论:
公路上的拱形桥是常见的,为什么拱形桥比凹形桥更普遍呢?
(一)凹形桥
思考与计算:
质量为m的汽车在拱形桥上以速度v行驶,若桥面的圆弧半径为R,当汽车通过桥的最低点时,试画出汽车受力分析图,哪些力提供了向心力?桥对汽车的支持力多大?
(二)拱形桥
质量为m的汽车在拱形桥上以速度v行驶,若桥面的圆弧半径为R,当汽车通过桥的最高点时,试画出汽车受力分析图,哪些力提供了向心力?桥对汽车的支持力多大?
思考与讨论:(最高点)
(1)当v=0 时,F N等于多少?
(2)当v增大时,F N如何变化?
(3)当F N =0时,v等于多少?
(4)当v≥√gr时,汽车将做何种运动?
(5)此时人和座位之间是否有压力存在?
思考与讨论:
地球可以看做一个巨大的拱形桥,桥面的半径就是地球的半径。

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速度大到一定程度时,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0?这时驾驶员与座椅之间的压力是多少?驾驶员躯体各部分之间的压力是多少?他这时可能有什么感觉?
三、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观看太空中的失重现象,思考如下问题:
(1)有人把航天器失重的原因说成是它离地球太远,从而摆脱了地球引力,这种说法对吗?
(2)如果地球对航天器的引力突然消失,那么航天器将做什么运动?
四、离心运动
观察与思考:
(1)做圆周运动的链球,在运动员提供的拉力消失后,链球运动的特点是怎样的?
(2)静止在转台上的碟子,在转台转起后,碟子的运动特点是怎样的?
(3)链球和碟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运动特点?你是否可以分析一下原因。

(一)离心运动
(1)物体作圆周运动的条件:F提供= F需要。

(2)物体作离心运动的条件:F提供< F需要。

(二)离心运动的应用(观看视频)
课堂小结:
【自我测评】
1.如图所示,水平面内的圆盘以角速度 绕中心轴匀速转动,在圆盘上放置材料相同、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P、Q,两物块随圆盘一起转动,到中心轴的距离分别为r和2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P 在运动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合力不变
B .物块Q 的线速度大小是物块P 的线速度大小的2倍
C .物块P 和Q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同
D .物块Q 在运动的过程中,摩擦力沿水平面与其运动方向相反 【答案】B
【详解】A .物块P 在运动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合力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发生变化,故A 错误;
B .小物块P 、Q 的角速度相等,根据v r ω=可知物块Q 的线速度大小是物块P 的线速度大小的2倍,故B 正确;
C .根据2
P f m r ω=,2Q 2f m r ω=⋅可知物块Q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物块P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的2倍,故C
错误;
D .物块Q 在运动的过程中,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则摩擦力方向总是指向圆心,故D 错误。

故选B 。

2.如图所示,长为l 的绳子下端连着质量为m 的小球,上端悬于天花板上,当把绳子拉直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此时小球静止于固定的光滑水平桌面上。

重力加速度为g 。

则( )
A .当小球以一定的角速度在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时,小球一定受到重力,支持力和绳子拉力的作用
B .当小球以一定的角速度在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时,小球可能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C .当小球以角速度为F N 恰好为0
D .当小球以角速度ω25mg ,桌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0 【答案】D
【详解】A .当小球以一定的角速度在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时,小球有可能只受到重力和绳子拉力的作用,故A 错误;
B .当小球以一定的角速度在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时,小球可能受到的力中不可能有向心力,向心力是效果力,仍由性质力来提供,故B 错误;
C .对球分析,当支持力F N 恰好为0时,则有2
0tan 60sin 60mg m l ω︒=︒解得0ω=C 错误;
D N 20F =;2
22sin sin F m l θωθ=解得25F mg =故D
正确。

故选D 。

3.如图甲所示,在修筑铁路时,为了消除轮缘与铁轨间的挤压,要根据弯道的半径和规定的行驶速度,设计适当的倾斜轨道,即两个轨道存在一定的高度差。

如图乙所示,火车轨道在某转弯处其轨道平面倾角为θ,转弯半径为r ,在该转弯处规定行驶的速度为v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火车运动的圆周平面为图乙中的a
B .当火车转弯时,火车实际转弯速度越小越好
C
D 【答案】C
【详解】A .火车运动的圆周平面为水平面,为图中的b ,故A 错误;
D .由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可得2
tan v mg m r
θ=所以在该转弯处规定行驶的速度为v 故D 错误;
C .由C C 正确; B .若火车行驶的速度小于设计速度时,内侧铁轨对车轮的轮缘施加压力,速度越小,压力越大,内轨道和轮缘之间的磨损越严重,故B 错误。

故选C 。

4.圆锥摆是一种简单的物理模型,四个形状相同的小球A 、B 、C 、D 在水平面内均做圆锥摆运动。

如图甲所示,其中小球A 、B 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连接B 球的绳较长),小球A B m m =;如图乙所示,小球C 、D 在不同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但是连接C 、D 的绳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相同(连接D 球的绳较长),C D m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A 、
B 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B .小球
C 比
D 向心加速度大
C .小球A 受到绳的拉力与小球B 受到绳的拉力大小不等
D .小球C 受到绳的拉力与小球D 受到绳的拉力大小相等 【答案】C
【详解】AC .对甲图AB 分析:设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小球的质量为m ,小球AB 到悬点O 的竖直距离为h ,则tan mg ma θ=;cos T mg θ=解得tan a g θ=;cos mg
T θ
=
所以小球AB 的加速度大小不相同;虽然A B m m =,但两小球细线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不同,故小球A 受到绳的拉力与小球B 受到绳的拉力大小不等,故A 错误,C 正确;
BD .对乙图CD 分析:设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小球的质量为m ,绳长为l ,绳上拉力为T ,则有 tan mg ma θ=;cos T mg θ=得tan a g θ=;cos mg
T θ
=
所以小球C 、D 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由于夹角虽然相同,但C D m m >,可知小球CD 受到绳的拉力大小不相同,故BD 错误。

故选C 。

5.竖直平面内光滑圆轨道外侧,一小球以某一水平速度v 0从A 点出发沿圆轨道运动,至B 点时脱离轨道,最终落在水平面上的C 点,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A 点时,小球对圆轨道压力等于其重力
B .水平速度0v >
C .经过B 点时,小球的加速度方向指向圆心
D .A 到B 过程,小球水平加速度先增加后减小 【答案】D
【详解】AB.小球在A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
v
mg N m
r
-=可得
2
00
v
N mg m
r
=->
可得
v可知小球受到的支持力小于其重力,即小球对圆轨道压力小于其重力,故AB错误;
C.由题意可知小球在B点刚离开轨道,则此时小球对圆轨道的压力为零,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故C错误;
D.小球在A点时合力沿竖直方向,则此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0;在B点时合力也沿竖直方向,则此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也为0;但在中间过程某点支持力却有水平向右的分力,则小球具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所以A到B过程,小球水平加速度先增加后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6.飞飞老师心灵手巧,用生活中常见的细绳和塑料容器制作“水流星”模型。

如图所示,球形容器中盛有质量为m的清水,然后使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L的圆周运动(不考虑细绳和容器质量,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流星”通过最高点时,绳子张力不可以为零
B.“水流星”通过最高点时,清水恰好不流出来的速度是0
C.假如“水流星”可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水流星”通过最低点和最高点,细绳的张力差为4mg D.假如“水流星”可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水流星”通过最低点和最高点,细绳的张力差为2mg 【答案】D
【详解】AB.“水流星”通过最高点,当绳的张力恰好为零时,对水和容器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
v
mg m
L
=解得v“水流星”
故AB错误;
CD.假如“水流星”可在竖直面内以速度'v做匀速圆周运动,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
v T mg m
L -=
解得
'2
v
T mg m
L
=+在最高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
v
mg T m
L
+=解得
'2
v
T m mg
L
=-则02
T T T mg
∆=-=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7.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光滑的水平轴上,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过最高点的速度为v,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v
B.当v由零逐渐增大时,小球在最高点所需向心力也逐渐增大
C.当v
D.当v
【答案】D
【详解】A.轻杆拉着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零,故A正确;
B.根据向心力公式
2
v
F m
l
=可知当v由零逐渐增大时,小球在最高点所需向心力也逐渐增大,故B正确;
C.当v v C正确;
D.当v 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8.伴随国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大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膝盖损耗较小的骑行运动越来越受欢迎。

图中的气嘴灯是下端安装在自行车的气嘴上的饰物,骑行时会自动发光,炫酷异常。

一种气嘴灯的感应装置结构如右图所示,一重物套在光滑杆上,并与上端固定在A点的弹簧连接,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触点M与触点N未接触。

当车轮转动,弹簧再次拉伸,当重物上的触点M与触点N接触,电路连通,LED 灯就会发光。

关于此灯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停车时也会发光,只是灯光较暗
B.骑行达到一定速度值时灯才会亮
C.无论车轮转多快,气嘴灯都无法在圆周运动的顶端发亮
D.此感应装置的发光利用重物的向心运动实现
【答案】B
【详解】A.停车时,车轮未转动,重物不能做离心运动,从而使M点与N点不接触,不能发光,A错误;B.触点M做离心运动,转速越大,触点M离圆心越远,当骑行达到一定速度值时,转速达到一定值,触点M与触点N接触,气嘴灯可以发光,故B正确;
C.触点M做离心运动,转速越大,触点M离圆心越远,当转速足够大时,触点M可以始终与触点N接触,气嘴灯可以一直发光,故C错误;
D.离心现象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合外力突然消失或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感应装置的原理正是利用离心现象,使两触点接触而点亮LED灯,故D错误。

故选B。

【学后反思】
本节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