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观看3D影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正确观看3D影片
投资超5亿美元,电影史上最烧钱影片,第一部使用3D技术进
行真人实拍的影片,突破了人类视觉效果的极限。
人们在观看影片时,银幕上的立体画面,让人感到景物扑面而来或自己就进入银幕深凹处,能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感。
其巨大的震撼力让影迷无比兴奋,大叹过瘾。
一、什么是3D电影
“3D”中的“D”是英文Dimension(线度、维)的开头字母,3D是指三维空间。
国际上是以3D电影来表示立体电影。
人的视觉之所以能分辨远近,靠的是两只眼睛的差距。
我们两只眼睛相隔的距离大约是5~6厘米,两只眼睛除了瞄准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样东西,两眼的角度都不会相同。
比如,我们只睁开左眼,去抓前方的一根电线,那么有可能往右偏就抓空了,相反如果是睁开右眼,那么就是往左偏抓空了。
当两只眼都睁开时,这根电线在视网膜成像时,左右两边的印象就融合起来,能够准确地判断出电线的远近距离,从而产生一种立体感。
引起这种立体感觉的效应叫做“视觉位移”。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可以分辨出事物的高度、宽度、表面颜色和明暗程度,而且还可以判断出物体离我们的远近程度和物体之间的相隔距离。
在放映立体电影时,会有两台放映机同时运转,并将两个画面点对点完全一致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个银幕内,使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重叠在一起,而观众观看时必须戴上特制的3D眼镜。
这些画面经过大脑综合后,就产生了这样一种无法言传的奇妙之感。
二、3D电影与眼病的关系
1、3D电影易致视疲劳
一部电影近三个小时,剧情紧张精彩不断,加上动作片特技效果多,观众眨眼频率少,而且注意力高度集中,随着画面不断变化,眼睛的聚焦也不断变化,这会造成眼睛高度疲劳。
这在医学上叫做用眼疲劳造成的“视频终端综合症”,就是因近距离长时间视物而引起的眼部及相关部位不适。
除了头晕脑胀外,用眼疲劳还可能造成病人会感觉眼睛干
气温骤降,老年人谨防脑血管疾病
八十岁的王老有几十年的高血压病史,今早晨练时晕倒急诊入
院,经CT检查示脑梗塞。
近日,气温骤降,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遇到冷空气刺激时,血管骤然收缩,血压升高,诱发脑血管疾病增多。
之所以冬天会变成高血压高发季节,是因为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体血管也会受到温度变化的热胀冷缩影响。
此时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一般较夏季要升高
10-20mmHg。
高血压是引起脑溢血、脑梗塞的主要病因,这时候,如果受到寒冷刺激,就容易导致中风。
高血压患者最忌骤冷骤热,尤其是在冷空气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暖。
突然降温,容易使人出现鼻塞、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这些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
因此在冬季,老年人要注意防寒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增加衣物。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多吃一些蔬菜、乳类和豆制品等,保持摄入低盐、
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
适当锻炼,切忌剧烈运动,若出现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时要尽快到医院诊治。
很多老人习惯于早晨锻炼,但在冬季起床不要过早,因为冬天的早晨气温较低,不利于健康。
寒冷天气,老人早上应尽量晚些起床,等到九、十点钟,天气转暖再外出锻炼;如果一直很冷,可以在室内锻炼,切勿从温度较高的空调房内直接外出。
起床时,要尽量慢,不要过猛。
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可以喝杯白开水。
大风降温天气出门,一定要戴帽子、围巾,做好头部保暖。
另外,晚上睡觉时最好加湿,以减少呼吸道干燥的刺激。
总之,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的老人冬天尤其需要控制情绪,保持合理健康的作息,有相关病史的人应当记得按时用药,一有不适应马上就医,以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