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政治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20个小题,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疆最符合题目要求)
1、 2016年6月10日,黔东南州黎平县遭受25年来最大暴雨袭击、灾情发生后,省减灾办、省民政厅及时向灾区民政部门了解核实灾情及救灾救助工作情况。
灾区各级党委、政府迅速应对处置,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及时调拨发放救灾救助物资。
这些救助物资
A、是商品,因为它有价值
B、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C、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D、不是商品,但它有价值
【答案】C
【解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成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必须是劳动产品,二必须是用于交换。
人民捐赠的救灾物资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因此不是商品,C适合题意,排除A、B;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救灾物资没有用于交换,没有价值,D是错误的、
2、早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牲畜、布帛、贝壳、象牙等,但历史上后来选择由贵金属金银固定长期充当,这是因为
①商品交换的发展使金银成为一般等价物
②金银的体积小,价值大
③金银具有不易磨损、易分割、易保存和携带等特点
④人们乐于接受金银,它是交换媒介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货币的知识。
选项①④不是金银充当货币的原因,故排除。
选项②③是金银的优点,也是能够固定充当货币的原因,故本题答案选B、
3、著名学者宋鸿兵的《货币战争》一书引起了网上热议,它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着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货币的神奇魔力。
从根本上说,货
币的神奇之处在于
A。
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B、它是社会财富的代表
C、它和商品是一对孪生兄弟
D。
它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答案】A
【解析】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神奇从根本上说在于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够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同一切商品相交换,A适合题意;B、D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货币的产生要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C是错误的。
4、在“商品一货币一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一货币”时期的变化是“商品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假如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这是因为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特别容易被耗损
②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③商品的价值只能在商品交换中得以实现
④生产者的劳动能否得到社会认然而能否成功跳跃的关键
A、①②B。
④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对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不估计同时兼得。
“商品一货币"时期的变化是“商品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假如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是因为商品的价值只能在商品交换中得以实现,生产者的劳动得到社会认可,③④适合题
意;①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在物物交换中不需要货币发挥作用,②错误;故本题选D。
5、 2017款斯柯达明锐自动智行版轿车的厂商指导价为万元人民币,张先生花了13。
69万元人民币购买了这款车。
在这个地方,人民币执行的职能分别是
A。
价值尺度、贮藏手段
B、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C。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D、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答案】C
【解析】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标价、值多少钱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最终支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是流通手段职能;随着赊账买卖出现的是支付手段;在国际上购买商品是世界货币。
通过材料中的“指导价为万元"“花了13、69万元”能够看出,人民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C适合题意。
6。
假定某国待售商品数量为2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为10元,货币每年平均流通4次;当年该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亿元。
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10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相当于元,就会、
A。
5000 使纸币购买力下降
B、5000 引发通货膨胀
C、 5000 使纸币购买力提高
D、 20000 2 使纸币升值
【答案】B
【解析】依照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公式,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2000*10)/4=5000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10 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相当元;有估计会引发通货膨胀、故正确选项为B、
【点睛】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假如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7、 2016年1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币共3枚,其中金质纪念币l枚,银质纪念币1棱,铜合金纪念币1枚,均为法定货币。
该套纪念币
①其本质是商品
②具有收藏价值,也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其购买力由国家规定
④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A、①②B、③④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纪念币是一个国家为纪念国际或本国的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珍稀动植物、体育赛事等而发行的法定货币。
纪念币是能够参与流通的,具有流通手段职能。
普通纪念币与市场上流通的同面额的人民币价值相等,能够同时在市场上流通,主要是满足公众的收藏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②④适合题意;纪念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货币的购买力,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8、2017年国庆节期间,多家银行的信用卡推出莉卡优惠活动,涵盖了吃、喝、玩、乐等多方面。
使用信用卡消费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时尚。
关于信用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集存取款、借款、消费、结算等为一体
B、任何人都能够拥有
C。
在使用上没有任何限制
D、是有价证券
【答案】A
【解析】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能够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增强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A适合题意;信用卡是向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在规定的场所使用,不是有价证券,B、C、D均是错误的,排除。
9、为改善办学条件,某校新建了一栋实验楼,该校需向承建单位某建筑公司支付1500万元,最方便安全的结算方式是
A、使用信用卡
B、现金支票
C、转账支票
D、现金支付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转账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转账支票后,收款单位凭此票到银行把这笔钱转入自己的账户。
题中数额较大,用转帐支票比较安全。
使用信用卡、现金支票、现金支付都不如转账支票安全快捷。
故ABD项错误。
本题选C项。
考点:转帐支票。
点评:此类考题,考查学生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知识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书本知识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种类型经常出现在高考题型中,应引起重视。
10、下列关于外汇汇率与人民币币值之间关系的曲线走势图,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同样数量的外币兑换更少的人民币,说明人民币升值,外币贬值,人民币汇率升高,外币汇率跌落,故人民币币值和外汇汇率成反相关关系,B适合题意;A、C、D均是错误的。
考点:汇率及其变动
11、党的Shijiu大召开在即,党中央要做到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
事实上自从十八大以来,中国反腐力度前所未有。
据统计,全国已有62名省部级以上官员落马,其涉案金额越来越多,动辄就是上千万、上亿元。
这启发我们
①金钱是财富的象征
②关于金钱,要取之有道
③金钱是腐败的渊源
④要正确对待金钱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故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②④适合题意;①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③说法过
于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12。
近年来城市农产品零售价格不断攀升,尤其是我国蔬菜价格的持续上涨,影响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稳定农产品价格,差不多成为各地政府的当务之急。
以下有关城市蔬菜价格上涨的因素中,属于从蔬菜供求关系角度描述的是
①蔬菜种植面积减少
②农村劳动力成本提高
③城市人口对蔬菜的需求量上升
④气候反常使得蔬菜长势受到影响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特别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蔬菜种植面积减少、气候反常使得蔬菜长势受到影响,这影响了商品的供给,①④适合题意;③是需求的变化,适合题意;农村劳动力成本提高,这是从价值决定价格角度描述,②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
13、有一款特别适用于鼻炎、花粉痘及化妆后的纸巾,售价比同规格产品贵了10倍左右。
业内人士感慨:“这就是科技元素带来的附加值。
”这说明
A、科技越进步价格越高
B、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C、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
D、功能越多价格越高
【答案】B
【解析】题目中,这款纸巾之因此比其他同规格的产品的价格昂贵就是因为在生产的过程中耗费了更多的人类劳动,即价值决定价格,故B选项表述正确入选。
A选项表述错误,一般而言科技越进步商品的价格一般越低。
C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需求对商品的价格的影响。
D 选项错误,使用价值不能决定价格。
点睛:人们购买商品都希望“物美价廉”,这是商品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的反映。
“物美"是使用价值的标准;“价廉”则是人们从价值的角度提出的要求。
人们在选购商品时,总是力图找到这两个标准的最佳结合点。
14、假设生产一件W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每件W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4元。
甲企业生产一件W商品的劳动时间为2小时,其他条件不变;则甲企业销售一件W商品的价格是
A、 7元
B。
l0元
C、14元
D、 28元
【答案】C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假设生产一件W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每件W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4元。
甲企业生产一件W商品的劳动时间为2小时,
其他条件不变;则甲企业销售一件W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也是14元,C适合题意。
15。
海信集团十年来投入技术研发资金15亿元,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款高清楚、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领先打破国外垄断。
这表明,商品生产者假如领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
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C。
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答案】D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生产者假如领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数量;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数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D适合题意。
【点睛】关于商品价值量、商品价格、劳动生产率的计算问题
夯实基础知识,准确掌握相关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关公式,同时要引入数学思维。
一般而言,有三种方法能够依照题目特点加以选择运用。
直截了当推算法:正比乘反比除,增用加降用减,明确变量之间的已知关系,直截了当推理;解答方程法:依照变量设方程,数学思维最安全,将求知数据设为未知数,借助数学思维;设定数值法:整倍变化设数值,公倍公约好推算,能够
求取相关变量的公倍数或公约数,进行模型化推算、
16、住有所居,安居乐业,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但房价也一直在人们心中纠结。
下图漫画中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当前房产属于物以稀为贵
②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③持币观望总会买到低价房
④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通过漫画中开发商和消费者的做法能够看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②④适合题意;①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③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价值规律
17、读下图《变动着的市场价格),我们从中能够得出的
合理结论有
①在Q、N、M三点,其中Q点的商品价格最合理
②在M点,会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③假如高档耐用品在N点,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
④在Q、N、M三点,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不大
A。
①③ B、③④ C、①② D。
②④
【答案】B
【解析】《变动着的市场价格)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对一般消费者而言,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最划算,当商品价格处于 Q点是,价格与价值相等,在理论上是最合理的,①错误;当商品价
格处于 M 点时,价格高于价值,商品生产者获利增加,但消费者的需求量会减少,②错误;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不同,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当高档耐用品的价格在 N 点时,价格下跌,需求量大增,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③正确;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 B 。
【点睛】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等价交换是指在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中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符。
等价交换原则不存在于具体交换的每一个场合,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特别注意的是:等价交换只适用于商品经济,不能引入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
)
18。
黔东南州某县居民尤其喜爱吃牛内和鸭肉,最近两、三年来,该地政府极力号召发展养牛业,市场上牛内供给有特别大增加。
假定鸭肉供给未变,这将导致
①牛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上升
②鸭内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
③牛肉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④鸭肉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
②③
【答案】D
【点睛】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在能够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19、楼市调控新“国五条”,明确提出“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
政府开征房产税后,对商品房交易产生的影响用图示描绘出来(D1为征税前,D2为征税后),下列图示最符合其变化的是
A。
B。
C、
D。
【答案】C。
、、、、、。
、。
、、、、。
、、。
考点:本题考查税收的调节作用。
20。
每公斤生猪价格和饲料类粮食价格之比被称为“猪粮比”,“猪粮比”6:1被视为农户盈亏的平衡点。
当“猪粮比”低于6:1时,对农户的影响估计是
①扩大养猪规模
②养猪成本增加
③减小养猪规模
④养猪成本降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依照材料每公斤生猪价格和饲料类粮食价格之比被称为“猪粮比"的描述看出,当粮食价格上涨时,若生猪价格不变,则猪粮比降低,此时养猪成本是增加的;当生猪价格降低,粮食价格不变时,猪粮比降低,此时农户养猪的利润下降,自然就会缩小养猪规模,②③适合题意;①④与题意相反,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21、 2017年8月7日至10月13日,某市食品薜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秋国庆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以构建安全有序的食品市场环境、谊局的做法是:突出工作重点,强化节前监督检查,加强月饼销售环节监督检查,对重点食品开展监督抽捡,严厉查处违法行为、从商品基本属性的角度,分析说明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合理性。
【答案】①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②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不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会对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构
成威胁。
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有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有助于实现企业生产的目的,又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解析】本题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商品基本属性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商品基本属性的角度,设问指向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合理性,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然后分析二者的关系,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一个物品没有使用价值也无价值,不估计成为商品;一个物品仅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也不估计成为商品;最后,结合材料分析,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不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特别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
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掌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个地方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
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假如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22、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7年6月1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无,2017年10月1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元,
运用所学货币相关知识、指出材料中人民币汇率和币值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估计带来的利弊。
【答案】①材料反映了2017年10月与2017年6月相比,用同样多的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减少,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②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利:商品进口,对外投资,我国消费者出国购物、旅游,偿还外债等;弊:商品出口,外商来华投资、旅游等。
【解析】本题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汇率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汇率的变动及其影响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货币相关知识,设问指向材料中人民币汇率和币值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估计带来的利弊。
汇率的变化分为汇率升高和汇率低落两种情况,汇率变动对一个经济的影响,能够从出口、进口、对外投资、吸引投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具体分析。
2017年10月与2017年6月相比,用同样多的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减少,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利:商品进口,对外投资,我国消费者出国购物、旅游,偿还外债等;弊:商品出口,外商来华投资、旅游等。
【点睛】本题以近期汇率变动为背景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主要从贸易、消费、投资和外债等方面考虑。
解答本题时将美元持续升值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理解为人民币贬值对本国的作用,是对外汇和汇率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人民币贬值,利出口,不利于进口;利吸引外国留学生来我国留学和旅游;利吸引外资;利回收外债。
23。
在一些都市,节日中亲朋互遂鲜花成为时尚,节日期间鲜花的价格往往比平常高出几倍,提到鲜花价格的上涨,不禁让我们想起历史上的“郁金香泡沫"。
17世纪荷兰的都金香一度在鲜花交易市场上异乎寻常的疯狂,遭到哄抢,使得郁金香价疯涨。
但当都金香价格崩溃时,成千上万的人倾家荡产。
依照价格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郁金香价格疯涨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成千上万人的倾家
荡产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答案】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材料中郁金香价格疯涨是因为供不应求所致、②商品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这要求我们应自觉遵循
并运用价值规律,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
【解析】本题以生活中郁金香价格的变化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规律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价格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材料中郁金香价格疯涨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成千上万
人的倾家荡产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
解答时首先明确商品的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
然后结合郁金香的供求关系进行分析。
依照价格的上下波动能够看出,商品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这要求我们应自觉遵循并运用
价值规律,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